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MRI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胸腺间皮瘤是一种澳凶的胸膜原发肿瘤。本文描述了15例恶性胸膜间皮瘤的MRI表现。所有病人均表现为胸膜增厚、结节或肿块病变包绕患侧肺组织。肿瘤在T1WI图像上表现为中等信号,在T2WI图像上,则信号强度稍有增高。病变常侵犯纵隔(10例)、膈肌(3例)、延伸入叶间裂(2例);MRI显示纵隔淋巴腺转移3例。我们认为,当MRI发现以胸膜为基底的不规则性胸膜结节或肿块,累及一侧大部分胸腔,同时伴有不同程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28岁,因两上胸部疼痛不适,逐渐加重2月余。近来有刺痛或钝痛较明显。胸闷、气息,有时咳嗽、痰中有少许血丝而来我院就诊。查体:患者慢性病容,营养差,消瘦;双侧腋下、锁骨上及颌下均有数个肿大的淋巴结较固定、压癌明显。两上胸部外侧叩浊,左侧第五肋骨走行变软且压痛;肝脾(一)。实验室检查:血沉68mm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气管居中。右肺上野外带见有4×6×3cm大小的包块突向肺野,边线光滑整齐,密度增高,第四肋骨弓有局限性溶骨性破坏征象。左侧上肺野外带亦有一约6/10×4cm大小的边缘光滑密度增高、实向肺野…  相似文献   

3.
恶性胸膜间皮瘤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确诊为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21例病人CT显示不规则胸膜增厚18例,单侧胸腔积液16例及胸壁侵犯5例。结论:CT对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观察病变的范围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6.
1.材料和方法本组9例病人中男4例,女5例,年龄24~76岁,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3例穿刺活检证实。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气短、呼吸困难、胸闷、低热和咳嗽。9例均无职业石绵接触史。本组应用的是西门子公司制造的SOMATOM,AR—  相似文献   

7.
胸膜间皮瘤是一种少见病,CT是有效的诊断方法之一,我们自1985年收集了25例胸膜间皮瘤,全部病理证实,本文重点讨论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膜间皮瘤在胸片及螺旋CT中的表现特点,对胸膜间皮瘤的影像表现更深一步认识。方法:对12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膜间皮瘤患者,用DR摄片及GEFⅡ螺旋CT,自肺尖至膈顶连续扫描,层厚10mm,螺距1.5:1。结果:局限性胸膜增厚、结节影2例,广泛性胸膜不规则增厚并多发结节影8倒,伴有胸腔积液6例,巨大胸内肿物2例。右侧8例,左侧4例。结论:影像表现呈多样性,无特异性。局限性多为良性,弥漫多发结节影及巨大肿块者多为恶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恶性间皮瘤(MM)的 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 MM的 MRI资料,其中胸膜 MM 15例,腹膜 MM 3例。所有病例都进行 MRI扫描,序列包括 MRI平扫、MRI增强、扩散加权成像(DWI)。评价 MM的部位、形态、大小、信号、强化方式、扩散特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和伴随改变。结果15例胸膜 MM中弥漫型14例、局限型1例,3例腹膜MM均为弥漫型。14例弥漫型胸膜 MM中10例胸膜增厚>3 cm,平均(5.3±3.8)cm,6例形成软组织肿块;3例弥漫型腹膜 MM中2例腹膜增厚>3 cm,形成软组织肿块。T1 WI稍低信号7例、等信号11例,T2脂肪抑制序列等低信号4例、稍高信号10例、高信号4例;18例MM病灶在DWI上均呈高信号。18例MM增强扫描均表现为持续强化,在180 s强化最明显。8例伴有淋巴结肿大(8/18);11例胸膜 MM病侧胸廓明显缩小,其中7例伴有胸壁侵犯。结论 MM的 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检查有助于治疗前的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局限型恶性胸膜间皮瘤较少见,我院近20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12~56岁,平均年龄36岁。发病最短1个月,最长2年。本组主要症状胸痛10例,胸闷8例,气短7例,胸壁包块2例,咳痰带  相似文献   

11.
韩丹  巫北海  何波 《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22(10):1161-1165
目的探讨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MPM)特征性CT征象。方法W istar大鼠100只,右侧胸膜腔闭式染尘法注入石棉纤维混悬液,每月1次,每次20 mg/m l,连续2月,石棉总剂量为40 mg,对照组用同样方法注入灭菌生理盐水,大鼠垂死时或死亡后立即CT扫描及尸解病理检查。整个动物实验历时2年。结果得到实验组MPM 66例,胸膜增生14例,阴性12例。对照组4只胸膜增生,10只阴性,无胸膜间皮瘤。根据病理改变分为MPM组66例,非MPM组26例,对照组非MPM组14例。胸膜增厚的形态、厚度在实验组MPM组与实验非MPM组及对照组均有差异,结节状胸膜增厚只出现在MPM组,其它组无,特异性为100%。胸膜的平均CT值MPM组其它两组无差异。MPM组胸腔肿块发生率达94.5%,可为肿瘤、脓肿或包裹性积液,其中肿瘤性肿块62.5%。MPM的纵隔改变包括纵隔增宽,纵隔胸膜增厚、不规则及纵隔的移位,以纵隔不规则增宽、纵隔胸膜的改变与非MPM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胸水与临床及尸解相比少见。未见胸内淋巴结肿大。结论大鼠MPM具有一些较特征性的CT征象。  相似文献   

