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小按蚊复合体Rdna-ITS2序列差异及遗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对我国微小按蚊广西、云南、海南 6个地理株和越南Caonguen株rDNA ITS2PCR扩增片段和序列差异作分析 ,获得基因片段总长为 5 6 1bp~ 5 6 3bp ,发现地理株间ITS2序列差异程度不同 ,分析表明元江株为微小按蚊C型 ;其余 6个地理株为A型。应用限制性内切酶Sau96Ⅰ对微小按蚊复合体rDNA ITS2PCR扩增片段作酶切分型 ,结果同样显示两型差异 ,从而简化微小按蚊复合体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
贵州白纹伊蚊对登革病毒易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贵州省白纹伊蚊不同地理株对登革病毒(DEN)易感性的研究。方法 采集贵州省9个地(州)市共计15个县(区)白纹伊蚊幼虫标本,饲养为成蚊;取羽化后3~5日龄期的贵州不同地理株白纹伊蚊,用不同型别的DEN分别经口连续感染3d,于首次感染后的4、7、10、14d收集感染成蚊标本;制备蚊悬液,碘化钠法提取RNA,用DENNS1基因区通用引物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DEN核酸;蚊悬液接种C6/36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制作细胞抗原片,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DEN抗原;同时感染白纹伊蚊海南株作为对照。结果 DEN1-4型国际参考株感染白纹伊蚊贵州省不同地方株,其感染比率分别为12/15、12/15、8/15和13/15。结论 白纹伊蚊贵州省不同地方株对DEN1-4型国际参考株普遍易感,表明贵州省具备引起登革热流行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本文克隆白蚊伊蚊气味受体基因OR21a分析其是否与搜寻宿主或吸血行为相关。通过设计简并引物,PCR扩增得到白纹伊蚊气味受体基因OR21a段,采用SYBR荧光定量PCR方法,以自纹伊蚊β-肌动蛋白基因作为内参,比较了OR21a因在未吸血雌蚊、雄蚊、打断吸血雌蚊和饱血雌蚊头部表达量的差异。结果显示,白纹伊蚊OR21a因在未吸血雌蚊头部表达量最高,饱血雌蚊头部表达量最低,而在雄蚊头部的表达量介于打断吸血雌蚊和饱血雌蚊之间。本研究发现白蚊伊蚊会依据不同的生理需求改变OR21a因的表达量,推测可能与白纹伊蚊搜寻宿主及吸血行为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农村登革热旧疫点白纹伊蚊密度消长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广州农村登革热旧疫点白纹伊蚊密度特点及消长规律。方法在农村设立监测点对自然环境中白纹伊蚊幼虫及成蚊密度进行长期连续监测。结果农村中白纹伊蚊幼虫孳生地以室外环境为主,全年皆可在积水容器中检出幼虫,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密度消长与季节密切相关。结论以室外孳生地为主的农村地区白纹伊蚊种群易受气候因素影响,幼虫密度高峰与成蚊密度高峰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其规律性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E.coli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结构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基因组结构分析对临床分离的Escherichia coli(E.coli)进行分型,并探讨分型与临床疾病的关系。方法:取临床不同疾病病人的痰、尿、血、分泌物等标本,分离E.coli。用I-Ceu Ⅰ酶切全基因组DNA,用脉冲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后,根据酶切图谱的异同进行分型。结果:从临床上分离的64株E.coli中,62株有7个I-Ceu Ⅰ酶切位点,2株有8个I-Ceu Ⅰ酶切位点。菌株间I-Ceu Ⅰ酶切图谱差异明显。这些菌株根据基因组结构的差异分为32个型,分型与疾病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散。结论:临床分离的E.coli基因组结构存在多样性,其与临床疾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鸡沙门菌287/91株的基因组物理图,与鸡沙门菌SARB21以及鼠伤寒沙门菌LT2的基因组物理图进行比较,以找出同种细菌不同菌株之间以及近缘菌之间基因组的差异,进而探讨细菌基因组进化的一般规律。方法 细菌基因组DNA用XbaⅠ、AvrⅡ和bCeuⅠ进行酶切,再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方法分离出DNA片段,通过Tn10插入等方法对这些片段进行精确排列。结果 构建了鸡沙门菌287/91株的基因组物理图。与SARB21株的基因组物理图比较发现,二者相对于鼠伤寒沙门菌LT2有相似的插入和缺失片段。