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出血指空肠上段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道以及空肠上段病变引起的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和便血,按出血量可分为隐性出血、显性出血和大出血。一、病因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仍然是溃疡病,居首位,第二位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再次为上消化道肿瘤、胆道出血、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的出血。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病因。  相似文献   

2.
胆道出血     
张阳德 《腹部外科》2011,24(2):116-117
一、基本概念 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胆管与伴行血管间形成异常通道(瘘管/病理性通道)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称为胆道出血。胆道大出血指来源于胆道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多有休克表现,需输血至少4个单位(1个单位=250m1)。胆道出血是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生率排在消化道溃疡、门静脉高压症和急性胃黏膜糜烂之后,居第4位。  相似文献   

3.
上消化道出血常危及病人生命。尤其当大量出血而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时,此种威胁更是明显。Treitz 韧带以上部位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溃疡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胆道出血,约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70~95%以上,其次是急慢性胃炎和应激性溃疡。近年来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纤维内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上消化道  相似文献   

4.
胆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占上消化道出血的第4位。我国以肝的化脓感染为最常见原因.胆道结石次之。一些少见原因(非胆道外伤和结石或感染)引起的胆道出血,由于其诱因不明显,而且缺乏相关的症状.诊断比较困难。我们对1996-2006年收治的5例少见原因引起的胆道出血资料做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原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诊治原则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10002)邹忠寿上消化道出血指空肠上段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胆道以及空肠上段病变引起的出血,临床表现为呕血和便血,临床上按出血量可分为隐性、显性和大出血,又依失血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  相似文献   

6.
原位肝移植术后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其处理问题。方法 回顾性总结了48例原位肝移植术后3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其可能原因,处理及对肝移植的影响。结果 本组3例上消化道出血,均发生在术后2个月内。出血前发生过急性排斥反应或感染等。2例伴有胆道出血,经介入治疗后出血停止。2例死于再次溃疡大出血,1例痊愈。结论 溃疡出血是肝移植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原因,多次出血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Ե�����Ѫ���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道出血 (hemobilia) ,亦称胆血症、血胆症或血性胆汁 ,是基于肝内或肝外血管与胆管病理性的沟通 ,血液经胆道流入十二指肠而发生的消化道出血 ,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来源之一 ,在国内仅次于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急性胃粘膜糜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损伤性胆道出血多由外伤及医源性损伤导致 ,因其病情凶险、病程反复而又易误诊 ,需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损伤性胆道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急诊情况下的诊治作以下讨论。1 病因损伤性胆道出血主要由外伤及医源性损伤引起。Curet收集因损伤致胆道出血 73例 ,其中闭合性损…  相似文献   

8.
胆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生率仅次于溃疡病、门静脉高压症,与出血性胃炎相近。在上消化道出血的鉴别诊断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但道出血的病因导致胆道出血的病因很多,主要有外伤性、感染性、医源性、肿瘤性疾病和一些先天性异常引起,部分病例原因不明。具体的病因有:1.1外伤性肝外伤引起胆道出血在40年代已有报告,直到目前,在国外仍是胆道出血的主要原因。1.2肿瘤性肝癌或胆管癌侵蚀周围的血管,并溃破人胆道引起。1.3感染性以肝内、外胆管结石或胆道蛔虫并发胆管炎、肝脓肿引起,是我国胆道出血的主要原因。1…  相似文献   

