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跃  庞战军  刘青云 《中外医疗》2010,29(23):29-30,32
目的评测常用的几种宫高腹围法用于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0至2008年在我院出生的正常体重儿1090例,产前测量宫高、腹围,以8种方法分别估算胎儿体重,与其出生体重相比较,计算符合率,对几种方法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卓晶如法等5种算法的预测符合率超过50%,其中卓晶如法预测符合率最高,达61.2%,而罗来敏算法的符合率最低,仅19.8%;不同方法的预测误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卓晶如法和颜贞淑法预测误差较小,而罗来敏法的预测误差最大。结论卓晶如算法等预测胎儿体重正常的符合率较高,罗来敏算法用于胎儿体重正常的预测准确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B超多参数与宫高腹围法预测胎儿体重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行常规孕检的190例孕妇,分娩前7d内行B超与宫高腹围法预测胎儿体重.以胎儿出生体质量为金标准,比较B超多参数与宫高腹围法胎儿体重、巨大儿符合率,分析B超多参数与宫高腹围法预测胎儿体重效能.结果 B超多参数法预测胎儿体重符...  相似文献   

3.
4.
本文根据逐步回归原理,用IBM微型计算机分别探查宫高、腹围、孕周与胎儿体重的关系,求得预测胎儿体重的回归方程:男性体重(克)=71.9×宫高+28.2×腹围+6.2×孕龄天数-3485;女性体重(克)=105.6×宫高+10.2×腹围+1.5×孕龄天数-1678;男女体重合并简化方程=87.5×宫高+20.4×腹围+3.7×孕龄天数-2624。为临床方便,应用后一方程可预测胎儿体重。  相似文献   

5.
张素娟 《中外医疗》2013,32(26):195-196
目的探讨宫高腹围法与B超多参数估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方法选取100例在该院分娩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通过B超测量胎儿的双顶径、头围、股骨长等来估算胎儿体重;对照组50例,采用宫高腹围法来估算胎儿体重,通过比较两组新生儿实测体重与估测体重的符合情况,进而对两种方法估算胎儿体重的准确性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两组孕妇采用不同的方法估测新生儿体重,观察组50例,45例符合,符合率90%;对照组50例,35例符合,符合率70%。观察组的符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多参数对胎儿体重的预测,准确性高、误差小,临床应用价值广泛。  相似文献   

6.
302例郑州市正常孕妇宫高腹围测定白学莲,常青,魏秀菊(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郑州450052)关键词围产期;宫高;腹围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胎儿生长发育的产前判断引起了产科工作者的重视。虽然当前已能借助先进的仪器和检验方法了解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整群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出生的非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和母亲270例,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270例正常体重儿或母亲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非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平均胎龄、BPD、FL、AC、身长、体重分别为280.90 d、9.73 cm、7.41 cm、35.61 cm、51.55 cm、4170 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0 d、9.38 cm、7.09 cm、32.60 cm、48.20 cm、3580 g,巨大儿组男性180例,多于对照组的119例;巨大儿母亲的孕期体重增长17.86 kg,高于对照组的15.63 kg;巨大儿组产程进展及枕位异常100例、产后出血68例、剖宫产127例,而对照组分别为38例、22例及47例。结论非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以男性居多,其发生与母亲孕期体重增长、宫高、腹围因素有关,并导致母亲分娩过程中产程进展异常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剖宫产率显著增加,积极预防非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是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床上预测胎儿体重的较佳指标,为临床提供参考价值.方法 收集临产前足月、头位、单胎、无妊娠合并症的20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胎儿腹围、孕妇宫高、胎儿股骨长是预测胎儿体重的重要因素(P<0.01),其中胎儿的腹围(Beta=0.36)与孕妇宫高(Beta=0.396)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孕妇体重指数、胎儿双顶径及胎儿头围不能预测胎儿体重.结论 胎儿的体重预测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胎儿的腹围及孕妇宫高对胎儿体重具有很高的预测价值;胎儿股骨长度起一定的作用;孕妇的体重指数、胎儿双顶径及胎儿的头围预测胎儿体重的价值有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测量宫高方法对预测胎儿体重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孕足月住院孕产妇737例,根据入院日期单、双日分成两组;单日采用直线法、双日采用弧线法测量宫高估计胎儿的体重进行比较.结果 运用直线法测量宫高估计胎儿体重准确率达到90%.结论 运用直线法测量宫高估计胎儿体重的准确率高于弧线法,直线法不容易受腹壁脂肪厚度、松紧、腹部形态以及测量者的影响,预测胎儿体重更准备,简单易行,给围产期保健工作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0.
