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病理学指标对预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通过对53例接受鼻内镜手术1年以上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症状问卷调查,阅读这些患者的手术标本病理切片,统计相关病理指标,统计学分析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接受鼻内镜术后的主要症状及其与病理学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接受鼻内镜手术后最主要的症状有鼻塞、流脓涕、流清涕或打喷嚏,其中杯状细胞与打喷嚏、流脓涕症状,病理性腺体形成与头昏症状,组织水肿程度与后鼻滴漏症状相关(P〈0.05)。结论:病理学指标有助于预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症状学特点及内镜鼻窦手术前后患者主观症状的变化。方法:采用视觉模拟量表对119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52例不伴鼻息肉和67例伴鼻息肉)的鼻塞、头昏(头痛)、面部疼痛(胀满感)、嗅觉障碍和鼻分泌物(后鼻漏)5个主要症状进行评分,比较内镜鼻窦手术前和手术后12个月评分的变化。结果:伴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出现最多的症状均依次为鼻塞、鼻分泌物(后鼻漏)、头昏(头痛)、面部疼痛(胀满感)和嗅觉障碍。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较伴鼻息肉者鼻分泌物评分显著增高(P〈0.01),但嗅觉障碍评分者显著降低(P〈0.01)。在最令人困扰的症状方面,不伴鼻息肉和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别是鼻分泌物(后鼻漏)和嗅觉障碍。术后伴鼻息肉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各个症状出现的频率和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伴鼻息肉和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症状学具有不同的特点,内镜鼻窦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主观症状,视觉模拟量表评估患者的主观症状是一简便、易于开展的慢性鼻-鼻窦炎疗效主观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术后疗效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经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一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t检验了解术后疗效,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手术预后的诸因素。结果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相关因素分析表明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是否伴有鼻息肉、是否长期应用鼻减充血剂、是否有前期鼻窦手术史、是否伴变应性鼻炎病史、是否坚持鼻内镜术后的综合治疗是影响慢性鼻-鼻窦炎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作为治疗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最有效的临床方法之一,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强调鼻内镜术后的综合治疗,包括术后随访和鼻腔清理,鼻内糖皮质激素、黏液稀化剂和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270例,其中不伴有鼻息肉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46例,伴鼻息肉者124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鼻内镜术后6个月进行疗效评定,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鼻内镜下手术治疗27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总体病情完全控制率达87.78%(237/270);不伴鼻息肉组病情完全控制率达92.47%(135/146)明显高于伴鼻息肉组82.26%(102/124)(X^2=6.512,P=0.011),不伴鼻息肉组手术疗效明显优于伴鼻息肉组(X^2=7.539,P=0.02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类型、是否伴有变应性鼻炎、VAS评分、Lund-Mackay评分、Lund—Kennedy评分、是否复发、术后随访依从性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结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鼻内镜下治疗慢性鼻一鼻窦炎疗效除与是否伴有鼻息肉有关外,还与其他多种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根治性鼻内镜术治疗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56例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患者实施根治性鼻内镜术治疗,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6个月总有效率为96.43%,术腔上皮化良好。结论根治性鼻内镜术能有效治疗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为复发性鼻息肉鼻窦炎的治疗提供了保障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修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68例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规范化修正性手术,并在围手术期进行规范化的综合处理,对患者进行术后12个月以上随访,观察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68例复发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1年,不伴鼻息肉41例,总有效率为90.2%,伴鼻息肉27例,总有效率为81%,均未发生严重眶内及颅内并发症。结论鼻内镜手术疗效显著,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鼻一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应用鼻炎片的疗效。方法对60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随机分为鼻炎片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随访6-12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术后鼻炎片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炎片对功能性鼻内镜术后鼻黏膜愈合、消除黏膜水肿、促进术前上皮化以及预防鼻息肉复发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针对性的量表对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评价初次与再次鼻-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患者术后各个测定时点的生存质量状况。方法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ino nasal outcome test 20,SNOT 20)等症状及QOL量表,及鼻内镜检查量化评估评分法(Lund Kennedy 评分法)对30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再次手术(revision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RESS)患者术前和术后1年进行随访,与40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初次手术(primary ESS,PESS)患者术后的评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1年后VAS总体症状评分,SNOT 20量表的20个条目总分与5大条目的总分等指标均明显好转(P<0.05),术后鼻内镜评分亦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的SNOT 20量表条目总分指标横向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影响患者最大的五个问题分别是:需要擤鼻涕、鼻涕倒流、流脓鼻涕、头昏、夜间睡眠质量不好。术后相应问题均有改善,但是相比较初发组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再次手术组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组术后“忧虑”条目的情况有明显差异。结论不论对于初次还是再次手术患者来说,鼻内镜手术是一个可重复进行、能显著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有效治疗方式。经过手术后,需要擤鼻涕、鼻涕倒流、流脓鼻涕的症状有待进一步解决,对于复发再次手术组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出现的对于鼻内镜手术患者“忧虑”的情况,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病情解释和心理疏导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复发的原因及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修正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2007年10月58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复发的临床资料,并在鼻内镜下行修正手术。结果58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治愈43例,好转7例,无效8例,修正手术的有效率为86.21%,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鼻窦炎鼻息肉术后复发与变态反应、鼻中隔偏曲、泡状中鼻甲、眶下气房和中鼻甲反张等解剖变异有关;术前充分准备、围手术期正确处理、娴熟的手术操作技巧以及术后定期随访是提高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疗效、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方式对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的影响。