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制备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与破伤风类毒素(TT)结合疫苗,并研究其免疫学特性.方法 TT经溴化氢活化后与己二酰肼形成TT-酰肼基衍生物,在碳二亚胺作用下与HBsAg共价结合.将结合物、HBsAg及乙肝疫苗免疫小鼠,并设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7、14、21、28 d取血,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于第7、28天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脾单个核细胞(mouomlclear cells,MNC)分泌HBsAg特异性IFN-γ和IL-2能力.结果 成功制备了HBsAg-TT结合物,该结合物诱导抗-HBs阳转率及抗体滴度均较单独免疫HBsAg及乙肝疫苗组高,主要以IgG2a抗体为主,且分泌IFN-γ和IL-2的淋巴细胞数也显著增加.结论 用该方法 制备的HBsAg-TY结合疫苗,不仅可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还可诱导以TH1应答为主的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2.
破伤风类毒素非磷脂脂质体疫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二氧乙烯十六烷醚、胆固醇和油酸为原料制备非磷脂脂质体 ,试验证明其包裹率高、稳定性好。与破伤风类毒素(TT )铝佐剂疫苗相比较 ,TT非磷脂脂质体疫苗二针免疫小鼠产生的抗体应答水平高一倍左右 ,抗体亚类以IgG1为主 ,加入IFN γ可增加IgG2a亚类应答。但免疫脾细胞IL 2产量不高。此外 ,该疫苗鼻粘膜接种可诱导显著的血清抗体应答。因而这种新型脂质体值得疫苗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幽门螺杆菌微球免疫后Balbc小鼠血清IgG、IgA、胃肠sIgA的检测及脾脏IL4、IFNγ的mRNA表达水平、IgGASC、IgAASC数量的比较观察,探求疫苗的免疫保护机理。方法取Balbc小鼠口服免疫疫苗,剂量为150μg/(只·次),免疫时间为0、14、30d。2周后取血清及胃肠洗液进行抗体检测,同时取脾脏检测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及ELISPOT检测抗体分泌细胞数量变化。结果免疫后小鼠以上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微球疫苗所诱发的免疫保护是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制备肺炎球菌荚膜多糖(PNCPS)-蛋白结合疫苗适宜条件。方法:采用碳二亚胺法将14型PNCPS与破伤风类毒素(TT)结合,将结合物免疫NIH小鼠,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抗14例PNCPS的IgG抗体滴度。结果:结合反应产率和结合物中多糖,蛋白含量的测定显示试验成功合成了14型PNCPS-TT结合物,该结合物具有14型PNCPS的血清学特异性,将之免疫小鼠诱生的抗14型PNCPS特异性IgG抗水平显著高于单纯14型PNCPS。结论:试验成功地合成了14型PNCPS-TT结合物,本试验采用的结合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5.
缓释伤寒荚膜多糖微球疫苗免疫动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 PEL A为材料包裹伤寒沙门菌荚膜多糖 ,制成缓释微球疫苗 ,分别以口服及皮下注射的方式免疫BAL B/ C小鼠 ,分别在第 2 ,4 ,8周取血 ,收集唾液 ,用 RIA方法检测血清中 Ig G抗体及唾液中 s Ig A抗体效价。第 8周腹腔注射伤寒沙门菌活菌攻击各组免疫动物 ,计算免疫动物保护率。单剂微球疫苗皮下注射比常规液体疫苗更有效地诱导全身免疫应答 (P<0 .0 5 ) ,而口服微球疫苗组和微球疫苗皮下注射组均可诱导较强粘膜免疫 (P<0 .0 5 )。动物保护力实验表明 ,口服微球疫苗组免疫保护率 4 0 % ,微球疫苗皮下注射组免疫保护率为 10 0 % ,常规液体疫苗免疫保护率为 6 0 %。缓释伤寒荚膜多糖微球疫苗具有在体内释放速度慢 ,免疫效果好等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DL—聚乳酸微球大鼠体内的降解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凝胶渗透色谱,通过观察DL-聚乳酸分子量的变化,对两种不同分子量的DL-PLA微球在大鼠体内的降解进行了研究,探讨分析了降解机理。结果表明:DL-PLA微球在大鼠体内的降解为简单本体水解;初始DL-PLA分子量的不同对降解速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罗非鱼无乳链球菌PLGA微球口服疫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用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D,L-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包裹无乳链球菌制备的口服疫苗对罗非鱼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 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包裹无乳链球菌全菌和破碎后上清的PLGA微球,通过口服给予方式免疫尼罗罗非鱼,以注射灭活全菌疫苗为阳性对照,免疫后第7、14、21、28天测定受免鱼血清的白细胞吞噬百分比与吞噬指数、血清中的溶菌酶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抗体水平。人工攻毒实验比较罗非鱼无乳链球菌PLGA微球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 实验组鱼的白细胞吞噬百分比、吞噬指数、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低于阳性对照组;抗体水平也有类似结果,但第14天后阳性对照组鱼的抗体水平开始下降,而实验组鱼则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攻毒实验显示全菌和破碎后的上清微球疫苗相对免疫保护率(RPS)分别为57.63%和34.40%,阳性对照组为94.53%。结论 本研究制备的罗非鱼无乳链球菌PLGA微球口服疫苗能够增强罗非鱼对无乳链球菌的免疫反应,并可通过缓释作用使机体维持较高的抗体水平,可为罗非鱼提供一定的免疫保护,但其RPS低于全菌灭活注射疫苗。  相似文献   

8.
