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三腔起搏除颤器的个案报道,是通过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与上腔静脉的交通支送入电极导线或直接开胸置入心外膜电极导线.现将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通过PLSVC成功植入三腔起搏器一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名70岁女性患者,因发作性头晕、黑矇伴有窦性停搏4.5s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中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与上腔静脉之间无交通支。心室电极经左房侧壁反折后再进入右室,心房电极将钢丝塑形成J形后固定在房间隔。成功植入了心室和心房电极。术后随访2年电极无移位,测试参数良好。  相似文献   

3.
1例严重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手术过程中发现该患者为永存左上腔静脉,同时,因左室电极支撑力不够,留置0.014PTCA导丝于左室电极内,22个月后起搏器报警,患者心衰加重,X线下发现左室电极内留置的导丝在右房内有两处折断,改行心外膜电极植入术,心衰缓解。21个月后起搏器常规检查发现电池耗竭,更换起搏器,随访至今无异常。  相似文献   

4.
2例患者均因病窦综合征植入起搏器。术中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主动固定电极导线,1例安置VVI起搏器,另1例安置DDD起搏器。术后随访1年以上,起搏参数正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经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植入起搏电极体会。方法总结4例PLSVC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患者出院前及出院后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了解起搏器工作状态。结果4例患者术前均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冠状静脉窦开口扩大,提示PLSVC存在可能。第1例患者因术前发现PLSVC可能,首先穿刺右侧锁骨下静脉;造影显示右上腔静脉缺如,右侧锁骨下静脉汇入PLSVC。第2、3例患者因双腔起搏器植入前反复出现心动过缓相关症状,在术前经右侧锁骨下静脉植人临时起搏器,术中造影显示PLSVC与右侧上腔静脉无交通。第4例患者在置入导丝时直接经PLSVC进入右心房。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常规行起搏器程控并调整起搏器出厂设置参数,此后每6—12个月行起搏器程控,程控时测量心房电极和心室电极的起搏阈值、感知和阻抗。均在满意范围。第1例患者两次随访时心律均为窦性心律,心房电极感知大于2mV,起搏阈值小于1V,阻抗小于1000Q。结论PLSVC能够顺利完成起搏电极植入。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63岁,因病窦综合征植入起搏器。术中发现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经永存左上腔静脉植入房、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术后随访3个月,起搏参数正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性,56岁。4年前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Ⅱ~Ⅲ级。因拒绝行双室同步起搏治疗(CRT)而植入DDD起搏器。半年前因心力衰竭加重、室性心动过速而更换为带有除颤功能的CRT。术后10天开始至半年内共放电30余次。期间程控遥测均显示识别及治疗正确。通过调整除颤器识别治疗参数、增加药物剂量、关闭左室起搏功能等均不奏效。住院后心电监护、Holter发现右室电极起搏、感知功能间歇出现异常且室性心律失常事件与程控遥测所见不同。手术探查时发现脉冲发生器与除颤电极导线的尾端连接器接触不良。更换新脉冲发生器后随访Holter,起搏、感知功能恢复正常,未再发生误电击。  相似文献   

8.
1例男性75岁病窦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永久起搏器治疗,术中发现永存左上腔静脉,尝试经左上腔静脉植入起搏器电极,心室电极经右房游离壁反折后跨过三尖瓣环固定于右室心尖部,心房电极塑形后固定右心耳,完成手术,术后药物控制心房颤动,3个月随访症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9.
两名需植入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器(CRT)的患者,分别由于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和左侧起搏器囊袋感染,被迫选择右侧锁骨下静脉入路。例1应用可调弯十极冠状静脉电极导入圣犹达直鞘(CPS,APEEL CS)至冠状静脉窦,例2则使用双弯大头导管(圣犹达)导入直鞘至冠状静脉窦,送入左室电极至侧后静脉,随后均从右侧植入右室、右房电极,联接脉冲发生器埋置于右上胸囊袋。  相似文献   

