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腔内治疗前心理干预在临床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腔内治疗前的作用。方法:将60例宫颈癌患者分成对照组(A组)、干预组(B组),分别釆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干预组经过心理的干预治疗后(SAS)、(SDS)总得分明显降低。结论:对宫颈癌患者后装治疗前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治疗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骨伤致残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以136例骨伤致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组除需常规护理外,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入组时和4周末进行自评。结果:入组时SCL-90,SDS,SA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4周末,SDS,SAS评分心理干预显著于对照组,SCL-90评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5项因子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说明心理干预组得分明显小于对照组,心理干预可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结论:对于骨伤致残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杨铁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853-4854
目的探讨对住院老年患者卒中后心理障碍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卒中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加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分别于心理干预前及干预后运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干预后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改善住院老年患者卒中后心理障碍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苏义基  危静 《吉林医学》2011,(17):3419-342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焦虑、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59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进行心理干预,干预前后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焦虑和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治疗组的SAS和SDS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减轻脊髓损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为有心理问题的精神分裂症家属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和帮助。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6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提供心理干预的依据;心理干预前和心理干预4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测评,并进行评分比较,评估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SCL-90中躯体化、焦虑、抑郁及恐怖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家属的心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他们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SAS心理干预前与心理干预后有显著差异(P〈0.01),SDS心理干预前与心理干预后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心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8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4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20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MH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在康复期给予及时的心理干预对不良情绪产生的重要影响。方法选取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n=45),2组均采用利培酮片治疗,常规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药物治疗上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在入组时及3周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经过3周的心理干预SAS(38.61±10.32)、SDS(40.30±1044)评分比入组前明显降低,且干预组3周后的SAS、SDS评分结果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心理干预改善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华  李遵清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8):2330-233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的改善效果,为促进患者的身心康复提供依据.方法:6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心内科住院患者按抛硬币分组法被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程度进行评定.结果:两组间治疗前比较,SAS、SD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研究组SAS、SDS评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对照组SAS、SDS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变化显著(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性。方法:对6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36例,对照组32例。对干预组进行综合心理干预,评定并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得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SAS、SDS首次评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2周后的再次评定结果,心理干预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严重程度,并可提高其临床疗效、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俊  史青  宋磊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9):2232-2234
目的: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未进行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干预对肺癌患者心理状况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配到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干预组在躯体治疗的同时,配合用心理干预的方法,对照组只进行躯体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心理状况的测评,治疗全部结束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干预组SAS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干预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干预组患者的不良情绪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为:干预组显效率93.3%,对照组为76.7%,干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肺癌患者适时进行心理社会干预,能更有效改善不良情绪,控制症状,提高疗效,是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法之一,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状况问券调查,并对50例体检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在SCL-90量表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以及SAS、SDS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O.05~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紧张、抑郁、恐惧,因此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7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于入组时、入组1个月和2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估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心理干预后1个月、2个月,干预组患者SAS、SDS标准分与干预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不良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功能性便秘患者(F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相比干预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比对照组明显,2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显著改善FC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有助于FC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属焦虑郁抑的影响。方法:将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属有焦虑郁抑的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健康宣教基础上对家属采用心理干预措施,观察4周。于心理干预前及心理干预后4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心理干预4周末,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及同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性痴呆患者家属焦虑郁抑,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马文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5):112-11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治疗对中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药物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90例中老年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曲组:心理干预组45例,给予氯沙坦进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45例,仅给予氯沙坦药物治疗:两组疗程4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测量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值,比较其疗效。结果两组在治疗前SAS和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心理干预4周后干预组患者不仅SAS、SDS标准分与干预前比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血压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的同时若给予适当的心理干预,能取得更好的降压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不孕症患者行人工授精焦虑与抑郁的调查及心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韦静 《广西医学》2009,31(1):63-65
目的探讨接受人工授精治疗的女性患者的焦虑与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接受人工授精治疗的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对照组50例健康受试者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对研究组妇女实施2周针对性心理干预后再次测评SAS及SDS 1次,并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的比较。结果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均较心理干预前下降(P〈0.01)。结论针对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接受人工授精治疗的妇女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VF—ET)治疗妇女的焦虑与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50例准备接受IVF-ET治疗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对照组50例健康受试者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对研究组妇女实施2周针对性心理干预后再次测评SAS及SDS1次,并进行心理干预前后的比较。结果: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理干预后,研究组SAS、SDS评分及焦虑、抑郁发生率均较心理干预前下降(P〈0.01)。结论:针对性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IVF—ET妇女焦虑、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8.
马玉莲 《中国民康医学》2013,25(6):10-11,63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调适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按抛硬币分组法将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性病房护理,接受常规性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为期4周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两组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前,两组SDS、SAS、SCL-90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干预后,研究组SDS、SAS及SCL-90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消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对改变冠心病患者情绪和提高临床疗效的效果。方法:将108名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54例)进行对照研究。实验组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对照组只进行临床常规治疗。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于心理干预前、心理干预后1个月末及3月未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行为干预后实验组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因子分、人际关系因子分、抑郁因子分、焦虑因子分、恐怖因子分明显低于临床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SAS(45.44±10.27)分、SDS(52.86±10.13)分,标准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行为干预能明显提高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组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结论给予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焦虑及抑郁情绪,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