结论 鸡沙门菌287/91株与SARB21株基因组很相似,其主要差异在于rrn操纵子DNA介导的同源性重组发生的具体部位不同,导致了基因组DNA片段的不同排列,因而造成二者不同的基因组结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对约氏疟原虫不易感的大劣按蚊和易感的斯氏按蚊基因组RAPD谱带并测序,探讨媒介按蚊基因型与疟原虫基因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用已筛选的一条随机引物,随机扩增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成蚊的基因组DNA,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对相同迁移率的DNA条带克隆、测序,并采用相关在线程序及软件进行序列比较分析。结果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RAPD谱带具有明显的种间差异,但有4对相同迁移率的条带。序列分析显示4对DNA条带在序列长度和组成上呈现多态性,序列的GC含量和简单重复序列存在差异,序列相似性介于48%~52%之间。结论大劣按蚊和斯氏按蚊之间存在不同的遗传背景,其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产生对约氏疟原虫的易感性不同有关,为进一步研究按蚊与疟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动态掌握北京市朝阳区白纹伊蚊的时间与空间分布,为防制提供科学依据,于2014 ~2015年在朝阳区开展白纹伊蚊孳生习性与分布监测.采用容器指数法(CI)、CO2诱蚊灯、诱蚊诱卵器等方法,在朝阳区的居民区、公园或绿地、旧货市场、汽修企业等不同生境开展白纹伊蚊幼虫和成蚊动态监测.结果显示,旧货市场容器指数最高(32.3%),其次为居民区(17.1%),不同类型生境白纹伊蚊孳生情况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采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法监测白纹伊蚊,旧货市场捕获量最多,为108只,其次为居民区,捕获80只,8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白纹伊蚊繁殖活动高峰期;在居民区和绿地共布放600个诱蚊诱卵器,回收515个,阳性容器共104个,诱蚊诱卵指数(Ⅰ)为20.2%,绿地的诱蚊诱卵指数高于居民区,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提示,朝阳区白纹伊蚊密度较高,其繁殖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中旬;旧货市场的白纹伊蚊密度较高,居民区密度次之,各类微小生境白纹伊蚊密度变化很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白纹伊蚊诱蚊诱卵器现场应用效果。方法在地下停车场布放诱蚊诱卵器,7d后收回,连续3次。结果每杯诱蚊数在0~8只之间,90.80%的诱蚊诱卵器进蚊数不超过3只;所有布放的诱蚊诱卵器均没有蚊虫产卵;诱捕的蚊虫以白纹伊蚊为主,占有率为80.17%,其中雌性伊蚊47.42%,雄性伊蚊52.58%;3次试验的平均诱蚊指数为63.22%,平均诱蚊密度指数为(1.98±1.24);布放地点的光照强度和距离下水道的远近对诱蚊结果没有显著影响。结论诱蚊诱卵器对白纹伊蚊具有较好的诱捕效果,适合用于登革热的常规监测,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前期从云南蚊虫获得的病毒分离物作进一步鉴定,以明确其分类地位。采用甲病毒通用引物进行RT-PCR检测,在5株病毒分离物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新分离株4株来自三带喙库蚊,1株来自中华按蚊。它们可使白蚊伊蚊细胞(C6/36)、猴肾细胞(Vero)及金黄地鼠肾细胞(BHK-21)发生规律性细胞病变。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5株病毒与盖塔病毒( Getah virus, GETV)同源性最高,与GETV中国云南YN0540株、河北株 HB0234、海南株 M1及南韩株、 LEIV MPR 株、鹭山病毒的同源性为96.4%~99.2%,5株病毒之间的同源性为98.4%~100%。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新分离株与上述GETV处于同一进化分支。以上结果证实5株病毒分离物为盖塔病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利用脉冲凝胶电泳(PFGE)技术探讨肺炎克雷伯菌3个亚种临床分离株核型特征。方法 用XbaI酶切各试验菌株染色体DNA,经脉冲凝胶电泳分离酶切片段。结果 PFGE法将28株细菌分为15个型和亚型,较准确地显示各菌株染色体多态性,并筛选出亚种间的差异DNA片段。结论 脉冲凝胶电泳技术分析肺炎克雷伯菌基因型准确、可靠,是用于流行病学监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登革热原学和血清学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1978-1995年广东省多次发生登革热Ⅰ-Ⅳ型流行的病学原学。方法 在流行区捕捉9种蚊媒,进行病毒分离。结果 阳性率白纹伊蚊为20.69%,埃及伊蚊为18.95%,致乏库蚊为10.29%,其余6种蚊媒为阴性。这三种蚊媒间的病毒分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在海南岛和湛江地区,埃及伊蚊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其他的流行区是白纹伊蚊。患者发病3天内病毒分离的阳性率在73.58-82.05%之间,发病第  相似文献   

13.
