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碘导致碘缺乏病(IDD)的发生和流行,补碘能有效预防和消除IDD。补碘方法主要有食盐加碘,口服碘油丸等。由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RhodifuselodeRRhone-pouleneRorerAntonycedex,France)生产的新型碘释放器,通过在饮水中加碘的方法防治IDD已在非洲及马来西亚应用并取得成功犤1-3犦。作者引进该释放器,先进行了实验室的观察犤4犦,然后应用于现场,现将应用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碘释放器圆柱形塑料网状孔桶,内装1支含碘化钠硅硐橡胶柱体(直径3.1cm,高10cm)由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提供。1.2应用地点承德市隆化县两间房村,各户均有潜水…  相似文献   

2.
碘石膏系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制的一种改良水质的新型补碘器材,适用于碘缺乏病(IDD)区补碘。将碘石膏浸泡在水中,可持久释放微量碘离子,病区人群通过饮这种含碘水,改善机体缺碘状态。为观察碘石膏的补碘效果,作者于1997年5~11月在IDD病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碘石膏的成分及释碘量 碘石膏由无水硫酸钙及碘酸钙组成,每块重约12g,含碘酸钙1g,折合含碘量为650mg。在17℃水中可持久释放碘离子30天左右,在70℃水中释碘  相似文献   

3.
碘的毒副作用及预防措施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特需人群强化补碘 ,服碘油丸作为我国消除碘缺乏病 (IDD)的一项辅助措施 ,在 IDD重病区及碘盐难以推广的边远地区广泛施行。该措施的实施 ,无疑对控制和消除 IDD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引起的毒副作用也屡有发生。为了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寻求安全、简便、有效的补碘方法 ,避免和减少补碘产生的毒副作用 ,笔者现就我国1989— 1998年各地报道的 4198例以口服碘油丸为主的辅助补碘中所致不良反应病例作一综述 ,并提出预防其毒副作用的几项措施 ,供同行们参考。1 毒副作用1.1 碘过敏 碘过敏是强化补碘中最常见的异常反应 ,可占异常反…  相似文献   

4.
我国补碘状况及补碘新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碘是人体已经明确的8种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世界范围来看绝大部分国家均有不同程度的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corders,IDD)流行,其流行原因主要是环境碘缺乏。全世界约有16亿人生活在缺碘环境中。我国已知有4.25亿多人口生活在碘缺乏病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补碘对缺碘Wistar大鼠甲状腺的影响。方法于2003—03~2004—03取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4周龄Wistar大鼠经低碘饲料喂养3个月建立缺碘大鼠模型,对其进行8个月的1倍、3倍和6倍补碘,3个补碘量分别对应于前期流行病调查所见的3个农村社区的碘摄入水平。观察缺碘大鼠经不同剂量补碘后甲状腺功能、形态的变化。结果在补充1倍、3倍和6倍碘后,缺碘甲状腺质量分数未能恢复,仍然为甲状腺肿,甲状腺内碘潴留。电镜下缺碘引起的内质网扩张和线粒体肿大在补碘后未见恢复,且随补碘剂量的增加,超微结构损伤呈现加重的趋势。结论对缺碘动物单纯补碘可能难以纠正起初缺碘引起的甲状腺损伤,甲状腺可能处于亚临床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6.
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缺碘可造成内分泌功能紊乱而导致各种疾病。为了实现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有必要对居民的碘营养状况调查清楚以便在缺碘地区实行人工补碘。所以作者随机采取天津市内6区及其周围4个近郊区50个小学1128名学生日间一次随机尿样,同时在每个小学采取水样进行测定,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当前IDD最严重的问题是轻度缺碘或补碘不足所造成的亚临床损伤,其中包括精神运动发育障碍,为了评价不同碘营养水平对人体精神运动机能的影响,了解缺碘地区“正常人群”是否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运用津医精神运动成套测验(JPB)对我室三种碘营养水平地区儿童进行了测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出生并居住于当地,未作人工补碘,智商正常(IQ90-130),无甲状腺肿大的8~10岁儿童,男女各半。12分组选择三种类型的未采取人工补碘地区作为研究现场。(1)对照组:非缺碘地区长海县獐子岛镇,…  相似文献   

8.
在碘缺乏病(IDD)防治监测及科研中,尿碘水平作为衡量人体碘营养状况的指标有重要意义。随着IDD防治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尿碘检测已逐渐成为IDD监测的常规指标。为了解哈尔滨市现阶段大学生碘营养状况,为科学评估现行补碘措施,指导该特殊人群合理补碘,  相似文献   

