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黄芪注射液对内皮细胞增殖及分泌黏附分子 VCAM-1 和 E-selectin 的影响,探讨黄芪注 射液对造血调控的机理。 方法: (1). 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电子显微镜 技术鉴定内皮细胞;(2). 将 HUVEC 与黄芪注射液不同剂量(0滋g / mL、4滋g / mL、40滋g / mL、400滋g / mL 和 4000滋g / mL)一起培养,用 MTT 法检测内皮细胞增殖;以流式细胞分析术测定内皮细胞增殖周期;以 TNF 作为阳性对照, 用 ELISA 法对黏附分子 VCAM-1 和 E-selectin 进行测定。 结果: (1)成功的建立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模 型;用峪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为阳性、电镜检测到 W-P 小体,证实培养细胞为人脐静脉内皮细 胞。 (2)内皮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促生长效应(Time:P<0. 05;Concentration:P< 0. 05)。 (3)细胞周期检测显示实验组内皮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数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与黄芪组比较有明显 的不同(P<0. 05)。 S 期和 G 2 / M 期细胞显著增多(P<0. 05),而 G 0 / G 1 期细胞相对比例减少(P<0. 05)。 (4) 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可自然分泌 VCAM-1。 各个浓度的黄芪注射液与 TNF 一样均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分泌 VCAM-1 的作用,其中400滋g / mL 的黄芪注射液浓度是促进内皮细胞分泌 VCAM-1 的最佳浓度(P<0. 05),而且 黄芪注射液具有协同 TNF 的作用(P<0. 05)。 (5)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未检测到 E- selectin. 黄芪注射液刺激内皮细胞也未检测到 E-selectin. 内皮细胞在 TNF 刺激活化后表达 E-selectin. 黄芪注射 液能促进 TNF 活化的内皮细胞分泌 E-selectin(P<0. 05)。 结论: 本研究提示,黄芪的补气生血途径之一可能是 通过直接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和分泌造血生长因子和黏附分子,从而间接发挥造血调控作用的;黄芪可能促进造 血干祖细胞的归巢,并为开发黄芪用于辅助治疗血液病及肿瘤放、化疗后骨髓重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1)小鼠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2)倒置相差显微镜动态观察、HE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形态;(3)MTT法检测黄芪注射液对骨髓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4)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黄芪注射液对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VCAM-1和ICAM-1的表达.结果:(1)MTT法检测黄芪注射液浓度为400μg/mL和600μg/mL均可促进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增殖(P<0.05),且两种剂量组间比较无差异;(2)与对照组比较,黄芪注射液能够增加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表面VCAM-1和ICAM-1蛋白表达(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能促进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及表面VCAM-1和ICAM-1蛋白的表达.提示黄芪注射液对造血微环境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缺氧对体外培养的滋养细胞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E-selectin)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正常妊娠早期(10~12周)绒毛滋养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给予不同浓度的VEGF165(20μg/mL、40μg/mL、60μg/mL)、VEGF165加肝素(1μg/mL),分别培养6h、14h、24h;或缺氧培养(2%O2)14h、24h。采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滋养细胞VCAM-1、E-selectin的表达。结果不同剂量及不同培养时间的VEGF165对滋养细胞VCAM-1、E-selectin的表达无影响(P>0.05)。预先与肝素中和的VEGF165对滋养细胞VCAM-1、E-selectin的表达也无影响(P>0.05)。缺氧培养24h后滋养细胞VCAM-1、E-selectin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5.02±1.93,4.21±1.36)显著低于对照组(8.85±3.11,9.58±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缺氧抑制了滋养细胞上血管内皮细胞特性的粘附分子VCAM-1、E-selectin的表达,可能参与调节了滋养细胞的浸润过程;而VEGF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尚需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尿酸利仙(含药血清)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ECV)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①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分别用不同浓度(12.5、25、50μg/ml)的TNF-α刺激;②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加入TNF-α至终浓度为25μg/ml,分别孵育细胞8、16、24、48小时。③用25μg/ml的TNF-α孵育细胞16小时,同时用含不同浓度(2.5%、5%、10%)中药尿酸利仙含药血清的培养液进行干预,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测定血管内皮细胞VCAM-1mRNA表达。