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腹泻的粪便培养病原学探讨(附89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分析池州及大连等地经大便细菌学检查的小儿腹泻患者894例,粪便培养阴性老477例(53.36%),其中170例(35.64%)为轮状病毒性肠炎,以病毒唑和654-2治愈;细菌培养阳性417例(46.64%),检出细菌22种,以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治疗。死亡患儿多有较严重原发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海城乡结合部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病原及转归,为该区腹泻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5年12月-2006年11月本院儿科门诊的急性腹泻患儿资料。病程<7d,大便次数>3次/d,每例均详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行脱水情况评估,大便镜检。大便镜检WBC10/HP以上者行细菌培养、轮状病毒检测,根据病原分组给予相应治疗,指导家属记录症状日记卡,并行病程随访,资料均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急性腹泻患儿314例。男193例,女121例,男女比例为1.6∶1.0;年龄42d~11岁。其中侵袭性(INV)腹泻77例(24.5%),轮状病毒(RV)腹泻106例(33.8%),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19例(6.1%),食物不耐受(FI)腹泻48例(15.3%),原因不明性腹泻64例(20.4%)。止泻时间:INV腹泻(29.1±10.8)h,RV腹泻(113.7±49.2)h,AAD腹泻(83.0±25.8)h,FI腹泻(67.0±20.1)h,原因不明性腹泻(76.0±20.3)h。INV腹泻止泻时间短,0.5a后再次腹泻发生率较低(11.7%),而RV腹泻平均止泻时间0.5a内再次腹泻发生率最高(43.5%)。结论与1996-1998年比较,本地区INV腹泻的发病率显著下降,RV腹泻发生率上升。RV腹泻止泻时间最长,0.5a内再次腹泻发生率较其他原因腹泻更多见。AAD的发生率也明显升高,在诊治中应重视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乳糖不耐受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时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状况及其与腹泻的关系;评价大便pH 值、尿半乳糖测定对新生儿乳糖酶缺乏的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2 年10 月至2015 年6 月70 例发生非感染性腹泻的住院新生儿为腹泻组,同期选取162 例无腹泻的住院新生儿为无腹泻组.采用试纸法测定两组大便pH 值;半乳糖氧化酶法检测尿半乳糖,以尿半乳糖阳性诊断为乳糖酶缺乏,有乳糖酶缺乏的腹泻诊断为乳糖不耐受.根据尿半乳糖检测结果,将69 例行尿半乳糖测定的腹泻组患儿分为乳糖不耐受组(n=45)和乳糖耐受组(n=24),比较两组新生儿治疗后的情况.腹泻患儿出院后3 个月进行随访.结果 腹泻组与非腹泻组新生儿大便pH 值及尿半乳糖阳性率(65% vs 54%)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糖不耐受和耐受组腹泻患儿大便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糖不耐受患儿大便恢复时间比耐受组患儿长(P结论 新生儿乳糖酶缺乏发生率高,易发生乳糖不耐受性腹泻.大便pH 值测定对判断腹泻患儿乳糖不耐受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4.
