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环氧化酶2(COX-2)在实验性IgA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葡聚糖G200和大肠杆菌外膜总蛋白(OMPs)提取物分别免疫小鼠,诱导IgA肾病模型,设立葡聚糖组和大肠杆菌外膜蛋白组,同时建立空白对照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MIF和COX-2在实验性IgA肾病肾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MIF和COX-2在葡聚糖组和大肠杆菌外膜蛋白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在两组的表达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MIF和COX-2在实验性IgA肾病肾组织的表达与肾组织损伤的程度呈正相关。结论MIF和COX-2在IgA肾病肾组织的表达比较高,提示MIF和COX-2在IgA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小管间质损害在IgA肾病足细胞损伤中的意义.方法 45例IgA肾病患者根据Banff分级半定量进行分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肾组织足细胞表面特异性标记物Wilms'肿瘤蛋白(WT1)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变化,并和患者尿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TGF-β1表达与肾小球系膜的增殖程度、肾小球硬化程度呈正相关,且随着肾小管间质病变逐渐加重,肾组织WT1表达减少越明显,肾小管间质TGF-β1表达及尿β2-MG活性水平也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善肾小管间质损害可能成为治疗IgA肾病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IgA肾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按Lee氏分级标准将36例IgA肾病分为Ⅴ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gA肾病肾组织中ICAM-1的表达,探讨其在IgA肾病中的意义。结果:在正常肾组织及IgA肾病Ⅰ级病变组肾组织中ICAM-1的表达较弱。在IgA肾病Ⅱ~Ⅲ级病变肾小球内ICAM-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在硬化的肾小球中其表达反而减少。在肾小管间质,Ⅱ~Ⅲ级组,Ⅳ~Ⅴ级组肾小管间质的ICAM-1表均较对照组增强(P<0.01),随着肾组织病变加重,其表达增强(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肾小管间质的ICAM-1表达与24h尿蛋白定量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紧密相关(P<0.05)。结论:ICAM-1参与IgA肾病的进展,肾小管间质ICAM-1的表达可能与IgA肾病进行性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糖蛋白(SPARC)在IgA肾病患者血液、尿液中的浓度,并观察其在肾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对IgA肾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和尿液中SPAR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进行定量检测;应用夹心ELISA法检测IL-6处理后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HMC)和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SPARC蛋白的分泌水平;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SPARC在IgA肾病患者及正常人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IgA肾病患者血液及尿液SPARC、TNF-α、IL-1β、IL-6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或P<0.05);IgA肾病患者尿液SPARC浓度显著高于血液浓度(P<0.01).IL-6(50 pg/ml)分别作用HMC、HKC 96 h后,SPARC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HKC组SPARC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HMC组(P<0.01).在正常肾组织中,SPARC在远端小管细胞仅有极微弱表达,在IgA肾病肾组织小管上皮细胞中SPARC蛋白表达较正常肾组织肾小管细胞明显增强.结论:IgA肾病时,增多的炎症因子可刺激肾小管细胞产生和分泌SPARC蛋白增加,引起血清SPARC浓度升高,可能起到一种保护性反馈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l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损伤(TIL)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以接受经皮肾活检术确诊的46例IgA肾病患者(IgA肾病组)为研究对象,以10例肾小球轻微病变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肾组织标本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小球足细胞WT1表达及肾小管间质转化生长因子β_1(1FGF-β_1)表达,Katafuchi半定量标准进行TIL分级;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根据患者空腹血糖和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对ISI与TIL分级、肾小管间质TGF-β_1表达和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gA肾病组患者ISI降低,肾小球足细胞WT1表达减少,肾小管间质TGF-β_1表达增加(均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gA肾病患者ISI与TIL分级、肾小管间质TGF-β_1表达及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呈负相关,与肾小球足细胞WT1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IgA肾病TIL程度与患者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提示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延缓IgA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内电压依赖性Ca2 通道(VOCC)和高通透性Ca2 激活钾通道(BKCa)mRNA表达情况,以评价VOCC和BKCa通道mRNA表达与IgAN患者肾脏病理损害的相关性。