分别用0.697nmol/L和1.393nmol/L顺式氯氰菊酯处理嗜人按蚊、靳氏按蚊和白纹伊蚊3龄幼虫,待生长至4龄,测定其脱氧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蚊幼虫三种酶活力均有显著变化,表明顺式氯氰菊酯对蚊幼虫的这三种酶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白纹伊蚊细胞色素P450CYP6N3基因分子进化机制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初步探讨白纹伊蚊细胞色素P450 CYP6家族新基因分子进化机理,根据已获得的白纹伊蚊溴氰菊酯抗性株一新的细胞色素P450CYP6基因cDNA片段,设计反向引物,进行5‘-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以正向引物进行3‘-RACE。然后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和鉴定。根据获得白纹伊蚊CYP6家族新成员全长cDNA序列,运用PC/CENE软件分析其5‘-UTP区DNA序列相似性及编码区氨基酸残基相似性,构建系谱树。结果获得的3个全长序列中5‘-UTP区DNA序列安全相同;编码区氨基酸残基相似性为3/497或4/497个氨基酸差异。而且此种差异均位于蛋白质功能非保守的基础区域;构建的系谱树显示CYP6N3基因与冈比亚按蚊CYP6N1-2亲缘关系最近,而与致倦库蚊的CYP6E1,CYP6F1亲缘关系较远。说明白纹伊蚊CYP6N3基因较致倦库蚊的CYP6E1,CYP6F1基因更为古老;白纹伊蚊CYP6N3各等位基因变异体是通过整个CYP6N3基因座的新近复制而产生。  相似文献   

15.
分别用0.697nmol/L和1.393nmol/L顺式氯氰菊酯处理嗜人按蚊、斯氏按蚊和白纹伊蚊3龄幼虫,待生长至4龄,测定其脱氧核糖核酸酶、核糖核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与对照组相比,用药组蚊幼虫三种酶活力均有显著变化,表明顺式氯氰菊酯对蚊幼虫的这三种酶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和掌握佛山市某镇白纹伊蚊的季节消长情况,为当地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诱捕器进行4d为一周期的成蚊诱捕以及诱卵现场实验,并根据季节的诱捕结果估算白纹伊蚊的密度消长情况。结果 2008年秋季至2009年夏季,4次实验共捕获成蚊282只,包括白纹伊蚊161只;收集蚊卵5954个。实验结果显示四个季度之间蚊媒密度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诱蚊诱卵指数(MOI)(χ2=52.172,P〈0.000),诱蚊指数(MI)(χ2=47.664,P〈0.000),诱卵指数(OI)(χ2=44.525,P〈0.000),诱蚊密度指数(MDI)(F=17.448,P〈0.000),蚊卵密度指数(EDI)(F=13.454,P〈0.000)。结论当地白纹伊蚊夏秋两季的阳性指数与密度指数均比冬春两季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夏末秋初是蚊媒密度的高峰。本次实验结果与传统监测指标所反映的密度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7.
伊蚊诱捕器监测法在社区蚊媒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与传统蚊媒监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气候因素对伊蚊密度的影响。方法利用伊蚊诱捕器在广州市海珠区某社区对蚊媒密度进行为期11个月的常规监测。对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与传统指标进行相关回归分析,并对气候因素(温度、湿度)与伊蚊密度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诱蚊指数、诱卵指数、诱蚊诱卵指数与传统指标(布雷图指数)之间具有相关性(r=0.758,P=0.007;r=0.667,P=0.025;r=0.758,P=0.007),并得回归方程Y=1.045+0.677a-0.590b(Y:布雷图指数,a:诱蚊指数,b:诱卵指数);对气候因素与伊蚊密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Y=-18.358+1.297a(Y:白纹伊蚊总数,a:温度);Y=-702.837+47.035a(Y:蚊卵总数,a:温度)。结论伊蚊诱捕器监测指标与传统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伊蚊诱捕器监测法的可信性较强,同时,气候因素是影响伊蚊密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云南微小按蚊(Anopheles minimus)种型和对间日疟原虫…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对云南不同地理株微小按蚊染色体核型及对间日疟原虫敏感性作了比较研究。经对性染色体相对长度和着丝点,G带染色体比较结果,发现Y染色体上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着丝点,对间日疟原虫敏感性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云南不同地理株微小按蚊染色体核型及对间日疟原虫敏感性作了比较研究。经对性染色体相对长度和着丝点,G带染色体比较结果,发现Y染色体上呈现出三种不同的着丝点,对间日疟原虫敏感性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克隆和分析嗜人按蚊核糖体DNA(rDNA)第2内转录间隔区(ITS2)序列,研究嗜人按蚊rDNA-ITS2序列的种属特异性及不同个体rDNA-ITS2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ar Polymorphism,SNP)。方法用DNA提取试剂盒从嗜人按蚊中提取DNA摸板,利用蚊虫5.8s和28S序列的保守性设计特异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以扩增嗜人按蚊rDNA-ITS2基因,扩增产物经回收纯化后连接到TA载体,经amp^+LB固体平板筛选的阳性克隆。经amp^+LB液体培养基培养后进行PCR鉴定、EcoRI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结果经PCR反应扩增出全长556bp的嗜人按蚊rDNA-ITS2基因。纯化后重组克隆经PCB鉴定可重现556bp的特异性条带,其酶切产物亦与目的基因PCR产物位置相同。嗜人按蚊6个克隆的同一性为99.6%,其rDNA-ITS2基因单核苷酸存在颠换和插入,在556的范围内有一个A→T,一个G→T的颠换;一个T的插入。结论嗜人按蚊rDNA-ITS2序列在种间高度保守,但不同个体间也存在一定的SNP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