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对照组30例服用吡拉西坦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观察认识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量表变化,评价其认知功能及社会行为能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284-1285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原发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治疗组采取电针,对照组采用口服安定治疗。并在治疗前后用睡眠日记、中医证候失眠量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有效率8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焦虑、抑郁量表分数减低,而对照组偶见分数不减反增的案例。结论:电针对于改善原发性失眠患者效果优于对照组,并且对患者的情绪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3.
刘波  唐强  孔妍 《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0):32-34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结合康复组和头穴丛刺组,每组各40例。头穴丛刺组采用分区丛刺长留针法,头穴丛刺结合康复组采用分区丛刺长留针结合Bobath为主的方法,均治疗4周。结果:临床观察表明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能够提高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总有效率达92.5%,其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证明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头穴丛刺长留针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研究头穴丛刺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头穴丛刺组,常规透刺组,药物组,每组各30例.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及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结果头穴丛刺法组治疗对于急性脑梗塞患者总有效达95%,疗效比较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P<0.01).结论头穴分区丛刺长留针法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配合针刺任脉穴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所收治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将该80例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给予头穴丛刺与针刺任脉穴治疗措施,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随访1个月的焦虑障碍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 5%高于参照组77. 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 2组患者治疗前焦虑障碍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5),治疗后以及治疗后随访1个月,试验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临床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疾病过程当中,头穴丛刺配合针刺任脉穴相比临床常规针刺治疗方式,其临床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临床焦虑障碍症状具有重要作用,可将该种治疗措施进行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采用头穴丛刺治疗,治疗前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定(MMSE)、生活能力的评定(ADL)和疗效评定。结果:3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后认知功能、生活能力的评定积分明显优于治疗前,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6.8%。结论:头穴丛刺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一种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针法对阿尔茨海默病所致抑郁的影响及康复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阿尔茨海默病至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穴丛刺针法进行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2周、4周及8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AD评估量表认知分量表(ADAS-cog)进行康复效果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针法可以较好地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抑郁症状,其康复疗效优于单纯服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联合四花穴埋针治疗中风后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中风后失眠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用右佐匹克隆片口服,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联合四花穴埋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及4周后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测定,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25/27),高于对照组的81.48%(22/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头穴丛刺联合四花穴埋针治疗中风后失眠,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头穴丛刺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1日-2019年9月1日收治的100例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从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头穴丛刺治疗,治疗组采用头穴丛刺联合奥拉西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血清Livin、NOS和脑神经递质水平。结果:两组总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1,P<0.05);治疗后,两组NOS、Livin及脑神经递质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采用头穴丛刺联合奥拉西坦治疗效果显著,能调节脑神经递质水平,改善Livin水平,降低NOS水平。  相似文献   

10.
头穴丛刺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恢复期平衡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头穴丛刺组、针康组,每组各30例。康复组进行常规的平衡功能训练,平衡能力能训练按三级平衡渐进的原则进行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功能训练;头穴丛刺组针刺取穴采用于氏头部腧穴分区法--七区划分法顶区、顶前区、枕下区针刺治疗;针康组在常规功能训练的基础上配合头穴从刺治疗。各组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sheikh躯干控制积分量表评定患者平衡功能。结果:各组治疗前后Berg平衡量表、sheikh躯干控制积分量表评定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康复组与头穴丛刺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组、头八挑刺组均与针康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康法能够有效地改善脑梗死恢复期平衡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体针对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针刺组接受针刺头穴顶颞前斜线、内关、极泉、三阴交、委中等穴位及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每日治疗1次,5d1个疗程,连续4个疗程;对照组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定法(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随访期3、6个月末病死/残疾率及复发率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FMA、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P<0.01),治疗后针刺组FMA、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随访期3、6个月末病死/残疾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体针可明显改善亚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针对重型颅脑外伤致长期昏迷患者的促醒效果。方法将昏迷时间超过3星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患者分成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予相同的西医治疗。观察组另加用头针治疗,穴取百会、四神聪、神庭、顶颞前斜线、水沟,每次电针刺激30 min,再留针6 h,每日1次。结果观察组平均苏醒时间和苏醒比率为42.2d,75.0%(15/20);而对照组分别为61.1 d,20.0%(4/20),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及苏醒比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配合西药促醒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所致昏迷患者的神志恢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3.
头皮针围刺治疗脑出血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头皮针围刺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甘露醇及神经营养药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头皮针经头颅CT定位围刺,观察两组血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第21d两组血肿体积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第21d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 头皮针局部围刺病灶在头皮的投射区,能促进脑血肿及其周围脑水肿的吸收,改善局部供血,促进血液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头针丛刺针法对阿尔茨海默病认知功能的影响,并阐述其机理。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据住院号单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头针丛刺联合口服盐酸氟西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日常生活功能(ADL)。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DL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头针丛刺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五音结合头针疗法治疗失眠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药物组(30例)、头针组(28例)、五音组(29例)。药物组以口服舒乐安定治疗;头针组以百会、四神聪(左、右)、神庭、头维为主穴;五音组以辨证选取中医五行音乐结合头针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 PSQI )及睡眠率评定3组的睡眠质量。结果: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0.0%,头针组为82.1%,五音组为86.2%,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治疗后3组患者PSQI积分及差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白天功能紊乱上五音组效果更显著(P<0.01)。结论:五音结合头针疗法和头针疗法是治疗失眠虚证的有效方法,其中五音结合头针疗法更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头体针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疗效,筛选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组(36例)、头针组(30例)和体针组(30例)3组。治疗6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总结对照。结果 头体针组疗效明显优于头针组或体针组。结论 头体针并用治疗中风后遗症优于单一疗法。  相似文献   

17.
头针双区丛刺法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头针丛刺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头针双区丛刺法治疗脑梗死,观察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的恢复及血液流变学、脑血管血液流速变化。结果与结论 头针双区丛刺法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组,总有效率达94%。治疗后两组对比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流速具有显著差异(P〈0.05)。从观察指标得出头针丛刺法治疗脑梗死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陕西头针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4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治疗组采用陕西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测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及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陕西头针对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焦虑情绪均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头针治疗丘脑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针刺治疗丘脑痛的可能性,观察头针和体针治疗丘脑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丘脑痛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体针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方法治疗。持续治疗28d,于治疗14d和治疗28d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4d后与治疗前比较MPQ各项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8d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更显著(P〈0.01);两组患者治疗28d后与治疗前比较TCD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复发率治疗组为0%,对照组为15.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丘脑痛有较好疗效,头针与体针并用治疗丘脑痛疗效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20.
头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陕西头皮针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头皮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舒乐安定)治疗,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于治疗前后评定两组睡眠质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患者治疗后PSQl总积分及差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头皮针是一种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