方法提取对照组(n=11)和IgAN患者(n=25)肾组织总RNA,以RT-PCR方法检测VOCC和BKCa mRNA表达量,同时将IgAN患者肾活检组织的一部分进行病理诊断和病理损害评分,病理损害评分采用Katafuchi半定量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gAN患者肾组织内VOCC和BKCa mRNA的表达均呈显著增高(P<0.05);IgAN患者肾组织内VOCC mRNA表达与病理损害总积分、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均呈正相关(r=0.6962,P<0.01;r=0.4220,P<0.05),而与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和肾小球硬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IgAN患者肾组织内BKCa mRNA表达与病理损害总积分呈正相关(r=0.5582,P<0.05),而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程度、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以及肾小球硬化程度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IgAN患者肾组织内VOCC和BKCa mRNA表达异常,两种通道蛋白的mRNA表达异常与肾小球组织病理损害总积分呈一定程度正相关,提示IgAN患者肾组织内VOCC和BKCa的表达情况,可作为IgA肾病进展与否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IgA肾病(IgAN)患者肾组织内电压依赖性Ca2通道(VOCC)和高通透性Ca2激活钾通道(BKCa)mRNA表达情况,以评价VOCC和BKCa通道mRNA表达与IgAN患者肾脏病理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提取对照组(n=11)和IgAN患者(n=25)肾组织总RNA,以RT-PCR方法检测VOCC和BKCa mRNA表达量,同时将IgAN患者肾活检组织的一部分进行病理诊断和病理损害评分,病理损害评分采用Katafuchi半定量法.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gAN患者肾组织内VOCC和BKCa mRNA的表达均呈显著增高(P<0.05);IgAN患者肾组织内VOCC mRNA表达与病理损害总积分、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程度均呈正相关(r=0.6962,P<0.01;r=0.4220,P<0.05),而与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和肾小球硬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IgAN患者肾组织内BKCa mRNA表达与病理损害总积分呈正相关(r=0.5582,P<0.05),而与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程度、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以及肾小球硬化程度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 IgAN患者肾组织内VOCC和BKCa mRNA表达异常,两种通道蛋白的mRNA表达异常与肾小球组织病理损害总积分呈一定程度正相关,提示IgAN患者肾组织内VOCC和BKCa的表达情况,可作为IgA肾病进展与否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广西IgA肾病病理分级与TGF-β1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西IgA肾病(IgAN)病理分级与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关系,探讨TGF-β1在广西IgAN中的损伤作用及致肾小球硬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观察患者肾组织中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和Ⅳ型胶原(collagen Ⅳ,COL-Ⅳ)的表达,并将TGF-β1、FN、COL-Ⅳ的表达水平与不同病理阶段的肾损害分级进行比较.结果:①TGF-β1与FN和COL-Ⅳ在部分肾组织中有表达,主要表达部位在系膜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②肾组织TGF-β1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643,P=0.000);③TGF-β1与FN和COL-Ⅳ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3、r=0.775,均P=0.000).结论:广西IgAN肾组织中TGF-β1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而表达增加.TGF-β1在广西IgAN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促进肾小球硬化的关键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小儿IgA肾病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HBV感染与IgA肾病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 .10 - 2 0 0 0 .2期间 35例确诊IgAN患儿的临床表现和亚型分类。