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镀铬过程中,可逸散出大量铬酸雾直接危害工人健康,又损失了铬酸酐(C_rO_3)。本文对某厂电镀车间采用槽边吸风、铬酸雾净化回收和槽内加用F_(53)铬酸抑雾剂等综合防护措施以来的效果,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如下。内容和方法某厂电镀车间是1974年建成投产,使用铬酸酐为原料,电镀大,中型机器部件。为减少和消除职业危害,先后在槽旁安装机械吸风,塑料网格式铬酸雾净化回收器,以及在槽内加用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实验厂生产的F 53B型铬酸雾抑制剂,使车间空气铬酸雾浓度降至国家卫生标准以下,从而改善了工人劳动条件,保护了身体健康,电镀车间有工人  相似文献   

2.
彭文彬  陈丹  李全 《职业与健康》2010,26(14):1572-1573
目的掌握乡镇工业电镀行业铬作业人员鼻部损害的职业病危害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27家电镀行业基本情况,对作业场所空气中铬浓度进行采样和检测。对铬作业工人的鼻部进行检查。结果镀铬岗位85.61%有槽边吸风装置,但使用率不高。F-53泡沫吸附剂用量不足,机械自动化镀铬线占36.0%,作业场所空气中铬浓度超标12.93%,最高为0.56mg/m3,超标10倍。对248名工人鼻部进行检查,鼻中隔黏膜糜烂6例,鼻中隔软骨部穿孔6例,检出率4.84%。结论乡镇电镀行业铬作业职业病危害较严重,已直接损害工人健康,应引起地方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控制铬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镀铬车间职业危害调查上海市长宁区卫生防疫站赖树生王丽明为进一步了解本区镀铬作业职业危害及其防护措施的效果,于1995年4~6月调查了本区6个电镀车间,共有铬缸9只,为半封闭式或敞开式,均有槽边吸风装置,操作方式均为吊镀,装卸镀件均为手工操作;作业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铬酸雾致接触性皮炎的职业性病因。 方法 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维生素C溶液确认致敏源的化学方法进行分析。 结果 镀铬操作人员前臂前区、颊部、颈部均沾染的铬酸雾,在槽盖推开后吊入、吊出工件,操作镀铬机时手臂前区皮肤接触的铬酸雾质量浓度最高。降低镀铬车间内温度至28℃以下,镀铬槽盖增加条缝式吸气罩,调整操作方式后,未见新病例的发生。 结论 操作岗位空气中六价铬质量浓度超标,夏季出汗量大,铬酸雾接触时间长是造成接触性皮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社队办电镀行业中铬的危害,我们于1981年10月,对20个电镀厂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并对115名镀铬工人进行了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如下。 现场情况 20个电镀厂的镀铬缸都设有槽边吸风和铬酸雾净化回收装置,槽口控制风速分别为0.4—2米/秒,其中0.5米/秒的占85%。铬酸雾浓度在20个样品中只有2个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分别为0.1615和0.1692毫克/立方米,其余均在0.05毫克/立方米以下。 体检结果 受检的115名镀铬工人中,男性为65人,女性为50人,年龄最小16岁,最大45岁,工龄最短两个月,最长8年,平均工龄为3.8年。  相似文献   

6.
常州市武进区乡镇企业电镀业铬职业危害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乡镇企业电镀业铬对作业工人皮肤、鼻咽部职业危害的现状 ,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测定常州市武进区乡镇企业电镀业车间空气中铬浓度 ,并对铬作业工人进行皮肤、鼻咽部等方面的健康检查。结果 电镀业从事6价铬的作业工人 3 5 7名 ,职业性铬鼻病的患病率为 3 7 82 % ,铬作业皮肤损害发生率为 2 1 0 1%。结论 乡镇电镀业铬职业危害严重 ,厂方应加强铬缸内槽边吸风装置的管理 ,合理使用F -5 3泡沫吸附剂 ,并督促工人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及时治疗职业疾患  相似文献   

7.
报道:为了解我乡镇电镀作业工人的职业危害情况,我们于1992午7—8月份对33家镀铬工厂的生产环境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作业工人进行了身体检查。结果:(1)作业场所空气中铬酸雾浓度为0.005~0.140mg/m~3,几何均值为0.099mg.m~3,其中超过国家标准(0.05mg/m~3)者有2家。(2)对332名镀铬作业工人进行了体检,其中有自觉症状者占52.1%,  相似文献   

8.
铬酸雾是当前电镀行业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因素,电镀行业铬酸雾刺激引起的铬损伤早有报道。近年来随着乡镇工业的发展,铬化合物对镀铬工人的健康危害愈来愈突出,为此,我们对我县赵家园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铬的危害情况,1978~1979年我们对310名铬作业工人的作业环境及健康状况进行了数次调查,现报告如下。 生产环境 铬车间在1964年建成投产,主要产品为金属铬。 (一)生产流程 采用铝热法生产金属铬。 原料(铬矿、碳酸钠、碳酸钙、碳酸镁)→破碎球磨→配料→氧化焙烧→浸泡→还原→锻烧→冶炼→成品(金属铬)  相似文献   

