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表面麻醉加球结膜下麻醉在白内障手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探讨球结膜下麻醉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512例(578眼)白内障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情况下,分别行晶状体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38例(386眼)及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74例(192眼)。观察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578眼麻醉成功率100.00%,术中未出现常规麻醉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行白内障手术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适应证范围广。  相似文献   

2.
杨旭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9):1801-1802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经颞侧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效果。方法:对32例40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患者用倍诺喜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注射20g/L利多卡因麻醉,行改良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手术的麻醉效果及手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眼均能达到理想的麻醉镇痛效果,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视力<0.1者5眼(12.5%),视力0.1~0.4者9眼(22.5%),术后视力≥0.5者26眼(65.0%),所有患眼术后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有提高。结论: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经颞侧施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操作简便,不需要昂贵的手术设备,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小切口自内障囊外摘出术在"流动手术车"防盲手术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617例(617眼)白内障分为表面麻醉组292例及球周麻醉组325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麻醉效果,对比分析术后视力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617眼麻醉成功率99.67%,未出现麻醉意外及全身并发症,两组术后第1天最佳矫正视力>0.5者及手术并发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球周麻醉组:12.31%球结膜水肿,5.23%球结膜下出血,8.31%眼睑皮肤青紫淤血,0.31%球后出血,6.46%眼外肌麻痹,表面麻醉组:未出现以上麻醉并发症.结论 表面麻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适应症范围广、术后外眼美观等优点,特别适于在"流动手术车"防盲手术中开展.  相似文献   

4.
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在防盲白内障手术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对157例(157眼)白内障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情况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157眼麻醉成功率100%,术中末出现常规麻醉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 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行白内障手术,麻醉效果较满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在表面麻醉下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大规模白内障手术复明活动中应用的意义。方法在0.4%奥布卡因表面麻醉下进行723例(783眼)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和手术效果。结果在表面麻醉下全部患者均可很好地配合手术完成。平均手术时间15min,未出现麻醉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在大批量白内障复明手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加球结膜下麻醉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56例(289眼)白内障在表面麻醉加球结膜下麻醉情况下,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256例(289眼)麻醉成功率100%,术中未出现常规麻醉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加球结膜下麻醉行白内障手术麻醉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013例(1290眼)手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门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采用手法注水娩核法。结果(1)1080眼采用表面麻醉,占83.72%;26眼为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浸润麻醉,占2.02%;184眼为表面麻醉联合球周麻醉,占14.26%.(2)1215眼手术过程顺利,人工晶状体准确囊袋内植入,占94.19%;75眼后囊破裂,处理玻璃体后人工晶状体植入睫状沟(其中13眼行单襻或双襻缝线固定术),占5.81%。(3)术后89眼切口缝合1~3针,占6.90%。(4)视力≤0.3者87眼,占6.74%;≥0.5者1222眼,占94.73%;≥1.0者557眼,占43.18%。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无缝线自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具有良好临床效果的现代白内障摘出术式之一;灵活的麻醉方式,自闭式隧道切口,大直径撕/截除前囊及注水式娩核是手术要点;在基层医院及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重要的防盲治盲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70例(74眼)白内障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和术后视力。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表麻下能很好地配合手术,使手术顺利完成,无一例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平均手术时间为12min,术后第1天视力≥0.5者52眼(70.27%),术后1周视力≥0.5者62眼(83.78%)。最佳视力1.5。结论表面麻醉下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实施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在10 d之内集中进行了400例(400眼)白内障手术,均为表面麻醉下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及手术结果。结果400例(400眼)白内障手术在表面麻醉下全部顺利完成,无一例因疼痛而改用其它麻醉方式者。328例(82.00%)术后视力≥0.5,未发生任何由麻醉引起的并发症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均感满意。结论在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活动中采用表面麻醉下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快、而且无麻醉并发症发生,是安全快速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高原地区大规模白内障防盲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四川省高原地区贫困白内障防盲手术患者457例(457眼),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其麻醉效果、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表面麻醉下完成手术,均无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术后第1天,视力≥0.3者384眼,占84.03%。结论在高原地区大规模白内障防盲手术中应用表面麻醉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复明手术中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180例180眼采用倍诺喜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分析手术的麻醉效果及手术效果。结果:麻醉效果满意率为97.2%;基本满意率为2.8%;术后1d矫正视力≥0.5者123眼(68.3%);术后1wk矫正视力≥0.5者156眼(86.7%);术中未出现常规麻醉可能出现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结论:采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麻醉开展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在复明工程中应用安全、有效、实用,提高了复明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2.
冯建辉 《国际眼科杂志》2008,8(8):1713-1714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白内障患者578眼,观察其术后视力的恢复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1d,裸眼视力<0.05者17眼,占2.9%;0.05~0.3者321眼,占55.5%;≥0.3者240眼,占41.5%;术后1wk复查视力,<0.05者3眼,占0.5%;0.05~0.3者121眼,占20.9%;≥0.3者454眼,占78.5%;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很低。结论: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麻醉效果良好,能最大限度减少麻醉所带来的并发症,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因而适宜于我国大规模复明行动及基层医院开展的以白内障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的安全性及优越性。方法:选取2005-06/2008-12在我科接受白内障手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不同麻醉方式,手术方式均为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后房型IOL,手术中观察麻醉效果,并术后随访3d观察视力和结膜反应。A组: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126眼);B组:上方结膜下浸润麻醉联合表面麻醉(89眼);C组:球后麻醉(86眼)。结果:三组全部286例301眼患者,手术全程均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后囊破裂,A组和B组明显优于C组;术后结膜反应,A组和C组明显优于B组;术后视力,A组和B组明显优于C组。结论:上方球周麻醉联合表面麻醉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是安全而优越的。  相似文献   