以半定量评分判断肾小管损害、肾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以ELISA法检测血清HBV感染标志 ;以PAP免疫酶法进行肾组织HBsAg、HBcAg检测 ;以原位分子杂交及HBVDNA HBsAg、HBcAg双标记染色检测肾组织HBVDNA。结果 血清HBV感染阳性 11例 (31.4 % ) ,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携带率。肾组织HBV抗原阳性共 12例 (30 .6 % )。HBsAg在肾小球的阳性率高于肾小管 ,而HBcAg则在肾小管高于肾小球。各种亚型IgA肾病均可有HBsAg的沉积 ;肾小管的HBcAg阳性率高于肾小球。肾组织中HBVDNA阳性者为 4例 (6 6 .0 % ) ,均为肾小管上皮HBVDNA阳性。小儿IgAN肾组织HBcAg阳性患者其肾小管病变、间质炎症及纤维化程度较阴性者严重且差异显著 (P <0 .0 0 1)。结论 小儿HBV感染与IgA肾病密切相关 ;拉米呋定治疗与HBV感染的IgA肾病是有效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IgA肾病(IgAN)大鼠肾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与黏蛋白域基因-1(TIM-1)、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探讨TIM-1和IFN-γ、IL-4及IFN-γ/IL-4的关系及其在IgAN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IgAN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在造模完成后处死大鼠,取肾脏,肾组织切片行PAS染色、免疫荧光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并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TIM-1、IFN-γ、IL-4的表达.结果 成功建立IgAN动物模型.第9周末IgAN模型组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Alb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免疫荧光显示,IgAN模型组大鼠系膜区可见团块状或颗粒状绿色IgA荧光.PAS染色的肾小球内可见明显的系膜细胞增多,系膜基质中到重度增生,肾间质内可见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Katafuchi评分IgAN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gAN模型组肾组织中TIM-1的表达量为7.50±1.58,较对照组(1.02±0.82)显著增加(P<0.01).IgAN模型组IFN-γ的表达量为2.63±0.97,与对照组(2.82±1.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IgAN组IL-4的表达量为7.54±1.58,较对照组(3.43±1.35)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IM-1表达量与IL-4呈正相关(r=0.99,P<0.01);与IFN-γ/IL-4呈负相关(r=-0.751,P<0.01).结论 TIM-1可能通过调控Th免疫而参与IgA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佟丹丹  金晓明  张磊  贺岩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4,38(2):118-119,122,F004
目的 探讨(IgAN)中ICAM-1和bFGF的表达与肾小管、肾间质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49例有不同程度肾小管、肾间质损伤的IgAN冰冻切片组织进行ICAM-1和bFGF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ICAM-1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53.1%),少量表达在肾间质(25.5%)和肾小球(28.6%)。bFGF主要表达在肾间质中(30.6%),少量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10.2%)和肾小球(4.1%)。ICAM-1和bFGF在IgAN肾小管、肾间质2级和3级病变中的表达有差异,但无显著性。结论 ICAM-1和bFGF与IgAN的肾小管、肾间质损伤有密切关系,可作为IgAN病变进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IgA 肾病(IgAN)大鼠肾组织中T 细胞免疫球蛋白与黏蛋白域基因1(TIM -1)的表达,探讨TIM-1 在IgAN大鼠发病中的作用。方法20 只雄性SD 大鼠随机分成IgAN 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在复制模型完成后处死大鼠,取肾脏,肾组织切片行PAS 染色,免疫荧光观察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TIM-1 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TIM-1 mRNA 的表达。结果IgAN 组TIM-1 主要分布在肾小球和肾小管,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P <0.05)。IgAN 组肾组织中TIM-1 mRNA表达量均较对照组升高。TIM-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肾脏病理Katafuchi评分呈正相关,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IM-1 可能参与了IgAN 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3.
MCP-1在肾小球肾炎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及其与肾间质中浸润的单核细胞(MC)数、肾小管病理损伤、尿蛋白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例正常及31例原发性肾炎肾组织中MCP-1、CD68的表达。结果:正常肾组织有极少量MCP-1表达及MC浸润;膜性肾小球肾炎(MN)组肾小球内未见MCP-1、CD68表达;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PGN)、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14.
