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296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分析,发生率为4.48%,死亡28例,死亡率为9.5%。本组资料显示农村产妇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显著高于城区产妇。早产儿死亡率高于足月小样儿。胎龄越短,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低出生体重儿的直接死因为各种并发症,多数死于呼吸衰竭。本文还对其发生率及发生因素,死亡率及死亡因素以及并发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沂蒙山区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沂蒙山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调查了2001年6月~2003年6月临沂市2所医院分娩的低出生体重儿的产科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产妇孕前及孕期因素与发生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关系。结果沂蒙山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为2.277%,产妇的年龄、孕次、流产次数、产次的增多、多胎、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可以使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性增加;而产前检查次数、分娩孕周与之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沂蒙山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低于1998年全国抽样调查水平,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368例低体重儿病例。作者认为低体重儿的出生是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而早产则是引起低体重儿出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产妇职业的分析,提示产妇的营养不足与低体重儿出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436例新生儿及产妇进行调查,对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索进行Logistic同归分析,筛选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异常孕产史、流产≥2次、早产史、孕周、妊娠高血压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有异常孕产史和孕周<37周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有异常孕产史和孕周<37周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沈阳市妇婴等15家医院分娩的部分产妇进行低出出生重儿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在控制孕妇患慢性疾病,生殖器官畸形,严重妊妊反应,化程度和巨细胞病毒等感染以及主动吸烟等混杂因素后,产妇受孕期受被动吸烟,自然流产、人工流产史,家族低出生体重史,孕前体重指数(BMI),职业接触有机物以及丈夫饮酒史诸因素影响,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性为对照组的2.95,2.17,2.25,2.04,2.98和1.75倍。结论 上述因素均可能是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足月低体重儿4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体重儿为出生时体重 <2 5 0 0 g者 ,其为导致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提高人口素质必须首先要降低低体重儿的出生。本文对 1 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在我院分娩低体重儿的产妇4 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孕龄足 2 8周以上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5 1 5 8例 ,其中分娩低体重儿 4 30例 ,发生率 8.34% ,见表 1。表 1 分娩低体重儿与正常体重儿产妇的一般情况 [n (% ) ]组别 n 年龄(岁 )居住地产次胎数城市乡村初产经产单胎多胎分娩低体重儿组…  相似文献   

7.
78例低出生体重儿分析西宁市妇幼保健院曹艳萍低出生体重儿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1987年元月~1993年12月我院出生的1142例新生儿中78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分析,以探讨低出生体重儿有关因素。资料与结果1发生率:出生1142例活产新...  相似文献   

8.
广州市婴儿出生体重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细铭  艾玲保 《海南医学》2003,14(10):92-93
目的 了解广州市婴儿出生体重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因素,指导在城市社区中更好开展妇幼保健工作。方法 利用孕产妇保健卡资料,调查了广州市1605例的足月正常、自然经阴道娩出的婴儿出生体重,并分析了婴儿性别、孕周、孕次、是否经产妇、产妇年龄、产妇文化程度、产妇体重等因素与婴儿出生体重的关系。结果 男婴和女婴平均出生体重分别为3289g和3207g,男婴体重显著高于女婴(t=2.29,p<0.05)。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分别占4.5%和5.2%。婴儿出生体重与产妇孕周(r=0.32,P<0.01)和产妇出生前体重(r=0.37,p<001)呈显著正相关,与产妇年龄显著负相关(r=0.11,p<0.05)不同孕次产妇的婴儿出生体重存在明显差异(F=3.42,p=0.02),怀孕3次产妇的婴儿出生体重明显高于怀孕1~2次和4次的产妇的婴儿。结论 广州市婴儿出生平均体重为3240g,婴儿出生体重与产妇年龄、产妇体重、孕周、产次和婴儿性别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
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时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包括早产儿和低于胎龄儿.由于发育不良及宫内生长迟缓,死亡率远超过成熟儿.本文探索引起低体重儿的有关因素及低体重儿的合并症、死亡原因,从而加深认识预防发生低体重儿的重要性,力求进一步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及降低围产儿死亡率。资料来源及研究结果研究对象为1973~1974年在我院分娩的低出生体重儿,其孕龄>28周,体重在1000~2499g。除外畸形胎。(一)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见表1。各年度的出生率无明显区别。(二)发生低体重儿的有关因素:其中妊娠病理404例,占  相似文献   

