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评价麻疹疫苗效价及免疫原性,更好地做好麻疹疫苗接种管理工作.[方法]2006年7月分别选择8月龄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儿童60人、4周岁麻疹疫苗复种免疫儿童60人,于接种前当天及接种后1个月各采集末稍血0.3 ml,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IgG抗体.选择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辖区内2个接种门诊,各采集麻疹疫苗10支,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板法,进行麻疹疫苗效价检测.[结果]3个采样点麻疹疫苗效价均值为3.73 log CCID50/ml,合格率100.00%.8月龄儿童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均较免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免疫成功率为93.33%.4周岁儿童复种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较免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种免疫后GM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复种免疫前抗体阴性及低水平抗体儿童免疫成功率为100.00%;免前抗体 1∶800者,免后抗体4倍增长率为28.30%.[结论]邳州市冷链系统运转正常,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较高,两剂次麻疹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进一步了解消灭脊髓灰质炎免疫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新生儿出生后即按计划免疫程序。 2、 3、 4月龄进行基础免疫 ,4岁龄前的每年 12月 5日和次年的 1月 5日进行 2个轮次的强化服苗 ;观察儿童分别在基础免疫前、后 ,4岁和 7岁龄时采血 ;用微量细胞法测中和抗体。结果 :1990年来疫苗效价 12个批次 ,其效价均符合疫苗总剂量的 5 .6 3;观察儿童经基础免疫后 , ~ 型中和抗体 10 0 %阳转 ,GMRT为 10 5 .93、 10 5 .93、 90 .5 7,强化免疫后 (4岁龄 )为 373.2 5、2 85 .4 8、 2 72 .89;其抗体滴度增长与基础免疫后相比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7岁时 3个型中和抗体 GMRT已有下降 ,但其与基础免疫后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国家实施的消灭脊髓灰质炎的疫苗免疫方案可在儿童中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3.
国家为实现2000年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的目标,自1993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强化免疫活动(NID),以最大限度地消除“零剂次免疫”的儿童。由于强化服苗地区,要求4周岁以下儿童服苗率达到95%以上,因此,6月龄以上儿童在经过全程基础免疫后,到4周岁时可能要经过6~8轮次的强化服苗,其对机体免疫应答的影响及其评价,国内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是我们一个横断面的观察结果。1 材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 在我市城区选择一个计免工作达标的街道,免疫接种史清楚,身体健康的6月~7岁儿童(年龄计算到1997年12月31日)计200人,其中男性107人,女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微量中和试验共检测81份血清标本,结果表明:我县儿童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和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97.53%;93.82%;97.53%和81.35;58.77;41.01。上述指标中三个型别间和三个年龄组间的抗体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几何平均抗体滴度(GmT)三个型别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三个年龄组间GmT以0~1岁组最高,2~3岁组最低。结果提示:4周岁以下的儿童仍然是预防脊灰的重点,因此,对4周岁的儿童加强服苗是适合的。为实现卫生部提出在1995年全国消灭脊灰这一目标,对0~4岁的儿童进行两轮强化服苗是有必要的,并建议将强化服苗工作纳入计划免疫程序,以便统一执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县实施消灭脊髓灰质炎(Polio)免疫策略的效果,方法:在曾是Polio流行的乡镇,于1998-1999年定点采集0.5-7岁儿童粪便440份,Hep-2c细胞分离病毒;采取不同免疫状况儿童的手指微量血,用微量细胞板法测定中和抗体和疫苗效价回滴。