10.
酸洗是带钢生产的重要工序,在连续酸洗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盐酸雾。目前,尚未见有效控制办法。鞍山市静电技术研究所研制成超高压静电抑制带钢酸洗盐酸雾外逸的办法.并在鞍山市带钢厂带钢酸洗工艺中首次应用,这是除酸雾的一项新技术。为此对抑制盐酸雾的效果进行卫生学评价。一、生产工艺、原理及其装置: 带钢生产工艺:开卷→压剪焊接→送料→储料槽→酸洗槽→清洗槽→纯化槽→至轧机。酸洗是利用高压蒸气将30—37%盐酸液加温至50—80℃,因而产生大量的酸雾。为抑制酸雾向车间内外扩散消  相似文献   

11.
某电镀厂低浓度铬对作业工人职业危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某电镀厂镀铬车间职业危害情况,对该车间进行了现场卫生学调查,测定车间空气中三氧化铬浓度,并对车间90名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显示,镀铬车间空气中三氧化铬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临床检查发现,铬作业工人鼻咽部自觉症状如鼻塞、流涕、鼻衄、鼻灼痛、嗅觉减退和鼻部异常体征如鼻黏膜充血、鼻中隔黏膜糜烂、鼻中隔黏膜溃疡、鼻中隔穿孔的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工龄<10 a与≥10 a的2个工龄段,铬鼻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长期接触低浓度铬对作业工人鼻部损害较明显,不容忽视,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2.
为查清该厂铬作业危害情况,进一步采取防治措施,于1983年3月对铬作业车间进行空气中铬浓度的测定,并对199名触铬工人作了体检。 该厂是电镀自行车配件的专业厂,共四个车间,以镀铬为主。一车间吊镀、滚镀系手工操作;二、三车间环、直流水线,除手工挂具  相似文献   

13.
低浓度铬酸雾对作业工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浓度铬酸雾对作业工人的影响郑州市职业病防治所(450053)焦贤芳,陈山松郑州纺织机械厂职工医院高丽暖随着多种保护措施和新技术的应用,车间内高浓度铬酸雾状态已大大减少(常低于国家卫生标准),低浓度铬酸雾已引起重视。为此,笔者对郑州某机械厂电镀工进行...  相似文献   

14.
镀铬作业铬鼻病调查徐颖,肖振彬,董宏彬,许贵新,闫 鸾,赵彩莲,李登贵,赵玉芹为了解镀铬作业职业危害的现状及原因,对某地、市7个镀铬厂(车间)做了调查,结果如下。一、对象与方法对工龄大于1个月的镀铬工人进行了职业史、内科、五官、血常规、尿常规、尿铬测...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市电镀厂镀铬槽旁侧抽风效果评价许月霞(石家庄市职业病防治所)报道:为防止铬酸雾的危害,14家电镀厂安装了镀铬槽旁侧抽风罩。我所对三家镀铬厂通过现场观测、采样、分析,进行了劳动卫生学调查和评价。调查内容:电镀厂镀铬槽旁侧抽风罩的设计形式、罩口风速...  相似文献   

16.
低浓度铬酸雾对电镀工人的鼻部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县电镀铬作业采用防护后,随空气中铬酸雾浓度下降,工人鼻部的损害明显降低。本文报告了13年来铬酸雾平均浓度在0.02mg/m^3(仅为国家卫生标准的2/5),但鼻部损害仍然存在;鼻部三项体征检出率分别为糜烂7.41%、溃疡0.64%、穿孔0.32%、铬鼻病发生率为8.38%,与国内外报道低浓度铬仍可引起铬鼻病一致。为此涉及现行卫生标准的科学性?并对采样方法、采样时间及防治对策提出了商榷。  相似文献   

17.
在自行车生产过程中,电镀铬是一项不可少的工艺。镀铬层能有效地保护金属表面防锈。由于镀铬过程中产生大量氧气、氢气、铬酸也就被带出形成铬酸雾。它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严重危害着工人健康。  相似文献   

18.
电镀行业中由于铬酸雾的治理效果差而引起鼻中隔穿孔,我厂近三年来对预防铬酸性鼻中隔穿孔取得了明显效果。现简要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及现场调查 1958—1960年我厂电镀仍为手工吊镀,装有吸风设备,镀铬槽边操作点铬酸浓度为54.2mg/m~3。对这三年中从事手工吊镀25名工人检查,发现铬酸性鼻中隔穿孔18例,占72%。发病时间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2年,平均1年半。  相似文献   

19.
我厂是一个中型钢铁联合企业。在某些生产过程中,产生各种有害物质,对工人健康危害较大。几年来在厂党委统一领导下,卫生人员当参谋,经工人群众和技术人员的努力,先后解决了原钢绳车间镀铬工段空气中的铬酸雾问题和电修车间零件镀锌工段空气中氰化物浓度高的问题;钢丝车间针布工段钢丝镀锌,改用电刷导电代替汞接触导电,彻底解决了汞害问题;中心试验室试验场,通过革新,不用氰化物作电解剂同样镀出高质量的“钖—锌”合金钢琴钢丝,彻底解决了氰化物毒害问题;钢丝车间酸洗工段,  相似文献   

20.
镀铬工人由于经常接触电镀槽所放出的铬酸雾,感觉刺鼻,灼热和憋气,鼻子不通气,流出水样鼻涕,打喷嚏,流眼泪,经过1至2个月后,这些感觉就消失了。以后逐渐出现鼻中隔粘膜轻度充血,在充血部位的中心区出现粘膜表面浅糜烂,糜烂部位逐渐被浸蚀,使鼻中隔变薄,软骨也逐渐消失,中心部位开始形成穿孔,并向四周扩展,穿孔的边缘光滑整齐。这种鼻中隔病变的发生,主要决定于接触铬酸雾的浓度。一般浓度越高,它的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