氢氧化铝治疗婴幼儿秋冬腹泻国内外尚未见报道,国外有用氢氧化铝治疗慢性迁延性腹泻与胆汁酸吸收不良性腹泻成功的报告。我科用氢氧化铝凝胶治疗婴幼儿秋冬腹泻27例,与对照组30例比较疗效较好。本组病例均有腹泻,为蛋花汤样便或水样便。发热者39例,占68%;伴呕吐者35例,有脱水者46例,占81%;其中轻度脱水38例,中度脱水8例。本组77%病例白细胞总数在1万以下,大便常规41例为阴性,仅少数病例有少许白细胞(0—3个/HP)及脂肪球(+~+++),大便培养除1例培养出副大肠杆菌外均为阴性,本组病例25例有尿改变,为蛋白尿,或有白细胞、红细胞及上皮细胞,与病毒感染有关。两组病例年龄、病情、发病天数及一般治疗措施无明显差异。氢氧化铝凝胶组2天内止泻21例,占78%,平均止泻天数1.96±0.173(天),对照组2天内止泻12例,占40%,平均止泻天数2.7±0.215(天),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t=2.453,P<0.05)。秋冬婴幼儿腹泻以病毒感染为主,1982年广东省小儿腹泻协作组证实轮状病毒为广州地区秋冬腹泻主要病原。国外文献认为急性感染性腹泻可能有胆什酸分泌增加及吸收障碍。氢氧化铝是一种制酸剂,能对抗胆汁酸,铝为3价阳离子,可能有加固细胞膜的作用,能抑制钙离子移动,从而抑制肠道液体的分泌,起到止泻效果,另外铝盐类能吸附肠毒素及代谢产物。我科用氢氧化铝凝胶治疗婴幼儿秋冬腹泻能缩短病程,除3例发生便秘外,余未发现副作用,便秘经减量或停药后症状即可消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以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的儿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原因.方法 1999年1月-2006年12月北京儿童医院共确诊AIDS儿童17例,其中表现为慢性腹泻患儿7例.男4例,女3例.对其腹泻时间、腹泻程度、大便特点、伴随症状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2~9岁,平均6岁.腹泻时间1~16个月,平均6个月.以慢性腹泻就诊4例,以发热、咳嗽、消瘦就诊3例.腹泻出现时间:病程开始即出现6例,仅1例是病程第9个月出现.7例均有营养不良,其中2例为中度,5例为重度;7例患儿均有贫血,其中轻度4例,中度3例;6例体质量、身高分别位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儿童的第3百分位以下.大便常规:阴性5例,阳性2例(白细胞2~15/HP,红细胞0~60/HP);7例大便涂片均未见寄生虫虫卵、滋养体及真菌孢子;大便普通培养:3例多次培养均阴性;大便真菌培养:2例阴性,1例培养出白色念珠菌(2次).检测CD系列的全部患儿CD4均明显降低,CD4/CD8降低5例.伴低钾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5例;发热4例.结论 儿童AIDS中的腹泻症状较常见,病程相对较长,且多伴生长发育迟缓、营养不良及贫血,与机会性感染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6.
葫芦系葫芦科植物,有的味苦,食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我院收治小儿食葫芦中毒105例(男49,女56),最小1岁半,最大10岁.恶心呕吐72人(占68.57%),腹痛腹泻105人(占100%).食后3~10小时患儿有腹胀,继而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吐4~7次/日,吐物为吃的食物及胃液.腹痛多为阵发性脐周绞痛,有的为满腹痛疼.大便7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新生儿腹泻中轮状病毒性肠炎及继发性乳糖酶缺陷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采用EILASA快速轮状病毒抗原检测方法及醋酸铅法,对38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51例新生儿腹泻,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38例(74.51%),而在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38例中,大便乳糖阳性37例(97.37%).结果提示,在秋冬季节,轮状病毒是新生儿腹泻的首位病原,而新生儿轮状病毒肠炎绝大多数有继发性乳糖酶缺陷.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发生于幼儿园内,由鼠伤寒沙门菌感染食物(色拉)引起的一起食物中毒。发病数占就餐人中的91.8%。本文对来我院就诊的98例进行临床分析。24小时内发病占84.7%,主要症状有发热、呕吐、神萎、嗜睡、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失禁、脱水。个别有谵妄、抽痉。具有特殊的大便外形。22例大便细菌培养,14例阳性(63.6%)。全部病例均用1~2种抗生素治疗,80%的病例补液,全部治愈。40天后随访,无突出的临床表现,仅2例仍大便培养阳性。本文着重对抗生素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79年至1983年6月在新生儿病房曾流行过两次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共计75例,均经市防疫站培养检查而确诊。临床资料本组75例中,男48例,女27例,发病季节以6~9月为最多(61%)。临床表现:腹泻66例,大便次数以每日8~10次(30例),及11~15次(40例)为最多。大便性状以消化不良便(20例)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补液、补充电解质、维持酸碱平衡等对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6个月至1岁每次5mL,每日2次;~2岁每次5mL,每日3次。治疗5~7d,观察患儿大便、体温及脱水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55/6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4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73年12月~75年12月的400名小于2岁的门诊腹泻患儿进行了严格的观察。患儿以3~6个月龄发病率最高,夏秋季最多见。腹泻标准是24小时内水泻3次以上或12小时内已有2次者。400例中10%患儿24小时内水泻>4次;60%4~6次;>6次的占30%。有248例是在发病3天内就诊,67例是复发者。大便带血者19例,单纯腹泻占27%,39%伴有发热(7例>39.5℃),32%有呕吐,伴有肠道外感染(中耳炎、肺炎等)的占5%。 400例中除37例必须住院者外,余363例皆在门诊治疗。初诊时都进行大便培养,单纯饮食调整(包括暂忌奶、肉食、麦食、蔬菜、水果而给予胡萝卜  相似文献   

12.