结果:从440份儿童粪便分离PVⅠ型7株,Ⅱ型1株,Ⅲ型2株,经RT-PCR和T特征试验,均为疫苗相关性,PEV7株;强化服苗儿童中和抗体GMRT,Ⅰ-Ⅲ型分别达到386.04、359.72、310.36,与仅完成基础免疫儿童和4岁龄以上儿童中和抗体GMRT相比,经T检验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该免疫策略的实施,易感儿童均具高免疫屏障,能阻断Polio野病毒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2012年上海部分0~5周岁儿童的血清轮状病毒LLR型中和抗体水平及不同年龄段儿童轮状病毒感染的情况,为疫苗的研究提供科学数据。[方法]在2012年6—8月上海市静安区儿保门诊部就诊的儿童中,筛选无发热、无轮状病毒感染疑似症状的健康儿童血清标本210份,采用微量中和试验方法检测儿童血清对轮状病毒LLR型疫苗株的中和抗体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10份0~5周岁儿童血清中,轮状病毒LLR型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7.1%,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5.36;0~6个月婴儿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为16.0%,GMT为1∶28.72;7~11个月儿童血清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5%,GMT为1∶25.88。1~2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0.0%,GMT为1∶30.78,2~3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20.0%,GMT为1∶32.99,该两年龄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56.67%,GMT为1∶54.84,4~5周岁儿童的中和抗体阳性率为63.33%,GMT为1∶44.55,此两年龄组(段)儿童的阳性率和GMT均显著高于3周岁以下各年龄组,此两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3周岁儿童中和抗体水平较低,特别是7~11个月年龄组为最低,提示可能为轮状病毒感染的高危儿童群体。  相似文献   

7.
鹰潭市2008年正常人群麻疹免疫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鹰潭市正常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1岁、1~2岁、3~4岁、5~6岁、7~14岁、15~19岁、≥20岁7个年龄组随机抽取557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方法进行麻疹IgG抗体滴度测定.[结果]557人抗体阳性率为92.9%,保护率为85.1%,抗体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1:1 673.8.<1岁组免疫水平较低,1~2岁组免疫水平较高,常住儿童免疫水平高于流动儿童,男女间免疫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鹰潭市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较高,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近期不会有麻疹暴发 疫情,但要达到消除麻疹的目标,还要进一步提高麻疹疫苗接种率,或开展麻疹疫苗强化接种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陕西省近年麻疹流行的疫苗免疫因素,研究现行麻疹疫苗对流行株的实际保护效果。[方法]用微量中和试验测定麻疹疫苗免疫血清和麻疹病人急性期血清对麻疹疫苗株和野毒株的中和抗体水平。[结果]健康儿童麻疹疫苗免疫血清和有免疫史的麻疹病人急性期血清对麻疹野毒株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61.04、30.24,明显低于对S191株的GMT105.61、83.72),S191株中和抗体效价≤8的健康儿童疫苗免疫血清中,有16.7%野毒株中和抗体阴性。[结论]由于麻疹流行株的抗原变异导致现行麻疹疫苗的保护力可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BRD-Ⅱ株减毒风疹活疫苗的血清免疫学效果.[方法]1~4岁易感儿童接种BRD-Ⅱ株冻干风疹疫苗,免疫后1个月和1 a采血,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IgG抗体.[结果]免后1个月,风疹IgG抗体阳转率100%,其GMRT(血清中和抗体)在245.75~284.15;免疫后1 aGMRT与免疫后1个月相比,下降滴度较明显(P<0.05),3.1%儿童IgG抗体阴转.[结论]BRD-Ⅱ株减毒活疫苗具有接种副反应轻微,免疫原性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临沂市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随机抽取2个县区1 534名0~39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1 534人中抗体阳性1190人,阳性率77.57%,几何平均滴度(GMT)1:783.1~12岁儿童抗体阳性率最高(85.71%~98.44%),GMT则从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麻疹疫苗初种8~12月龄儿童188人,免疫成功率为96.81%;麻疹疫苗复种5~7岁儿童186人,免疫成功率61.29%;免疫后抗体GMT初、复种疫苗分别比免疫前提高28.4倍和3.1倍.结论大年龄儿童及成人的麻疹抗体水平仅达到中低水平;不论是初种或复种,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苗高抗体水平者.  相似文献   

11.
