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冷冻联合保妇康栓治疗CIN Ⅰ及HPV感染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大量研究已表明:宫颈癌由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逐步发展而来,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临床上对宫颈癌的诊断已有规范化的"三阶梯式"诊断程序。但是,对阻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进展及HPV感染的治疗,目前尚无公认的治疗方法。我院采用宫颈冷冻加保妇康栓治疗CINⅠ及HPV感染,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31例宫颈疾病患者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结果的分析,发现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中,CIN合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率为62.58%,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率为28.57%,两者比较有明显的差异。19~29岁年龄段的CIN患者合并HPV感染率较30~69岁年龄段明显增高。结果表明宫颈HPV感染促进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发生。年轻患者宫颈HPV感染率的增高,是宫颈癌患者年轻化的原因。因此,大力开展HPV感染检测,及早发现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并进行干预治疗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10例经病理检查的阴道镜检查结果。结果310例患者中,发现慢性宫颈炎252例,HPV亚临床感染14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6例,宫颈癌5例,宫颈黏膜下肌瘤3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可以识别肉眼不能发现的宫颈病变,尤其是HPV亚临床感染、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早期宫颈癌。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疾病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梁雯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0):1737-1737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属于宫颈癌前期病变,其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物理治疗CIN方法较多,但治疗后HPV感染易复发。我院采用重组人干扰索栓(安达芬栓)配合高频电刀治疗CIN合并HPV感染,效果较好,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亚型分布。方法对100例宫颈细胞标本进行HPV基因型分型检测,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类型组HPV的感染情况。结果100例中,HPV总检出率为89.0%(89/100)。HPV亚型共检出10种,高危型HPV 9种包括HPV16,18,31,33,39,51,52,56,58;低危型HPV只有1种(HPV11)。随着宫颈内瘤病变程度的增加HPV感染率呈明显增加趋势。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密切相关,对 HPV 阳性特别是高危型 HPV 感染的人群需长期监测,阻断感染,预防宫颈癌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高频电刀宫颈锥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成功率。方法156例TCT检查结果为CINⅠ/CINⅡ(伴有或者不伴有HPV感染)、ASCUS且伴有HPV感染,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均不超过TCT检查结果的患者采用高频电刀宫颈锥切术治疗。结果本组资料全部病例术后6月复查TCT均为未见宫颈上皮内病变,有2例患者HC2-HPV-DNA仍为阳性。结论LEEP治疗CIN方法简便、手术时间短、出血少,且切净率高,对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HPV高危亚型感染病例同时做HPVL1壳蛋白检测的表达情况,为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58例HPV高危亚型感染的病例同时进行HPVL1蛋白检测以及宫颈活检。结果HPVL1蛋白阳性为45例,阳性表达率77.6%(45/58),其中HPVL1蛋白阳性病例有43例诊断为慢性子宫颈炎,2例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级)。HPVL1蛋白阴性病例有9例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级),4例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级)。结论明确有HPV高危亚型感染的病例HPVL1蛋白阴性的病例宫颈病变较重,HPV原位导流杂交检测与HPVL1蛋白检测联合应用有助于早期发现宫颈癌。  相似文献   

8.
高危型HPV(High Risk HPV,HR-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理条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检测发现我国宫颈癌高发区中,30-45岁妇女中HR—HPV感染率达97.6%。宫颈癌病因学研究表明,持续性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病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门诊确诊的150例CIN患者的病例分析,探讨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訾聃  杨英捷  任念 《贵州医药》2011,35(9):832-834
下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Huamnpapiloamvi—nus,HPV)感染是一种性传播疾病。HPV高危型感染是宫颈癌和宫颈癌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al neoplasia,CIN)发生的必要因素。妊娠期由于母体的生理变化,性激素增多及免疫机制受到抑制,生殖器HPV感染增加,并可通过母婴传播引起婴幼儿肛门及生殖器部位的先天性尖锐湿疣、喉乳头状瘤等相关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亚型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不同基因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在宫颈病变中作用.方法 对476例患者宫颈分泌物作病毒分型.其中238例在阴道镜下多点取活组织病理检查,根据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三组:(1)正常或炎症组,共43例;(2)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共152例;(3)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包括宫颈浸润癌共43例.根据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HPV-DNA)亚型分布,分析HPV感染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 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中HPV阳性率达90.5%,原位癌及浸润癌达100%,正常或炎症组、LSIL组、HSIL组HPV感染者分别占48.6%、67.7%、90.5%,HSIL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显著(P<0.001).宫颈病变存在多重HPV感染.结论 宫颈病变患者感染HPV-52、16、51、58、68、CP8304、11型较多见,HPV-16、52、58、31、CP8304、33、18型致癌性较强,多重HPV感染可能促进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宫颈病变是育龄女性常见疾病。育龄女性因性生活、流产、分娩和节育措施等致宫颈损伤而患宫颈病变,其病变包括炎症、损伤、畸形、肿瘤及癌前病变。宫颈癌发展一般经过癌前病变、早期浸润癌和浸润癌三个阶段。目前HPV的持续感染是世界上公认的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的主要原因。研究已证实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es HPV)侵犯人体皮肤和黏膜引起增殖性乳头瘤病变,宫颈癌患者近100%能检测到HPV感染。感染HPV的宫颈不一定都发展成宫颈癌,因其感染是可逆的。在宫颈恶变前进行HPV早期干预会很大程度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宫颈上皮内瘤病变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芝亮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8):1270-1271