结果:低、中、高浓度TNF-α刺激均可显著上调血管内皮细胞VCAM-1mRNA表达(P0.01),各刺激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μg/ml的TNF-α在16、24和48小时均可显著上调血管内皮细胞VCAM-1mRNA表达(P0.01),各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浓度的中药尿酸利仙含药血清干预均可显著降低VCAM-1mRNA表达(P0.05,P0.01)。结论:中药尿酸利仙含药血清可抑制VCAM-1mRNA过度表达,可能是减轻TNF-α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炎症损伤及抑制炎症反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脂联素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引起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CEs)分泌黏附因子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TNF-α刺激组和脂联素干扰组.用PCR方法检测脂联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CAM-1,ICAM-1和E-selectin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HUVECs经TNF-α刺激6 h后其VCAM-1、ICAM-1和E-selectin mRNA表达较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强(P<0.05);当HUVECs在TNF-α刺激之前首先与不同浓度的脂联素共同孵育一段时间后,其VCAM-1、ICAM-1和E-selectin mRNA表达与单纯给予TNF-α刺激相比明显减弱(P<0.05),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结论 脂联素可以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水平来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抗炎,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芪与当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黄芪与当归对内皮细胞(ECs)增殖周期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HUVEC经分离、原代和传代培养与鉴定,选择第4 或第5代细胞进行实验;MTT法检测不同剂量黄芪与当归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黄芪与当归对HUVEC增殖周期的影响;半定量RT PCR检测黄芪与当归对HUVEC的VEG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周期检测显示黄芪及当归组S期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黄芪+当归组G0 G1 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S期和G2 M期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RT PCR结果表明,黄芪与当归使HUVEC的VEGF mRNA表达明显增强,黄芪+当归(200μg/ml)组是对照组的1.82倍;当归(200μg/ml)组是对照组的1.88倍;黄芪(200μg/ml)组是对照组的1.51倍。结论:黄芪与当归及其复方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作用,黄芪+当归可明显促进HUVEC的DNA合成及有丝分裂。黄芪与当归可促进HUVEC的VEGF mRNA表达,提示黄芪与当归通过刺激VEGF表达而促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黏附分子表达及对其向心肌梗死区归巢的作用。方法采用全骨髓直接贴壁法获取大鼠原代BMMSCs,体外培养至第3代用于以下实验:①将培养的BMMSCs用浓度为10μg/L的IL-1β刺激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l(ICAM-1)的表达率;②开胸结扎雄性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于心肌梗死后24 h,经尾静脉输注经Brdu标记、10μg/L IL-1β预刺激的BMMSCs;输注BMMSCs 24 h后取心肌组织,做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组织中的BMMSCs数目。以上实验以设不加IL-1β刺激作空白对照组,另在刺激组加抗VCAM-1单克隆抗体作为实验对照。结果生理状态下,大鼠BMMSCs表面黏附分子ICAM-1表达较高,而VCAM-1表达较低;而IL-1β刺激后,黏附分子VCAM-1表达升高;浓度为10μg/L的IL-1β刺激BMMSCs,输注到大鼠体内,心肌梗死区组织的BMMSCs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及IL-1β+抗VCAM-1单克隆抗体组。结论炎性因子IL-1β能够增强大鼠BMMSCs表面VCAM-1的表达,但对大鼠BMMSCs表面ICAM-1的表达无影响;其可以有效促进BMMSCs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提高BMMSCs向心肌梗死区域迁移,其机制可能与BMMSCs表面VCAM-1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PYM)对体外培养的人静脉畸形内皮细胞(human venous malformation endothelialcells,HVMECs)增殖活性和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从人静脉畸形组织中培养人静脉畸形内皮细胞(HVMECs)。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试剂盒检测不同浓度PYM(0.01~1 000μg/mL)作用不同时间(6、12、18、24、48h)后HVMECs的生长抑制率。同时,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内皮细胞形态。结果 0.01、1、10、1 000μg/mL PYM作用内皮细胞6h后,细胞活性为对照组的(91.3±0.4)%、(82.4±0.5)%、(75.2±0.1)%、(28.3±0.5)%。5、10、1 000μg/mL PYM作用内皮细胞24h后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75.0±0.3)%、(58.4±0.5)%、(2.0±0.5)%(均P<0.01)。>10μg/mL PYM对内皮细胞活性抑制较严重。0.01μg/mL PYM作用于内皮细胞24h后,细胞未见明显改变,1μg/mL PYM作用细胞24h后,细胞内线粒体等细胞器肿胀较明显,10μg/mL PYM作用于内皮细胞24h后可见内皮细胞空泡性变,胞质水肿,核膜皱缩,染色质浓缩,核仁趋边。结论平阳霉素对人静脉畸形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与剂量、时间呈正相关。在体外实验中PYM能诱导静脉畸形内皮细胞形态呈现凋亡样改变。  相似文献   

9.