9.
原位肝移植术后上消化道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及其处理问题。方法:回顾性总结了48例原位肝移植术后3例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了其可能原因,处理及对肝移植的影响。结果:本组3例上消化道出血,均发生在术后2个月内。出血前发生过急性排斥反应或感染等。2例伴有胆道出血,经介入治疗后出血停止。2例死于再次溃疡大出血,1例痊愈。结论:溃疡出血是肝移植术后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常见原因,多次出血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胆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随着侵入性胆道操作的广泛开展,胆道出血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因此,笔者查阅大量有关文献,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胆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特点以及最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希望对提高胆道出血的再认识和快速有效控制胆道出血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胆道出血是由于损伤或感染等原因导致肝内、外胆管与毗邻血管之间形成病理性内瘘、血液经胆管流入十二指肠所致,临床上并非少见,其发病率仅次于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糜烂和门静脉高压症所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本文就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1例老年反复胆道出血患者,病因疑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患者病例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胆道和胰管病变而引起的出血,是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急症,其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粪为主要特征。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众多,故其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治疗。由于很多疾病和病变可以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其病情急、变化快,随时可危及生命。临床工作中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抢救,现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做简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程序及治疗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来源于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胆道、胰腺的出血均属上消化道出血。根据出血的速率 ,上消化道出血可分为急性大出血、显性出血和隐性出血。近年来 ,由于内镜的广泛普及及影像医学的进步 ,出血的定位和病因诊断的成功率已有很大的提高。一、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程序1.是否真性出血 :对慢性隐性出血 ,要排除虚假的出血 ,如病人主诉拉黑便 ,有的只是粪色深褐而已 ,简单的鉴别方法是问病人便色有无如头发一样黑。如真为黑便 ,还要排除进食动物血类食品、一些黑色药物引起的黑便。大便潜血 以内 ,并不一定是出血 ,可能与进食动物蛋白有关。排除以上…  相似文献   

14.
内镜检查在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上越来越发挥其积极作用,特别是紧急内镜检查和内镜止血法的开展,已使不少患者免除了外科手术的痛苦。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很多,内镜下最常见的仍然是消化性溃疡,其次为胃癌。由于开展了紧急内镜检查,急性胃粘膜病变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但目前紧急内镜开展还不普遍,故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则相对较少。其他如粘膜下肿瘤,息肉、贲门撕裂、恶性淋巴瘤等均较少见。偶尔亦可发现胆道出血、乳  相似文献   

15.
努力提高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的诊治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肝、空肠上段以及胆道、胰病变的出血.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为呕血或便血,按出血量可分为隐性出血、显性出血和大出血.出血量<50mL,大便为稀黑色的柏油样称显性出血.如果成人1次失血在800 mL以上,超过全身总血量的20%时,即可出现急性周围循环改变甚至休克称大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病死率与病因误诊率目前仍然较高,分别约在10%与20%以上,必须引起重视.上消化道大出血病因很多,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常见疾病,病情危急、凶险,需要尽快作出病因和出血部位判断和及时处理.否则,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16.
胆道出血的诊治体会(附28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胆道出血的诊治体会(附28例报告)陈铸亮胆道出血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其主要原因是胆道感染。随着B超、选择性动脉造影等检查的应用,其检出率呈增长趋势。我院自1981年4月至1990年2月,共收治胆道出血2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  相似文献   

17.
胆道出血又称胆血症,是胆道疾病和胆道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也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胆道出血可发生于胆道感染、胆石压迫、手术后或外伤后,以及肝胆系统的肿瘤和血管性疾病的病人.其中胆道感染是最常见原因,且Curet提出胆道出血主要来自动脉,其次是静脉[1].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9年10月间收治的18例胆道手术中胆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胆道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入胆道是常见的,有时是致命的,尤其在没有被识别时,诊治较困难。本病首先由Glison于1654年描述,1948年Sandblom第一次使用胆道出血,并于1979年提出胆道小出血(minorhemobilia),后者常无症状。胆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总结经验。方法按全国中医治疗血症(出血)协作组制定的出血标准制定出诊断标准,对43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在自拟"止血方"基础上,配合西药进行治疗。结果疗效显著,其临床痊愈率为62.79%,显效率为25.58%,有效率为9.3%,无效率为2.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止血效果好,尤其对轻中度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对及个别重度出血者,需多种疗法综合运用以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20.
腹腔内脏动脉造影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诊断技术,主要用于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诊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除溃疡病、胃底食道静脉曲张、胃癌、胆道出血四种常见原因外,往往诊断较为困难。传统的胃肠钡餐检查及钡剂灌肠检查,近年被认为误诊率高,需日服钡剂或钡剂灌肠,摄片检查时需推动,按压腹部对出血病人不利,有可能加重出血,在急性出血时已很少采用。目前对急性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的诊断,首选检查为内窥镜。特别是纤维光束内窥镜已广泛应用,在内窥镜检查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