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30例吸烟者、30例有吸烟史现戒烟者以及30例无吸烟史者行甲襞微循环观测。结果表明,吸烟组甲襞微循环有明显改变,总积分值高于戒烟组和无吸烟的对照组(P<001)。其主要改变为:管袢输入枝、输出枝管径增宽,管袢扭曲、分叉,血流速度减慢,红细胞聚集度增加。戒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改善,但与吸烟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对照组比较,其形态改变尚未完全恢复(P<001)。以上结果提示,吸烟可引起机体的慢性微循环障碍,戒烟可对其造成的损害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梗塞病人白细胞流变性与球结膜微循环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核孔膜滤过法对31例急性脑梗塞病人和23例健康查体者的白细胞流变学及其他有关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同时检查了球结膜微循环。结果提示病人组白细胞总数、变形指数及球结膜微循环积分值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而红细胞流变学有关指标无明显变化。认为白细胞流变性异常在急性脑梗塞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球结膜微循环可作为估价脑梗塞发生、发展、预后和疗效评定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新正天丸对偏头痛血瘀证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偏头痛血瘀证病人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改变及新正天丸治疗后的影响。方法 :对照观察 3 6例偏头痛血瘀证病人发作期、治疗后和 2 8例正常人甲襞微循环 ,检测 2 8例偏头痛病人球结膜微循环 ,并与 2 6例正常人相比较 ,重点观察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形态、流态及血管袢周围状态等多项指标 ,并以加权积分法计算其积分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发作期存在明显的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改变 ,主要表现在毛细血管管径缩小 ,管袢形态异常 ,袢周出血。经新正天丸治疗后 ,管袢清晰度增强 ,血流速度加快 ,红细胞聚集性下降 ,加权积分法示治疗前后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有显著性改变 (P <0 .0 5~ 0 .0 1)。结论 :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障碍可能是偏头痛血瘀证的重要病理特征 ,新正天丸对其微循环障碍可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观察了4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甘糖酯治疗前后红细胞滤过指数和甲襞微循环的改变。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红细胞滤过指数明高于正常人(P<0.001),治疗后红细胞滤过指数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且治疗20天后红细胞滤过指数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前甲襞微循环血管形态血液流态、袢周状态及总积分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01),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5.
葡萄糖耐量减低患者的甲襞微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葡萄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甲襞微循环的观察,探讨IGT对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应用田氏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评分方法对45例IGT患者和40例健康人的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测量记分比较。结果 IGT组甲襞微循环总积分值及管襻形态、流态、襻周状态积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主要改变为:管襻数减少,输入枝管径狭窄,管襻清晰度下降,血流缓慢,红细胞聚集,微栓子、渗出及出血的可见率增加,其中以流态改变量最为明显(P<0.01)。结论 IGT组的甲襞微循环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变,可能与IGT患者存在的高胰岛素抵抗的引起的凝血机制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全军微循环专业组制定的甲襞微循环综合定量标准,观测了69例光血治疗前后脑梗塞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脑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的主要特点是管袢内血液流速的减慢,出现红细胞聚集和偶见白色微栓,管袢周围  相似文献   

7.
脑梗塞中医证型与微循环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庆全 《中国微循环》2001,5(4):306-307
目的 探讨脑梗塞中医证型与甲皱球结膜微循环的关系。方法 对115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甲皱及球结膜微循环观察。结果 中医各证型之间具有不同的微循环改变,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主要以甲皱微循环异常为主;痰热腑实证,风火上扰证主要以球结膜微循环异常为主。血液流速缓慢。红细胞中,重度聚集是其共性。结论 微循环变化可做为脑梗塞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通心络对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通心络对脑梗塞患者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6 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通心络治疗组 ,并于治疗前后进行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检测。结果 :通心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甲襞微循环及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明显下降 (P <0 .0 5 )。结论 :通心络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等作用 ,能改善脑梗塞患者的微循环 ,降低血粘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24例单纯室缺不合并肺功脉高压患者手术前后甲襞、球结膜微循环变化,评分标准按田牛教授提出的甲襞、球结膜微循环综合定量积分法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室缺组甲襞微循环改变主要是管袢输入枝,袢顶直径变细,交叉畸形管袢发生增高。室缺组的总积分、形态积分、袢周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甲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36例老年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与40例正常对照组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发现疾病组存在明显微循环障碍,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探讨高压氧(HBO)对急性缺血性脑中风的治疗价值及机理。方法对40例脑梗塞患者予以HBO加尼莫地平治疗(HBO组),40例脑梗塞患者予以尼莫地平加甘露醇治疗(药物组),于治疗前后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DI)、球结膜微循环(BCM)、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改变,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BO组治疗后BCM改善显著(P<0.01),DI明显增强(P<0.01),但TCD无明显变化(P>0.05)。药物组治疗后BCM、DI及TC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CM、TCD与HBO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DI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评价,HBO组与药物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BO在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方面并不优越于常规药物的疗效,它具有双重性,既有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影响,必须适当选择适应症,并应与扩血管药、钙离子拮抗剂联合使用以对抗其不利的影响,有利于缺血脑中风的治疗及康复。  相似文献   