黄芪注射液对贫血小鼠脂肪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AMI)对贫血小鼠脂肪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的影响。方法 在贫血小鼠脂肪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0.1mL不同浓度的AMI(终浓度分别为40μg/mL、400μg/mL)作为药物组1、药物组2,对照组加入等量RPMI-1640培养液,分别收集培养上清液,采用TNF敏感细胞株L929细胞,以MTT比色法检测各实验组TNF活性单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经组脂肪细胞培养上清所含TNF均有明显升高。结论 一定浓度的AMI体外作用,可以刺激贫血小鼠脂肪细胞分泌TNF。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疡愈涂剂(YangYuTuJi,YYTJ)对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影响的分子机制,探讨其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机制。方法用虎红染色法观察YYTJ高(132.5mg/L)、中(66.3mg/L)、低(33.2mg/L)浓度对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PMN)、人单核细胞(THP-1)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黏附的影响,用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YYTJ对HUVEC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 cell ular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CD44表达的影响。结果 YYTJ和TNF共同作用HUVEC12h后,高浓度YYTJ能明显抑制HUVEC与PMN以及THP-1黏附(P<0.05),能明显抑制HUVEC表面ICAM-1和CD44表达(P<0.05)。中浓度YYTJ能明显抑制HUVEC表面VCAM-1和CD44表达(P<0.05,P<0.01)。低浓度YYTJ能明显降低HUVEC表面CD44表达(P<0.05)。结论疡愈涂剂通过降低TNF诱导的HUVEC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从而抑制过度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1.
当归补血汤对内皮细胞增殖和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当归补血汤对内皮细胞增殖及分泌粘附分子 (ICAM- 1)的影响 ,探讨当归补血汤对造血调控的机理。方法 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 ,将 HU VEC与当归补血汤不同剂量 (0、4、40、40 0和40 0 0 μg/ m l)一起培养 ,以流式细胞分析术测定内皮细胞增殖周期 ,同时对粘附分子进行测定。结果 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内皮细胞分泌粘附分子 ,对照组 CD5 4(ICAM- 1)仅有少量表达 ,而实验组 CD5 4(ICAM- 1)表达明显较对照组增多 (P<0 .0 5 )。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有更多的细胞处于 S期 (P<0 .0 5 )。提示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细胞由静止期进入增殖期。结论 当归补血汤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木贼大孔树脂提取物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 (ox-LDL) 诱导的单个核细胞-内皮细胞黏附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法获取木贼提取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木贼大孔树脂提取物作用于 ox-LDL 诱导的 ECV304 细胞 12 h,观察人单个核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及 ECV304 细胞的 IL-8 和 VCAM-1 蛋白表达,并通过 RT-PCR 观察 IL-8 和 VCAM-1 的基因表达。结果 高、中、低剂量 (100、50、25 μg/mL) 的木贼大孔树脂提取物均显著抑制 ox-LDL 诱导的单个核-内皮细胞的黏附,下调 ox-LDL 诱导的 ECV304 细胞 IL-8 和 VCAM-1 蛋白和基因的表达,以中剂量 (50 μg/mL) 效果最明显。结论 木贼中总黄酮和总酚酸是木贼抗动脉粥样硬化 (AS) 的有效部位之一,两者抑制 IL-8 和 VCAM-1 的基因及蛋白表达可能是其抑制单个核-内皮细胞黏附及抗 AS 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TNF—α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NO以及表达ICAM-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10ng/mLTNF—α刺激后,再加入(5~40)μg/mL姜黄素共同孵育lh,采用MTT和ELISA法检测姜黄素对内皮细胞的增殖以及N0和ICAM-1的表达。