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巨大的肾上腺皮质癌甚少见 ,我院曾收治 2例 ,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例 1,男 ,2 8岁 ,因口渴、四肢无力、夜尿增多 (最多时达2 5 0 0~ 30 0 0ml) 2月余 ,于 1995年 8月 18日入院。体检 :血压 2 0 0 / 130mmHg ,心肺未见异常 ,腹部未触及包块 ,双肾区无触痛及叩击痛 ,血清钾 2 .0mmol/L ,血清钠 15 0mmol/L。B超示 :右肾与肝脏之间有一 11cm× 10cm肿物 ,边界清楚 ,内部回声强弱不均。CT示 :右肾上腺区有一 12cm× 10cm巨大包块 ,密度不均 ,有不规则低密度区 ,右肾被挤压向前下移位。临床诊断 :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②右肾上腺皮…  相似文献   

2.
Yan QZ  Li HZ  Pan DL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2):3002-3004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腺瘤延误诊治的原因,探讨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近10年经手术证实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腺瘤267例的临床资料,相关参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67例均有高血压病史3~40年。初诊医院中78.3%为二级医院,21.7%为三级医院。95.9%初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病而未做相关肾上腺影像学及内分泌检查导致诊断延误。所有患者均有低钾血症表现2~9年,其中87.3%复诊查血生化诊断为低钾血症,余病例未作血钾检测。初诊至确诊间期(92±64)个月。超声检查疑似肾上腺区肿瘤151例,增强薄层CT扫描发现肾上腺肿瘤267例。结论青壮年的高血压患者应排除继发因素,需做原醛症的相关内分泌检查。血浆醛固酮浓度/肾素比值是筛查有效手段。临床医师应重视低钾血症原因并提高分析能力。定位手段首选肾上腺区薄层CT平描加增强。  相似文献   

3.
46例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伴有高血压,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者43例(93.48%),其中1、2、3级高血压分别为2.17%、17.39%、80.44%;伴肌无力、乏力或肢端麻木者23.52%。平均血钾浓度为(3.37±0.38)mmol/L,其中低钾血症者26例(56.52%);低血浆肾素活性者37例(80.43%),血浆醛固酮水平增高者38例(82.62%);肾上腺CT扫描对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阳性率为93.48%。结论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主要表现为重度高血压伴低肾素活性及高醛固酮血症,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少于60%;肾上腺CT扫描对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腺瘤(ACA)、皮质腺癌(ACC)的临床病理特征和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34例肾上腺皮质肿瘤的临床与病理表现.结果 ACA 32例,其中功能性ACA 24例,无功能性ACA 8例.肿瘤由透明细胞和致密细胞不同比例构成,瘤细胞形态较一致,核分裂罕见,可见散在巨形细胞.2例ACC重量均>100 g,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瘤细胞嗜酸性,高度异型,核分裂>5个/50 HPF,瘤细胞浸润包膜及周围组织.结论 功能性ACA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特征在预测内分泌综合征时不完全可靠,需要结合临床内分泌检测;ACA仅靠形态学难以判断良、恶性,需随访.功能性肾上腺皮质肿瘤和体积大(直径大于6 cm)的肿瘤应积极行手术切除.肿瘤的大小、重量、核分裂像及检测对肾上腺皮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包膜、血管的浸润和转移才是区分良、恶性的确切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上腺皮质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提高肾上腺皮质疾病的术前确诊率及外科诊疗水平。方法对53例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经过、术后病理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皮质腺瘤20例、柯兴综合症皮质腺瘤15例、无功能肾上腺皮质瘤8例,经手术后5年随访均已治愈,未见复发;肾上腺皮质结节样增生6例,其中左侧增生3例、右侧增生1例,双侧增生2例。4例作患侧肾上腺全切除,术后1年随访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好转;2例作左侧肾上腺全切除、右侧肾上腺大部切除,术后出现肾上腺皮质机能危象,1年后随访出现Nelson综合症,需要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癌及肾上腺皮质转移癌4例,术后1年2例因恶性程度高发生转移而死亡,另2例在5年内死亡。结论良性肾上腺皮质肿瘤手术效果及预后满意;恶性肾上腺皮质肿瘤应早期确诊、及时手术探查以提高手术疗效;肾上腺皮质疾病除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案外,还应配合适当的围手术期处理以保证手术经过顺利。  相似文献   

6.
