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针头针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舌针头针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就诊顺序随机将77例中风后遗症的病人分为2组,舌针头针联合体针治疗组56例,传统针刺对照组21例,一般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4%,而对照组仅为76.1%,两组比较,χ2=0.491,P<0.05。结论:舌针头针联合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满意,优于传统单纯体针针刺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舌针和体针结合治疗舌纵不收的临床疗效。方法:舌针取金津、玉液,强刺激,快速捻针各约1min;体针选双侧内关、公孙,平补平泻,留针30min。结果:10例患者中,2次治愈者3例,5次治愈者2例,10次治愈者5例,有效率100%。结论:舌针和体针结合治疗舌纵不收确有良效。  相似文献   

3.
李群  易荣 《医学综述》2013,19(15):2804-2807
舌针疗法是针灸学的一个独立分支。近几十年来,舌针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对中风失语、吞咽困难、小儿脑瘫等疾病的治疗,取得了独特的治疗效果;对舌针的研究也已多样化、深入化,不少学者还通过运用磁共振成像、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血流变等方法进行观察研究,验证了舌针的治疗作用。目前,舌针存在的问题是舌穴的定位不统一、手法操作未规范、临床研究设计不严谨等。今后应使舌穴定位标准化、临床操作规范化、提升研究水平,进一步深入探讨舌针的治疗机制。  相似文献   

4.
失语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舌针作为一种在中医理论及现代生物全息论指导下新创立的一种微针疗法,在中风失语的临床治疗上已有较多应用.通过搜索成都中医药大学图书馆2002年1月~2011年12月收录的关于舌针治疗中风失语症的中文文献资料,对其进行总结分析,为以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查阅相关文献,从源流追溯、临床研究、机制探讨等3个方面对头针、舌针、咽针、项针、眼针等5种特色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为综合评价特色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联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徐州市中医院收治的75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舌针组、r TMS组和联合组(舌针+r TMS治疗),各25例。对比分析3组治疗前后饮水试验及VFSS评分。结果治疗前,3组饮水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水试验结果均降低,且联合组低于舌针组和r TM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 TMS组与舌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VF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VFSS评分均升高,且联合组高于舌针组和r TM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 TMS组与舌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 TMS联合舌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效果显著,优于两者单独应用,可提高患者吞咽功能,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杨贵青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106-107,109
目的观察廉泉穴药线埋植加舌针点刺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吞咽功能障碍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脑卒中恢复期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功能训练恢复吞咽功能,观察组则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廉泉穴埋植药线加舌针点刺法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饮水呛咳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照组总有效率(44.0%)(P〈0.01),提示观察组吞咽功能障碍和饮水呛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廉泉穴药线埋植加舌针点刺法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出现的吞咽功能障碍可通过穴位作用、针刺作用、药物作用三结合发挥良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局部灌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在舌再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对31例舌癌根治Ⅰ期舌再造术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局部灌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的结果进行随访,总结相关经验。结果术后31例舌癌创面Ⅰ期舌再造全部成活,伤口Ⅰ期愈合,术后血管危象1例,抢救成功,皮瓣移植成活率100%,随访6个月至1年半,再造舌吞咽功能良好,舌外观满意。结论静脉留置针局部灌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在舌再造中的应用明显提高前臂皮瓣的成活率,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舌针结合体针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症状及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5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采用舌针结合体针治疗,操作时先取体针针刺穴位:百会、太阳、印堂、神门、内关等常规针刺,留针30 min,每隔10 min行针1次,然后取舌针穴位:心穴、肝穴、肾穴等,进针0.5~1 mm,进针后进行小幅度(90°)捻转3次,快速出针,不留针,尽量避免出血。针刺疗程为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项因子成分评分及总评分、Kupperman总评分、血清E2、FSH、LH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PSQI各项因子成分评分及总评分、Kupperman总评分、血清FSH、LH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E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总有效率为92%(23/25)。[结论]舌针结合体针针刺治疗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的入睡困难、睡眠质量、日间功能、围绝经期症状,同时能使血清FSH、LH水平下降,血清E2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10.
中风后失语症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采用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优势显著。本文重点介绍王祖红教授以肾-脾-心经络诊察,结合管氏舌针及廉泉齐刺法整体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经验。  相似文献   

