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Ⅲ期胃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Ⅲ期胃癌病人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手术组和新辅助化疗 手术组,每组51例,入院后均经B超和CT检查。新辅助化疗 手术组进行2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再行CT复查,对比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常规手术组肿瘤切除率为82.35%,获得根治性切除率为47.06%,剖腹探查率为17.65%,新辅助化疗 手术组肿瘤切除率为92.16%,获得根治性切除率为70.59%,剖腹探查率为7.84%。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Ⅲ期胃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根治率。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我国常见消化道肿瘤之一,每年死亡人数高达30万,胃癌的治疗手术是根本,但术后大约40%病人会复发或转移,因此术后辅助化疗十分重要.而目前胃癌的术后辅助化疗无标准方案.2003年1月~2008年9月,我院收治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和四氢叶酸钙(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的进展期胃癌术后病人30例,本文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手术的疗效与可行性。方法搜集231例胃癌手术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19例胃癌病人行常规开放胃癌根治术,B组112例胃癌病人行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对比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清扫个数,切缘距肿瘤的距离、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止痛药使用率、出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例数的差异。结果 B组病人在术后恢复及疗效比A组好,在术中出血、淋巴清扫个数、切缘距肿瘤的距离、消化道重建方式、术后并发症例数与A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疗效比开放手术好,手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青年和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关系.方法 1997年1月到2006年12月,有1362例胃癌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对其中32例青年(≤35岁)胃癌患者及188例老年(≥70岁)胃癌患者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胃癌病人其预后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年龄、进展期胃癌的大体类型均有相关性.应用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展期胃癌的大体类型是影响胃癌病人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展期胃癌的大体类型是影响胃癌病人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5.
章平禄  余震  胡平 《当代医学》2007,(13):70-71
目的 探讨青年和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关系.方法 1997年1月到2006年12月,有1362例胃癌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对其中32例青年(≤35岁)胃癌患者及188例老年(≥70岁)胃癌患者病理资料和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胃癌病人其预后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年龄、进展期胃癌的大体类型均有相关性.应用Cox比例危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展期胃癌的大体类型是影响胃癌病人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结论 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进展期胃癌的大体类型是影响胃癌病人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饮食方式对胃癌病人至关重要,许多临床资料表明,病人的良好的营养状况和正确的饮食方式情况下,能承受一定程度的肿瘤毒害和综合治疗对身体所致副作用,同时病人接受手术、化疗、放射线及其他辅助治疗效果更好。通过对93例胃癌化疗病人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正确良好的饮食方式,能够大大缓解胃癌患者许多消化系统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治疗的有效反应,让患者有足够的体能和精力去面对长期的抗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年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985-2003年32例年龄≤35岁的青年组胃癌病人与年龄≥65岁老年组胃癌病人41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青年组女性发病率高。青年组患者病史长于老年组患者。年轻是影响早期诊断的主要障碍,纤维胃镜是诊断胃癌有效的手段。青年胃癌应进行综合治疗,手术治疗仍为首选.应适度扩大根治范围。结论 改善青年人胃癌预后的主要途径应是争取早期发现,青年人对手术耐受性强,在治疗上适当扩大根治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接诊的70例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观察手术相关指标、病理诊断以及病人恢复指标、后期随访对手术结果进行评价。结果:70例患者中除2例因术中发现肿瘤侵犯胰腺头部而中转开腹外,其余68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胃癌根治手术。结论: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胃癌根治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其具有出血少、创伤小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比较适用于早期胃癌及部分病灶局限、无远处转移的进展期胃癌的手术治疗,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青年胃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5~2003年32例年龄≤35岁的青年组胃癌病人与年龄≥65岁老年组胃癌病人41例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青年组女性发病率高,青年组患者病史长于老年组患者.年轻是影响早期诊断的主要障碍,纤维胃镜是诊断胃癌有效的手段.青年胃癌应进行综合治疗,手术治疗仍为首选,应适度扩大根治范围.结论改善青年人胃癌预后的主要途径应是争取早期发现.青年人对手术耐受性强,在治疗上适当扩大根治切除范围.  相似文献   

10.
对肿瘤病人的治疗,除手术治疗外,还采取化疗治疗,对手术治疗和不能采取手术治疗的肿瘤病人,可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防止肿瘤的扩散。能顺利完成整个化疗疗程,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胸腺切除术治疗伴有或不伴有胸腺肿瘤的重症肌无力(MG)病人1、3、5年有效率。方法 对26例重症肌无力病人(伴发胸腺肿瘤者19例)行胸腺切除术,浸润型胸腺肿瘤的病人同时要切除扩散的病灶及浸润了邻近组织,手术前后并用辅助治疗。观察同期单纯内科保守治疗的MG病人43例。结果 1、3、5年有效率外科治疗组优于内科治疗组的病人。结论 重平肌无力采用综合治疗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12.
