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降钙素原在肺结核抗结核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科诊治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以同期未行抗结核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为对照(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原的水平并分析不同水平降钙素原抗结核治疗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肺结核患者治疗前血清降钙素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血清降钙素原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血清降钙素原升高,观察组肺结核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血清降钙素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升高、轻度升高和正常患者治愈率依次降低(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可作为其抗结核治疗疗效评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痰菌阴性肺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菌阴肺结核患者的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了解镜下表现及组织活检病理、支气管镜刷检涂片和术后痰涂片找抗酸杆菌3种不同取材方法对肺结核诊断的阳性率。结果 60例患者中54例镜检发现异常,电子支气管镜主要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36.7%(22/60)、溃疡或干酪样坏死13.3%(8/60)、增厚粗糙6.7%(4/60)、管腔狭窄21.7%(13/60)及肉芽肿样结节11.7%(7/60)。组织活检、刷检涂片及术后痰涂片检查的阳性率分别是59.3%、66.6%和43.3%,全部病例均经电子支气管镜确诊,确诊率100%。结论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提高确诊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测定对鉴别诊断细菌性肺炎与肺结核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同期入院诊断为细菌性肺炎患者(肺炎组)21例及肺结核患者(结核组)22例的血清标本,入院24 h内采用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肺炎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对鉴别诊断细菌性肺炎和肺结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菌阴肺结核患者早期发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进行菌阴菌阳肺结核临床特征对比及对患者发现方式的分析,探讨如何更好地早期发现肺结核患者。方法收集自2011年至2013年以来在门诊确诊并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相关资料,依据细菌学检查结果分为菌阴组和菌阳组,分析两组间的相关特征。结果菌阴肺结核病例的临床症状,如咳嗽、咳痰和发热等症状显著低于菌阳患者(P〈0.05)。胸部X线空洞特征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的发现方式主要是病人到非结核医疗机构就诊和健康检查。结论菌阴肺结核临床症状较轻或无症状,病灶特异性不强,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早期发现有赖于非结核医疗机构的重视及时报病转诊和增强人们每年进行健康检查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杨晓燕 《中国基层医药》2014,(16):2434-2435
目的:探讨成年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 ADA)和降钙素原( PC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A组、非结核性肺部感染患者43例作为B组、肺癌患者27例作为C组。测定三组患者血清ADA和PCT,并对结核患者进行6个月的抗痨治疗。结果 ADA水平:A组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983、10.630,均P<0.01),B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44,P=0.885);PCT水平: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775,P<0.01),A组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71,P=0.119),B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35,P<0.01)。81例肺结核患者经治疗后缓解67例,无缓解14例;缓解组患者血清ADA和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无缓解组患者( t=3.087、3.404,均P<0.05)。结论血清ADA可以作为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指标,ADA和PCT联合测定可以判断活动性肺结核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史祥 《家庭用药》2012,(2):68-68
流行病学发现,“菌阴肺结核”已成为当前结核病控制的难点和热点。“菌阴肺结核”患者的传染性是肯定的,它在结核菌的传播和致病方面大约占1/3和1/4,是造成结核病流行的不可忽视的群体。“菌阴肺结核”患者约占所有肺结核患者的30%~70%。  相似文献   

7.
