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中医证候判定标准和分布规律一直是中医药学科长期追寻的目标。目前多采取"病证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探索具体疾病的中医证候规律。中医证候规律研究只有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标,以证-方-效这一中医临床诊治思维方式为纲,才更具指导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高发病率的重大传染病,中医药已在控制肝脏炎症、抗肝纤维化、调控免疫、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一定优势,因此,将慢性乙型肝炎作为研究对象,建立中医四诊信息结构化数据采集平台、规范信息采集和统计分析,开展中医证型诊断标准的临床再验证等基础性研究,可为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提供良好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常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分布规律和证候内部特征,从而为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遵循循证医学原则,对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中证候及证候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认为慢性乙型肝炎最常见证候依次为肝郁脾虚、肝肾阴虚、湿热(蕴结)、脾肾阳虚、瘀血阻络、肝胆湿热、气滞血瘀、肝气郁结、肝郁血瘀、血瘀证、脾肾两虚.证候要素有:病位方面为肝、胆、脾、肾、胃、中焦、络;病性方面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湿、热、气郁、血瘀、毒、寒、水、痰.结论通过总结本病的常见证候分布规律及证候要素,为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的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中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症状,揭示肝胆湿热证的证候特点。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候的临床表现,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篇文献进行资料汇总,分析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症状及舌脉分布规律。结果:70篇慢性乙型肝炎关于肝胆湿热证的临床症状共30个,以尿黄、口苦、纳差纳呆、胁肋胀痛、脘腹胀闷、身黄、目黄、恶心、乏力、口干、大便黏滞、大便干、厌油腻为常见症状。舌象多为舌红苔黄腻,脉象多为弦滑数。结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于2004年5月湖北宜昌拟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中的肝胆湿热证的临床表现可能存在与临床不符之处。  相似文献   

4.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证候是中医立法处方的依据,证候诊断客观化、标准化是辨证论治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阐明中医学的科学内涵,证候实质是关键,证候实质的研究应以证候的规范化为基础,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是证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中医学走向世界必不可少的。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应以传统规范为依据,按照制定规范应有的要求,以四诊资料及客观指标为立足点,以临床实践为准绳,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多途径相结合的方法,对疾病的证候分布规律、证候的标准、证候的时相性、证候的本质开展深入研究,从而制定出证候的标准化规范,对指导辨证论治和促进中医学术发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也是中医学规范化、全球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学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乙型肝炎病机复杂、证候多变,该文通过从中医证候分布研究、中医证候特征研究、证候演变规律研究、证候要素研究等方面对近年来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思考。今后应考虑人群、地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扩大样本量进行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分布调查研究与证候演变规律的前瞻性研究,在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与专家论证的基础上,建立基于证候要素的慢性乙型肝炎的证候诊断标准,为临床研究与辨证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本病证候规范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近20年来以中医药为主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18.0软件对该病的证候分布规律进行频次统计分析、归纳。结果 131篇文献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以脾胃气虚所占比例最大,其次分别为胃阴亏虛、脾胃湿热、肝胃不和、脾胃虛寒、瘀阻胃络、肝郁脾虛、气阴两虛;主要病性、病因类证候要素为气虛、血瘀、气滞、内热、阴虚;病位类证候要素为胃、脾、肝。结论通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研究,为本病的证候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基于决策树方法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与慢性乙型肝炎典型证候相关的中医症状、体征及西医理化指标的组合。方法:以555例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证候学调查信息和理化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特征属性筛选与C5.0决策树算法等数据挖掘技术,构建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信息分类模型。结果:通过建立肝胆湿热证与肝郁脾虚证的信息分类模型,筛选出了与肝胆湿热和肝郁脾虚分类相关的7项重要属性及8条分类规则.并获得了96.94%的分类准确率。结论:与其他分类方法相比,基于C5.0决策树算法与特征属性筛选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分类方法较为理想,可行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中医脾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思路与设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主要讨论脾系证候规范的原则,思路和方法,认为脾系证候的规范应当从证候命名,概念,术语及诊断标准等4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9.
正中医发展至今,强调个体化的辨证论治,然而过度的个体化有时会导致症状或体征描述的随意性,辨证标准多样,诊疗体系不规范,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的继续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始,不断有学者提出构建规范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的研究思路及方法,特别是近10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学科的交叉及渗透,为该领域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实践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1])。如以证素为核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把握现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布规律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开展该病的证候规范化、标准化研究提供有益指导。方法全面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重庆维普(VIP)及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3年12月31日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布规律相关研究,纳入相关文献31篇进行分析。结果现阶段慢性萎缩性胃炎在流行病学资料、主要症状、常见证候类型及不同证候间微观辨证相关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仍存在病例采集纳入排除标准不统一、病例来源地局限、样本量偏小、缺少相应的专家调研以及数据挖掘方法较单一的问题。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布规律当进行多中心、大样本、以大课题为支撑的研究,多学会联合形成统一的证候诊断标准更是该病中医规范化研究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医证候的规范化是中医学研究中的一项具有根本性意义的工作。本文从“证素”概念的提出入手,指出证素是研究证候规范的最小意义的要素,也是构成证候的基本单位。将证素和临床疾病的证候具体结合进行的研究是具有临床实际意义的。从高血压病探索证素在疾病证候名规范化研究中的应用,并以此探索证素在具体疾病证候名规范化研究中的模式,建立证素与临床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概况高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100700)关键词:中医证候规范化;诊断标准;宏观辨证;微观辨证;证候计量化;DME随着中医学术建设的发展及临床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医规范化研究势在必行。而证候是中医立法处方的依据.证候诊断...  相似文献   