Zhang M  Li XM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11):898-903
目的 检测IgA肾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中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 (MAPK)不同亚类蛋白质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的变化 ,初步探讨MAPK各亚类在体内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  36例住院IgA肾病患者的肾活检标本 ,分为轻度系膜增生组、局灶增生组和增生硬化组。采用普通病理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观察各组肾组织中肾小管和间质的病理改变、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纤连蛋白 (FN)在肾小管、α 平滑肌肌动蛋白 (α SMA)在肾小管和间质表达的变化 ,并应用非磷酸化和磷酸化激酶的特异抗体检测肾组织内MAPK(包括ERK、JNK和p38)的表达及活化情况。结果 随着肾小球病变程度的加重 ,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增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PCNA阳性率逐渐增高 ;其中增生硬化组的PCNA阳性率是正常对照组的 2 38倍 (P <0 0 1) ,α SMA表达阳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明显增多 ,局灶增生组和增生硬化组的肾小管α SMA表达阳性率均显著增高 (P <0 0 5 )。FN在肾间质的表达增加 ,α SMA表达阳性率与FN表达阳性率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正常人肾组织中MAPK各亚类均有基础表达 ,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MAPK各亚类的表达部位与正常人相似 ,肾小管ERK和JNK活化程度随肾小球病变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增加 ,以增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在狼疮性肾炎(LN)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血清、尿液中 HMGB1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 SLE患者及正常对照者肾组织中HMGB1及RAGE的表达水平。结果 SLE患者血清及尿液的HMGB1水平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均升高(P<0.01),活动期SLE患者较稳定期SLE患者明显升高(P<0.05)。狼疮肾损害者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狼疮非肾损害者(P<0.05)且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性( P<0.05),尿液中HMGB1水平与 SLEDAI评分呈正相关性(P<0.05)。正常对照者肾组织肾小管上皮细胞可中等强度表达HMGB1和RAGE,肾小球未见表达;而在SLE患者可见肾小管中表达有所增强,肾小球中也明显表达,其肾内的HMGB1和RAGE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者明显增加( P<0.05);Ⅳ型、Ⅳ+Ⅴ型SLE患者肾内HMGB1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Ⅱ型(P<0.05),Ⅳ型SLE患者肾内RAGE的表达量高于Ⅱ型(P<0.05)。结论 HMGB1和RAGE可能参与了LN的发病过程,与疾病的病理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糖尿病大鼠肾组织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蛋白和巨噬细胞标记抗原(ED-1)以及肾组织MIF与ED-1的相关关系,探讨巨噬细胞(ED-1 细胞)与MIF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大鼠16只(A),糖尿病大鼠8周组8只(B1),糖尿病大鼠16周组8只(B2)。分别于8周、16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糖、血脂、HE及PAS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采用微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双标记技术检测肾组织中MIF及ED-1 细胞的表达。将MIF在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巨噬细胞浸润、肾脏病理改变、肾功能损害的程度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MIF在正常肾组织中基本不表达,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高表达正常大鼠肾组织基本未见ED-1 细胞分布,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明显增多,ED-1 细胞在肾组织分布与MIF表达明显相关,且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及血肌酐显著相关。结论MIF尤其巨噬细胞参与了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免疫病理损伤,且巨噬细胞浸润糖尿病肾病(DN)肾组织可能与MIF介导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少量蛋白尿IgA肾病(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影响其肾功能减退的可能因素。方法:对412例少量蛋白尿IgAN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及病理表现(包括病理半定量检查)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5年间少量蛋白尿IgAN患者占全部肾活检病例的10.2%。其中,肾功能正常者占87.1%,肾功能异常者占12.9%。肾功能异常组高血压患病率、蛋白尿和血尿酸水平均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P<0.05)。肾功能异常组肾小球硬化程度显著重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同时肾小管间质病变及血管病变亦较重(P<0.05)。结论:少量蛋白尿IgAN患者的肾功能及病理损伤亦可能较重。蛋白尿、高血压及高尿酸血症均可能影响患者的预后。临床中应积极行肾穿刺,及早发现有治疗价值的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Mrna在食管鳞癌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MIFmRNA在80例手术切除的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MIFmRNA表达率在食管鳞癌中为85%(68/80),而在正常食管组织15%(15/80),有显著性差异(P<0.01).MIF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MIFmRNA的高水平表达说明其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病机制.并将可能为食管鳞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肾动脉灌注腺病毒载体介导Cubilin反义RNA对肾小管超负荷重吸收白蛋白的抑制作用。方法建立大鼠阿霉素肾病模型,正义RNA组和反义RNA组分别经肾动脉缓慢灌注GFP基因标记的pAdEasy-Cub和pAdEasy-ACub,对照组和模型组灌注等量生理盐水。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并监测24h尿蛋白量及其他生化指标;光镜下观察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肾小管Cubilin基因的表达以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白蛋白的沉积。结果转染第4天,正、反义RNA组肾脏GFP基因有较强表达,11d达到高峰,可持续至实验结束;反义RNA组与其他各组相比,24h尿蛋白量明显增高(P〈0.01),小管间质病变轻微,Cubilin阳性表达率最低,且与白蛋白的沉积呈显著正相关(r=0.896,P〈0.01)。结论经肾动脉途径灌注重组腺病毒,能器官靶向性表达外源基因;Cubilin反义RNA对肾小管超负荷重吸收白蛋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以有效地减轻蛋白尿引起的肾间质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