11.
郭琼 《中外医疗》2014,(28):1-2,8
目的通过对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6月期间所有足月分娩的巨大胎儿(体重≥4 000 g)162例为观察组,以同期足月分娩的162例正常体重(体重〈4 000 g)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身高、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孕产次、孕周、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身高为(165.14±4.13)cm,孕前体重为(78.38±6.39)kg,孕期增重(17.21±2.83)kg,对照组孕妇的身高为(26.12±3.32)cm,孕前体重为(66.45±6.12)kg,孕期增重(12.18±2.75)kg,两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产妇在孕37-40周及孕40+1-41+6周时,观察组巨大胎儿的发生率为(41.98%)、(51.85%),对照组巨大胎儿发生率为(54.32%)、(40.74%),两组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除顺产率为(23.46%),低于对照组顺产率(50.62%)外,其肩难产率为(6.79%),产钳助产率为(8.64%),剖宫产率为(61.1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肩难产率(2.67%),产钳助产率(3.70%),剖宫产率(43.21%)(P〈0.05);观察组的产程异常发生率为(22.84%),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94%),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1.73%),软产道裂伤的发生率为(15.4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发生率依次为(8.64%)、(0.61%)、(4.94%)、(6.17%)、(5.56%)(P〈0.05);且观察组男新生儿明显多于女新生儿(P〈0.05)。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密切关注孕妇的身高、孕前体重、孕期增重、孕周及宫高、腹围等相关因素,以剖宫产作为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背景 近年来随着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工作的广泛开展和积极干预,糖尿病性巨大胎儿的发病率逐渐下降,然而临床中糖代谢正常的孕妇分娩巨大胎儿的比例逐年升高。目的 探讨非糖尿病性巨大胎儿(NDFMS)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干预提供相关依据。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新生儿体质量≥4 000 g,且排除妊娠合并糖尿病的186例产妇为NDFMS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分娩正常体质量新生儿的197例正常产妇为正常组。分娩后5 d内以面对面访谈的形式,采集两组产妇及配偶的一般资料、妊娠期饮食和运动相关数据,NDFMS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16年1月-2017年6月总分娩量为9 942例,其中巨大胎儿785例,包括糖尿病性巨大胎儿114例,NDFMS 671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分娩胎儿数1 167例,非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分娩胎儿数8 775例,糖尿病性巨大胎儿发生率为9.77%(114/1 167),NDFMS发生率为7.65%(671/8 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7,P=0.012)。NDFMS组初产妇比例、产妇身高、妊娠期增重、配偶身高、产妇妊娠期日均主食量、日均摄糖量、日均水果摄入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次〔OR=0.556,95%CI(0.363,0.882)〕、产妇身高〔OR=1.126,95%CI(1.074,1.181)〕、妊娠期增重〔OR=1.030,95%CI(1.004,1.056)〕、日均水果摄入量〔OR=0.998,95%CI(0.997,0.999)〕是NDFM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NDFMS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初产、产妇身高、妊娠期增重过多是NDFMS发生的高危因素,合理膳食基础上适当增加水果摄入可能是NDFMS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体检与问卷相结合的方式,对425名妇女从婚姻期到围生期进行追踪调查,用STATA3.1软件分析处理,筛查危险因素,以探讨低体重儿的危险因素及巨大儿状况。结果表明影响低体重儿的危险因素为双胎、孕期营养不良;婚姻家庭支持程度差(丈夫外出家人关心少)、家庭协调差(男方亲属干预家庭经济)及家庭暴力(丈夫殴打妻子);家庭经济计划差及人均收入低、业余爱好跳舞、逛商店、个人有不良嗜好(打麻将)均可促进低体重儿的发生。巨大儿易引起相对头盆不称、宫缩乏力、分娩困难及母儿双方的损伤,可因颅内出血引起后遗症及围生期死亡率增高。结果提示为降低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孕期应进行生理、心理、婚姻家庭及社会因素全方位保健。胎儿体重不是愈大愈好,对巨大儿应适当进行干预,控制孕妇体重在适当范围内才对胎儿有利。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776例正常孕妇的子宫底高度和773例的腹围进行调查,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绘制正常妇女各孕周宫高和腹团的第10.50.90百分位数曲线,此曲线可供本地区胎儿生长情况的监测,并可及时发现胎儿发育迟缓。从20——34孕周官高每周平均增长1厘米,34孕周后每周平均增长0.3厘米;腹围20——34孕周每周平均增长1.5厘米, 34孕周后每周平均增长0.4厘米。  相似文献   

15.