方法通过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调查(medical outcome study short-form 36-items healt 和 survey, MOS SF-36,简称 SF-36)和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ino-nasal outcome test-20, SNOT-20)对60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调查与评估,并从中选取多组鼻窦炎鼻息肉的患者采取不同范围的手术来评估手术方式对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后一个月SF-36量表的生理角色、心理健康、情感角色、总体健康等部分维度以及SNOT-20量表的20个条目总分与5大条目总分等指标均开始出现明显好转(P<0.05),术后2~6个月上述指标则无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症状与QOL状态较术前均全面改善,而手术方式对患者症状和QOL状态影响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后6个月内症状基本缓解,生活质量基本恢复常态,改良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与传统鼻内镜手术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变往往涉及多个鼻窦,包括额窦、上颌窦、前组筛窦、后组筛窦及蝶窦。近10余年来,鼻内镜外科技术成为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的重要手段。鼻内镜下纠正鼻腔、鼻窦的解剖异常,恢复和重建鼻腔、鼻窦良好通气和引流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主要目的。我们发现开放后组筛窦、蝶窦与否在鼻内镜手术中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有着相同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定期随访的临床意义及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的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将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2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组和慢性鼻-鼻窦炎伴有鼻息肉组,每组均60例.对两组患者术后进行定期随访1年,分析术后随访疗效.其次评估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3、6和12个月生活质量状况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主要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不伴鼻息肉组:术后6个月痊愈36例、好转20例、无效4例;12个月痊愈50例、好转7例、无效3例.伴鼻息肉组:术后6个月痊愈30例、好转27例、无效3例;12个月痊愈37例、好转20例、无效3例.两组病情转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0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术后第1、3、6、12个月主要症状评分呈下降趋势,与术前相比均明显下降(P<0.01);与术前比较,20个条目和5大条目评分均明显下降(P均<0.01).结论 鼻内镜术后进行定期随访换药及综合治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术后进行定期规律的随访换药及综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疗效,鼻内镜手术可以使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老年病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镜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病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科35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年龄≥60),鼻内镜手术治疗后,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制定的鼻内镜手术疗效判定标准观察其疗效。结果鼻内镜手术后,35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中治愈27人(77,1%),好转8人(22.9%),其中3例(8.6%)出现轻微并发症(眶内小血肿)。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人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60岁的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50月,治愈52例(76.5%),好转10例(14.7),无效6例(8.8%),总有效率91.2%.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老年鼻窦炎、鼻息肉的一个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修正性内镜鼻窦手术是指针对内镜鼻窦手术或传统鼻窦手术之后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再次或多次手术。由于既往手术造成正常解剖学标志的缺失、改变或紊乱不清,再次手术易出血倾向,使修正性内镜鼻窦手术的难度及风险增大,对术者是一挑战。作者自2003~2004年间对46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下修正手术,并进行随访。现对46例鼻窦炎鼻息肉复发原因、鼻内镜修正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耳鼻喉科临床和手术的四分之一,鼻内镜鼻窦开放术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国内许多医院开展起来,甚至在一些乡镇医院亦广泛应用此项技术,鼻外科的临床治疗水平迅速提高,为大量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彻底治疗带来了希望,但由于鼻窦炎、鼻息肉的病因复杂,加之手术技巧及手术后是否对相关因素进行积极治疗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对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症状与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有效作用及其转变规律。方法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医学结局研究简表36项健康调查(medical outcome study short-form 36-items health survey,MOS SF-36,简称SF-36)和鼻腔鼻窦结局测量20条(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等症状与QOL量表,对120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进行前瞻性随访调查与评估,并与200名健康体检者的QOL状况进行对比。结果经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患者术后3个月VAS量表的单个症状总分与总体症状、SF-36量表的生理角色与总体健康等部分维度以及SNOT-20量表的20个条目总分与5大条目总分等指标均开始出现明显好转(P〈0.05),术后3~6个月上述指标则无显著提高(P〉0.05),术后6个月症状与QOL状态较术前均全面改善。SF-36量表显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VAS量表提示患者嗅觉减退和异常鼻漏等症状依然存在。SNOT-20量表提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睡眠障碍和异常鼻漏等重要问题仍未解决,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后6个月症状总体上得到解决,生存质量基本恢复常态,但嗅觉减退、异常鼻漏和睡眠障碍等重要问题仍明显存在,有待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分析鼻腔微生物群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后鼻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择期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8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鼻腔内分泌物中微生物群分布情况,将患者分为微生物阴性组24例、细菌阳性组42例和真菌阳性组22例。比较两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Lund-Kennedy内镜评分及Lund-Mackay CT评分评估患者鼻功能并采用鼻内镜评估鼻黏膜损伤程度,并检测鼻黏膜组织基底膜厚度。结果 88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腔分泌物中共检出病原菌64例,细菌占比47.73%,真菌占比25.00%。术后三组患者鼻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阳性组和真菌阳性组鼻黏膜上皮损伤程度和基底膜厚度高于微生物阴性组(P<0.05),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鼻腔分泌物中细菌和真菌能影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后鼻功能恢复,影响鼻内镜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鼻窦炎手术的局部麻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内镜下手术的的麻醉方法有两种: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对于比较复杂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大多医院都采用全身麻醉。但在我们的临床实践中,对接诊的全部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采用局部麻醉,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术后再采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局部治疗的有效性。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为对象,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有90例,研究时段为2020年3月-2022年3月,将入选患者随机划分至两个独立的小组单元,对照组患者数量:观察组患者数量=45:45,予对照组鼻内镜术方案,予观察组鼻内镜术结合糖皮质激素方案。对比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治疗后的鼻腔通气功能、鼻黏液纤毛清除功能、治疗效果、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显示前者均较优(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术结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疗法后,鼻腔通气以及鼻黏液纤毛功能均得以改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疗效显著,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