结果(5~40)μg/mL姜黄素处理HUVEC细胞后,能明显抑制ICAM-1的表达,并增加NO的产生,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促进NO的分泌,从而发挥内皮细胞保护作用以及抗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组织因子(TF)表达的影响及植物来源单体化合物川芎嗪的干预作用。方法内皮细胞培养采用RPMI-1640完全培养基;采用一期凝固法测总的细胞促凝活性(PCA);细胞TF抗原测定采用ELISA法;TFmRNA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结果川芎嗪预处理后,可明显抑制TNFα(1000u/mL)作用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浓度的TNFα(0~2000u/mL)作用6h后ECV304细胞TF活性的表达;川芎嗪在1~1000μg/mL范围内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TN-Fα(1000u/mL)的刺激作用(P<0.01),在1000μg/mL时,川芎嗪的抑制作用最强;以其预处理ECV304,可使TNFα刺激TF的活性下降70%;川芎嗪也可显著降低受刺激的ECV304TF抗原及TFmRNA表达。结论TNFα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TF的表达,川芎嗪具有在mRNA水平抑制TNFα刺激血管内皮细胞TF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牙骨质附着蛋白对牙周膜细胞黏附、伸展及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牙骨质附着蛋白(CAP)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hPDLCs)黏附、伸展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组织块培养法获得人hPDLCs。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CAP(0、0.125、0.25、0.5、1.0、2.0μg/mL)。细胞计数法检测不同浓度CAP对hPDLCs黏附的影响;同时通过计数检测视野中伸展的细胞数,计算hPDLCs在培养1、4、7h后的伸展率;MTT比色法测定、比较不同浓度CAP处理组hPDLCs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0.5、1.0μg/mLCAP处理组hPDLCs的黏附力明显强于空白对照组(CAP浓度为0)(P<0.01);不同浓度CAP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对细胞伸展影响的比较无明显差异。CAP对hPDLCs的促增殖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0.5~2.0μg/mL的CAP均能显著促进hPDLCs的增殖(P<0.05)。结论CAP对体外培养的hPDLCs具有促黏附及促增殖作用,但对其细胞伸展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皮酚(Paeonol,Pae)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大鼠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VECs)释放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TLR4)/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以阐明Pae抑制VECs黏附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组织块预消化贴壁法分离培养VECs,采用LPS诱导VECs炎性损伤;健康大鼠灌胃给予Pae制备含药血清,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Pae的含量;RT-PCR法检测TLR4mRNA的表达;凝胶迁移试验检测NF-κB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VCAM-1的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TNF-α的表达。结果 Pae含药血清(2.5,5,10μg/mL)作用于LPS诱导的VECs 24h,可抑制VECs中TLR4mRNA和NF-κB蛋白表达,以及VCAM-1和TNF-α分泌,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中Pae 10μg/mL的抑制作用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e降低TNF-α的释放和VCAM-1水平,可能是通过下调LPS诱导的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对宫颈永生化上皮细胞生长的调节作用及细胞周期调控机理。方法:选择宫颈永生化上皮细胞(H8细胞)进行实验,用不同浓度的黄芪注射液进行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细胞周期的比例以及不同免疫细胞亚群的含量,采用PCR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mRNA含量。