1病例资料 患,男,12岁。因发现高血压1年入院。患发现高血压以来,血压最高160/120mmHg,曾用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效果不佳。现用尼莫地平30mg/次,3次/d,血压控制在150~160/90~95mmHg。曾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既往史:否认乙型肝炎病史。入院后查24h尿钾48.4mmol/L.血浆醛固酮323.1pg/ml,肾素活性0.05ng(ml·h),血管紧张素-Ⅱ18.17pg/ml。并行肾上腺MRI发现:右侧肾上腺内侧下方可见约1.2cm×1.1cm横断截面占位灶,考虑腺瘤。尿pH7.0,SG1.015,曾有尿微量蛋白。血压控制不佳,并发现血钾低(2.59mmol/L),予静脉及口服补钾效果不佳。追问病史,半年前就曾发现血钾低,且补钾效果不佳。予安体舒通试验性治疗后,血压降至130~110/80~90mmHg.血钾升至4.11mmol/L.24h尿钾40.5mmol/L,考虑诊断肾上腺腺瘤引起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血压控制满意,择期手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病病史长,早期无特异临床症状,易于误诊;CT对腺瘤诊断率为92%,B型超声仅为50%,手术治疗配合术前药物治疗效果好。结论:定位诊断应充分依靠CT,术前应行抗醛固酮治疗,可单纯行腺瘤摘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治疗和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研究1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误诊4例(25%),肾上腺皮质腺瘤14例(87.5%),肾上腺皮质增生1例,1例未能找到病灶。CT、B超对腺瘤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93.7%、37.5%。14例腺瘤手术切除后均已痊愈。结论:影像学CT、B超检查应列为可疑病例的常规检查;腺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首选。  相似文献   

9.
1病例资料患者,男,12岁。因发现高血压1年入院。患者发现高血压以来,血压最高160/120mmHg,曾用多种降压药物联合治疗,效果不佳。现用尼莫地平30mg/次,3次/d,血压控制在150~160/90~95mmHg。曾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既往史: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中醛固酮腺瘤(aldosterone-producing adenoma,APA)亚型的临床特点及卡托普利试验(captopril challenge test,CCT)在AP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尝试寻找从PA中识别APA的临床特异性无创指标。方法:回顾性收集因高血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确诊PA者90例,其中手术证实为APA者34例。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包括CCT前后的血浆醛固酮浓度(plasma aldosterone concentration,PAC)、醛固酮/肾素比值(aldosterone to renin ratio,ARR)以及CCT后的醛固酮抑制率(%)进行比较,并绘制CCT前后相关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与PA组相比,APA患者确诊时高血压病程较短,低血钾发生率更高,血钾平均水平更低,两者的血压水平、性别分布、血钠水平、体重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A组CCT前ARR及CCT后PAC、ARR、醛固酮抑制率均较PA组高,其中CCT前后ARR均对APA有诊断价值:CCT前ARR临界点为7.12时,灵敏度为35.85%,特异度为77.78%;CCT后ARR临界点为4.23时,灵敏度为71.43%,特异度为62.22%;两者对PA分型的诊断价值相当。CCT前ARR>7.12联合低血钾的诊断特异度高达80%。结论:CCT前后ARR对APA的诊断均具有临床价值,当联合低血钾时诊断特异度增高。  相似文献   

11.