胃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第2病因。在我国,胃癌居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的首位,大部分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发展为局域进展期,失去手术机会。而术前辅助化学治疗可以起到缩小肿瘤、降低肿瘤分期作用,从而增加手术根治率,达到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期的目的。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新辅助化学治疗对局域进展期胃癌有显著治疗效果,在胃癌综合治疗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尚无治疗标准。本文就局域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学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青年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青年胃癌(≤40岁)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其中青年胃癌组(年龄≤40岁)110例,老年胃癌组(年龄≥60岁)720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与老年胃癌患者相比,青年胃癌患者以女性常见,肿瘤大部分位于胃中下区,多见低分化腺癌、弥漫性胃癌,青年胃癌组有胃癌家族史的患者比例更高,而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的比例低(P<0.05)。两组在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TNM分期与术后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及手术方式是影响青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3.669,95%CI:1.590~8.468;HR=8.153,95%CI:3.657~18.180)。结论青年胃癌患者以女性为主,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TNM分期及手术方式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胃癌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降低手术死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提高5年生存率有益,但对营养支持辅助化疗的效果尚存在分岐。我们对30例进展期胃癌病人进行了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治疗前后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改变,以探讨术前营养支持及辅助化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中国80%的胃癌患者在初诊时已处于进展期,而接受了手术、辅助治疗后复发转移率仍高达40%,中医药辅助治疗有助于降低胃癌复发、转移风险[1]。郭勇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工作30余载,首创中医治疗肿瘤“四阶段、一盲区、二弱点”概念。郭老师认为肿瘤发生、发展、演变至归宿是一个不同质的过程,提出中医治疗肿瘤“四阶段论”,即根据不同治疗目的将疗程分为围手术期、辅助治疗期、随访观察期、姑息治疗期[2]。胃癌的辅助治疗期即患者在采取有效局部治疗后,接受辅助放射治疗(放疗)、化学治疗(化疗)的阶段。本文就郭老师辨治辅助期胃癌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吴伍林  林锋 《循证医学》2008,8(2):73-74
3 背景 虽然手术仍然是胃癌病人治疗的基础,但根治手术后病人的5年生存率仅15%~35%,而在辅助化疗方面,仍未有比较有效的肯定的化疗方案来提高手术的疗效。早期的FAM方案现已证实对胃癌辅助化疗是无效的;90年代早期,PELFw方案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显示了超过50%的反应率及可接受的毒副反应。PELFw方案是否能在胃癌术后辅助化疗方面起到很好的效果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7.
饶健章  唐令超 《四川医学》1993,14(3):164-167
近年来随着对胃癌基础及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一些新兴科技成果的应用,使胃癌的治疗前景获得较大改观,目前已逐渐形成胃癌的多程式治疗体系,即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外科手术治疗一、胃癌在胃壁的浸润及胃切除的范围 Bozzetti报告,病变浸润末超出胃壁肌层时胃壁内的扩散不超出3cm,肿瘤浸润超过肌层,胃壁内的扩散就可延伸较远的距离,但一般不超过6cm。以前认为胃癌扩散很少超过幽门环,但目前已知肿癌的扩散远远超过扪得着和看得见的肿瘤边缘,十二指肠第一段受累率可达25%。术前用CT及内窥镜超声检查,可对胃壁浸润范围作出较为  相似文献   

18.
符勇  王国雄 《海南医学》2002,13(1):10-11
目的 开展Ⅲ期胃癌新辅助化学治疗,提高Ⅲ期胃癌病人的治疗效果及生存率。方法 对15例Ⅲ期胃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3周后行胃癌根治术,术后给予术后辅助化疗及生物治疗。结果 15例病人化疗后经胃镜复查,胃部病灶明显缩小10例,占66%,病灶缩小2例,占14%,病灶无改变3例,占20%。结论 Ⅲ期胃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较良好,能使不能手术或手术不能行根治性切除的变为可根治性切除。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9.
胃癌的临床治疗主要采取肿瘤根治术,辅助放疗和化疗.在手术治疗胃癌的同时,科学的护理配合对延长病人的生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取得其合作,积极配合治疗,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正确观察胃癌患者疼痛时的表现,采取相应的止痛措施,是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有计划地选择合适的血管,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防治药物外渗,并给予正确的处理,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柱  李亮  吕国庆  隋梁  彭安  童刚领  刘铮 《重庆医学》2012,41(21):2160-2161,216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根治术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999~2006年局部进展期胃癌50例,根据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手术情况分为3组,A组(n=15):新辅助化疗肿瘤缩小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根治术,术前新辅助化疗及术后化疗方案为mFOLFOX6;B组(n=6):新辅助化疗肿瘤稳定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根治术,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同A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为DCF;C组(n=29):新辅助化疗肿瘤稳定或进展未联合手术治疗,化疗方案同B组。结果 A、B、C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3.3%和20.7%(P=0.000)。A和B组虽然有少数病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但经保守治疗后可痊愈。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根治术可改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且并发症可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