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维生素B1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带状疱疹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确诊为带状疱疹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取更昔洛韦、维生素B1联合氦氖激光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更昔洛韦和维生素B1的治疗方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2组CD3+、CD4+和CD4+/CD8+均高于治疗前(P〈0.05),CD8+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下降的趋势,氦氖激光治疗对于恢复带状疱疹患者T淋巴细胞的细胞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田柳 《中国药业》2014,(23):15-17
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IFX)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方法将医院收治并接受IFX治疗的2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时期23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入组第0,2,6周分别接受IFX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5 mg/kg,第14周维持治疗1次。治疗前后采用Mayo评分、简化CD活动指数(CDAI)评分及内镜下CD严重度指数(CDEIS)评分对观察组治疗疗效进行评估。采集观察组治疗前1 d、治疗14周后及对照组患者空腹静脉血样本,检测总T淋巴细胞、总B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Mayo评分、CDAI评分及CDEI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IFX治疗前,观察组中16例临床治疗有效患者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其余7例治疗无效组患者(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比例均明显增高(P〈0.05),总B淋巴细胞比例未见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T淋巴细胞、总B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及CD8+T淋巴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与UC的发病明显相关,IFX治疗UC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其对SLE活动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SLE活动期组患者30例,稳定期组患者30例及正常对照组人群30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LE活动期组及稳定期组患者CD4+细胞的百分率均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的百分率均明显增高(P〈0.01),CD4+/CD8+比值也明显降低(P〈0.01)。SLE活动期组与稳定期组比较,CD4+细胞的百分率稍低于稳定期组(P〈0.05),CD8+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高于稳定期组(P〈0.01),CD4+/CD8+明显低于稳定期组(P〈0.01)。结论 SLE患者的T淋巴细胞表达是异常的,而且活动期和稳定期患者的表达水平有所不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检测,对SLE病情判断和临床治疗和观察是有一定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王静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46-4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分布的关系。方法: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8例,对其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根据患者身高、体重及白蛋白,将其分为营养正常与营养不良2组,分析患者营养状况与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关系。结果:营养不良组CD3+、CD4+、CD4+/CD8+比值明显低于营养正常组(P〈0.01),而CD8+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不良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5.
陈淑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187-2188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42例ITP患者和30例对照者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水平,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法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并评价其与血小板抗体水平的相关性。结果ITP患者PAIgG、PAIgA、PA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者(P〈0.01);与对照者相比,ITP患者外周血CD3+显著降低(P〈0.01),CD4+减低(P〉0.05),CD8+明显升高(P〈0.05),而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1),同时CD4+/CD8+比值的降低与血小板表面抗体IgG、IgA、IgM增高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ITP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和比例失常,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漂移,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对ITP的诊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带状疱疹病情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4年3月该院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门诊体检结果正常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和CD4^+/CD8^+)的数量。结果观察组的CD3^+、CD4^+和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CD8^+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带状疱疹患者存在CD3^+T、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的降低,及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功能的下降,其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观测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尤其是早期对于T淋巴细胞的检测,对带状疱疹患者病情发展的判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α2b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亦明 《海峡药学》2011,23(4):120-122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AU)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口腔科确诊RAU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予以干扰素α-2b 100万U肌肉注射,每周2次,连用12周。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率)的检测,并进行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评定。并以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0名作为对照者。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CD3+、CD4+明显减少,CD8+明显增加,CD4+/CD8+比值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经干扰素α-2b治疗12周后,患者外周血CD3+、CD4+明显增加,CD8+明显减少,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5.0%,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干扰素a-2b治疗RAU的临床疗效确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2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40例正常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并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恶性血液病组的CD3+、CD4+、CD4+/CD8+、CD3+CD16+CD56+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组、CL组、LM组和MM组的CD3+、CD4+、CD4+/CD8+、CD3+CD16+CD56+T淋巴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失衡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抗肿瘤能力减弱,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可以为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下腹部手术后不同镇痛方法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嘉  唐坤  曹靓 《淮海医药》2008,26(5):385-386
目的通过观察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不同的镇痛方法对T细胞亚群的影响,以探讨硬膜外术后镇痛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50例ASA分类Ⅰ~Ⅱ级择期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术后硬膜外镇痛,B组采用术后静脉镇痛,观查不同时间的VSA评分。分别于麻醉前(T1)、术毕(T2)、术后第1天(T3)及第3天(T4)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结果2组患者一般情况无差别。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2 h、术后1 d、术后2 d和术后3 d 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2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与T1相比,2组患者在T2和T3CD+^4、CD^4+/CD^8+均明显下降(P〈0.05),但与A组比较,B组T2、T3和T4CD^4+、CD^4+/CD^8+下降更为显著(P〈0.05),A组患者CD^4+、CD^4+/CD^8+在T4已恢复至T1水平,而2组患者CD^8+则变化不明显。结论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采用不同的镇痛方法,发现术后硬膜外镇痛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对术后的免疫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胰腺癌患者伽玛刀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观察20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淋巴细胞变化,并与20例健康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伽玛刀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8+,CD4+/CD8+,CD4+CD25+变化。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CD4+、CD8+值低于对照组(P〈0.01),伽玛刀治疗前后胰腺癌患者CD4+、CD8+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伽玛刀治疗前后CD4+/CD8+、CD4+CD25+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患者存在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抗肿瘤免疫反应差,伽玛刀治疗使患者CD4+、CD8+T淋巴细胞进一步减少,提示伽玛刀治疗中应辅以免疫调节剂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A组采用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麻。两组分别于麻醉前30 min(T0)、切皮后2 h(T1)、术后2 h(T2)和术后24 h(T3)采外周静脉血检测CD3+、CD4+、CD4+/CD8+、CD3+HLA-DR+和自然杀伤( NK)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 A组T2、T3时VAS评分分别为(3.86±0.46)分和(3.62±0.26)分,明显高于B组的(1.67±0.57)分和(1.94±0.42)分(t=4.624、4.841,均P<0.05)。 CD3+、CD4+、CD4+/CD8+、CD3+HLA-DR+与NK细胞指标:A组麻醉后各个时点上述指标均低于麻醉前(均P<0.05);B组在T1、T2时上述指标均低于麻醉前(均P<0.05);而在T3时与麻醉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A组麻醉后各时点上述指标均低于B组(均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静脉全麻比全凭静脉麻醉对直肠癌患者细胞免疫抑制更轻。  相似文献   

12.
