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病人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探讨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80例择期气道内插管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应用病毒/细菌过滤器,两组病人均在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时在气道不同部位采取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观察组麻醉机吸气端、呼气端和钠石灰端均未检出细菌,而对照组麻醉机呼气端和钠石灰端可检出与口腔、气管相同的细菌,且钠石灰应用时间越长检出率越高。结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可增加病人气道细菌感染的机会,合理使用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及其他无菌气管插管器材可降低细菌感染的几率。  相似文献   

2.
全麻气管插管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术后感染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本调查通过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3.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57,自引:14,他引:57  
目的 了解气管全麻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及条件。方法 对临床3027例气管全麻术后患者进行了前瞻性和回顾性调查,并对其病原学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及真菌培养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结果 调查3027例患者中共发生医院感染357例,医院感染率为11.79%,尤以肺部感染为主,伤口感染次之;手术时间与手术伤口类型与各部位感染有明显关系;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主导,为59.61%,革兰阳性球菌明显增多,占35.58%,真菌感染占4.8%,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耐药性,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 发现引起气管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除与宿主对感染的易感染性,包括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原发疾病严重程度和免疫防御功能等有关外,另外医院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均与感染发生都有关,明显增加感染的机会,从而针对气管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了相应预防措施,降低气管全麻患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减轻全麻气管插管及术中心血管反应和抑制术中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ASA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于服药前、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3min、术中探查、关腹时记录上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同时抽取相应时段的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皮质醇(Cor),放射免疫法测定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果试验组与服药前比较,各时点SBP、DBP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麻醉诱导前、插管后、术中探查时的SBP较基础值升高(P〈0.05),DBP在插管后、探查时明显升高(P〈0.05或〈0.01)。试验组麻醉诱导前SBP低于对照组(P〈0.05),插管后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插管后、探查、关腹时Co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试验组探查时AL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口服厄贝沙坦可明显减轻全麻气管插管及术中的心血管反应,部分减弱气管插管和手术导致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全麻气管插管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 了解全麻气管插管手术后,肺部感染情况,采取控制措施.方法 对2007年1-12月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按设计的调查表格进行登记.结果 调查手术患者2914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471例,肺部感染95例感染率20.17%;插管时间<24 h感染率5.38%,>24 h感染率41.67%;痰培养革兰阴件菌64株,占5.65%,革兰阳性菌32株,占28.83%,真菌15株,占13.52%.结论 插管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机械通气是造成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缩短插管时间,减少机械通气,严格消毒火菌隔离管理,是控制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口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减轻全麻气管插管及术中心血管反应和抑制术中应激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ASA Ⅰ-Ⅱ级拟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分别于服药前、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3min、术中探查、关腹时记录上述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同时抽取相应时段的静脉血,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皮质醇(Cor),放射免疫法测定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结果 ,试验组与服药前比较,各时点SBP、DBP无明显变化,而对照组麻醉诱导前、插管后、术中探查时的SBP较基础值升高(P<0.05),DBP在插管后、探查时明显升高(P<0.05或<0.01).试验组麻醉诱导前SBP低于对照组(P<0.05),插管后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插管后、探查、关腹时Co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试验组探查时AL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防性口服厄贝沙坦可明显减轻全麻气管插管及术中的心血管反应,部分减弱气管插管和手术导致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分析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与手术种类和患者年龄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下呼吸遭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7年8月—2011年8月医院行气管插管全麻术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07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在所有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所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占86.92%;神经系统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达43.93%;患者年龄>60岁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最大,为44.85%.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和手术种类密切相关,对感染概率较高的患者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麻醉术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针对性制定预防措施,降低气管插管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行气管插管麻醉术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根据喉镜的消毒方式,将对照组患者分为普通消毒液消毒组和气体消毒组,每组各40例;根据使用过滤器的类型,将试验组患者分为一次性过滤器组和非一次性过滤器组,每组各40例,比较各组患者的感染率。结果对照组喉镜普通消毒液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67.5%,气体消毒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非一次性过滤器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65.0%,一次性过滤器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行气管插管麻醉的患者,喉镜使用气体消毒和使用一次性过滤器可有效降低下呼吸道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及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医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进行气管插管全麻术术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历资料112份,对病原菌种类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培养出病原菌11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98株占85.96%,前3位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39.47%、鲍氏不动杆菌占22.81%、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5.79%;革兰阳性菌16株占14.04%,前3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02%、链球菌属占5.26%、肠球菌属占1.75%;在病例分析中以年龄>60岁患者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比例最大,共50例占44.64%,神经系统患者下呼吸道感染47例占41.96%.