左杨松 《河北医药》2011,33(24):3762-3763
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菌阴肺结核指3次痰涂片找抗酸杆菌及1次痰菌培养均阴性的活动性肺结核,约占肺结核总数的65%~75%[1]。菌阴肺结核缺乏细菌学诊断的客观依据,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发热等非特异性肺部感染症状,易造成误诊、漏诊,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变化在细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以评估降钙素原在抗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回顾性分析对符合细菌感染诊断标准的42例患者,根据应用抗生素的最终临床指标分为对抗生素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分别在入院后第1、3、5、7天观察患者血清PCT水平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头天血清PCT浓度水平差异很小;而第3、5、7天有反应组血清PCT水平逐渐下降,无反应组则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细菌感染患者的治疗策略中,PCT水平的变化可作为优化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在骨科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5月骨科细菌感染患者54例,未感染患者60例,体检中心健康人群56例,分为细菌感染组、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抽取血清进行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检测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感染治疗后,细菌感染组降钙素原水平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有助于判断骨科患者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利于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97例确诊为CAP的患儿,分为细菌感染性CAP组(47例,A组),非细菌感染性CAP组(50例,B组),另选取我院门诊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45例,C组),检测各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后以及A组内重症感染者(D组)与非重症感染者(E组)血清PCT水平并比较其变化。结果:(1)A组PCT水平显著高于B组及C组(P<0.05)。(2)A组及B组C反应蛋白水平(CRP)、白细胞(WBC)计数显著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CRP、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PCT水平显著高于E组(P<0.05)。(4)治疗后A组PCT、CRP水平以及WBC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B组CRP水平以及WBC计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对小儿细菌感染性CAP与非细菌性感染CAP鉴别诊断有指导意义,且对感染严重程度有一定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 PCT)检测在小儿颅内感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暨南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颅内感染患儿95例分为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组(细菌组,n=46)及病毒性脑炎组(病毒组,n=49),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脑脊液(CSF)白细胞数、蛋白定量及血清PCT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不同血清PCT阶梯浓度水平检出分布及阳性率。结果治疗前,细菌组和病毒组CSF白细胞计数、蛋白定量及血清PC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CSF白细胞计数、蛋白定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T水平血清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毒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PCT浓度值检出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71, P=0.000);病毒组及细菌组血清P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8.4%和8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60, P=0.000)。结论血清PCT可作为鉴别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的重要指标,其检测程序简便、快捷,值得临床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联合检测对菌阴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经皮肺穿刺活检组织标本进行病理诊断及不同方法血中结核抗体检测。结果:56例菌阴肺结核病人术前肺穿活检组织病理诊断阳性率为76.8%,不同方法血中结核抗体检测阳性率为57.1%,两项联合检测阳性率达92.9%。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菌阴肺结核敏感性、特异性高,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部细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法测定血浆PCT含量;对30例肺部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浆PCT水平的测定。结果细菌感染组治疗前PCT值为(34.96±6.83)ng/mL,正常对照组PCT值为(0.41±0.18)ng/m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后PCT值为(7.64±1.97)ng/mL,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检测在肺部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有一定价值,动态检测PCT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协助临床判断病情转归。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降钙素原(PCT)的水平指导ICU老年患者临床抗生素的使用价值.方法 对ICU患者细菌感染的42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PCT指导治疗组.在传统的疗法的基础上,常规组由医师按照常规抗生素治疗指南的决定使用抗生素治疗,血清PCT水平指导组,按照PCT水平,以决定是否使用抗生素.在血清PCT>0.25μg/...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将98例住院新生儿分为细菌感染性疾病组(57例)和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41例)。予抽血检查PCT、C反应蛋白(CRP)并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性疾病组患儿PCT、CRP结果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RP。结论:PCT在细菌感染性疾病组早期即升高,与非细菌感染性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CRP,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检测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41例AP患者分为水肿型组(23例)和出血坏死型组(18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其入院当天及综合治疗1周后血清PCT,并与正常对照组20例进行比较。结果入院时水肿型组和出血坏死型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出血坏死型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水肿型组(P<0.05);治疗后出血坏死型组血清PCT水平明显高于水肿型组及对照组(均P<0.05),而水肿型组血清PCT水平接近正常,显著低于入院时水平(P<0.05)。结论PCT可以作为AP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小儿肺炎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在小儿肺炎患儿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随即选取121例肺炎患儿,其中细菌性肺炎59例(组A),病毒性肺炎62例(组B),测定两组患儿血清PCT、CRP、WBC值,比较三个指标鉴别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PCT在诊断细菌性肺炎时敏感性为85.9%,特异性为92%,CRP诊断细菌性肺炎时敏感性为59.2%,特异性为88%,WBC诊断细菌性肺炎时敏感性为70.4%,特异性为62%。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有助于小儿肺炎的鉴别诊断,并较CRP和WBC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9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计算MELD评分,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26例及死亡组33例,测定血浆降钙素原水平。结果死亡组患者血浆PCT阳性率、血浆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P<0.05);MELD评分>30组患者血浆PCT水平高于MELD评分≤30组(P<0.05);患者血浆PCT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p=0.318,P<0.05)。结论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功能衰竭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水平在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诊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诊断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9月收治的急诊脓毒症患者60例,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轻度脓毒症组40例和重度脓毒症组20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正常健康组.通过检测3组血清PCT、CRP和血乳酸水平,分析PCT、CRP对急诊脓毒症的临床意义.结果 重度脓毒症组PCT、CRP及血乳酸水平均高于轻度脓毒症组和正常健康组(P<0.05),且轻度脓毒症组高于正常健康组(P<0.05).血清CRP和PCT水平与血乳酸水平呈现正相关性(P <0.001).CRP与PCT水平也呈现直线正相关性(P <0.001).结论 血清PCT、CRP水平能作为早期诊断脓毒症的指标,可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