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病毒性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传染病,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流行区,为了解我县从业人员(食品、公共场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我们于2001~2002年对本县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中确定为HBsAg阳性血清进行乙肝标志物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是一种世界性传染病 ,我国为乙肝高流行区。为了解军队干部HBsAg阳性者体内HBV复制情况及其传染性 ,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乙肝在军队的感染和流行 ,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检测了本地区 10 6名HB sAg阳性军队干部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BVDNA) ,并与血清标志物比较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为 1997~ 1998年军队干部乙肝疫苗普种前筛检出的HBsAg阳性者 10 6名 ,且肝功能检查均正常 ;其中男性91名 ,女性 15名 ;年龄 19岁~ 62岁 ,平均年龄 3 6 3岁…  相似文献   

4.
5.
为了解HBsAg携带者(ASC)的感染状况,用以指导卫生管理工作。我们于1995年~1996年对从业人员体检中的284例(男124、女160)ASC的血清用酶标(ELISA)法进行检测,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材料和方法: 1.血清来源:本辖区各类从业人员体检时HBsAg阳性,采静脉血2~3ml。 2.检测方法及判断标准:HBsAg用反向间接血凝(RPHA)法,诊断血球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其它标志物用EIISA法检测,试剂盒系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操作方法及判断标准均符合说明书规定。  相似文献   

6.
HBV血清标志物HBsAg与HBsAb共存的特殊模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抗体(HBsAg与HBsAb)并存的特殊模式特点。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服务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人员、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血清。结果 从896份HBsAg阳性血清标本中收集HBsAg与HBsAb共存标本68份(7.59%);其中乙型肝炎5茂指标组合模式有5类,以单纯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为主,占52.9%。结论 血清HBsAg与HBsAb共存以单纯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为主,也有其他模式存在,同时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有助于评价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8.
血清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之HBV标志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乙型肝炎感染的高发区 ,病毒在亿万人群中传播乙肝 (HB)疫苗的广泛应用 ,被动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 (HBIG) ,加强了病毒的免疫压力。另外 ,随着干扰素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不断发展应用 ,耐药突变株也不断出现博位 ,免疫压力针对一些病毒表位 ,包括可引起中和性应答的表位。病毒不断变异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清除。在经常改变的病毒群体中 ,逐渐选择出可继续复制的变异株。变异毒株能复制 ,其传染性对宿主的中和免疫不再易感 ,成为免疫逃避变异株[1] 。在临床医学实践中 ,人们对HBV感染的常规典型模式二对半及其变化规律已有一定认…  相似文献   

9.
对942例HBsAg携带者进行血清学标志物及HBsAg滴度检测,分析其血清学标志物与年龄、HBsAg滴度的关系,提示宁远县人群中HBsAg携带者(滴度≥1:64)及儿童HBsAg携带者是重要的乙肝传染源。  相似文献   

10.
3187例HBsAg阳性者e抗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本区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eAg阳性情况。方法 通过采用ELISA法,对本站1996~2000年健康体检中的3187份HBeAg阳性血清进行HBeAg检测和分析。结果 3187份HBsAg阳性血清HBeAg只阳性率为22.65%,其中男性22.5l%,女性22.76%。各年份HBsAg阳性率有逐年增高趋势。不同年龄组以15~岁组36.43%为最高。在所有制形式中,个体阳性率最高。结论 对每年体检HBsAg阳性应重点跟踪调查,及时调离HBeAg阳性,把15~年龄组和个体企业从业人员作为重点体检人群。  相似文献   