1295 上海地区婴幼儿产肠毒素大肠菌腹泻的初步报告司马蕙兰等上海医学7(6):320,1984 标本来源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儿科门诊1983年7~9月份1~3岁急性腹泻109例,以及该医院儿保门诊正常婴儿79名大便或肛拭进行细菌分离。经培养18~24小时,再进行IMV-IC生化试验,证实为大肠菌后行LT及ST测定。结果:在109例腹泻幼儿中应用改良Elek试验测定不耐热肠毒素(LT),乳鼠法测耐  相似文献   

13.
慢性腹泻患儿腹泻营养奶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腹泻营养奶治疗慢性或迁延性腹泻患儿的疗效。方法用自拟腹泻营养奶治疗慢性或迁延性腹泻患儿32例。结果治疗组上臂围值、皮褶厚度、体重以及血清总蛋白、白蛋白于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大便次数和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在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配方腹泻营养奶治疗小儿慢性或迁延性腹泻疗效满意,且原料来源丰富、价廉,适于农村及基层医疗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14.
我科自1982年8月~1983年5月从298例腹泻患儿中检出本菌19例,阳性率6.4%,较同期痢疾杆菌(1.3%)与沙门氏菌(0.3%)为高。发病季节3~6月较高。有记录的14例中发热占7例。19例均为腹泻,多数为粘液便,其次为稀便,少数为糊状便或脓血便。呕吐及腹痛仅各3例。无1例脱水。病程多在1周以内,仅1例4年。9例作药敏,对链、庆大、卡那霉紊均敏感。对红霉素2例不敏感,4例轻度敏感。对氯霉素8例敏感,1例不敏感。16例治疗1~2周后大便培养转阴。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济南市某医院新生儿室内一次绿脓杆菌感染暴发流行。50个新生儿中36个发病,起病急骤,均有发热、腹泻及脱水,中度以上脱水者并有酸中毒。其中21例大便中为绿脓杆菌纯培养,另有2例血培养、1例心血培养为绿脓杆菌纯培养。同时新生儿室的空气、床单、尿布、奶瓶、牛奶、门把亦培养出绿脓杆菌。治疗;补液量为120~200ml/kg/日,补1/3张液,羧苄青霉素疗效最著,多粘菌素B次之.迁移新病房加强隔离与护理。大便中有脓细胞者占61.1%,容易误诊为细菌性痢疾和沙门氏菌属肠炎,临床需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16.
