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TCA后冠状动脉再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治疗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采用血管内支架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利用运动试验来追踪评价其1年疗效。材料与方法:观察32例PTCA成功病例,其中6例在术后1~8个月被诊断为再狭窄,选择Gianturco-Roubin型支架做再成形治疗,在术后第1、6、12个月测定其运动试验结果,将所测定指标与单纯PTCA组病例做同期对照。结果:6例血管造影均为原部位的单支血管再狭窄,经支架成形处理后,狭窄度由90.5%±3.4%(x±s)下降为10.2%±6.7%;术后1年追踪运动试验表明,支架成形组较单纯PTCA组在运动耐量和运动时间方面占优势。结论:再狭窄的发生除了与血管内膜增生反应相关外,还与血管壁的慢性回缩和结构重塑相联系;血管内支架可对抗这一过程的发生,从而提高中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其相关技术的广泛应用,解决术后再狭窄问题例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简述了PTCA后再狭窄的机制。再狭窄病变对PTCA后民航飞行人员的影响以及在术后的航空医学鉴定和观察中,防治再狭窄的重要性及如何防治再狭窄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ELCA)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经验。材料和方法:10例冠心病患者作冠状动脉造影确认有14支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率70%~75%者5支,90%~100%者9支)。全部病例均作ELCA手术。ELCA采用脉冲间期为180-220msec,光导纤维直径为1.3~1.6mm,能量密度14.5~21.0mJ,激光频率为20Hz。ELCA术后辅以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PTCA)。结果:9例13支狭窄动脉中,9支狭窄率>90%者,作ELCA+PTCA成功,其中7支动脉狭窄率减至15%以下,2支减至40%~45%,1例因术中导丝头断裂,失败。成功的9支动脉术后冠状动脉造影示:内膜光滑4支,毛糙3支,夹层动脉瘤1支(2月后随访消失),术中出现血栓1支。术后6个月内造影随访,3例动脉再度狭窄。结论:准分子激光冠状动脉成形术可用于PTCA难以成功的有钙化硬斑、挟窄段较长(>2.0cm)和闭塞的冠状动脉,安全有效。但它并不能避免术后再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支架临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择期置入冠状动脉支架可以改善和巩固冠脉成形术(PTCA)的效果,减少再狭窄和二次介入治疗及急诊冠脉搭桥术的需要,但是,在开口部或左主干病变、小血管、慢性完全性闭塞,急性心肌梗塞,再狭窄性病变和长段或弥漫性病变考虑使用冠脉支架时,应持慎重态度。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冠脉支架临床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报告了3例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术中发生急性血管闭塞,或严重内膜剥脱致血管夹层,形成威胁性闭塞时,采用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治疗的结果。3例病人均为术中决定置入冠脉内架,经快速抗凝等准备,一次放置成功。支架置入后残余狭窄为0 ̄10%,获得了满意的管径增大效果。3例病人均无急性或慢性血栓形成的严重并发症,术后无心绞痛发作,临床经过顺利。作者认为冠脉内支架置入术,是处理PTCA术中急性血管闭  相似文献   

6.
99Tcm-MIBI运动-静息心肌显像在PTCA术后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评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运动-静息心肌(ST-RE)SPECT显像对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PTCA)术后判断疗效、预测再狭窄以及估测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例PTCA术后患者行ST-RE SPECT,30例有术前对照,30例复查冠状动脉造影(CAG),被扩冠状动脉所支配的心肌显像如为可逆性(RD)和(或)部分可逆性缺损(PRD),提示心肌缺血,冠状动脉再狭窄可能。  相似文献   

7.
张彦  杨永健 《西南军医》2014,(2):163-165
自从1987年报道的第一例血管成形术以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最常见术式。但是这种血管成形术后半年内冠状动脉再狭窄的发生率高达30%~50%。PCI术后再狭窄是指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提示支架内或支架后5mm范围内血管管腔狭窄程度〉50%,参照血管为支架远端正常血管。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使用,冠脉再狭窄的发生率下降至5%以下。同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较未患糖尿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再狭窄,而且只在使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病患中发现这种显著性差异,使用紫杉醇洗脱支架的患者中未发现这种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支架在冠脉病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冠心病患者植入冠脉支架,冠脉造影示A型病变1例,B型13例及C型5例。支架樾入用于预防PTCA后再狭窄14例,治疗PTCA急性并发症(内膜撕裂和急性闭塞)5例。樾主支架20个,其中前降支10个,回旋支2个,右冠8个。结果 术后冠脉扩张效果满意,无残余狭窄。无一例发生急性和亚急性心脏事件,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结论支架植入对复杂冠脉病变和急性冠脉并  相似文献   