湛江市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湛江市健康儿童脊髓灰质炎(脊炎)中和抗体水平,评价湛江市近年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于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对雷州市、昊川市、徐闻县的健康儿童进行脊灰中和抗体水平调查,选择2~4、6~8、13~15岁3个年龄组儿童进行随机抽样,共抽取323名进行血清中和抗体检测。结果 3县(市)健康儿童脊灰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CMT)分别为99.38%、98.76%、98.45%,和1:87.36、1:81.56、1:45.30;Ⅰ、Ⅱ型脊灰中和抗体GMT以2~4岁组最高,6~8岁组次之,13~15岁组最低,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Ⅲ型中和抗体GMT各年龄组之闻差异则无显著性;雷州市脊灰各型中和抗体GMT明显高于徐闻县。结论 湛江市健康儿童有较高的脊灰免疫水平,并已形成有效的免疫保护屏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准确评价A群流脑疫苗的免疫效果。[方法]2004年11月至2005年2月,对靖江市部分10-22月龄儿童进行A群流脑多糖疫苗基础免疫效果检测。[结果]检测73名幼儿,免疫前抗体阳性率为15.07%,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1.15;免疫后抗体阳性率为89.04%,GMT为1∶4.40。62名免疫前无抗体幼儿全程接种疫苗后抗体阳转率为87.10%,73名幼儿抗体滴度4倍以上增长率为83.87%。[结论]靖江市A群流脑疫苗基础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衡阳市实现无脊髓灰质炎后健康人群脊髓灰质炎免疫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29岁以下健康人群128名4个年龄组血清,采集血清作脊髓灰质炎中和抗体IgG检测。结果1995-2004年全市儿童糖丸(OPV)基础免疫与强化免疫服苗率分别98.02%、98.88%,脊髓灰质炎Ⅰ、Ⅱ、Ⅲ型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8.5%、100%、100%;Ⅰ、Ⅱ、Ⅲ型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62、1:179、1:348。结论衡阳市儿童服苗率及29岁以下健康人群抗体阳性率和平均滴度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已形成了有效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4.
娄可令  刘林  温之花  李殿华 《健康天地》2009,3(12):93-94,99
目的:评价麻疹疫苗效价及免疫原性,更好地做好麻疹疫苗接种管理工作。方法:选择8月龄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儿童60人,4周岁麻疹疫苗复种免疫儿童60人,每名儿童于接种前当天及接种后1个月各采集末稍血0.3ml,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麻疹IgG抗体。选择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其辖区内2个接种门诊,各采集麻疹疫苗10支,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板法,进行麻疹疫苗效价检测。结果:检测麻疹疫苗3份,疫苗效价均值为3.7310g CCID50/ml,合格率100%。8月龄儿童基础免疫后抗体阳性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均较免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基础免疫成功率为93.33%。4周岁儿童复种免疫后抗体阳性率较免前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种免疫后GMT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种免疫前抗体阴性及低水平抗体儿童免疫成功率为100%;免前抗体1:800者,免后抗体4倍增长率为28.30%。结论:邳州市冷链系统运转正常,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较高,两剂次麻疹疫苗接种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1~10岁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免疫水平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监测福建省1~10岁儿童流行性乙型脑炎免疫水平为今后制定免疫方案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在全省部分县(市、区),每县随机抽取2个乡(镇),每乡(镇)将1~10岁儿童分成10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随机抽取5名儿童共1608名,调查乙脑疫苗免疫史,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乙脑抗体。[结果]乙脑抗体总阳性率为57.9%(929/1608),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33.01,不同年龄组乙脑HI抗体GMT和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有免疫史儿童的抗体阳性率(64.5%)高于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的(40.3%),不同县(市、区)儿童之间乙脑抗体阳性率(36.7%~83.5%)有差异。[结论]要继续抓好乙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提高疫苗接种率和接种质量,及时进行加强接种。进一步提高儿童乙脑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6.