10.
低出生体重是新生儿和婴儿死亡、儿童体弱和弱智的重要原因之一。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是降低新生儿、婴儿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对石河子市低出生体重发生的多种因素进行探讨。资料和方法1.资料来源石河子市1995年~1997年,3年共出生围产儿3794例,以体重<25009的全部活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共160例,发生率为42.2%。每个研究对家配一个对照者.对照组出生体重均>25009,每个对照者都是与研究对家同年、月出生,同性别的单胎活产婴儿.以配对的选择方法将全部3794例围产地按出生月份,性别依次分层,从每层中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并发症发生规律.方法 设计<新生儿科住院低出生体重儿个例调查表>,收集自2005年1月~2009年2月在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的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从2005年1月~2009年2月新生儿科共收治低出生体重儿296例,占同期住院患者的26.3%.本研究共回收资料较完整的低出生体重儿个案调查表为232例.本组低出生体重儿所发生的并发症以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最高.NRDS、新生儿呼吸暂停、呼吸衰竭、HIBD、消化道出血、血小板减少、糖代谢紊乱的发生与出生体重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01).结论 HIBD、NRDS、呼吸暂停、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NEC及糖代谢紊乱是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统计分析1995 年~1998 年我院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资料。结果,外地孕妇、未产前检查、早产、双胎或多胎、有胆瘀和妊高征、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组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均高于上述因素的对照组(P< 0.05) ;羊水Ⅲ°,有脐带绕颈、打结、脐带脱垂组与非上述因素的对照组比较,发生率的差异不显著( P>0 .05)。结果表明,低出生体重儿与孕妇来源、产前检查、早产、双( 多) 胎、妊娠合并胆瘀和妊高征,并发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等因素有关,控制上述环节,可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75例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分析及母婴结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亚芳 《广西医学》2009,31(7):1005-1006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75例低出生体重儿孕妇及同期175例正常出生体重儿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多胎、孕期营养不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因素等易导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低体重儿易出现新生儿窒息。结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认真做好围产期保健,加强健康教育,指导科学膳食,及时诊治胎儿宫内生长受限,预防早产,有效降低低体重儿的发生,避免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母妊娠合并室间隔缺损的新生儿生后健康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十年北京地区某三甲医院87例母亲为妊娠合并室间隔缺损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别将母心功能Ⅲ、Ⅳ级的室间隔缺损产妇的新生儿与母心功能Ⅰ、Ⅱ级的新生儿进行比较;将母亲孕前未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与进行过修补手术产妇的新生儿进行比较。结果心功能Ⅲ、Ⅳ级产妇的新生儿窒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高于心功能Ⅰ、Ⅱ级产妇的新生儿,有统计学差异;孕前进行过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产妇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低于孕前未进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产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心功能Ⅲ-Ⅳ的产妇新生儿窒息和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较高;孕前接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产妇较未手术产妇,小于胎龄儿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5.
卓文娟 《当代医学》2011,17(34):76-77
目的 分析产妇妊娠次数与出现分娩低出生体重儿两者间的关系,为促进生殖健康,提高人口素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分娩的产妇,将其按照不同的年份分组后,探讨产妇妊娠次数与低出生体重儿两者间的关系.结果 2次及以上妊娠的产妇分娩低出生体重儿比首次妊娠的产妇分娩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显著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有效降低生育期女性妊娠次数,对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初锦 《安徽医学》2008,29(6):709-710
目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探讨治愈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年间收治的127例低出生体重儿资料。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孕周不足、孕期异常、母亲疾病史、多胎、宫内发育不良等。孕周及出生时体重与死亡呈负相关。结论由于低出生体重儿各脏器功能不成熟,易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存活率低。加强产儿科合作、治疗并发症、采用新技术新疗法是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生存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死亡原因中,低出生体重儿(LBW)居首。本文对我院1986~1990年537例低出生体重儿的病因及预后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 5年间,我院分娩活产新生儿8361例,低出生体重儿(包括早产及工UGR)共537例,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28例(治疗组),取同期住院的低出生体重儿25例为对照组。均符合下列条件:①胎龄28~35周,出生体重1000~2490g;②观察期间病情稳定,无需吸氧;③无先天性心脏病;④除外溶血、出血原因导致的贫血;⑤经胃肠道喂养。两组低出生体重儿胎龄、出生体重、性别、Hb、RBC、网织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9.
<正>低出生体重儿是指出生体重≤2500g、胎龄<37周的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高,是低出生体重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文对榆林市第一医院小儿科2009年10月至2012年6月住院的229例低出生体重高胆红素患儿采用不同体位干预,以了解其对血清胆红素的影响,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次所观察229例低出生体重高胆红素患  相似文献   

20.
许仁贵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3):610-611
目的观察农村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发病危险因素和防治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28例低体重儿的临床资料,主要观察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死亡原因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本组328例患儿死亡53倒,死亡率16.2%,胎龄越小,体重越轻,死亡率越高。本组患儿有214例早产(65.2%),其是低出生体重儿的主要原因。孕母身体健康状况、营养条件、劳动强度、文化水平以及孕期保健与出生体重有很大关系。临床表现主要是窒息、呼吸障碍、体温不升、硬肿症、各种感染、高胆红素血症、惊厥、反应低下。死亡原因主要是呼衰、肺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加强孕前、孕期检查,防止早产,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及患病小儿是提高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