明胶微球乙肝疫苗动物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研究并优化微球乙型肝炎疫苗的配方,观察微球乙肝疫苗对温度的稳定性。方法 用明胶包裹HBs制备微球,设计不同配方及不同粒径微球乙肝疫苗、冻干微球乙肝疫苗于不同温度放置一定时间,免疫动物观察免疫效果。结果 微球疫苗HBs包裹率〉90%,微球疫苗的免疫效果受佐剂配方及制备程序等因素影响,〈10μm的微球(5.6μm)免疫效果明显优于〉10μm的微球(25.4μm)(P〈0.02)及铝佐剂组(P〈0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备抗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用破伤风类毒素免疫BALB/c小鼠,经细胞融合及筛选,将阳性杂交瘤细胞株扩大培养后免疫BALB/c小鼠,收获的腹水用Protein G柱纯化;对获得的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对杂交瘤细胞株进行稳定性检测.结果:筛选出5株稳定分泌抗破伤风类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制备得到不同表面电荷性质的聚乳酸微球。并利用表面截留原理,将不同表面电荷性质的微球结合到聚乳酸基材表面,制备获得了不同表面电荷性质的微球改性聚乳酸表面。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改性表面的稳定性、表面形貌的测试结果显示,该方法成功地获得了稳定的、具有不同表面电荷性质的微球改性聚乳酸表面;软骨细胞相容性测试结果表明正电荷表面性质的微球改性聚乳酸表面较其他表面电荷性质的微球改性聚乳酸表面具有更好的细胞相容性,更能促进细胞的黏附、增殖等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1.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微球的性质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乳酸及其共聚物是一类可生物取解的高分子聚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研究发现微球形式的聚乳酸可作为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的载体,通过其自身降解来调节药物释放,用于骨组织工程及其它医学领域的研究。本文介绍了聚乳酸及其共聚体的微球缓释系统的性质,并对其研究和应用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DL—聚乳酸微球的体外和大鼠体内的降解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凝胶渗透色谱(GPC),观察DL—聚乳酸(PLA)降解时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变化,以及测定体外降解液的酸值和降解后PLA的失重、对两种不同分子量的PLA微球的体外降解和大鼠体内的降解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①PLA降解表现两个阶段,开始降解较快,随后趋向平缓;②分子量较大的比分子量较小的降解快;③PLA体内外降解行为基本一致。作者认为PLA的降解是通过酯键的水解起主导作用,酶不参与或在降解中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注射用雌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以整体动物为研究对象,考察注射用雌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动物体内的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性。方法:肌注给药,显微镜观察组织切片,研究空白PLGA微球及载雌二醇PLGA微球的生物降解和相容性。结果:28d内,微球从规则球形降解为不规则微小颗粒,组织学观察空白微球和载雌二醇微球均未见病理改变。结论:注射用雌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缓释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和相容性。  相似文献   

14.
