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对照组(胞二磷胆碱)和观察组(复方丹参注射液)各24例,比较两组总有效率、临床表现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HIE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佳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60例新生儿HI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和亚低温疗法。观察两组患儿疗效和症状改善时间,患儿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1,P=0.028)。对照组1例患儿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观察组患儿意识恢复、反射恢复、肌张力恢复时间及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MDI及PD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HIE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崔丽茹 《药物与人》2014,(9):208-209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纳洛酮治疗,10d为一疗程。观察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则为77.14%(P〈0.05)。治疗后2组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治疗组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氟缺血性脑病,可显著提高新生儿的NBNA评分,降低hs—CRP水平,较好地减轻HIE患儿机体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抚触和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综合治疗、高压氧联合综合治疗和单纯综合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影响。方法:参照美国1996年Pediatrics中HIE的诊断标准,对随机分成3组的HIE患儿分别采用综合治疗(A组)、高压氧联合综合治疗(B组)和抚触联合综合治疗(C组)进行治疗,并行NBNA20项神经行为评分、精神运动发育商(DQ)评估和伤残率比较,判断疗效。结果:新生儿期NBNA评分3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后期DQ评分和伤残率比较A组和B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组明显优于A组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1)。结论:抚触联合综合措施治疗HIE,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HIE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研究窒息新生儿于生后6 h内使用1,6-二磷酸果糖(FDP)的脑保护效果。方法:70例窒息新生儿随机分为FDP组40例、对照组30例,观察72 h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发生率,监测生后6 h内、3天、10天血清酶(LDH、AST、CK、CK-MB、HBDH)、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对出生13~14天、27~28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对生后42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进行Gesell发育量表测查精神运动发育商(DQ)。结果:FDP组HIE的发生率及中重度HIE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DP组血清酶下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1);生后3天FDP组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生后10天FDP组IL-8、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NBNA评分及DQ测定FDP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窒息新生儿于生后6 h内使用FDP对HIE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及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12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应用抗氧化剂复方丹参、维生素C、E加脑活素治疗,并与常规用药组(对照组)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后遗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生后6小时内早期应用抗氧化剂治疗者疗效明显优于晚用组(P<0.01),说明该疗法治疗HIE可有效地减轻临床症状,改善预后,显效快、治愈率高,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用药愈早,疗效愈好。  相似文献   

7.
徐伟  卢亚亚 《现代保健》2011,(35):48-49
目的 探讨高压氧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4例诊断为HIE的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高压氧联合护理干预)70例和对照组54例进行治疗,并行NBNA20项神经行为评分、精神运动发育商(DQ)评估和伤残率比较,判断疗效.结果 新生儿期NBNA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期DQ评分和伤残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早期护理干预综合治疗HIE,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HIE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急性期恢复及远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中度HIE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n=27,接受GM1治疗)和对照组(n=23,接受1,6-二磷酸果糖治疗)(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同意,分组征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并于其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分别于生后3d及13d采用新生儿期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法,并于随访第1,4,7个月时采用《Gesell发育量表》进行5个能区(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能、应物能和应人能)的发育评估。2组患儿在性别、胎龄、年龄、HIE分度、治疗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分别于生后3d和13d进行NBNA测定结果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esell发育量表》评分显示,第1,4,7个月时,2组总平均值及语言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期应用GM1治疗HIE可减少神经系统异常及发育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引导式教育(conductive education,CE)早期干预中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 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的疗效,并比较Peabody运动量表(Peabody Developmental Motor Scales 2,PDMS-2)和Gesell发育量表对评估疗效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6例确诊为中度HIE的1~3月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1例(男28例,女23例),采用常规康复干预措施;观察组55例(男22例,女33例),常规康复基础上加用引导式(conductive education,CE)干预。并进行随访,对两组患儿发育情况均采用PDMS-2和Gesell量表进行评估。并分析两个量表评估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PDMS-2量表测试结果,观察组的正常例数(51/55)显著高于对照组(40/51)(P0.05);Gesell量表测试结果,观察组的正常例数(50/55)显著高于对照组(39/51)(P0.05)。证明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家用CE疗效更佳;对两量表评估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PDMS-2总运动发育商(TMQ)与Gesell总发育商相近,具有相关性(r=0.925)。其中粗大运动发育商(gross motor quotient,GMQ)与Gesell的粗大运动能区得分之间的相关性更高(r=0.911)。精细运动发育商(fine motor quotient,FMQ)与Gesell量表的精细运动发育能区得分的相关性则相对较低(r=0.790)(P均0.05)。结论常规康复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加用CE疗法早期干预中度HIE患儿比单纯应用常规康复更有效;Gesell量表与PDMS-2量表对HIE的疗效评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以粗大运动的相关性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 128例HIE患儿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注射液组32例,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与对照组.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加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3%(26/32)、80.0%(24/30)、97.1%(34/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6%(16/31),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复方丹参注射液在治疗HIE时有协同作用,疗效显著,未见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15,(7):938-939
目的探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HIE足月儿78例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肛温维持为36.7℃~37.5℃,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出生后6 h内加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及护理。对两组患儿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1周、2周、4周后,对照组患儿的NBNA评分均有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BNA评分亦有显著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P<0.01,P<0.01);两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疗法并配合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有效保护脑组织,对降低HIE的致残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早期干预联合神经节苷脂(GM1)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5例中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干预组和联合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早期干预组和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视、触、听觉刺激、运动刺激以及前庭功能训练至6个月,联合治疗组除上述治疗,给予GM1。所有病例均于3、6月龄时进行智能发育随访和检测。结果日龄15、30 d时早期干预组与联合治疗组的NBNA评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患儿的3、6月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治疗组最高,早期干预组次之,对照组最低(P<0.05)。