10.
两例全心扩大、左心功能不全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DDD)后完全依赖右室起搏,分别在植入起搏器后3年和5年左心功能恶化,症状逐渐加重,成功升级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CRT-D)。术后3个月随访,两例心功能均由术前Ⅲ~Ⅳ级(NY-HA分级)提高到Ⅱ级,例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由75mm缩小为68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由64mm缩小为60mm,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0.20提高至0.33;例2LVDd由60mm缩小为50mm,LVDs由52mm缩小为37mm,LVEF由0.32提高至0.45,但未记录到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电除颤事件。结论 :完全依赖右室起搏恶化有全心扩大基础的左心功能不全,升级为CRT-D后3个月明显改善心功能并使左室缩小。  相似文献   

11.
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作为生理性起搏模式,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永存左上腔静脉(persistent left superior vena cava,PLSVC)是临床上相对比较少见的1种解剖变异,由于其静脉走行扭曲,运用现有工具经PLSVC实现希氏-浦肯野系统起搏成为1项具有挑战性的操作,本文介绍了1例患者通过主动固定导...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62岁,心房颤动伴长RR间期,需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中行左锁骨下静脉穿刺,放置导丝后发现静脉走行异常,行左锁骨下静脉造影提示永存左上腔静脉;再次穿刺右锁骨下静脉,行右锁骨下静脉造影提示右上腔静脉缺如,再次经左锁骨下静脉置入心室主动固定(螺旋)电极,将电极固定在右室心尖部,起搏阈值正常。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70岁,因“发作性胸闷气短3年,再发加重10天冶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于2013年9月17日安置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CRT鄄D)出院后2个月,患者无诱因出现胸部电击感,发作前无心悸感,3天内共电击11次。经透视证明为右室电极脱位。分析发作时腔内图考虑为感知心房信号导致误放电。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72岁,因病窦综合征拟植入DDD型永久起搏器。术中发现左上腔静脉永存并右上腔静脉缺如,经左锁骨下静脉-永存左上腔静脉-冠状静脉窦置入主动固定电极,电极固定于房间隔时起搏阈值过高,故最终植入VVI型起搏器。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70岁,存在永存左上腔静脉,术前诊断为间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后分支阻滞的患者,成功地进行了左束支起搏。术后随访6个月,各项参数稳定,患者无任何不适。  相似文献   

16.
在269例行心脏起搏的患者中,发现7例(2.6%)伴有左上腔静脉(LSVC)畸形,其中1例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6例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例植入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电极由LSVC下行进入右心房,但进入右心室固定极为困难.在证实同时伴有右上腔静脉(RSVC)后,4例改由右侧插入电极,另1例经调整电极插入方向越过了LSVC和RSVC间的交通支,均通过RSVC入右心房,成功固定于右心室尖部.本文对此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处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性,72岁,于6年前因心力衰竭,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安置心脏再同步化起搏-除颤器治疗(CRT-D)。发现脉冲发生器电池耗竭1天入院,当地医院锁骨下静脉造影提示左侧锁骨下静脉完全闭塞侧枝循环形成。CRT-D治疗为超反应,期间无放电,经与家属沟通后行CRT-D降级为CRT-P治疗,更换了脉冲发生器,原除颤电极废用。术后随访半年,无特殊事件发生,心功能还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16岁,因先天性心脏病,行第二次手术而入院。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修补加肺动脉瓣缝闭加右室(解剖左室)—肺动脉连接术。术后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周后经左上腔静脉植入永久起搏器。  相似文献   

19.
男,47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月”入院。超声心动图:左心室(左室)扩大,舒张末期内径86 mm,左室后壁、侧壁中下段及左室心尖部肌小梁增多,呈网格状分布。室间隔及左室游离壁弥漫性运动减低,左室射血分数0.21。心电图:窦性心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QRS波时限0.16 s。动态心电图:多源性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核素心血池显像:①左室扩大,整体收缩功能重度受损,舒张功能中度受损;②右心室形态大小及整体收缩功能未见明显异常;③左右心室间运动同步性均明显减低。入院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功能II~III级(NYHA)。患者符合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指征,入院后经纠正心力衰竭治疗后行心脏再同步化起搏复律除颤器(CRTD)植入术。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53岁。因“胸闷半年余”入院,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除颤器植入术。植入右室除颤电极时患者出现胸闷气促,血压下降,氧饱和度轻度下降,猪尾导管造影证实为右室流出道至肺动脉干气体栓塞,经反复回抽部分气体,同时回抽血液快速反复大力冲击,将剩余气栓冲至肺循环系统末端。同时予高流量吸氧、多巴胺升压后,患者胸闷气促逐步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