1945年Gamble等描述1例有持久性水样腹泻、高氯性大便、低氯血症、低钾血症以及代谢性碱中毒的儿童,命名为“伴有腹泻的先天性碱中毒症”。其后国外陆续报导此病有19例之多。 1960年在芬兰首次诊断这种疾病,作者称此病为“先天性失氯性腹泻(简称CCD)”。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小儿腹泻病并发肠套叠临床特点,了解与早期诊断有关的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门诊及住院确诊为腹泻病并发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婴幼儿腹泻病与肠套叠临床表现有许多相似处,均可有大便带血、腹痛、呕吐等,但二者仍有一定的不同,后者腹痛较剧(65%),面色苍白多见 (50% ),以血便为主(70%) ,或在腹泻病程中突然腹胀加剧、呕吐变频 (60%)。结论: 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性,对小于2岁的腹泻病患儿,如出现上述可疑肠套叠表现,即可先摄腹部直立位平片以协助诊断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85年5月至1995年5月共收治小儿急性坏死性肠炎20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12岁。临床表现发热腹痛各18例,腹泻血便各17例,呕吐8例,腹胀及中毒症状各14例,腹部压痛19例,血白细胞>1.5×10~9/L4例。大便培养均阴性。由于本病起病方式及临床表现不一,有3例分别误诊为肠套叠、细菌性痢疾、或小儿腹泻。误诊原因:(1)认识不足,缺乏详细分析,如患儿以腹痛、呕吐、解粘液状血便起病,易误为肠套叠;对有发热、腹痛、腹泻、脱水、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白细胞时,就满足于细菌性痢疾的诊断;(2)忽视对全身情况的了解和局部体征的检查,如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大便有特殊气味,应注意对腹部肿块及肛门指诊等检查。对有突然发热、腹痛、腹泻、呕吐的患儿,伴全身中毒症状重,大便血水样,血白细胞增高,应连续作X线腹部平片检查;(3)腹腔穿刺有血性或脓性液体者,有助诊断。应尽早给抗菌素、激素、输血、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对疑有肠坏死、肠穿孔者应及早作手术治疗,切除坏死病灶,排除内毒索,减轻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IgG抗体与小儿腹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6年3月至2007年5月经大便镜检和培养排除寄生虫和细茵感染的急性腹泻患儿组32例;慢性腹泻患儿组38例;正常对照组2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E、IgG抗体水平.结果 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检测,急性腹泻患儿组、慢性腹泻组、正常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40.6%、5.6%、5.0%;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慢性腹泻患儿组、急性腹泻组、正常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97.2%、9.4%、5.0%.结论 检测食物特异性IgE、IgG抗体分别在小儿急、慢性腹泻诊治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急性腹泻患儿中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的发病率,比较单一和多个病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表现.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年龄1个月~14岁诊断急性腹泻病的患儿4728例作为观察对象.单一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患儿均进行大便常见病原体检测,包括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道腺病毒(enteric adenovirus,EAdV)、诺如病毒(norovirus,NV)抗原以及常见肠道致病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同时观察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包括腹泻持续时间和频率,发热、呕吐持续时间以及脱水的程度.结果 4 728例患儿中有一种及一种以上病原体感染的有3 595例(76.0%),实验室检测未发现病原体感染的患儿有1 133例(24.0%).其中RV感染有1 889例(40.0%),EAdV有412例(8.7%),NV感染有309例(6.5%),大肠埃希菌(VTEC) 274例(5.8%),沙门菌属276例(5.8%),肺炎克雷伯菌感染123例(2.6%),志贺菌78例(1.6%),金黄色葡萄球菌70例(1.5%)和产气荚膜杆菌126例(2.7%).其中1370例(29.0%)腹泻患儿存在混合感染,以RV合并NV感染150例(3.2%)及RV与产气荚膜菌混合感染127例(2.7%)为最常见.混合感染所致的儿童急性腹泻较单一感染临床表现更加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轮状病毒仍是儿童急性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次为NV、EAdV、沙门菌属及VTEC.混合感染中轮状病毒合并诺如病毒感染最常见.在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时,VTEC与各类病毒合并感染发生率最高.多种病毒感染与单一病毒感染腹泻患儿比较,呕吐持续时间和脱水程度较严重,而发热及腹泻持续时间、腹泻频率则无明显差异.病毒合并细菌感染与单一病毒感染和单一细菌感染腹泻患儿的临床表现比较,混合感染患儿发热、呕吐及腹泻持续时间长,腹泻、脱水程度都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