结果:黄芪注射液处理能够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降低细胞活力,200μg/mL浓度的抑制效应最显著;200μg/mL黄芪处理组的NK细胞、CD3~+CD4~+CD8~-T细胞含量以及CD3~+CD4~+CD8~-/CD3~+CD4~-CD8~+T细胞比例高于0μg/mL黄芪处理组,CD3~+CD4~-CD8~+T细胞含量低于0μg/mL黄芪处理组;200μg/mL黄芪处理组的G0/G1期、S期细胞比例以及cyclinA、cyclinB、cyclinD1的mRNA含量低于0μg/mL黄芪处理组,G2/M期细胞比例高于0μg/mL黄芪处理组(均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对宫颈永生化上皮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效应,其作用途径包括调节免疫细胞含量、停滞细胞周期和下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陈军  夏武杰  薛杨静  胡建坚 《浙江医学》2016,38(4):237-240,267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对3,4苯并芘(BaP)介导内皮祖细胞(EPCs)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法培养EPCs,消化收集第4代细胞,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Bap组:予BaP,浓度为20μmol/L;3种浓度黄芪甲苷各组(先加入浓度分别为2、10、50μg/ml的黄芪甲苷,2h后再加入浓度为20μmol/L的Bap)。分别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黏附能力测定实验检测细胞黏附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取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组细胞活性氧(R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aP组细胞的增殖、黏附以及迁移能力均明显降低(均P<0.01),黄芪甲苷预保护可呈浓度依赖性地提高EPCs增殖、黏附及迁移能力(均P<0.05);BaP组培养上清液中MD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1),SOD含量明显下降(P<0.01),ROS表达明显上升(P<0.01),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可降低培养上清液中MDA含量(P<0.05),提高SOD含量(P<0.05),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地降低细胞ROS表达(P<0.01)。结论黄芪甲苷对BaP介导的EPCs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9.
苯扎氯铵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苯扎氯铵对体外培养的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眼Tenon囊成纤维细胞。配制苯扎氯铵溶液,使其浓度依次为20、2~(2×10-7)μg/mL,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苯扎氯铵作用下细胞的增殖,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较高浓度组(浓度≥0.2μg/mL)的苯扎氯铵对人Tenon囊成纤维细胞存在明显的杀伤作用,20μg/mL时细胞几乎全部死亡,A值与阴性对照相比明显减少(P<0.01),浓度为2和0.2μg/mL时细胞形态变化明显。较低浓度组(浓度<0.2μg/mL),A值和细胞形态较阴性对照均没有明显变化(P>0.05)。比较不同时间下的剂量效应曲线,4和24h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苯扎氯铵0.2μg/mL及以上浓度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具有细胞毒性,低浓度时则对细胞增殖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炎性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黏附分子表达及对其向心肌梗死区归巢的作用.方法 采用全骨髓直接贴壁法获取大鼠原代BMMSCs,体外培养至第3代用于以下实验:①将培养的BMMSCs用浓度为10 μg/L的IL-1β刺激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l(ICAM-1)的表达率;②开胸结扎雄性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于心肌梗死后24 h,经尾静脉输注经Brdu标记、10 μg/L IL-1β预刺激的BMMSCs;输注BMMSCs 24 h后取心肌组织,做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组织中的BMMSCs数目.以上实验以设不加IL-1β刺激作空白对照组,另在刺激组加抗VCAM-1单克隆抗体作为实验对照.结果 生理状态下,大鼠BMMSCs表面黏附分子ICAM-1表达较高,而VCAM-1表达较低;而IL-1β刺激后,黏附分子VCAM-1表达升高;浓度为10 μg/L的IL-1β刺激BMMSCs,输注到大鼠体内,心肌梗死区组织的BMMSCs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及IL-1β+抗VCAM-1单克隆抗体组.结论 炎性因子IL-1β能够增强大鼠BMMSCs表面VCAM-1的表达,但对大鼠BMMSCs表面ICAM-1的表达无影响;其可以有效促进BMMSCs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提高BMMSCs向心肌梗死区域迁移,其机制可能与BMMSCs表面VCAM-1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