14.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前房维持器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前房维持器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71例(497眼)白内障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中使用前房维持器维持灌注,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无一眼因眼压波动而造成术中严重的并发症,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5~0.9者264眼,占53.12%,第3天≥0.5者325眼,占65.39%,≥1.0者155眼,占31.18%。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术中使用前房维持器,能较好地维持前房和眼内压,简化手术操作,使手术更安全,便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自闭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应用,手术方法、过程及效果。方法:对1016例1016眼行表面麻醉下自闭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术中实行表面麻醉,自闭式巩膜隧道小切口,连续环形撕囊,手法挽核,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1016例实行表面麻醉患者均能耐受,其中有891眼(87.7%)顺利完成连续环形撕囊,125眼(12.3%)因各种原因改为开罐式截囊,术中12眼在抽吸皮质时后囊撕裂。自闭性小切口923眼(90.8%)。19眼术后次日发生轻度角膜水肿。1016眼术后3d视力≥0.5者713例,占70.2%。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下自闭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可获得与超声乳化术相近的效果,而且对Ⅳ和Ⅴ级核白内障更安全。  相似文献   

16.
表麻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表麻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意见。方法 102例(102只眼)白内障,术中表面麻醉后,采用圈垫式劈核技术,手法碎核,进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人术。结果 术中:虹膜脱出12只眼,虹膜根部离断1只眼,晶状体后囊破裂7只眼。术后:角膜内皮条样浑浊30只眼,片状浑浊10只眼,前房纤维素样渗出10只眼,继发青光眼1只眼。结论 表麻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避免了球周、球后麻醉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对晶状体核的处理较关键,亦是易产生并发症的步骤。  相似文献   

17.
表面麻醉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应用在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对142例(142眼)采用表面麻醉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病例,观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本组患者均能很好地配合手术,大多数病例手术于8—14分钟内顺利完成。术后1天及3天矫正视力≥0.5者分别占83.80%和94.37%。术中未发生由麻醉引起的并发症。结论 表面麻醉适用于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不仅避免了球后或球周麻醉的诸多并发症,而且使手术变的更加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观察100例在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摘除术中,患者疼痛情况以及术后视力状况。结果 100例患者能顺利配合完成手术,1例追加球周麻醉;有疼痛者为1例,占1%。手术平均时间(15±5)min;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3占98%。结论表面麻醉下,可以顺利完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并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选择,适用于防盲手术中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适应证。方法:对150例152眼白内障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观察其麻醉效果及术后视力。结果:所有患者在表面麻醉下均能很好地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无1例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平均手术时间为24min。术后第2d视力≥0.2者147眼(97%);视力≥0.5者103眼(68%);视力≥0.8者20眼(13%)。结论:表面麻醉下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是安全经济、实用、效果好、相对来说易掌握,特别适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成熟、过熟、大核、硬核白内障多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