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及手术治疗种类有关,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可降低感染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气管插管全麻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麻醉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医院进行外科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感染与否将患者分为感染组及对照组,将暴露因子设定为经鼻途径插管、盲探插管、插管过深、插管不熟练、拔管指征不完全、拔管延迟<3h,拔管延迟>3 h等7种因素,并对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拔管延迟>3h,OR=3.42,插管过深,OR=2.16,插管不熟练,OR-2.04,拔管指征不完全,OR=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拔管延迟<3 h、经口腔插管、盲探插管的OR值分别为1.10、1.53、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计算,拔管延迟>3h、插管过深、插管不熟练、拔管指征不完全4种因素的PAR,得出麻醉因素,拔管延迟>3h占9%,插管过深占13%,插管不熟练占23%,拔管指征不完全占13%.结论 在全麻术后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诱发因素中,插管不当及术后拔管延迟、拔管指征不完全均为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0年9月,医院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引起医院内肺部感染1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影响肺部感染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60岁、长期吸烟史、开胸手术、全身麻醉时间>4 h、无术后镇痛、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2 h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增高,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0岁(P=0.000,R=4.317)、长期吸烟史(P=0.003,R=2.226)、开胸手术(P=0.000,R=12.813)、全身麻醉时间>4 h(P=0.046,R=2.634)、无术后镇痛(P=0.032,R=2.419)、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2 h(P=0.000,R=1.486)是术后肺部感染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医院内肺部感染和多种因素有关,年龄>60岁、长期吸烟史、开胸手术、全身麻醉时间>4 h、无术后镇痛、术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2 h为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因素,对上述因素干预有助于医院内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食管肿瘤行气管插管全麻术后造成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医院2006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5938例食管肿瘤行气管插管全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别对患者的既往、术前状况、麻醉及气管导管类型、痰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入选病例共5938例,术后肺部感染共786例,占13.24%;组间比较年龄、麻醉时间、导管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经细菌学检查分离病原菌128株,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非发酵菌分别占37.5%、18.8%、14.8%、12.5%、7.0%、9.4%.结论 食管肿瘤行气管插管全麻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与年龄、麻醉时间、气管导管类型有关,对患者术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慎重选择气管导管及侵入性操作对预防其发生肺部感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全麻气管插管相关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 777例全麻手术患者来自普外科2010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不采取特殊处理;质控组术前采用自行设计的质量控制措施,内容包括术前口腔护理、术后呼吸道管理、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391例对照组患者中,术后1周发生肺部感染54例,感染例次率为13.8%;而386例质控组患者术后1周发生肺部感染仅21例,感染率为5.4%,质控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口腔护理、术后呼吸道管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及插管过程中气道管理是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针对麻醉机细菌污染与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分别使用环氧乙烷与含氯消毒液对麻醉机及其配件进行消毒处理后的效果,分析全麻手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采用环氧乙烷对麻醉机及其配件进行消毒处理后,经细菌培养检验,附着在机体及其配件上菌株阳性率为1.67%,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过的麻醉机及其配件阳性率为13.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675,P<0.01).结论 对麻醉机及其配件进行规范消毒处理对降低应用麻醉机全麻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Pub 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以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中建库至2017年9月15日发表的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文献。2名研究员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及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9篇。Meta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急诊手术、合并基础疾病、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麻醉时间、气管插管方式、插管深度、插管熟练度(是否反复多次插管)、拔管指征、拔管延迟等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相关,各因素分析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3.19(2.58~3.95)、2.43(1.55~3.82)、2.45(1.42~4.24)、4.85(2.36~9.94)、4.96(2.08~11.84)、3.33(1.15~9.70)、1.49(1.06~2.09)、4.67(2.74~7.96)、2.52(2.14~2.98)、2.23(1.90~2.61)、3.91(3.18~4.81)。结论应严格把握气管插管全麻的应用指征,规范气管插管和麻醉复苏拔管过程的管理,做好患者准备,把握气管导管拔除时机,降低患者术后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插管行气管内吸引对胎粪吸人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新生窒息及新生儿吸人性肺炎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50例)患儿出生后予常规吸痰、吸氧、洗胃、抗生素、氨茶碱等治疗,部分患儿病程中给以呼吸机辅助通气;B组(50例)患儿除A组常规处理外,出生后早期(4 h内)予气管插管行气管内吸引.结果 B组明显改善率、无法改善率、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94%、6%、0、0、9 d)均优于A组(66%、34%、8%、6%、15 d)(P<0.05).结论 早期气管插管行气管内吸引对胎粪吸入疗效理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全麻气管插管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全麻气管插管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因素。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2月行全麻下气管插管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12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其引发感染的各项因素。结果各种因素与感染率分析,年龄≥60岁占6.24%、<60岁占3.23%;麻醉时间≥3h占10.14%、<3h占2.06%;拔管延迟≥2h占11.15%、<2h占3.28%;术后镇痛者占6.98%、未镇痛者占2.39%;插管过深者占10.06%、插管正常者占3.33%,插管不熟练占9.26%、熟练占3.41%;拔管指征不完全占11.74%、拔管指征完全占3.29%,感染部位以胸部手术者最高为33.59%,其次为腹部手术占31.25%等,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麻气管插管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因素较多,部位以胸部手术为主,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