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onblastoma,Rb)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常危及患儿的视力和生命。超选眼动脉化疗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一项新技术,选择性地将化疗药物注入眼动脉内,使局部的化疗药物达到高浓度,比传统的全身化疗能更有效地杀灭肿瘤细胞,而全身不良反应小。良好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但至今国内这方面的护理经验尚少。现将我科收治的17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超选眼动脉化疗的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合并血液灌流方法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  12只实验用犬 ,对照组 4只 ,进行常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 ;实验组 8只 ,利用介入放射学方法进行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化疗药物选用阿霉素 ,分别检测肝静脉及外周血液中的血药浓度。结果 实验组介入操作全部成功 ,1例死于血液灌流的血路管漏气 ,平均操作时间 ( 132 .3± 15 .3)min。血药浓度测定显示 ,对照组肝静脉血和外周静脉血浓度峰值分别为 ( 370 9.676± 385 .72 3)ng/ml、( 15 76.14 0± 2 2 6.933)ng/ml;实验组为( 465 3.42 0± 430 .2 0 4)ng/ml、( 433.612± 40 .5 0 1)ng/ml。统计学处理 ,两组相差非常显著。结论 经皮局部隔离肝脏灌注化疗结合血液灌流是一种可行的技术 ,具有简单、创伤小、可保护正常肝脏、便于重复治疗的优点。与常规经肝动脉灌注化疗相比 ,不仅可以增加局部血药浓度 ,更可以降低外周的血药浓度 ,降低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导管肝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的栓塞的方法治疗肝癌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基本原理是在肿瘤局部获得较高的药物浓度和栓塞肿瘤微血管,阻断肿瘤的血供,达到更有效地杀伤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我院自1994-11~1995-11月,对12例肝癌患者实施肝动脉灌注化疗、栓...  相似文献   

4.
全身化疗对原发或转移性肝癌均无明显的效果。临床实践表明,化栓这一区域性治疗手段对肝癌是十分有效的。肝脏具有双重血供。门静脉为正常肝组织提供75%的血供,而肝动脉仅提供25%的血供。但肝脏恶性肿瘤的血供几乎全部来自肝动脉。Sigurdson 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作剖腹活检时,用 Fiuorodeoxyuridine(FUDR)灌注肝动脉或门静脉,结果发现,作肝动脉灌注时瘤体内FUDR 的浓度要比作门静脉灌注的高15倍。化栓治疗是在向肝动脉内灌注高浓度化疗药物的同时对肝动脉进行栓塞。栓塞后可使瘤体缺血,不能取得营养和氧气。现知,由 ATP 驱  相似文献   

5.
目前脑恶性肿瘤在治疗上仍以综合治疗为主要手段 ,化疗是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传统的静脉全身化疗由于受到剂量的限制 ,肿瘤局部摄取量低 ,全身毒副反应大 ,影响其疗效。而经股动脉插管至颈内动脉灌注化疗 ,可将药物有效浓度灌注到肿瘤组织内 ,减轻全身毒性反应 ,延长药物在肿瘤内的滞留时间 ,有效发挥化疗药物的杀伤作用。但其不足的是颈内动脉插管导管口在眼动脉开口以下 ,大部分化疗的病人常常会出现眼部并发症 ,严重者甚至失明。近年来 ,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 ,微导管的应用 ,采用超选择将微导管插至眼动脉开口以上进行灌注化疗 ,…  相似文献   

6.
肝脏区域化疗即在肝脏局部灌注化疗药物,是晚期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肝动脉灌注及肝脏隔离灌注是肝脏区域化疗的主要方式,各有其优势及局限性,在实验及临床研究中仍在发展改进.肝脏区域化疗灌注途径选择及药物应用方面的认识在不断深化.高温低氧灌注及生物化学治疗在肝脏区域化疗中的应用更是拓展了肝癌化疗的思路,将其带入了一个新境界.肝癌细胞耐药性是肝脏区域化疗面临的挑战及研究的热点,解决这一难题是提高化疗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前肝癌临床常用且较有疗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之一是经肝动脉插管注入药物化疗栓塞。以达到局部治疗作用、全身副作用小。通过对我院近年开展的介入化疗病例中,将典型肝癌13例的声像图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晚期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TAE)、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 (PEI)和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术 (TAI) 3种方法联合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常规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肝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术 ,透视或CT定位经皮穿刺多点注射无水酒精。结果 随访 1~ 3年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 0 .3% ,2 8.6 % ,17.3%。结论 运用 3种介入方法治疗中晚期肝癌有明显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9.
化疗是骨科常见肿瘤治疗中的一种主要治疗手段.由于药物对敏感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主要取决于药物浓度和有效接触时间,因此设法维持药物在肿瘤病灶局部尽可能高浓度、长时间的存在是提高局部治疗效果的关键[1].应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Seldinger式)配合皮肤小切口或外科手术直接将导管插入动脉埋置化疗泵(植入式药物输注装置),永久性局部灌注化疗通道即被建立[2],可重复进行化疗药物灌注,能对肿瘤实施较为规范的动脉灌注化疗,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比较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与全身静脉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生存率,旨在为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临床分期相同但治疗方法不同的结直肠癌患者资料,将其分为肝动脉化疗栓塞组及全身静脉化疗组.其中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组27例,全身静脉化疗组18例.两组均采用Folfox方案化疗,治疗前后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肝脏增强CT检查.随访其生存结果,分析两组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及1、2、3年生存率.结果 肝动脉化疗栓塞组的CR、PR率(20%、35%)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6.25%、25%)(P<0.05);肝动脉灌注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期为(25± 0.5)个月,明显高于全身静脉化疗组生存期(13±0.5)个月;肝动脉灌注化疗组的1、2、3年生存率(62.96%、48.14%、22.2%)也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38.89%、16.67%、0%)(P<0.05).结论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结肠癌肝转移优于全身静脉化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