刘坤  杨亚萍  赵培利  苗亮  孙谢文 《河北医药》2014,(14):2096-2098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肝功能的变化。方法6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接受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疗程为24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24周外周血T细胞亚群,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CD4^+亚群及CD4^+/CD8^+比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CD8^+亚群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后各指标变化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够显著提高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肝功能,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清热养肝丸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9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养肝丸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加安慰剂,疗程均为6个月。检测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含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值。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比值均升高,CD8+均降低,但观察组变化幅度更大,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养肝丸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可明显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细胞与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肺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全麻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患者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稀释为5mL);Ⅱ组麻醉诱导前30min静脉给予生理盐水5mL,2组患者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给予帕瑞昔布钠40mg(稀释为5mL)后均接PCIA(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泵给予芬太尼镇痛。于麻醉前(T0),手术开始后2h(T1),术后24h(T2)、48h(T3)、120h(T4)5个时间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自然杀伤(NK)细胞。结果:与麻醉前比较,2组CD3+、CD4+、CD4+/CD8+在T1、T2、T3时和NK细胞在T1、T2、T3、T4时均明显降低(P<0.05)。与Ⅱ组比较,Ⅰ组CD3+、CD4+、CD4+/CD8+在T2、T3时和NK细胞在T2、T3、T4时下降幅度较小(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能改善肺癌患者围术期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帕瑞昔布钠切皮前给药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胃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为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A组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mg,B组切皮前15min静脉注射0.9%氯化钠溶液5ml,术毕2组患者均采用舒芬太尼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分别与麻醉诱导前(T0)、术毕4h(T1)、术毕8h(T2)、术毕12h(T3)、术毕24h(T4)、术毕48h(T5)6个时间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结果 2组T1~T4时CD3+、CD4+、CD8+、CD4+/CD8+、NK细胞值较T0均显著降低(P<0.05),至T5时基本恢复至T0水平,但A组在T1、T2、、T3、T4时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下降幅度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切皮前给药对免疫系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张湘燕  张程  王娜  徐琳  吴瑞明  杨杰  钱佳北 《中国药房》2011,(36):3394-3395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缓解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0.35mg·mL-1,肌肉注射,每周3次;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2组患者均观察1个月,于治疗前、后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NK细胞和B淋巴细胞。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CD4+、CD4+/CD8+、B淋巴细胞均明显升高(P<0.05),CD8+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CD8+、B淋巴细胞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CD8+较对照组下降(P<0.05)。结论:卡介菌多糖核酸可以增强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也可能有一定影响,在COPD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破壁灵芝孢子粉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指标变化情况。方法5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破壁灵芝孢子粉联合TP方案化疗)29例,对照组(单独TP方案)29例,化疗前及第2、4周期化疗后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检测。结果治疗后试验组T细胞亚群中CD4+/CD8+比值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有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破壁灵芝孢子粉可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T细胞亚群指标,提升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多参数三色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结合血液分析仪对136例SLE患者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同时应用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组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SLE患者组血清IgG显著升高(P<0.01),IgA也升高(P<0.05),而IgM与对照组相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SLE患者组C3、C4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LE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抗结核治疗的同时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调节免疫力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在给予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监测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是否发生变化.结果 经皮下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后,患者外周血CD3+,CD4+水平显著提高(P<0.01),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可以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地佐辛与芬太尼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肿瘤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分为地佐辛组与芬太尼组,每组各40例患者。芬太尼组采用芬太尼0.8mg+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镇痛方案;地佐辛组采用镇痛泵使用前先静脉注射5mg负荷量的地佐辛,然后采用地佐辛20mg+生理盐水稀释到100ml的镇痛方案.手术前、手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测定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24小时CD3^+、CD4+,CD4+/CD8^+均较手术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24小时CD3+、CD4^+相比地佐辛组更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48小时后两组均升高,而芬太尼组仍低于手术前水平,地佐辛组则恢复接近正常水平,两组相比地佐辛组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72小时后两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地佐辛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对患者免疫功能抑制较轻,术后患者免疫功能恢复较快,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值得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