结论早期干预有助于HIE患儿智能发育,改善HIE预后。在早期干预基础上联合GM1治疗对改善患儿预后有一定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8例诊断为HIE的足月儿随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从新生儿期开始给予高压氧治疗及常规治疗护理;对照组只给常规治疗护理:包括保暖、吸氧、纠正酸中毒,控制脑水肿及惊厥,静脉滴注盐酸纳洛酮和胞二磷胆碱等。对两组新生儿预后进行评估,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ID)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能有效促进HIE患儿的智能发育,明显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足月窒息新生儿进行智护训练,观察其行为神经发育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2018年1-12月在某三级医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足月窒息新生儿7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智护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智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智护训练。对两组新生儿在生后第3、7、14、28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结果 生后第3天,两组新生儿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14、28天时NBNA平均分智护组新生儿均高于对照组,且智护组NBNA结果异常比例也均低于对照组,但第7天时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8 d时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足月窒息新生儿长期坚持进行智护训练,有益于其行为神经发育水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汤洁 《中国妇幼保健》2023,(6):1044-1048
目的 观察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收治的138例HIE新生儿,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其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常规综合治疗,研究1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及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研究2组在研究1组治疗基础上给予rhEPO治疗,均治疗2周。对比3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3组患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对比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3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及精神运动发育商(DQ),统计并对比随访1年期间3组患儿预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2组、研究1组、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4.35%、8.70%、13.04%。研究2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研究1组、对照组,研究1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刻研究2组NBNA评分均高于研究1组、对照组,研究1组均高于对照组,随时间的延长3组NBNA评分均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MDI、PDI、D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研究1组、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不同时刻研究2组MDI、PDI、DQ评分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不同时刻研究1组MDI、PDI、DQ评分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时刻3组PDI、DQ评分均升高,且随时间的延长治疗后不同时刻3组MDI评分、研究2组PDI、DQ评分均呈升高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和对照组6个月、12个月PDI、DQ评分均高于治疗后3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随访1年期间总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研究1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EPO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治疗新生儿HIE疗效确切,有助于患儿神经系统功能恢复,促进患儿智能发育,减少预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其作用明显优于常规治疗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单纯常规治疗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2004年6月~2006年6月在吉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就诊的75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高压氧组在生后76~96h内给予高压氧治疗,两组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其余治疗措施相同。两组患儿在生后4天、14天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3个月、6个月、12个月进行CDCC婴幼儿智能运动发育检查测定。结果:①两组患儿生后4天NBNA测定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26,P>0.05),生后14天NBNA测定值高压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2.48,P<0.05)。②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高压氧组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杨红军  郭彬  侯锡银  姜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9):3025-3027
目的:探讨新生儿头颅CT在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1~7月收治的8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患儿,于入院第7天、第28天进行头颅CT检查,第7、14、28天进行行为神经测定评分,结合患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分度情况,分析头颅CT、行为神经测定评分与疾病预后的关系。结果:HIE CT分度轻度39例(46.43%),中重度45例(53.57%);HIE临床分度轻度33例(39.29%),中重度51例(60.71%)。HIE CT分度与HIE临床分度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IE轻度、中度患儿在第7、14、28天的NBNA得分与重度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龄7天患儿及日龄14天HIE重度患儿的NBNA评分与日龄28天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龄7天患儿NBNA评分>35与≤35其预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日龄14天患儿NBNA评分>35与≤35其预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CT表现为低密度影部分消失与全部消失的患儿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外部脑积水与无外部脑积水的患儿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脑室扩大患儿与无脑室扩大患儿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部位颅内出血患儿与单一部位颅内出血患儿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HIE临床分度、头颅CT检查、NBNA评分,综合评估HIE患儿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以及脑组织功能,可弥补单一检验方法的不足,准确评估病情,对患儿预后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通过有效干预,可以改善HIE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意义。方法:58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9例按常规治疗,治疗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5ml+5%葡萄糖溶液50ml静滴,每天1次,连用7~10天为1个疗程。两组同时在急性期(生后1~3天)和恢复期(生后8~10天)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治疗组恢复期NBNA评分正常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HIE疗效肯定,能起到有效的神经保护作用,为HIE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5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春华  李静  田晓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8):2381-2382
目的:对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对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7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41例进行检测,治疗组加复方丹参。结果:同等情况下,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恢复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2χ=5.97,P<0.05;2χ=5.66,P<0.05)。结论:复方丹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早期诊治及远期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3年2月在八一儿童医院NICU住院的120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胎龄34~42+2周, 随机分为aEEG观测组及非观测组, 每组60例。两组再根据HIE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个亚组, 每亚组20例。分别在生后第1、3、14及28天等时相点对aEEG观测组HIE患儿进行aEEG监测;在第3、14、28天对各组HIE患儿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对出院患者在矫正胎龄12月时进行随访, 内容包括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DST)及预后评估。结果 aEEG与HIE临床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843, P<0.01)。在第3天和第14天时相点zEEG观测组与非观测组NBNA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在第28天时相点, aEEG观测组与非观测组NBN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3、14及28天时相点, 观测组aEEG与矫正胎龄满12月时预后均存在强正相关(r=0.832、0.857、0.778、0.743, P<0.01)。aEEG观测组致残率(13.8%)显著低于非观测组(23.2%);aEEG观测组痊愈率(60%)显著高于非观测组(40%);aEEG观测组和;非观测组远期预后有统计学意义(χ2=4.107, P<0.05)。结论 aEEG与HIE临床分度具有极好的相关性, 可以早期协助诊治HIE;aEEG可以用于预测HIE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