Zhang HZ  Zhou ZX  Dong SX  Zhao P  Shao YF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43):3068-3072
目的总结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了从1980年9月至2005年12月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51例FAP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在17~67岁之间,平均36.6岁。结果本组51例患者中有家族史29例,可疑家族史7例,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便血、腹泻、腹部疼痛或不适。首次入院时伴有同时性癌变的28例,癌变率54.9%(28/51),平均40.5岁;无癌变者23例,平均31.9岁,其中直肠和乙状结肠癌变占81.8%。全组病例除1例因直肠癌变固定无法切除行放射治疗外,其余50例均接受了不同形式的结直肠切除术。全组无手术死亡,并发症发生率8%。3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74.5%(38/51),随访时间6个月至25年。第1次手术后1次没复查的21例(41.2%),规律性复查的14例(27.5%)。术后8例发现残余结直肠癌变。目前全组已有17例死亡。结论FAP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易癌变,对可疑病例应行结肠镜检查,确诊后应尽快治疗,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式应根据具体病情个体化对待,术后应严密监测和随访。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及临床病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综合分析以外科手术为中心的肝癌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 :以外科手术为中心 ,自 1988至1996年综合治疗原发性肝癌 2 2 3例。其中男 198例 ,女 2 5例 ,平均年龄 (49 6± 10 6 )岁 ,HBsAg( ) 16 3例 ,肝硬变 189例。TNM分期Ⅰ、Ⅱ、Ⅲ、ⅣA、ⅣB分别为 6、5 2、12 5、2 7、13例。病理类型为肝细胞癌 2 0 7例 ,胆管细胞癌 12例和混合癌 4例。结果 :全组手术死亡率为 1 8% (4 2 2 3) ,5年生存率为 4 3 3% ,其中瘤径≤ 5cm者为5 4 3% ,按根治情况则获病理根治 (81例 )为 6 1 7% ,临床根治 (75例 )为 2 2 0 % ,姑息切除 (2 6例 )为 0 %。获两种根治切除的 15 6例术后 1、3和 5年复发率为 19 8%、 4 8 2 %和 74 6 %。 5 0例肝癌术前行 1~ 5次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后二期切除 ,5年生存率为 4 0 5 % ,无瘤生存率仅为 2 8 9%。结论 :早期发现小肝癌和大肝癌的缩小后二期切除明显提高了肝癌切除率和远期生存率 ,但术后复发或转移率还很高。  相似文献   

13.
巨大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巨大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切除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2005年12月至2008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316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分为HCC>10 cm(巨大肝癌)组(n=119)和HCC≤10 cm组(n=197),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手术结果.结果 巨大肝癌组出现症状和阳性体征的比率、肝内转移(47/119与56/197例)、血管侵犯(58/119与47/197例)及邻近脏器侵犯(31/119与14/197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HCC≤10 cm组;分化程度明显低于HCC≤10 cm组;术前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61±45)与(56±43)U/L]、碱性磷酸酶[(152±108)与(117±100)U/L]、甲胎蛋白水平(>400μg/L)(79/119与98/197例)明显高于HCC≤10 cm组;巨大肝癌组行大范围肝切除术的比率、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明显多于HCC≤10 cm组,手术时间(257±75)min也明显长于HCC≤10 cm组(210±74)min;但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巨大肝癌具有临床表现明显、血管和邻近脏器侵犯发生率较高、分化程度较低等特征.手术切除巨大肝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残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残胃癌临床特点及合理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收治的19例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残胃癌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与转归.结果 残胃癌平均潜伏期24.3年.全组19例患者均接受了剖腹探查,手术切除9例(47.4%).根治性切除7例(36.8%),包括残胃全切除3例,行联合器官切除术4例:残胃加左半肝切除1例,残胃加横结肠切除1例,残胃加脾切除1例,残胃加脾、胰尾切除1例;姑息性残胃切除、残胃空肠吻合2例,空肠造瘘5例; 4例剖腹探查加置化疗泵;1例诊断性探查与活检.消化道重建术式均为Roux-en-Y吻合术.本组无住院死亡病例.14例患者获得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4.3%、42.9%、21.4%; 7例根治性切除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5.7%、42.9%.姑息性切除患者生存时间平均为20(15~25)个月.残胃病灶未切除者生存时间平均为6.8(3~11)个月.结论 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要定期进行内镜检查,可早期发现残胃癌,及时行残胃癌根治术或联合脏器切除术,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于长海  李捷  刘颖  汪涛  戴为民 《医学争鸣》2007,28(2):129-131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临床病理特点、外科治疗及其预后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总结我院1970-01/2005-04收治的61例PSH临床病理特点、诊治方法及随访情况.结果:全组男性11例(18.03%),女性50例(81.97%),平均年龄39.24岁;38例(62.30%)无症状.