13.
把量表的科研方法引入到中医学研究当中是中医科学化的重要举措.在中医学量表设计中,只有对中医临床常见症状、证候名称进行规范,对症状量化、证候分类及诊断标准等进行规范化处理,才能促进中医学量表研究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证候规范化标准化之我见张丽川,韩亚平山西省太原重型机器厂医院(030024)主题词证候/诊断,证候/标准现在社会已进入新的科技发展时代,祖国医学也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但由于历史原因,使祖国医学形成概念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的弊端。在证候的命名上更是如...  相似文献   

15.
分析近年来中医证候研究的现状,客观评价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医证候研究大部分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以现代医学的逻辑思维去审核验证中医理论的合理性。对于目前开展的各项研究,成果显现的应该继续下去,而对收效甚微的则应结合意见,变换思路,在未形成更完善医疗模式之前,都不应轻易偏废。今后中医证候的研究一方面仍需大力挖掘古籍资源,另一方面也要借助现代医学直观、微观和定性、定位、定量等优势,以期更好地明晰证候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回顾性研究法研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构成及其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式,对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气虚、阳虚、阴虚、痰浊、水饮、血瘀是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性要素,心、肺、脾、肾、肝是基本病位要素;心力衰竭的病位证素在不同证候中具有对应的病性类证素。在气虚、痰浊为主的证候中,多与肺相关;在阳虚、血瘀为主的证候中,多与心相关;而以水饮为主的证候中则与心、肺均相关。结论:通过对心力衰竭证候要素及其相关关系的研究,为建立以证候要素为基本单位的辨证新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心力衰竭临床辨证提供新的思路,提示临床辨证可灵活组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中无监督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应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有监督数据分析方法和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中常见的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多维尺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隐结构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和信息熵,不同的无监督数据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分析思想和原理,解释的症状关系的方向不同,反映不同的问题。在进行中医证候的规范化研究中需要注意严格控制数据质量,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由专业研究人员对数据结果进行提炼和诠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的中医临床研究文献中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心力衰竭、中医、喘证、心悸、水肿”作为检索词检索2002~2007年文献,筛选与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研究心力衰竭的有关文献。根据文献的研究内容,分为临床研究、理论研究、综述三类。从证型出现频率、病例数两个方面进行归类整理,按出现频率统计,分析其证候情况。结果临床与理论研究共15篇文献中出现证候名称11个,其中虚证7个,实证2个,虚实夹杂2个;出现频率较高的前5个证型依次为气阴两虚、阳虚水停、气虚血瘀、心肾阳虚、痰饮阻肺。基本方治疗的文献共24篇,心力衰竭的专方主要是真武汤、生脉散、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等。以方测证,心力衰竭临床常见证型是以心肾阳虚、心脉瘀阻、水湿停留为主,气阴两虚者次之。出现频率较高的前10味药物依次为:黄芪、丹参、附子、葶苈子、人参、茯苓、红花、桂枝、白术、川芎。显示治疗心力衰竭时常用具有益气温阳活血作用的药物,主要针对气虚血瘀、阳虚之证。结论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阳虚水停、气虚血瘀、心肾阳虚为多,但文献资料的临床研究方法存在欠规范之处,心力衰竭中医辨证的规范化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36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患者证候变化,发现慢性乙型肝炎到重症化病情进展过程中的证候演变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病证结合、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研方法,并结合描述性统计,根据证候及其出现的频率变化,研究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演变规律.结果:随着病情进展,脾虚湿困证、肝胆湿热证、肝阴不足证、肝郁脾虚证出现几率降低,而瘀血阻络证、毒热炽盛证、热毒入营(血)证、热入心包证、痰浊蒙窍证、寒湿发黄证等6个证候出现几率明显升高,且大多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随着病情进展,正气耗损、瘀血、水饮、邪毒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乳腺癌研究文献的分析,总结其常见证候及一般症状的分布特点,探讨乳腺癌证候规范化模式建立。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建库至2019年12月发表的乳腺癌中医证候相关文献,提取证候分型、常见症状及舌苔脉象,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聚类分析进行二次验证。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文献47篇,涉及证型29种,主要证候见于冲任失调、肝郁气滞、正虚毒炽、肝肾阴虚、气阴两虚证;症状及舌脉类别共计86种,按累计频次其症状依次为神疲乏力、烦躁易怒、腰膝酸软、月经改变、抑郁、五心烦热等;舌象依次为舌淡、舌苔薄白、红舌等;脉象依次为弦脉、细脉等。结论 通过文献分析乳腺癌常见证候及一般症状,为乳腺癌辨证分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