王洁  杜娟 《医学综述》2014,(10):1817-1820
巨大儿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除遗传及环境因素外,其与孕产次、分娩孕周、孕期体质量指数增幅、糖代谢、脂代谢等因素也有密切联系。国内外许多研究证实,新生儿的出生体质量与儿童期及成年期许多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巨大儿在长大后更容易成为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脂肪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易患人群。因此,做好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并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其并发症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膳食情况与巨大胎儿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回忆法对120例孕周〉34周的孕妇在产前检查时询问前一天膳食情况,调查膳食中热量、蛋白质、无机盐等营养素的摄入量。随访孕妇至分娩,其中24例分娩巨大儿,96例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晚期膳食情况及体重增加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膳食结构较合理,三大生热营养素的供能比例与RDA基本一致,摄入蛋白质中有1/3以上优质蛋白。但巨大儿组孕妇能量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RDA(P〈0.05),对照组能量摄入量显著低于RDA(P〈0.05)。两组孕妇钙、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锌的摄入量均显著低于RDA(P〈0.05),且巨大儿组孕妇孕期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晚期限制主食量,增加副食量,尤其是动物性食品有利于预防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膳食情况与巨大胎儿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回忆法对120例孕周>34周的孕妇在产前检查时询问前一天膳食情况,调查膳食中热量、蛋白质、无机盐等营养素的摄入量。随访孕妇至分娩,其中24例分娩巨大儿,96例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晚期膳食情况及体重增加情况。结果两组孕妇的膳食结构较合理,三大生热营养素的供能比例与RDA基本一致,摄入蛋白质中有1/3以上优质蛋白。但巨大儿组孕妇能量摄入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RDA(P<0.05),对照组能量摄入量显著低于RDA(P<0.05)。两组孕妇钙、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锌的摄入量均显著低于RDA(P<0.05),且巨大儿组孕妇孕期增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晚期限制主食量,增加副食量,尤其是动物性食品有利于预防巨大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张晓萍 《河北医学》2008,14(5):549-551
目的:通过检测产程处于潜伏期的孕妇宫缩时的脐动脉血流变化,了解宫缩对胎儿的影响,探讨脐血流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诊断技术,对89例处于潜伏期的孕妇分别进行宫缩期及间歇期脐动脉检测。结果:63例检测结果正常,26例异常(宫缩期S/D>2.6)。两组比较,除FVR以外,宫缩期及间歇期脐血流各项指标都有差异,且胎儿窘迫的发生也有差异。结论:超声多普勒脐血流产时检测,可以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的筛选实验。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4%、94.7%、87.5%、和93.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影响腹部CT增强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 测量104例被检者增强前、后腹主动脉、肝脏和脾脏的CT值,计算其各部位的增强单位(Enhancement units)和强化指数,与被检者体重、单位体重碘量、性别、年龄、对比剂总量、对比剂碘含量之间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分组行t检验,研究其相关性。结果 增强效果与被检者体重呈负相关,与单位体重碘量呈正相关,与被检者年龄在肝脏的平衡期呈正相关。两者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在单位体重碘量一定时,CT增强效果与被检者性别、不同碘含量的对比剂、不同被检者对比剂的总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单位体重碘量与CT增强效果关系密切,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当单位体重碘量在一定范围(0.35~0.45gI/kg)时可获得稳定的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