12.
<正> 局限型恶性胸膜间皮瘤较少见,我院近20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12~56岁,平均年龄36岁。发病最短1个月,最长2年。本组主要症状胸痛10例,胸闷8例,气短7例,胸壁包块2例,咳痰带  相似文献   

13.
<正>病人,女,60岁。无诱因发作性大汗、头晕、心慌、随即意识不清就诊。血糖1.30 mmol/L,初诊为低血糖症,立即静滴葡萄糖后症状缓解。询问病史,近日来上述症状间断发生,以夜间或清晨空腹时多见。静脉注射葡萄糖后上述  相似文献   

14.
采用介入放射经肋间动脉灌注化疗 ,治疗弥漫性恶性间皮瘤疗效好。但由于肋间动脉常出现与脊髓动脉共干 ,易损伤脊髓 ,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故术中、术后观察护理十分重要 ,现就对此类手术患者护理介绍如下。一、术前准备(一 )患者准备  1、做好术前宣教 ,使患者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解释手术方法及过程 ,让患者打消顾虑 ,消除紧张害怕的心理 ,以良好的身心状态配合治疗。 2、双侧腹股沟 ,会阴部备皮。 3、常规作含碘造影剂过敏试验。 4、大量胸水且仰卧困难者 ,可手术前 2 4h抽胸水 ,并观察、证实无气胸。 5、术前 6h禁食、禁水。术前插导尿…  相似文献   

15.
巨大胸膜间皮瘤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病历简介患者 ,男 ,71岁。主因右侧胸腔积液 5年 ,劳累后胸闷 ,气促 3个月入院。体检 :体温 36 5℃ ,胸廓无畸形 ,右侧触觉语颤减弱、右胸有扣痛 ,右侧呼吸音减低 ,抽胸水为淡黄色。X线检查 :右胸第三前肋以下密度一致升高 ,上缘呈抛物线状 ,纵膈左移。CT平扫示 :右侧胸  相似文献   

16.
C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C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9年来我院经手术或/和病理证实的42例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CT资料,并与12例手术所见作比较。结果结节状或肿块状胸膜增厚(97.6%)是胸膜间皮瘤最常见的CT表现,有诊断性的表现为胸膜增厚>1cm(59.5%),环状胸膜增厚(41.5%),病变累及纵隔胸膜(92.9%)或叶间裂(69.0%),病变侵犯周围胸壁或/和肋骨、纵隔、心包、膈肌等邻近组织或器官(65.9%),1例呈胸内巨大肿块,42.9%病例可见纵隔或/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在CT和手术所见的比较中,CT准确检出了13处(65%)对周围组织或器官的侵犯,漏诊7处(35%)。结论CT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诊断、分期上有重要价值,是治疗前的标准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鼠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CT表现.材料与方法对66只Wistar大鼠MPM模型行胸部CT平扫,并尸解及病检.结果 胸膜增厚形态与组织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CT显示局限片状增厚18侧、结节形增厚48侧、弥漫环形增厚47侧,19侧CT未显示胸膜增厚.CT胸水发现率为39.13%,多见于上皮型和混合型.镜下MPM向周围组织浸润45例,占68.18%,CT仅显示33.33%.结论 平扫CT不能提示MPM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胸膜增厚的类型与大体病理学改变有一定符合性,但CT不能显示小于3 mm结节和薄的斑片状病灶;CT对胸水显示率低.  相似文献   

18.
胸膜间皮瘤的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膜间皮瘤的CT表现,评估CT诊断胸膜间皮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0例胸膜间皮瘤均经病理证实,其中开胸术14例,全麻下胸膜活检3例,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1例,胸腔镜下活检2例,均作了CT检查.结果:20例胸膜间皮瘤中,良性6例,恶性14例.局限性结节样或团块状胸膜增厚9例,良性6例,恶性3例;结节或肿块<5cm6例,其中良性5例;肿块与胸壁夹角为锐角者4例均为良性;平扫及增强密度较均匀者5例,均为良性.11例弥漫性胸膜增厚均为恶性,其中胸膜增厚>1cm以上9例,环状增厚呈盔甲状5例,纵隔胸膜受侵10例,9例伴有胸水,7例手术证实有胸壁或横膈侵犯.14例恶性胸膜间皮瘤中,Butchard Ⅰ期5例,Ⅱ期5例,Ⅲ期3例Ⅳ期1例.结论:CT能很好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范围,与周边组织的关系,有否远处转移,可鉴别病变的良、恶性并对恶性病例进行分期,对临床的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X线诊断及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胸膜间皮瘤(malignant pleural mesothelioma,MPM)是一种较少见且与接触石棉有密切关系的原发性胸膜恶性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该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及治疗均较困难,影像学是发现病变的最佳检查手段,普通X线检查是首选的方法,CT与MRI可获得更多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20.
患者 女,32岁.1个月前开始胸闷,无明显咳嗽、胸痛,逐渐加剧后伴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无畏寒、发热、心悸及胸骨后疼痛,无浮肿、咯血、恶心和呕吐等.精神、食欲、大小便无异常,无明显消瘦. 图1 CT示病灶与胸膜分界不清,宽基底和胸壁呈钝角相交,病灶前上部分高密度钙化影,后半部分为软组织密度,邻近肋骨破坏图2、3 MRI示多发不规则团块状软组织肿块影,内可见囊变、坏死区及无信号钙化组织影像学表现:X线片见右侧肺部大片状影,病灶上部可见团块状钙化影,下部大片状密度增高影,第2、3肋骨骨质破坏,纵隔稍向左侧移位,气管移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