9.
光动力疗法防治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已成为危及人类健康的主要难题之一。1977年瑞士科学家Grurutzig等[1]率先采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获得成功,引发了心血管病治疗学上的一次革命。目前成功率已达95%左右。但是血管成形术后3~6个月,有35%~50%的患者会出现再狭窄[2,3],使PTCA的应用受到限制。其他血管成形术也存在着再狭窄的问题,严重影响其疗效。再狭窄的防治已经成为当今心血管病防治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再狭窄的发生机制再狭窄是血管局部损伤过度修复的…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β照射治疗后边缘现象及近期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内β照射治疗冠状运用动脉支架内再狭窄后边缘现象的发生机制。方法:46例支架内再狭窄患者随机分为放射治疗组(26例,28个支架内再狭窄)和单纯球囊组(20例,20个支架内再狭窄)。放射治疗球囊导管长度为40mm,在普通球囊扩张满意后(残余狭窄<20%)沿标准导引导丝送到病变远端。放射治疗组均未再植入新的支架。随访记录术后6个月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均以前降支内的病变最多见,而右冠状动脉及左回旋支内的病变较少;放射治疗组弥漫性及局限性支架内再狭窄(分别为43%和35%)远远多于增生性狭窄(22%,P<0.01),手术成功率为100%,术中及随访期内无死亡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病变部位血运重建率为19.2%。其中2例患者接受外科冠状动脉搭桥手术,3例患者行再次单纯球囊扩张。6个月内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率为89%。病变部位再狭窄发生率为13%,显著低于单纯球囊治疗组(60%)。延迟血栓栓塞见于2例患者。放射治疗血管段远端正向重构显著。放射治疗段边缘现象发生率为20%,结论:血管内放射治疗支架内再狭窄安全有效,正确定位导管及放射源是减少边缘现象发生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用潘生丁核素心肌断层显像随访30例由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7.8%术前心肌显像呈缺血表现的室壁节段在术后缺血消失或改善,而术前心肌显像仅表现为梗塞的节段术后无变化.术后1个月30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7%,在术前心肌显像有缺血改变的24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8%.半年复查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6.7%及83.3%.半年内12.5%病例心肌显像发生再缺血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表明此法可以作为PTCA后短、长期疗效的评价手段,为PTCA选择合适的病例及合适的病变血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ASI)在冠心病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例21支病变血管植入21个不同类型的支架进行分析。结果:植入成功率95.2%(20/21),病变狭窄度从80% ̄100%降到20% ̄-10%。在管腔扩张效果上,高压球囊优于低压球囊。未发生支架血栓及出血并发症。结论:CASI可作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急性闭塞和术后再狭窄的有效补救措施,而耐高压球囊的应  相似文献   

13.
经皮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腔内成形术 (PTCA)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常规而有效的方法。PTCA术后 1~ 4个月内 30 %~ 5 0 %的再狭窄是影响其疗效的主要原因[1] 。冠脉内照射可使再狭窄率降低 ,所以倍受关注[2 ,3 ] 。一、内照射的理论基础与实验研究PTCA术后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引起内皮细胞增生、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粘附 ,并刺激肌纤维出现异位增生。内照射使分裂期细胞内DNA结构发生不可逆性破坏 ,因而抑制了增生。这种抗增生作用与照射剂量、时间和细胞所处的分裂阶段有关[4 ] 。Wiedermann等[5 7] 用192 I…  相似文献   

14.
对70例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潘生丁试验(CTD)及ECG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CTD检测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病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是88%和93%,明显高于ECG(52%和77%),检出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82%、84%及83%;检测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的灵敏度为82%,检出轻、中、重度狭窄的灵敏度分别是44%、81%、100%.对17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患者的术前术后CTD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TD对于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都很高,对筛选PTCA术前病人以及手术疗效评价和追踪观察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研究了冠脉球囊成形术(PTCA)术后局部中心血血小板表面粘附蛋白及其受体的变化,以进一步探讨其在PTCA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远期再狭窄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未标记SZ-21(抗人血小板Ⅱb/Ⅲa单克隆抗...  相似文献   

16.
用18条犬探讨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基因治疗预防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的应用价值,其中对照组6条犬.12条在建立再狭窄模型时即用多孔球囊输注导管将t-pA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直接注入血管壁,经过30、60、90d不同时间的观察,结果表明,在DNA水平(原位杂交,Southernblot)、转录水平(mRNA打点杂交)及产物水平(免疫组化)等方面均证实了t-PA基因的存在和活性产物表达,而且发现这种活性t-pA使再狭窄犬模型的百分狭窄面积在3个月时减少了22.2%,有较好的预防再狭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闭塞是经皮穿刺冠脉内球囊成形术(PTCA)可危及生命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11%[1]。1987年Sigwart首次应用冠脉内支架(CS)治疗冠心病,1992年FDA正式批准G-R型CS治疗急性冠脉闭塞(bailoutstent...  相似文献   

18.
作者总结近年106例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的急性合并症,如急性冠状动脉闭塞、血栓脱落引起远端栓塞、冠状动脉夹层及冠状动脉痉挛共19例,对各种合并症的血管造影表现,尤其对PTCA所致冠状动脉夹层按不同类型进行分析后认为,正确认识合并症的血管造影表现,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法;冠状动脉造影的形态学表现,与PTCA急性合并症的可能性之间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作者采用DSA对92例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施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其中52例(71支)冠脉(CA)发现不同程度的狭窄;选择其中10例CAS患者行经冠脉腔内成形(PTCA),8例成功,狭窄管腔均获明显扩张(>30%),2例失败。文中着重讨论了DSA在PTCA应用中的价值、限度与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冠脉阻塞性病变的疗效。材料和方法:作者对17例20支冠状动脉病变成功地施行了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共植入支架23枚。病变血管中,左冠前降支8支,回旋支2支和右冠状动脉10支,分别植入支架9枚、2枚和12枚。结果:术后经冠脉造影证实疗效满意,冠脉狭窄程度由术前87.55%±12.24%降至术后13.19%±10.1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对提高冠脉成形术疗效、预防再狭窄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