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及其发生原因进行分类汇总分析。探讨急诊科护士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等职业危害的发生情况及其诱发因素和防护措施。针对急诊科护士各种职业危害的诱发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可提高急诊科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的限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诊科常见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增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方法分析急诊科常见职业性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使职业危害的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结果多种因素可造成急诊科的健康危害,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相对淡薄。结论应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职业防护能力,以减少或避免职业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诊科常见的职业性危害因素及职业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增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方法 分析急诊科常见职业性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使职业危害的发生得到有效的控制.结果 多种因素可造成急诊科的健康危害,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相对淡薄.结论 应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职业防护能力,以减少或避免职业损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有报道显示,职业性损伤已成为影响护理人员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急诊作为医院院前急救和院内救治的主要场所,保证患者在突发疾病、受到意外伤害时能在最快时间内得到专业、科学的救治。这样的特殊性使急诊科护士面临更多的职业危害,使之成为深受职业危害影响的高危人群之一。护士对职业危害所采取的防护措施与她们对职业危害的认识程度有关。现就急诊护士职业危害的因素与防护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急诊护士职业暴力防护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词查急诊科护士职业暴力防护现状,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对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暴力发生率高,主要与防暴意识薄弱,知识来源匮乏及急诊科专科性质有关。结论:应加强对护士职业暴力防护的重视,为暴力防护的实现提供客观支持,提高护士防暴能力。  相似文献   

6.
急诊科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科护士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着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当护士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时,常因未能得到及时处理,而造成更大的损害。因此,做好急诊科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结合我科实际情况.现就急诊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对策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结合我科情况,总结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结果加强教育,提高防护意识,预防职业危害的发生。结论护士应熟练掌握预防环节及技术,爱护自己的健康,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李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5):2382-2384
医院急救业务基本上是由医院的急诊科来处理,因此急诊科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由于对患者是在未知其是否有传染性疾病的情况下进行抢救的,所以护士存在被感染的机会高,护士担负的风险系数高,因此加强护士的自身防护能力和防护意识.可以防治或降低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9.
急诊科护士职业防护现状调查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碧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240-1241
职业危害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急诊科护理工作接触面大,护士面对的病人病情危、急、重、突发、多变,工作强度大,精神高度紧张,经常接触具有感染性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不可避免地要与各种有害的理化、生物因子接触而造成危害。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调查急诊科护士的职业防护现状,探讨有效地干预措施。对增强护士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的自我防护意识、更好的履行救死扶伤的天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徐丽 《中国实用医药》2010,5(26):275-276
急诊科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人院治疗的必经之路。在急诊科的护士工作节奏快,任务繁重,劳动强度大,常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性危害因素中,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如果在护理操作和抢救病人过程中,不注意个人防护,那么发生职业暴露的机率就很大。通过各种措施加强防护,保证护士的安全和健康,已成为护理工作面对的重要课题,现就职业暴露的因素和防护进行阐述,以加强职业防护意识,  相似文献   

11.
急诊科护士产生压力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分析其原因有:X-作环境、X-作负荷、人际关系冲突、职业危害、媒体不恰当宣传等因素。采取相应对氯认识自身价值、处理好各种关系、加强自身防护及普法教育,从而使急诊科护士从容面对压力,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如何减轻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方法仔细分析了急诊科护士所面临的各种职业压力,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急诊科护士在工作中要提高防范意识,采用各种方式减轻各种职业压力。结论对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压力进行探讨,并能采取有效对策,不仅有利于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充分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职业损伤是近年来护理界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护理人员经常暴露于多种职业损害因素中[1]。在临床工作中,血源性职业损伤是护士身心健康最常见而又最严重威胁并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急诊科病人流动性大,许多传染病人可表现为无症状的带菌者,加上工作节奏快,急诊科便成为高危场所,急诊科护士亦成为高危人群。因此,探究急诊科护士血源性职业损伤与防护较为急切,现将相关问题及笔者见解介绍如下:1血源性职业损伤的定义、途径及危害1·1定义血源性职业损伤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过程中意外地接触了病人含有传染性病原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骨科急诊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增强护士防护意识及掌握防护方法。结论充分认识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同时要作好相应防护工作。才能为急诊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方法充分认识手术室危害因素引起的职业危害。结果针对这些职业危害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提高手术室护士自我防护意识。结论通过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使职业危害降到最低,从而维持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的各种职业危害,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提高临床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在护士身上的发生率。笔者分析了医院各个科室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总结常见的职业危害,并针对性的提出防护对策。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并会正确的采用各种防护措施,遭受职业危害的机率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临床护士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并正确合理的采用各种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措施及效果。方法采取对手术室护士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职业危害与防护的调查。结果各种职业危害因素都会对手术室护士造成职业危害,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做好保护措施。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很多,应正确认识其职业危害性,通过总结和分析,增强了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制定相应的护理防护措施,维护自身安全,使其身心健康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18.
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护士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生物、化学、物理、社会心理等职业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对策,即:重视对护士进行职业防护教育和环境保护,健全防护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法规,增强护士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能力,配备适当的防护用品,加强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护士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同时,还要注意自身的职业安全,才能把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黄兰芝  王小玲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50-2651
职业危险因素自从职业医学之父Bemadio Ramazini提出这个概念之后,职业危险就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及参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主要场所,长期面对患重病、意外伤害、死亡等恶性刺激的患者,使急诊科护士的工作生活紧张而无规律,急诊科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明显多于同行其他科.若不注意个人防护和防护不当,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性损伤[1].因此,对急诊科护士,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与培训,加强职业危险因素的防范[2].为了有效地避免或减少职业危险,必须首先明确与职业危险的相关因素.急诊科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心理社会性因素[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门诊采血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抽取40名门诊采血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掌握门诊采血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结果经过分析与总结,门诊采血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生物损伤因素、物理性损伤因素、化学性损伤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防护措施:针对上述几种职业危害因素实施生物损伤防护措施、物理损伤防护措施、化学损伤防护措施以及社会心理因素防护措施。结论门诊采血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较多,护士应提高警惕,采取防护措施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