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脂蛋白(a)即[Lipoprotein(a),LP(a)]、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对116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血清LP(a)、LDL-C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其结果.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LP(a)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有统计学意义(P<0.01);L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LP(a)水平明显升高.血脂是高血压患者必不可少的定期检测项目,尤其应注意检测LP(a)与LDL-C浓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脂蛋白a[LP(a)]水平,并探讨其与踝臂指数的关系。方法 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就诊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LP(a)水平,比较组间差异。测量观察组患者踝臂指数(ABI),比较LP(a)升高组与LP(a)正常组ABI差异,并对LP(a)及ABI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LP(a)水平{[354(127,396)]mg/L vs.[162(103,214)]mg/L,u=7.335}及升高者比例(35.6%vs 13.8%,χ2=12.568)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LP(a)正常组比较,LP(a)升高组ABI降低者比例显著升高(59.6%vs.31.1%,P<0.05),而ABI值显著降低[(0.7±0.4)vs(1.2±0.5),t=3.149,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LP(a)水平与ABI值呈负相关(r=-0.416,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清LP(a)水平高于正常人群,其水平与ABI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检测在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住院的EH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循环酶法、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并比较观察组、对照组血清Hcy、hs-CRP水平,观察组高血压不同分级之间血清Hcy、hs-CRP水平及观察组男性、女性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随着高血压分级的增加,血清Hcy、hs-CRP水平也随之增高(P<0.01);1级与2级、3级,2级与3级间血清Hcy、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男性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1).结论 Hcy、hs-CRP是EH的危险因素,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血清Hcy、hs-CRP对EH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脂蛋白(a)、纤维蛋白原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蛋白(a)[LP(a)]在腔隙性脑梗死(LI)发生中的作用;血清LP(a)水平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的变化;LP(a)和纤维蛋白原(FIB)在腔隙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0例腔隙性脑硬死患者分为三组单纯腔隙性脑梗死组、合并高血压组、合并糖尿病组,23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探讨LP(a)水平的变化;选择40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析LP(a)与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结果LP(a)水平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间有显著差异性(P≤0.05);不同病例组间LP(a)水平无显著差异性;LP(a)和纤维蛋白原在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中无相关性。结论LP(a)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无关;在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LP(a)与纤维蛋白原有各自的主要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及脂蛋白a(Lp(a))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8-05~2020-12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6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积分评定系统判定病变程度,分为轻度病变组(n=69)、中度病变组(n=58)和重度病变组(n=35),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n=60),比较各组血清Lp-PLA2,sdLDL-C及Lp(a)水平,并分析血清Lp-PLA2,sdLDL-C及Lp(a)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各组血清Lp-PLA2、sdLDL-C、Lp(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病变组血清Lp-PLA2、sdLDL-C、Lp(a)均高于对照组,中度、高度病变组高于轻度病变组,高度病变组高于中度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Lp-PLA2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48,P<0.05),sdLDL-C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25,P<0.05),Lp(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42,P<0.05).结论:血清Lp-PLA2,sdLDL-C及Lp(a)与冠心病患者病情相关,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对预防和早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云妮  张峰 《贵州医药》2024,(4):600-603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与炎性因子水平相关性。方法 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据并发ACS情况分为并发组、未并发组各60例。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人员60名作为健康组。统计分析三组人员的一般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并发ACS的影响因素。结果 并发组患者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史长于未并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患者的原发性高血压分级1级、2级比例均低于未并发组,3级比例高于未并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患者有吸烟史比例高于未并发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并发组患者有吸烟史比例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比例高于未并发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并发组患者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比例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组患者的血清hs-CRP、Fbg、TPS、LP-PLA2水平均高于未并发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并发组患者的血清hs-CRP、...  相似文献   

8.
赵永强  田德增 《中国医药》2012,7(11):1357-1358
目的 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维生素D的变化,并探讨维生素D对原发性高血压发展的影响.方法 按危险因素将1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低危组(1级高血压且无其他危险因素,56例)、中危组(2级高血压或1级高血压伴1~2个危险因素,53例)和高危组(3级高血压或1~2级高血压伴≥3个危险因素或任何一级高血压伴1项靶器官损害或1种临床疾患,31例),并设立对照组(体检健康者,33例),检测4组的血清钙、磷、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甲状旁腺激素(PTH).结果 低危、中危、高危组25(OH)D3分别为(27±6)、(27±5)、(21±5)μg/L,对照组为(32±8)μg/L,低危组与中危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5(OH)D3与收缩压、舒张压存在负相关(r值分别为-0.412、-0.377,均P<0.01),与PTH、钙、磷、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尤其是伴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血清维生素D水平降低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脂蛋白(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耀东  刘玉洁 《天津医药》2004,32(8):471-47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368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A)组,单纯冠心病(B)组,单纯糖尿病(C)组和对照组(D)4组,测定血脂水平。结果:冠状动脉病变组(A组和B组)LP(a)水平高于无冠状动脉病变组(C组和D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A组LP(a)水平明显高于B组(P<0.01);LP(a)水平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积分的增加而递增;A组和B组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而LP(a)水平与A组正相关关系更为明显(A组:r=0.62,t=5.42;B组:r=0.45,t=3.25)。结论:高水平LP(a)与糖尿病合并严重而弥漫的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对原发性高血压致病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梅 《贵州医药》2002,26(6):498-499
目的 探讨血中总胆汁酸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致病作用。方法 采用酶法检测60例健康人、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及30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并作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组均显著升高(P<0.01)。其中有高血压家族史者较无高血压家族史者明显升高(P<0.01);Ⅲ级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较I级和Ⅱ级高血压患者明显升高(P<0.01);Ⅱ级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I级高血压患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血中总胆汁酸水平升高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