放射影像学表现为边缘清晰的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结节影,47例(77.05%)密度均匀,14例(22.95%)有钙化;全部行手术治疗,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证实PSH并支持肿瘤来源于上皮组织;术后平均随访8.25 y,无复发、转移.结论:PSH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主要依靠术后病理,手术是PSH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手术的44例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特殊类型子宫平滑肌瘤指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奇异性平滑肌瘤、核分裂活跃的平滑肌瘤、粘液样平滑肌瘤、上皮样平滑肌瘤、淋巴管平滑肌瘤、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等等,与普通肌瘤及肉瘤的鉴别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特征。结论子宫特殊类型平滑肌瘤临床特点与普通肌瘤相似,按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硬化性滑膜肉瘤的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例发生于小腿软组织的硬化性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特殊染色特征及其细胞遗传学的特异性改变,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首次报告硬化性滑膜肉瘤1例。患者29岁,病史13年,肿瘤内见大量不规则的梁索状胶原成分,瘤细胞稀疏,围绕在胶原周围,瘤细胞梭形,部分为上皮样,围绕小血管生长,肿瘤内部分区域见钙化及骨化。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EMA(+),CK(局部+),Vimentin(++),Bcl-2(+),CD99(++),P53(+50%-75%),CD31、CD34、Desmin、SMA均为阴性;硬化的间质区域网织纤维及AB染色阳性,PAS染色阴性;FISH检测提示:SS18(18q11.2)染色体易位。结论硬化性滑膜肉瘤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特殊类型的滑膜肉瘤,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分子检测与骨旁骨肉瘤、骨化性肌炎、纤维肉瘤、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血管外皮细胞瘤等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隐匿性胆囊癌的病理学特点及P53、CEA和Ki67等在其鉴别诊断用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隐匿性胆囊癌的临床表现、巨检特征、组织学特点和预后等,分析肿瘤标志物P53,CEA和Ki67在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 本组隐匿性胆囊癌55例,发生率为0.40%(55/15042)。男女比例2∶3,年龄34~85岁,中位年龄65岁。(2) 肉眼观,见胆囊增大,囊壁局限性增厚,平均厚度0.9cm;或呈囊状扩张,或与正常胆囊无明显差别,亦可见孤立性息肉样病变。所有胆囊均可见黏膜粗糙,31例患者伴有胆囊结石。镜下4例为乳头状管状腺瘤癌变,肿瘤与周围组织截然分界,6例为黏膜内癌伴微浸润,3例为黏膜内癌,肿瘤与周围组织有过度并可见胆道上皮内瘤变,10例为囊内乳头状肿瘤伴浸润性癌,其余32例为浸润性癌,其中普通型腺癌28例,黏液腺癌2例,鳞状细胞癌1例,印戒细胞癌1例。(3) 本组P53和CEA在不同类型的肿瘤中具有差异性表达。P53在38.7%(12/31)的胆囊浸润性腺癌中强表达,而在形成罗-阿窦的腺体表达阴性;CEA在61.3%(19/31)的胆囊浸润性腺癌中强表达,在周围正常黏膜上皮和罗-阿窦的腺体中表达阴性;同样Ki67增殖指数在浸润性癌中明显高于黏膜内癌和囊内乳头状肿瘤。(4) 本组50例获得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71个月,平均随访27.4个月,6例患者出现复发和肝脏转移,14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35.6个月。结论 隐匿性胆囊癌的发病率极低,好发于老年女性患者,绝大多数伴有胆囊结石。肉眼观病变局限,腺癌是最主要的组织学类型,其次为伴有浸润的囊内乳头状肿瘤。P53,CEA和Ki67有助于评判异型腺体的浸润深度和对鉴别肿瘤性腺体浸润、罗-阿窦形成和胆囊腺肌症有重要意义。大部分IGC临床分期较早,单纯手术切除能达到预期效果,TNM分期和高Ki67增殖指数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
Tuberculosis is a very common lesion in surgical specimen in our country.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of extrapulmonary tuberculosis (EPTB) in various organs through examination of surgical specimens. A total of 103 specimens were diagnosed as tubercular lesion by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pathology, Mymensingh Medical College and a private laborator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uary 1997 to August 1998. Out of 103 cases 36 were male and 67 were female (M: F = 1:1.8) and their age ranged from 4-75 years (median age 28 years). The lesions were distributed as follows: lymphnode 86 (84.9%), intestine 9 (8.7%), bone 2 (1.9%), epididymis 2 (1.9%), fallopian tube 1 (0.97%), pharynx 1 (0.97%) tonsil 1 (0.97%) and nasal mucosa 1 (0.97%). Out of 86 cases of tubercular lymphadenitis, 61 (89.7%) were cervical, 6 (6.8%) were mesenteric and 1 (1.5%) was inguinal. Sixty nine percent clinically diagnosed cases were consistent with histological findings (18 out of 26). This study reveals, in our locality, EPTB is very common in early adulthood with female preponderance. Cervical lymph node is very common sites for EPT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