1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头舌针配合康复训练)和对照组(头舌针),每组40例。所选病例均为脑血管病人,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临床均有饮水呛咳、进食困难等吞咽障碍,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亢进,掌颌反射阳性等症状和体征者。  相似文献   

12.
中风失语中医研究述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从病名、病因病机、辨证分型的探讨,以及中药、舌针、头针等行之有效的疗法诸方面,对中风失语的中医研究进展进行了述评。并详细总结了中风失语康复训练时机、方法、技术。认为今后应在加强中风失语病名、相关中医规范标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方氏头针为主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眭将48例中风后失语患者随机分为时照组24例,治疗组24例,治疗6周后观察效果。结幕方氏头针结合舌针、体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方氏头针结合舌针、体针治疗中风后失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临证验舌法》为舌诊专著,其对舌诊论述简明扼要,验舌三法井井有条,切要精当,其有理、有法、有方,其方组方合理,对于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值得深入研读。就书中精华略论一二,以供广大医学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点刺金津玉液穴治疗不同原因所致舌强的临床疗效,探讨经外奇穴金津、玉液治疗舌强的机制。方法三棱针快速点刺金津、玉液穴各2次,不留针,任其出血自止。每日施行1次,7次为1个疗程。结果点刺金津、玉液治疗舌强不仅具有较好的近期效果,而且对于远期疗效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总有效率100%。尤其对于过量饮酒或暴怒、情绪异常等引起舌强的患者,疗效显著。结论点刺金津、玉液穴是治疗舌强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戴永辉 《西部医学》2018,49(2):83-85
目的观察针刺舌体治疗中风后语言不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中风后语言不利患者60例,按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舌体配合常规的头皮针加体针方法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头皮针加体针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7%(P<0.05);治疗后2组BDAE语言评分情况比较,治疗组疗效更好(P<0.05)。结论针刺舌体治疗中风后语言不利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13例舌血管瘤的电化学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化学疗法对舌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电化学治疗舌血管瘤13例。治疗电压5—8V,电流50—80mA,参考治疗电量50—80C/cm^3瘤体。治疗中观察瘤体变化,瘤体固缩变硬时治疗结束。结果:13例患者术后均随访0.5a以上。13例中完全治愈6例、部分治愈6例,有效率92、3%。结论:电化学治疗舌血管瘤是目前一项新的治疗方法,其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操作方便,易于为患者接受,是治疗舌血管瘤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舌纹与肝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齿痕纹、悬针纹、Y型纹等舌纹的望诊,可以诊断出早期肝硬化、肝硬化腹水、肝硬化出血与肝昏迷。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导利水等治法,达到较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状舌管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甲状舌管癌患者病历资料,结合复习相关文献,对甲状舌管癌的起源、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甲状舌管癌多为乳头状癌,颈部CT有多囊结构、囊壁实性结节或钙化表现。结论甲状舌管癌临床罕见,囊肿迅速长大、颈部CT表现和细针穿刺是术前诊断的重要依据,Sistnmk术式是有效的原发灶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20.
彩色舌体的自动提取技术为中医舌诊客观化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操作手段.传统舌图像的提取方法不能较精确地提取所需的舌体部分,且对于舌体细节(如舌体伪轮廓和点刺)的处理也不够理想.采用首先提取彩色舌图像在RGB空间的亮度特征信息,然后使用平滑、图像增强的方法对舌图像进行处理,再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进行自动分割,以提取出彩色舌体的初始轮廓.通过提取舌图像的最大连通区域以去除其他非舌体区域,进行负向处理后再次提取最大连通区域以去掉舌体内的孔洞,最终通过数学形态学及逻辑与运算提取出所需的舌体部分.实验证明,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分割效果,满足后续舌体内部感兴趣区域再提取和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