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3-2005年积水潭医院烧伤感染常见细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笔者单位近期的烧伤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5年12月从笔者单位492例烧伤住院患者创面分泌物、静脉导管、血液、尿液、粪等标本分离而得的菌株,对其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送检标本中革兰阴性菌多于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292株,分离率最高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6.7%),其中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占82.5%;革兰阴性菌372株,分离率较高的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2.5%)、大肠埃希菌(11.1%)。3年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耐药率分别为60.8%和42.9%。结论 笔者单位烧伤病区细菌耐药问题严重,仍需不断监测病区菌种变化及药物敏感情况,以有效地控制细菌感染和耐药菌株的播散。  相似文献   

2.
南宁地区某烧伤病房细菌生态学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调查分析南宁地区某烧伤病房近15年来细菌生态学及耐药性的变化。 方法1989年4月—2004年3月,从笔者单位2 269例患者的血培养及创面培养物中分离出5 855株细菌,用K 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以每5年为1个阶段,分析各阶段标本的细菌检查及耐药情况。 结果 笔者单位烧伤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3 559株占60. 79% ),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阴沟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各阶段检出率较高;其次为革兰阳性球菌(1 990株占33. 99% ),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各主要感染菌种对多种常用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第三代头孢菌素、诺氟沙星、异丁基哌嗪利福霉素等的耐药率维持在较高水平或呈逐阶段上升趋势,而对临床少用的亚胺培南及万古霉素耐药率则很低。 结论 气候环境及抗菌药物的应用对细菌生态学的分布和耐药性的变化有直接影响。临床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烧伤创面不动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了解烧伤患者创面不动杆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 方法 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1999~ 2 0 0 3年笔者单位住院烧伤患者创面中的不动杆菌细菌株 ,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 (NCCLS)标准 ,测定细菌耐药谱及耐药酶。  结果 从烧伤创面分离出不动杆菌 6 9株 ,其中鲍曼不动杆菌 5 2株 ,占 75 .36 % ;不动杆菌对 17种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率 ,其中产酶菌株的耐药率较高 ,平均为 6 8.2 5 % ;不产酶菌株耐药率较低 ,为 2 0 .33%。 38株产酶菌株中产AmpCβ内酰胺酶 (AmpCBLA)菌株占 4 2 .10 %。不动杆菌呈多重耐药 ,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生各种 β内酰胺酶。  结论 不动杆菌是引起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 ,加强不动杆菌的分离鉴定并准确测定其耐药性 ,是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烧伤病房是发生医院内感染和产生各种耐药菌株的重点区域,笔者单位烧伤科2000年收治患者67例,对其烧伤创面感染的细菌及耐药性作了如下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2004年《中华烧伤杂志》第20卷重点号内容预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烧伤病房是发生医院内感染和产生各种耐药菌株的重点区域,笔单位烧伤科2000年收治患67例,对其烧伤创面感染的细菌及耐药性作了如下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烧伤感染创面细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收集和分析了1992年1月至1996年12月来院烧伤外科住院病人创面培养检出的各种细菌226株,以及它们对14种抗生素的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在引起烧伤创面感染的细菌中,革兰氏阴性菌明显多于革兰氏阳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是烧伤病人创面感染的优势菌种;检出的这些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治疗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7.
1993—1996年1312株烧伤感染菌的耐药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长期监测烧伤中心病房感染细菌的菌种和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应用VITEK-AMS系统检测1993 ̄1996年我院烧伤中心1312株细菌的检出率及细菌耐药性变化。结果 4年来检出菌种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检出率为31.16% ̄48.48%;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检出率为11.48% ̄16.16%;其后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及不动杆菌等,但各年度位次不一。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超过50  相似文献   

8.
目的长期监测烧伤中心病房感染细菌的菌种和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应用VITEK-AMS系统检测1993-1996年我院烧伤中心1312株细菌的检出率及细菌耐药性变化。结果4年来检出菌种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检出率为31.16%-48.48%;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检出率为11.48%~16.16%;其后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及不动杆菌等,但各年度位次不一。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超过50%者,1993年为7种,1994~1996年下降为4种。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100%敏感,而头孢菌素及喹喏铜类,对金葡菌均高度耐药(79%~86%)。结论长期监测烧伤中心致病菌种的变更,细菌药敏变化及选择应用敏感抗生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近年我院烧伤病房医院内感染的病原学调查及耐药性监测,讨论分析了烧伤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其对抗生素的耐受情况。1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菌株来源于我院细菌室从1992~1996年烧伤病房送检的创面分泌物和血培养标本分离的752株细菌。药敏纸片为北京...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我院1986~1996年烧伤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的调查,分析烧伤感染病原菌和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对1986年6月~1991年5月,及1991年6月~1996年6月两个时期的烧伤病人,分别进行血培养和创面培养细菌检出情况及药敏调查。结果血培养结果表明微球菌上升至第一位,占21.6%;金黄色葡萄球菌退居第三位,其中,G~ 球菌占56.5%,G~-杆菌占30.1%。创面培养,绿脓杆菌居首,占18.1%;阴沟杆菌居第二位,占13.1%。其中 G~-杆菌占58.4%,G~ 球菌占35.3%。微球菌,阴沟杆菌,嗜麦芽黄单胞菌,粪肠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有明显上升。结论烧伤感染病原菌和细菌耐药性变迁与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烧伤病房病原菌耐药性的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对1994年12月至1999年11月5年间,本院烧伤病房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金葡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30%,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和沙雷氏菌属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低于30%.试验菌株对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率在1997年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病原菌耐药率的变化与药敏试验平均抑菌环直径的变化呈高度负相关.结论:金葡菌是烧伤感染病原菌中耐药性最强的细菌.药敏试验平均抑菌环直径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病原菌耐药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1986—1996年我院烧伤病原菌和细菌耐药性变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通过对我院1986 ̄1996年烧伤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的调查,分析烧伤感染病原菌和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 对1986年6月 ̄1991年5月,及1991年6月 ̄1996年6月两个时期的烧伤病人,分别进行血培养和创面培养细菌检出情况及药敏调查。结果 血培养结果表明微球菌上升至第一位,占21.6%;金黄色葡萄球菌退居第三位,其中,G^+球菌占56.5%,G^-杆菌占30.1%。创面培养,绿脓杆菌居首,  相似文献   