聚乳酸微球制剂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以聚乳酸(PLA) 为载体的微球制剂的研究概况,着重介绍了影响聚乳酸微球制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接种缓释霍乱微球疫苗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把霍乱弧菌Inaba569B株的外膜蛋白(OMP)包入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体内,制备成缓释微球疫苗。对微球在动物体内的靶向分布研究,表明口服微球后主要分布在肝、脾和肠系膜淋巴结等部位。采用微球疫苗免疫BALB/c小鼠后,收集其唾液、血清和粪便,采用BA-ELISA法检测了sIgA和IgG抗体滴度。在第6周,口服微球疫苗组的小鼠粪便sIgA滴度比口服游离OMP对照组高5倍;在第12周时sIgA高达10倍(224/22),同时小鼠血清IgG滴度也比对照组高14倍(1920/140)。采用霍乱弧菌经腹腔攻击免疫小鼠后,发现口服微球疫苗组保护率为50%~70%,皮下注射微球疫苗组保护率为80%~100%,而口服游离OMP组保护率仅为10%。  相似文献   

16.
影响基因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因免疫,即把外源目的基因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然后将重组的质粒DNA直接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外源基因在活体内表达,产生的抗原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发免疫反应。Wolff等(1990年)发现小鼠的骨骼肌细胞能捕获含外源基因的质粒并表达外源基因,首次提出了基因免疫的概念。Tang等(1992年)将含生长激素基因的质粒导入小鼠表皮细胞,88%的被免疫小鼠产生了抗生长激素抗体,二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显著提高。迄今已报道的DNA疫苗主要用于疾病防疫(如流感、艾滋病、结核病、肝炎、疟疾、科什曼病、牛疱疹病毒、狂犬病、脑炎病毒以及多种癌基因疫苗)、生育控制(如兔透明带蛋白、精子表面蛋白SP16基因疫苗、抑制素基因疫苗)、生长调控(如生长抑素基因疫苗)等方面。由于影响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很多,导致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不一,本文就影响DRA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重组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与AI(OH),佐剂联合应用协同增强破伤风类毒素(TT)的免疫原性观察。方法将高、低两个剂量的TT分别与高、中、低3个剂量的重组SEA同时吸附一定浓度的AI(OH)3作为样品组,同时设置高、低剂量TT分别与同样浓度AI(OH)3的吸附组作为对照;各组分别腹部皮下免疫NIH小鼠8只,0.5ml/只:免疫4周后,摘眼球采血,分离血清,检测各组抗TT抗体的IgG水平。结果在TT高剂量组,高、中剂量的SEA均能增强抗TT抗体的IgG水平(P〈0.05),而低剂量SEA组与对照组相比未能增强TT的免疫原性;在TT低剂量组,3个剂量的SEA均能显著增强TT的免疫原性,P〈0.05。结论TT联合重组SEA及AI(OH)3佐剂能诱导免疫后小鼠产生更强的体液免疫应答,SEA及AI(OH)3佐剂对TT具有协同免疫增强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和免疫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我国是以农村为重点的乙型肝炎 (乙肝 )高发区 ,表面抗原携带者达 1 2亿。 2 0 0 0万人为慢性肝炎患者 ,受感染者达我国总人口的 5 0 %~ 6 0 % ,因此 ,研制、开发和大量推广高质量乙肝疫苗是我国乙肝预防工作的重点。为了控制乙肝流行 ,国家从“六五”开始 ,就把病毒性肝炎列为重大国家科研规划之中。 1985年我国研制成功血源乙肝疫苗 ;1992年研制出基因工程CHO疫苗 ;1994年引进美国Merck公司的酵母基因工程疫苗开始试生产。在我国乙肝基因疫苗开发、引进和大量生产、应用上均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 ,如国产CHO疫苗和引进酵母疫…  相似文献   

19.
以溶剂-挥发法制备的聚乳酸微球为载体材料,阿奇霉素为被包裹药物.通过紫外光谱(UV)和扫描电镜(SEM)研究微球的包裹行为;建立药物的UV回归方程,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研究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行为,并建立药物的HPL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在阿奇霉素投入量为10%时微球具有较好的形态,而且包封率达到90%;药物的释放为两相释放,第一阶段为暴释,第二阶段为溶蚀释放.研究结果为聚乳酸药物缓释微球进一步应用提供技术和参数支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制备防龋基因疫苗的DNA/PEIA微球,并研究其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改进的溶剂挥发法双乳液(W1/O/W2)体系制备基因疫苗的DNA/PELA微球;测定了微球的形态大小、包封率及细胞毒性,将基因疫苗微球转染哺乳动物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和RT-PCR测定在其中表达的情况。结果制备的DNA/PELA复合物多呈球状,平均粒径1.806μm,对细胞无毒性,可在体外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并能正确地转录表达;结果证实基因疫苗微球转染效率低,提示微球中的DNA具有缓慢释放的特征。结论PEIA可作为防龋基因疫苗的投递系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释放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