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4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5):37-44
目的探讨采用两切口在腔镜辅助下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即刻应用背阔肌进行乳房重建的可行性与美容效果。方法 2011年9月~2014年9月,对18例患者在腔镜辅助下进行乳腺癌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即刻应用背阔肌肌瓣进行缺损充填乳房重建,术后评价其重建效果。结果1S例患者手术成功,恢复良好,术后7例皮下积液,3例出现血清肿,2例出现部分乳头坏死、均经处理后愈合;形态良好,16例患者评价为优,非常满意,2例评价为良、较为满意。患者均获随访3~60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均无远处转移及局部复发。结论在腔镜辅助下采用两切口进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侧背阔肌肌瓣即刻乳房重建,手术安全,技术可行,术后切口隐蔽,可以获得非常好的的乳房形态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 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将2012年至2015年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治疗的46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别行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实验组,23例)及乳腔镜辅助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照组,23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合并症、复发率、转移率以及术后外观评价。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均无观察到术后合并症、复发及转移。两组患者术后外观评价满意率(95.65% vs 65.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并假体植入Ⅰ期成形治疗早期乳腺癌安全、可行,美容效果、术后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乳腔镜辅助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乳房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8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清扫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辅助腔镜下一期假体或扩张器植入乳房重建,Ⅱ期扩张器取出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结果:28例中,7例一期植入硅凝胶假体,体积220~325ml。1例乳房体积小于对侧,化疗结束后3个月,更换较大假体。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年轻化,严重威胁着女性生命,切除乳腺也给患者的形体和心理留下巨大创伤。腔镜技术在乳腺外科的应用使部分乳腺癌在治愈疾病的同时获得最佳的美容效果[1]。本科室自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行行腔镜辅助下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期乳房重建2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21例放置扩张器并注水380-500ml,其中3月后2例破裂,再次更换;1例放疗后皮肤破溃,假体外露,取出扩张器,未再更换。20例中放入扩张器6-15月后,化疗结束3月,放疗结束6月,全部更换为解剖型乳房假体;其中13例行健侧乳房上提缩小术,使两侧乳房对称。术后随访12-52个月,中位平均随访时间为32个月,全组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无包膜挛缩,乳房形态良好,美容效果满意。结论:腔镜辅助下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假体或扩张器一期植入乳房重建,Ⅱ期扩张器取出更换解剖型假体,健侧乳房上提,可作为早期乳腺癌美容效果较好的一种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乳腔镜辅助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行乳腔镜辅助改良根治术患者413例,其中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127例,作为实验组,乳腔镜辅助传统改良根治术286例,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对比研究的方法,找出与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最匹配的127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皮肤坏死、瘀斑、血肿、感染、复发率、转移率、术后满意度和总体生存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个数、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皮肤坏死、瘀斑、血肿、感染、复发率、转移率、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腔镜辅助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5.
腔镜手术在乳腺疾病外科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 探索乳腺疾病腔镜手术的方法、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行腔镜乳腺癌改良根治术5例,腔镜辅助小切口改良乳腺癌根治术30例,腔镜辅助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13例。2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和2例乳腺囊性增生病伴不典型增生行腔镜全乳切除术一期假体植入术,7例乳腺囊性增生病伴不典型增生和16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行腔镜皮下乳房切除术。1例10月大婴儿巨大胸壁淋巴管瘤行经腋窝腔镜辅助肿瘤切除术。结果 全部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历时180~360min。腔镜辅助小切口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和腔镜辅助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术皮肤和乳腺切缘冰冻切片检查均为阴性。2例术后有切口内出血,1例腋窝切口皮缘坏死,1例保留乳房手术乳房切口皮缘坏死,4例乳头表皮坏死,仅1例乳头表面皮肤全层坏死,其余病人术后恢复顺利。结论 乳腺疾病腔镜手术改变了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常规手术无法达到的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应用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21例。18例切口甲级愈合,均于术后14d内出院;发生乳头表皮部分坏死1例,术后1月乳头皮肤痂下愈合;皮下积液2例,经穿刺抽液治愈。术后随访时间最长2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近期疗效满意。表明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可作为Ⅰ、Ⅱ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下腹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瓣)转移乳房再造治疗早期乳腺癌(Ⅰ、Ⅱa期)的近期疗效。方法:本组5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组26例进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TRAM乳房再造;对照组3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组在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并发症及外观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所有56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62个月(平均26个月)。26例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同期乳房再造均获成功,除1例患者出现部分皮瓣血运欠佳外,其余均无并发症。治疗组再造乳房效果良好,两组均无癌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应用TRAM乳房再造治疗早期乳腺癌(Ⅰ、Ⅱa期)安全可行,可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两方面的要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谢惠君  桑颖 《海南医学》2014,(12):1835-1837