12.
药物爱维治与胞二磷胆碱治疗脑梗塞患者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爱维治治疗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球结膜微循环(BCM )、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 )、内皮素 (ET)、血小板P 选择素CD62 p(CD62 p)及红细胞变形指数 (DI)的影响。方法 :1 1 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分为爱维治组 60例、二磷胆碱组 5 0例 ,检测二组患者治疗前后BCM、TCD、ET、CD62 p及DI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爱维治组BCM明显改善 ,TCD血流明显增加 ,DI明显增强 ,CD62pET明显降低 ,与胞二磷胆碱组比差异显著 (P <0 .0 1 )。结论 :爱维治治疗可改善微循环、促进脑代谢、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及释放 ,对脑梗塞的康复有益。  相似文献   

13.
702例正常成人红细胞变形性与性别、年龄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激光衍射法对702例正常成人的红细胞变形指数DI值测定,并将测得的各个数据随年龄增长配对分不同年龄(范围)组作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正常成人红细胞变形性随增龄呈抛物线状的改变。性别年龄与红细胞变形性关系有如下特征:(1)18~29岁男女组的DI值随增龄呈上升状态,达到正常成人的高峰,与增龄呈显著正相关,相关有显著意义,P<0.05。(2)18~44岁男女组随增龄DI值开始呈缓慢下降趋势,相关性由18~29岁的正相关逐渐过渡到负相关,相关无显著性意义,P>0.05。(3)18~49岁开始直至79岁男女各组随增龄红细胞变形性明显下降,与增龄呈显著负相关,相关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男女性的DI值,54岁以前男女各组间比较,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18~59、18~64、18~74和18~79岁男女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提示:正常成人在青年、壮年和老年前期、老年期的红细胞变形性有其不同变化特点,性别年龄与红细胞变形性相关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与血脂的关系,分别用激光衍射法和酶分析法检测了28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的RCD与血脂含量,并将二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经t检验表明,病人组血脂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病人组的RCD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也有高度显著性(P<0.01);病人组的RCD与总胆固醇(TC)呈负相关性,在心、脑血管疾病中P<0.05,而在伴有血脂升高的高血压和糖尿病中P<0.01。以下结果提示,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血脂与RCD的变化,检测二者对该病的预防和监测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国产BL88-C型激光衍射红细胞变形仪,对34例脑血栓形成急性期患者进行红细胞变形性的测定,并与同期住院的34例上呼吸道感染和周围神经病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红细胞变形指数(D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以低剪切力时尤为明显,说明红细胞变形性降低是脑血栓形成的原因之一,并提示随年龄的增加,急性脑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定了4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红细胞滤过指数(RBC-IF)、红细胞C_3b花环率(RBC-C_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观察红细胞免疫粘附(RCIA)功能变化对红细胞变形性(RCD)的影响。结果显示脑梗塞患者RBC-IF增高,RBC-C_3bRR下降,RBC-ICR上升,表明脑梗塞患者RCD和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下降。且RBC随着RCIA功能下降其变形能力也有所降低。提示脑梗塞时RBC免疫功能改变也是影响RCD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观察153例恶性肿瘤(MT)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病情越重,RCD下降越明显。RCD下降与血液粘度增高、RBC膜过氧化性损害加重有关。血液粘度增高及RCD下降有利于肿瘤细胞的附壁、癌性血栓形成,使肿瘤免疫失效,有利于肿瘤生长及转移。认为RCD的检测对了解MT的病情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改善血流变性、提高RCD、有助于缓解肿瘤生长及转移的预防。  相似文献   

18.
抗氧化剂茶多酚对微循环的影响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氧化药物的研究与应用引起药理及临床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国内从天然植物中筛选抗氧化剂已取得很大进展,茶多酚(TP)就是从绿茶中提取的抗氧化药物,据文献报道它对活性氧自由基(OFR)具有很强的清除作用[1],特别是TP的保健与治疗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2]。为此我们观察了TP对飞行人员抗氧化作用及球结膜微循环(BCM)的影响,旨在为飞行人员选择合适的天然抗氧化药物。1 资料与方法1.1 实验对象及分组选不嗜浓茶,年龄为25~40岁健康疗养飞行人员40名,其中歼击机、运输机各20名。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二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DMCI)患者颈动脉斑块及甲襞微循环变化。方法:将11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DMCI组(n=40)和非糖尿病脑梗死组(NDMCI组,n=70),并设健康体检对照组(CON组,n=60)。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各组双侧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采用微循环检测系统观测各组甲襞微循环(NFM)形态、流态和袢周状态,并运用加权积分法分析比较各组分值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DMCI组颈动脉内膜增厚者为15.00%,与NDMCI组的15.7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DMCI组颈动脉斑块占67.50%,显著高于ND-MCI组的54.29%,P<0.01。DMCI组NFM形态和袢周状态积分值与NDMCI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DMCI组NFM流态积分值(2.16±0.70)明显高于NDMCI组(1.16±0.66),P<0.01;主要表现在DMCI组微血流呈粒缓流和/或粒摆流,甚至停滞,同时白色微小血栓(白微栓)数量及红细胞重度聚集和微血管渗出、出血均比NDMCI组严重,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明显增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和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20.
观察120例脑梗塞患者用精制蝗蛇抗栓酶(Svate-3)治疗有效率92.5%.治疗前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RCD)明显低干对照组(P<0.01),病情越重,下降越明显(P<0.01).治疗后RCD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疗效越好,提高越显著(P<0.01).认为RCD的检测对了解病情、判断疗效有重要意义.在治疗脑梗塞时,重视RCD的提高,有助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