9.
碘元素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缺乏时机体会出现一系列的障碍,由于缺碘而造成的障碍统称为碘缺乏病(IDD 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机体缺碘的时期、程度不同,机体表现的障碍性质与程度也不同,儿童则表现为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落后,甲状腺肿,亚临床克汀病等。尿碘含量是反映人体碘营养状况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已成为IDD监测的常规指标心。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补碘对缺碘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定了缺碘地区人群口服碘油前后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和补体C3水平变化,结果发现,补碘前缺碘机体IgA和补体C3水平低于对照组,IgG和IgM水平均显高于补碘前的水平且高于上限的比例分别高达38.89%和62.03%,6个月时IgA和IgG水平又明显下降,提示补碘易于诱发缺碘机体的免疫反应,使其免疫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补碘对缺碘Wistar大鼠甲状腺的影响。方法于2003-03~2004-03取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部4周龄Wistar大鼠经低碘饲料喂养3个月建立缺碘大鼠模型,对其进行8个月的1倍、3倍和6倍补碘,3个补碘量分别对应于前期流行病调查所见的3个农村社区的碘摄入水平。观察缺碘大鼠经不同剂量补碘后甲状腺功能、形态的变化。结果在补充1倍、3倍和6倍碘后,缺碘甲状腺质量分数未能恢复,仍然为甲状腺肿,甲状腺内碘潴留。电镜下缺碘引起的内质网扩张和线粒体肿大在补碘后未见恢复,且随补碘剂量的增加,超微结构损伤呈现加重的趋势。结论对缺碘动物单纯补碘可能难以纠正起初缺碘引起的甲状腺损伤,甲状腺可能处于亚临床病理状态。  相似文献   

12.

文章解读今年颁布的中国首部《中国居民补碘指南》重点内容。碘是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适量碘摄入对 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后代脑发育等至关重要。食物中的碘不足以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普遍食盐加碘是最有效最经 济的补碘措施。妊娠妇女每天需碘量增加,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患者需要保持碘充足状态,而甲状腺肿的患者要 鉴别因缺碘还是碘过量所致,碘缺乏不仅导致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增加还能使恶性度更高的未分化型甲状腺癌和滤 泡性甲状腺癌病理类型增多。  相似文献   


13.
承德市是河北省IDD最重病区。碘缺乏可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特别是胚胎期可致不可逆的脑发育障碍。补碘后能有效消除IDD,提高儿童智力水平。国内已有资料报道缺碘地区经补碘后儿童智力水平可以达到非缺碘地区儿童的智力水平,但对其智力结构、社会生活能力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作者对市郊区重病区补碘后出生的10~12岁儿童进行了智力结构及社会生活能力,生长发育情况,甲状腺肿的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碘缺乏病(IDD)是自然环境缺碘使人体摄入碘不足造成一系列损害,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克汀病、聋、哑、瘫痪,而其最主要的危害是影响胎儿的大脑发育,导致儿童智力和体格发育障碍,造成碘缺乏地区人口的智能损害。尿碘含量是反映人体碘营养状况最敏  相似文献   

15.
碘对脾的形态学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利用PCVISION85PLUS计算机对脾切片进行图像分析,探讨缺碘、补碘及长期缺碘原代鼠脾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观察到由于碘影响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而影响脾的结构与功能。根据边缘区的结果.低碘引起免疫能力下降,补碘后免疫能力增强,长期缺碘有可能引起自身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缺碘地区补碘后儿童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对两个不同缺碘地区补碘后居民盐碘含量,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和尿碘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地区的盐碘中位数均大于20mg/kg,尿碘中位数均大于100μg/L,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均在5%~10%之间,两地区的观察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合理补碘完全能够纠正碘缺乏,改善儿童碘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7.
萃取光度法测定碘酸钾碘盐中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萃取光度法测定碘酸钾碘盐中碘魏要武史玉坤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机体摄入碘不足会导致碘缺乏病。我国是碘缺乏较严重的国家,病区人口达4.25亿[1]。加碘盐是预防、消除碘缺乏病的有效方法。1994年我国规定食盐加碘使用碘酸钾碘剂。为了确保人民能吃上合格...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补碘对缺碘机体甲状腺自身免疫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方法测定了缺碘地区人群口服碘油前后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和甲状腺刺激抗体(TSAb)水平变化。结果发现,缺碘机体补碘后的TRAb和TSAb水平均明显高于补碘前;TRAb从阳性检出率增高,12个月时其阳性检出率高达24.44%。表明缺碘地区人群补碘后其自身抗体水平增高且抗体阳性率增多。提示补碘可诱导缺碘机体发生甲状腺自身免疫反应,易产生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相似文献   

19.
轻度缺碘人群补碘后甲亢发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为探讨轻度缺碘地区人群食用碘盐后,在碘营养状况得以改善的同时,是否诱发甲亢。方法 比较补碘前后医院甲亢病例变化情况,同时对生活环境碘含量和人体碘代谢水平采用微量碘分析法进行测定。结果 显示杭州市食盐加碘后,居民每日从生活环境中摄入的碘量从70μg 上升到220~330μg,人群碘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甲亢病人较食用碘盐前有所增加,发病高峰年龄集中在20~54 岁之间,且女性较男性为高,而其尿碘值与正常人群无异,表明碘摄入量的增加,即使适碘状况,仍使部分敏感人群诱发甲亢。结论 建议在轻度缺碘地区实施全民补碘措施后,应开展人群的甲亢病情监测,以便为更科学地防治碘缺乏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补碘对缺碘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观察了缺碘地区人群口服碘油前后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改变。结果:补磺之前,缺碘机体的血清SOD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水平;补碘3-6个月之后其血清SOD水平高于服药前的水平,3个月时其高于上限的比例显增多,至12个月则显减少,结论:补碘可导致缺碘机体SOD水平升,设增强机体的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