13.
烧伤病区细菌培养及耐药性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临床合理用药依据,提高烧伤感染的治愈率。方法从1999年至2004年烧伤住院患者血培养及创面分离出的细菌,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病原菌379株,G 125株,G-241株其中烧伤病区感染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常见感染病原体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9.8%),金黄色葡萄球菌(18.5%),大肠埃希氏菌(7.7%),不动杆菌(7.4%),肺炎克雷伯氏菌(6.6%)。其中仅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头胞噻肟钠对肺炎克雷伯氏菌较有效;大肠埃希氏菌对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68%。烧伤病区耐药菌株以耐5种以上抗菌药物的菌株为主,占全院多重耐药菌株的50.8%。结论医院感染的耐药问题较严重,加强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4.
20060821应用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20060822电动磨痂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实验研究,20060823大面积烧伤创面感染菌种变迁及耐药性的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高耐药性问题日益凸显,成为抗生素治疗中的一大困扰.继国外学者报道在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中分离出万古霉素中度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VISA)以及万古霉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 RSA)后,我国学者亦就MRSA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进行严密监测.2007年上海瑞金医院报道,烧伤创面MRSA的分离率已达85.1%[1].笔者应用插入式E试验(E test)试条,检测烧伤患者应用万古霉素治疗前后创面MRSA分离株对该药物的敏感性是否发生了改变,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我院1986~1996年烧伤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的调查,分析烧伤感染病原菌和细菌耐药性变迁。方法对1986年6月~1991年5月,及1991年6月~1996年6月两个时期的烧伤病人,分别进行血培养和创面培养细菌检出情况及药敏调查。结果血培养结果表明微球菌上升至第一位,占216%;金黄色葡萄球菌退居第三位,其中,G+球菌占565%,G-杆菌占301%。创面培养,绿脓杆菌居首,占181%;阴沟杆菌居第二位,占131%。其中G-杆菌占584%,G+球菌占353%。微球菌,阴沟杆菌,嗜麦芽黄单胞菌,粪肠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有明显上升。结论烧伤感染病原菌和细菌耐药性变迁与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等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长期监测烧伤中心病房感染细菌的菌种和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应用VITEK-AMS系统检测1993~1996年我院烧伤中心1312株细菌的检出率及细菌耐药性变化。结果4年来检出菌种中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检出率为31.16%~48.48%;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检出率为11.48%~16.16%;其后为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及不动杆菌等,但各年度位次不一。抗生素对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超过50%者,1993年为7种,1994~1996年下降为4种。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为100%敏感,而头孢菌素及喹喏铜类,对金葡菌均高度耐药(79%~86%)。结论长期监测烧伤中心致病菌种的变更,细菌药敏变化及选择应用敏感抗生素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烧伤病房728株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笔者单位近5年烧伤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1-2006年笔者单位306例烧伤患者创面分泌物等标本中分离的病原菌,对其菌种分布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革兰阳性菌378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菌株数居首位,尤以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居多,表皮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的菌株数分别位居第2、3位。革兰阴性杆菌338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的菌株数居首位,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菌株数分别位居第2、3位。检出真菌12株。结论笔者单位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可能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呈多重耐药性以及鲍氏不动杆菌产生各种类型的β内酰胺酶有关。  相似文献   

19.
烧伤创面产β内酰胺酶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烧伤创面产β内酰胺酶(beta-lactamases,BLA)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笔者对1999年1月~2003年6月本单位烧伤患者创面分离的213株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烧伤治疗中抗生素应用的问题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烧伤病房是应用抗生素种类和总量最多的病房之一 ,也是医院中细菌耐药性最严重的地方。在抗生素选择性压力下 ,细菌对新抗生素耐药性产生早、发展快、耐药程度严重 ,烧伤病房呈现的细菌耐药模式 ,通常预示医院其他病房将出现的细菌耐药模式。烧伤病房严重的细菌耐药性迫使烧伤外科医师不断选用新抗生素 ,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 ,碳青霉烯类、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等通常都是在烧伤病房首先使用。在这样的背景下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一些烧伤中心开始广泛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 90年代中期从烧伤病房分离的细菌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