1999年南宁市1~4岁健康儿童麻疹抗体水平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实用预防医学》2002,9(5):558-558
南宁市 1999年对 4 0 4名 1~ 4岁健康儿童进行了麻疹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 ,麻疹抗体阳性率为 89.0 8%,抗体滴度≥ 1∶ 80 0的占 4 7.5 2 %,几何平均滴度 (GMT)为 1∶ 5 13,说明南宁市 1~ 4岁儿童麻疹抗体滴度处于较低水平 ,有发生麻疹流行的潜在危险性。为提高我市儿童的麻疹免疫水平 ,控制麻疹的发生 ,建议在我市对 3~ 4岁的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再免疫。  相似文献   

17.
刘卫华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081-1082
目的了解永州市麻疹疫苗(MV)强化免疫的效果和人群麻疹抗体水平,制定控制麻疹措施。方法随机抽取560名0~14岁健康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IgG抗体。结果560人中抗体阳性455人,阳性率77.57%,几何平均滴度(GMT)1:783。以1~12岁儿童抗体阳性率高(85.71%~98.44%),GMT则从6岁开始下降至中低等水平,抗体阳性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观察MV初种8~12月龄儿童120人,免疫成功率为96.81%;MV复种5~7岁儿童140人,免疫成功77.9%;免疫后抗体GMT分别比免疫前提高28.4倍和3.1倍。结论不论是初种或复种,免疫前抗体处于中低等水平者其免疫成功率显著高于免疫前高抗体水平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人群血清对麻疹流行株与疫苗株中和能力的差异。方法采集麻疹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麻疹疫苗免疫前后儿童血清以及流动人口血清,分别对疫苗株沪191与2005年麻疹流行株进行中和抗体(NT)滴度测定。同时,利用疫苗株、浙江省当地流行株制备动物免疫血清,与相应毒株进行交叉中和试验,测定各毒株之间抗原比。结果疫苗免疫后儿童血清对疫苗株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50.82,高于流行株MVi/ZJ/05/7(GMT值为27.35)1.86倍;患者恢复期血清对流行株的中和能力(GMT值为386.95)显著高于疫苗株(GMT值为151.83);流动人口血清对流行株中和抗体GMT值均小于疫苗株,差异为2.22~4.17倍;MVi/ZJ/99/1、MVi/ZJ/04/1和MVi/ZJ/05/7与疫苗株间抗原比分别为4.28、5.24和5.66。此外,部分患者急性期血清对疫苗株存在低滴度的中和抗体,GMT值1:4左右。结论不同人群血清对麻疹疫苗株与流行株的中和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滴度的疫苗抗体不能有效保护个体免受麻疹流行毒株的侵袭,应加强麻疹病毒变异与疫苗效果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9.
脊灰疫苗常规免疫前后抗体水平监测南京市卫生防疫站田常耘徐斐肖庆英王秀华许阳婷我们于1992年对3次服苗的44例12月龄内儿童脊灰疫苗的基础免疫、第4次服苗的57例1.5~2岁和第5次服苗的65例4岁儿童的加强免疫进行了免疫前、后脊灰中和抗体水平监测。...  相似文献   

20.
罗涛  唐德亮  王芳  邓茂铭  潘宏  刘静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21):4156-4158
[目的]了解乙脑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目标儿童抗体水平,为预防和控制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采血,用反向被动凝集抑制试验检测血清抗体.[结果]免疫后目标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由免疫前的34.71%上升至免疫后的99.1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由1:3.40加上升为1:138.69:免疫前血清抗体阴性的儿童、免疫后抗体阳转率为98.78%.免疫后不同年龄、性别、民族、地区和免疫史的儿童血清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前抗体水平低者免疫后抗体阳转率高.[结论]强化免疫后目标儿童血清抗体水平明显升高,各年龄组均达到了96%以上的免疫成功率指标,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免疫后血清抗体水平不受年龄、性别、民族、地区和免疫史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