目的评价宫颈上皮内瘤病变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对该院158例宫颈细胞学异常患者进行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同时采用杂交捕获试验法(HCⅡ)进行HPV检测。结果HPV在慢性宫颈炎、非典型鳞状上皮增生、低度鳞状上皮内瘤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瘤病变、宫颈癌的检出率分另8为8.7%、34.7%,68.9%、83.3%,其阳性率随病变程度呈趋势性增高(P〈0.01)。结论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宫颈癌与HPV感染密切相关,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HPv检出率增加,提示HPV为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宫颈HC-Ⅱ的检测可用于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活检前的筛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阴道镜联合HPV16、18阳性对宫颈上皮肉瘤变和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22例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以上患者均采用高危型HPV样本检测,并通过电子阴道镜进行宫颈活检,观察分析其检出情况.结果 在采用阴道镜联合HPV诊断宫颈癌及上皮内瘤病变的检测中,阴道镜诊断炎症39例(31.97%),CIN 65...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病变、宫颈癌的关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原位癌。方法:利用膜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技术筛查与病理学诊断相结合,以宫颈炎为对照组,对宫颈炎和高危患者(如ASCUS、CIN、宫颈原位癌)共685例进行HPVl6/18型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高危患者中HPV16/18感染率为64.2%(124/193),其中宫颈癌、CINⅢ和CINⅡ的HPV16/18感染率为97.2%(69/71),CINⅠ感染率为52.0%(26/50),ASCUS感染率为40.3%(29/72),宫颈炎对照组感染率为11.2%(55/492),宫颈炎和高危患者两组结果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05),高危患者中〈40岁感染率为69.0%(40/58),≥40岁感染率为62.2%(84/135),两组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危型HPV16/18感染与宫颈病变,特别是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并且病变越重,HPV的感染率越高。提示宫颈癌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高危型HPV感染者,并且宫颈病变的发生与年龄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宫颈电波环切术对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影响。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11年9月诊治的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507例进行宫颈电波环切术,观察手术对HPV感染影响。结果术前HPV检测阳性率65.28%与术后6个月HPV检测阳性率10.65%,术后1年HPV检测阳性率8.22%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采取宫颈电波环切术不仅能够有效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还能够有效清除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泸州地区妇女不同宫颈病变程度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泸州地区783例妇女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样本分为慢性宫颈炎、CINI、CINII、CINⅢ、乳头状瘤及宫颈癌6组,并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783例宫颈病变样本的总感染率为54.79%(429/783),其中宫颈癌感染率84.07%(95/113),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慢性宫颈炎感染率为42.21%(168/398),显著低于除CINI组以外的各组(P〈0.05);乳头状瘤组感染率79.31%(23/29),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及CINI组(P〈0.05)。429例阳性患者样本中,高危感染率80.89%(374/429),其中乳头状瘤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宫颈癌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O.05)。HPV阳性患者亚型分布中,仅高危型感染者乳头瘤样病变感染率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仅低危感染者乳头状瘤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泸州地区宫颈病变妇女高危HPV感染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有关,并有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的趋势。低危HPV感染为尖锐湿疣等良性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阴道镜对宫颈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年11月~2004年10月21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并根据阴道镜图像定位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Ⅰ~Ⅲ级)13例,宫颈浸润癌3例,慢性宫颈炎176例,HPV感染18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HPV感染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环行电切除术治疗宫颈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欣 《河北医药》2010,32(11):1426-1427
宫颈病变包括良性和恶性病变,由于宫颈柱状上皮外移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或早期宫颈癌从外观上难以鉴别,应用环行电切术(LEEP)刀对宫颈病变患者施行手术,既明确诊断又同时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HPV的基因亚型在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中的分布情况,以探讨不同基因型HPV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PV分型基因检测系统对妇科门诊就诊的1324例妇女进行宫颈细胞HPVDNA检测,对371例HPV感染的患者进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及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根据细胞和病理学诊断将其分为宫颈癌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组以及正常或炎症组,分析各组内HPV亚型的分布。结果HPV与宫颈癌变密切相关,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高危型HPV基因型阳性率增加,且双重和多重感染有增加趋势;HPV-16、58、33、18、52和31在宫颈癌和HSIL组的感染率为59.8%、15.2%、12.2%、9.7%、9.1%和8.5%,说明这些亚型致癌型较强。结论HPV基因型的检测对预测宫颈病变进展、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子宫颈病变是女性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监测HPV感染的计算机辅助细胞检测(CCT),透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TCT),阴道镜检查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早期发现逐渐增加,以及患者趋年轻化,所以很有必要探讨一种简单、易行、安全疗效好的治疗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