11.
殷勤  盛磊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254-6255,6258
目的 分析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血清标志物类型,为搞好乙型肝炎病毒预防工作提供更准确的依据.方法 采集678份HBV患者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TRFIA)检测HBV血清标志物.结果 ①678例HBV感染患者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有12种,其中最主要模式为A模式,占74.04%.其次为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同时阳性者)53例,大三阳(HBsAg、HBeAg和抗-HBc同时阳性)居第4位20例.②本组患者性别分布中单独HBsAb阳性模式、大三阳和小三阳及其他感染模式,男性均约为女性的两倍,提示男性是预防HBV感染的重点对象.③单独HBsAb阳性和在青少年与儿童(<20岁)中的比率较其他年龄低,小三阳在青少年中感染比率为25.00%,提示青少年依然是HBV感染的重点预防对象.结论 本地区HBV人群HIⅣ-M表现模式呈现多样性组合模式,主要为单独HBsAb阳性模式,男性感染约为女性的两倍,小三阳在青少年中感染比率较高,应重视男性和青少年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2.
663例HBsAg携带者的HBV血清标志物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我国已有一亿两千万HBsAg携带者〔1〕。人类感染HBV后,因机体免疫状况差异,临床上出现不同的血清标志,三个抗原抗体系统五项标志物(HBV-M)已成为HBV诊断和评价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探讨人类感染HBV后的血清状况及提高对HBsAg携带者的...  相似文献   

13.
HBsAg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HBeAg阳性则具有较强的传染性,若同时检出肝功能异常者,更严重地威胁职工 的健康,为了解职工的HBV感染情况,对1538例HBsAg阳性职工采血做乙肝“两对半”及谷丙转氨酶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对顺德市部分工厂职工体检,空腹采血3 ml分离血清,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样本中的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试剂盒由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操作和判断结果。采用赖氏法检测谷丙转氨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饮食服务人员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和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饮食服务人员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其抗体(HBsAb)、e抗原(HBeAg)及其抗体(HBeAb)以及核心抗体(HBcAb)五项HBV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6350例中HBsAg阳性159人,阳性率2.50%,3733例为全阴性,占总数58.79%;1364例为HBVM五项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总阳性率为41.21%,感染模式有多种类型。结论在饮食服务人群中,乙肝的总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强乙肝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5项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峰 《职业与健康》2008,24(6):562-563
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的高发区,据调查统计,我国人群HBsAg的检出率达9.8%,HBsAg携带者总人数达1.2亿左右,现患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多达1000万人,年感染率为7%,年发病率158/10万,累计HBV感染人群达60%以上,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相似文献   

16.
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HBV感染者众多,其血清标志物(乙肝两对半)组合模式多种多样,致使临床上部分患者的HBV感染状态难以判断。而荧光定量PCR法的应用。能准确地反映HBV感染者所处状态、HBV-DNA的复制水平及其传染性。本文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对正常体检及门诊患者检测出的221例HBV不同感染模式的感染者进行HBV-DNA定量,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将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测的意义浅析如下。1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抗体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转氨酶升高前 2~ 8周表面抗原即开始在血清中出现 ,表面抗原消失后数周 ,血清中出现表面抗体 (抗 -HBs) ,可保持多年。新近感染者所产生的表面抗体属于IgM型 ,长期保存的属IgG型。除血液外 ,表面抗原存在于许多体液和分泌物中 ,如唾液、尿液、精液之中。由于乙型肝炎病毒与表面抗原往往同时存在 ,故被认为是传染性指标之一。2 乙型肝炎e抗原和e抗体e抗原存在于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或携带者血液中。出现时间稍后于表面抗原而消失则较早。e抗原与DNA…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目的讨探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五项(HBV—M)联合病毒DNA(HBV—DNA)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HBV—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IK)检测。结果HBsAg^+各组HBV-DNA阳性率显著高于HBsAg^-各组(P〈0.001);HBsAg^+各组HBV-DNA拷贝数显著高于HBsAg^-各组(P〈0.001)。结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五项联合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有利于对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和病程监控。  相似文献   

20.
王强 《职业与健康》2011,27(7):787-788
目的了解河北省固安县人群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者的血清标志物类型。方法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人员进行了乙型肝炎5项(1.HBsAg,2.抗-HBs,3.HBeAg,4.抗-HBe,5.抗-HBc)检查。结果 1 215名HBsAg阳性人员中,乙型肝炎5项标志物模式1、3、5阳性占总数的35.56%,1、4、5阳性占总数的38.27%。1985年及以后出生1、3、5阳性占49.43%,1、4、5阳性占27.0%;1984年及以前出生1、3、5阳性占27.26%,1、4、5阳性占44.6%,2个年龄度的乙型肝炎标志物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5,P<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标志物模式以1、3、5阳性(大三阳)及1、4、5阳性(小三阳)为主,小年龄段以1、3、5为主,大年龄段以1、4、5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