目的:探讨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诊治的乳腺癌患者137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61例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为对照组,76例患者行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留乳房术为观察组,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征、乳房外观美学评价、复发情况、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但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乳房外观美学评价优良率、患者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以上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辅助下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可明显减少对患者造成的创伤,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保留了患者乳房的外观美学,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 complex,NAC)对乳腺癌患者乳房重建的美容效果和术后生活质量的意义,比较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与传统改良根治性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0例,根据发病年龄、腋窝淋巴结状态、激素受体情况、肿块大小和Her-2/neu的表达状态5个变量对60例接受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患者(观察组)和60例接受传统改良根治术患者(对照组)的按1∶1比例进行配对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比较两组的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观察组术后并腋窝积液3例,经重新置管引流1周治愈;无乳房皮瓣坏死.对照组并腋窝积液3例,乳头表皮部分坏死3例,1个月左右痂下愈合,皮瓣其他部位均无明显坏死.观察组优60.00%(36/60),良40.00%(24/60);对照组乳头乳晕外观正常,优40.00%(24/60),良41.67%(25/60),乳头轻度萎缩11例,占18.33%,两种术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均随访26~4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 在严格把握适应证基础上行保留NAC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可以和传统的改良根治术取得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可以增强患者乳房的美容效果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改良根治术保留乳头治疗乳腺癌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评价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治疗Ⅰ、Ⅱ期乳腺癌的疗效。②方法1997年2月~2003年10月共实施该手术20例,其中Ⅰ期14例,Ⅱ期6例,20例均符合手术适应证。⑧结果20例患中术后发生乳头表皮部分坏死2例,1例乳头皮肤痴下愈合,1例乳头坏死,皮下积液2例,经抽液治愈,17例切口一期愈合出院。全部病例乳头基底部切线病理检查均无癌细胞浸润。术后20例随访,最长72个月,平均47个月;19例均无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1例肿瘤居乳头3cm处,术后25个月复发行乳头乳晕复合体切除.随访23个月无复发。④结论保留乳头改良根治术可作为Ⅰ、Ⅱ期乳腺癌手术治疗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应用下腹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TRAM)进行乳房再造的术式。方法 自2000年10月至2005年1月,对10例行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同时应用TRAM进行乳房再造。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再造乳房形态良好。结论 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时行TRAM乳房再造安全可行,能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和形体美容两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及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背阔肌重建的可行性、适应证及效果。方法自2012年2月~2013年3月对经选择的32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及乳头、乳晕的乳癌改良根治术,同时即刻应用扩大背阔肌皮瓣联合或不联合假体行乳房重建,术后根据重建乳房美观度评价外观效果。结果32例重建手术均取得成功,其中单纯扩大背阔肌重建21例,联合假体11例,5例(15.6%)出现可处理的术后并发症。28例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经过3-15个月随访,局部复发率为0。重建乳房形态自然,术后外观评价优良率为96.8%。结论合理选择病例行保留皮肤及乳头、乳晕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扩大背阔肌重建是安全可靠的,切口隐蔽,能同时满足肿瘤治疗及形体美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可行性。方法对15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同期于胸大、小肌间植入硅胶假体重建乳房。结果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5例,不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10例,术后随访5~27个月,术后外观良好,双侧乳房对称,优良率达97%。所有病例均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用硅胶假体行即刻乳房重建,具有操作方便、效果明显,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Ⅰ期假体植入乳房再造在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2005年2月至2009年4月对2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实施保留乳头的乳腺癌改良根治加Ⅰ期假体植入乳房再造术。按自愿原则采用假体植入Ⅰ期乳房再造,术后治疗按常规进行。结果  再造手术均取得成功,经过6~56个月随访,全部病例均未发现复发和转移,再造乳房形态自然,美容效果好,术后外观评价优良率90.9%,差者9.1%。其中2例乳头乳晕部分皮肤发生缺血坏死,通过换药愈合;2例术后出现轻度假体移位。结论  保留乳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Ⅰ期假体植入乳房再造美容效果满意,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是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科学合理、便于推广应用的乳头溢液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7例乳头溢液的临床资料。结果127例乳头溢液中血性溢液39例(30.7%),浆液血性溢液42例(33%),浆液性溢液46例(36.3%)。经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者103例(81.1%),乳腺癌21例(16.5%),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3例(2.4%)。血性溢液中乳腺癌发生率23.5%(19/81),非血性溢液中乳腺癌发生率4.3%(2/46)。127例患者中行单纯乳腺腺叶区段切除术106例,单纯乳房切除+前哨淋巴结清扫术1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7例,术后随访6个月未发现乳头溢液复发、良性病变癌变及癌转移。结论病理学检查是乳头溢液定性诊断的唯一方法。手术治疗乳头溢液原发病是防治早期乳腺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外科治疗方法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方法行保乳手术治疗的24例乳腺癌患者,设立为A组,另外选择同期行改良根治术的2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保乳手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改良根治术组。保乳手术组的美容效果的优良率明显高于改良根治术组。保乳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手术至局部复发平均时间、手术至远处转移平均时间均明显低于改良根治术组。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低,美容效果好,术后随访复发率及转移率低等优点,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贺昕源  刘青云 《吉林医学》2011,(18):3635-363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chial nerve,ICBN)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在86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术时完整保留ICBN 46例,切除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上臂内侧及腋窝部皮肤感觉功能。结果:保留ICBN组46例,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异常6例(13.04%)。切除ICBN组40,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异常30例(7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72个月,两组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保留患者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