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27(interleuldn 27,IL-27)是Pflanz等[1]在2002年发现的一种新的IL-12家族细胞因子.它是由P28和EBi3两个片段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在抗原呈递细胞(APC)上有较高水平表达,主要作用于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从而发挥广泛的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就IL-27的结构及其在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钙蛋白酶及其抑制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首次报道钙离子依赖性蛋白酶(Calpain)以来,Cal-pain家族中至少有14个成员被确定,它们的化学和生物学功能也被广泛研究,如Calpain参与细胞骨架蛋白重整、细胞转化和迁移、缩短细胞周期[1]。此外,一些疾病也能改变Calpain的活性,如外部脑损伤、白内障、肢体骨骼肌萎缩及癌症等。Calpain在机体组织中的广泛存在及其激活调节的复杂性,显示其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钙蛋白酶来源及结构1.1钙蛋白酶来源Calpain最早由Guroff(1964)从大鼠脑组织匀浆液中提取,随后,Yoshimura等[2]从大鼠肾脏中纯化出对钙敏感性不同的两种钙蛋白…  相似文献   

3.
改良明胶酶谱测定明胶酶活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是能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成分的酶家族成员之一。这个蛋白家族包括胶原酶、明胶酶、基质素和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 (MT MMP)等 5大类。MMPs家族成员目前已鉴定出 2 8种[1] 。MMP的基因表达水平和酶活性的高低与许多生理或病理过程及其恶性程度相关 ,如肿瘤转移、血管浸润、骨质疏松、组织纤维化等 ,尤其是明胶酶A和B(MMP 2 ,9)在肿瘤的转移和血管生成方面起重要的作用[2 ] 。目前 ,测定明胶酶活性的方法多用明胶酶谱法 ( gelatinzymog raphy) ,即收集待测样本 ,处理后在含有明…  相似文献   

4.
机体运动中热激蛋白72的双重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HSP72的生物学概述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又称热休克蛋白,是广泛存在于原核和真核生物各种类型细胞中的一类保护性蛋白。在各种应激条件(如高温、缺氧、细胞损伤)和病理状况下,这类蛋白质的合成显著增加,以维持细胞与机体的稳态和生存[1]。由于热激蛋白和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性疾病?衰老等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都密切相关,所以已经成为药物治疗研究中的重要靶向蛋白[1]。热激蛋白一般是根据其分子量来命名和分类的,具有重要功能的HSP70家族主要包括HSP73(分子量为73kDa)和HSP72(分子量为72kDa),前者组成性地存在…  相似文献   

5.
促进骨骼肌细胞葡萄糖转运是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环节。在骨骼肌细胞糖代谢过程中,将细胞外的葡萄糖跨膜转运入细胞内是骨骼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关键限速步骤[1]。此步骤由葡萄糖转运蛋白家族负责完成,其中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是一个最为关键的转运  相似文献   

6.
李美娟  郑瑞 《武警医学》2023,(4):359-362
<正>S100A4属于S100蛋白家族,在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和巨噬细胞中均广泛表达[1-3],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和toll样受体4 (TLR4)参与调节多种细胞的生长、存活、分化与运动[4-8]。目前,S100A4的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癌症转移促进特性[9]。  相似文献   

7.
Toll Like Receptor家族(TLRs)是一类介导微生物先天免疫的受体家族.1996年Lemaitre等[1]首先在果蝇体内发现了Toll蛋白,在果蝇体内研究发现该蛋自在真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发现了13种与果蝇同源的Toll蛋白,其中,人体存在10种Toll样受体,分别命名为TLR1~TLR10[2].研究表明,TLRs家族成员主要参与微生物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作为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之一,TLR5能够与细菌鞭毛蛋白结合,参与细菌感染引起的免疫反应.近年来,相继报道鞭毛蛋白能够通过结合TLR5,激活NF-κB信号通路,调节多种细胞因子分泌,对电离辐射及其他刺激引发的细胞凋亡具有保护作用[3-4].本文将对TLRs家族成员结构、分布和信号通路及TLR5在电离辐射损伤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白介素23的生物活性与免疫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介素23(IL-23)是Oppmann筝[1]于2000年发现的白介素-12(IL-12)细胞因子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它与IL-12一样,都是含有亚单位p40和IL-12Rβ1受体的异源二聚体细胞因子,它们的功能部分重叠而又有所不同.现就IL-23的生物活性与免疫调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是由69kD的α链及34kD的β链组成的异二聚体蛋白[1-2],因最初发现其活性与肝细胞再生有关,故名肝细胞生长因子,后研究发现HGF是一种可以作用于多种组织与细胞的生长因子,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细胞运动、形态发生、血管新生、抑制凋亡等作用.HGF的主要来源有成纤维细胞、平滑肌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和白细胞等[3].IL-1、PDGF、bFGF和G-CSF等可诱导HGF的表达,TGF和糖皮质激素等则抑制其表达[3].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Ptn)基因稳定沉默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Ptn-siRNA B/MEF241中,研究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在多效生长因子对Schlafen2(Slfn2)基因负性调控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本研究用Ptn-siRNA B/MEF241细胞的培养液培养对照NC细胞不同时间,通过Northern杂交检测NC细胞中Slfn2表达水平变化;应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外源性PTN因子(终浓度50 ng/μl)作用对Ptn沉默细胞内IL-1表达水平的影响;分别使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rhIL-1ra)和IL-1α中和抗体阻断IL-1的作用通路,检测Ptn稳定沉默细胞中Slfn2基因表达变化.结果:Ptn沉默细胞培养液可以诱导对照细胞Slfn2表达;外源性PTN能抑制沉默细胞中IL-1α和IL-1f6的表达;IL-1受体拮抗剂(rhIL-1ra) 和IL-1α中和抗体可抑制Ptn沉默细胞中Slfn2表达.结论:Ptn可能部分通过分泌性的细胞因子间接调控Slfn2基因表达,并且鉴定出在此调控过程中IL-1家族是其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调控因子.  相似文献   

11.
IL-8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的表达与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IL-8在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期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通过cDNA微阵列及RT-PCR技术检测活动期AS患者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类风湿关节炎(RA)及膝关节外伤患者]的外周血、关节液中单个核细胞和滑膜细胞IL-8的表达.比较AS患者组与各对照组IL-8表达情况的差异。结果 在活动期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或关节液单个核细胞(SFMC)中IL-8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PBMC中的表达,在RA患者PBMC中IL-8的表达亦高于健康志愿者PBMC中的表达.关节滑膜细胞IL-8的表达水平在AS患者也明显高于膝关节外伤患者。结论 IL-8在活动期AS中存在高表达,可能是AS的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介导AS滑膜甚至其他受累组织炎症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Raf激酶抑制蛋白(Raf kinase inhibitory protein,RKIP)是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PEBP)的家族成员之一,具有膜的生物合成、精子形成、神经发育等功能,并能抑制促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核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信号转导通路,从而维持细胞正常增殖、分化以及凋亡.RKIP基因的下调或缺失可能导致这些通路的过度活跃以致细胞发生过度增殖及抗凋亡等现象[1-3].继Fu等[4]发现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的RKIP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以来,陆续有大量研究证实在乳腺癌[5,6]、胃癌[7,8]、肝癌[9]、结直肠癌[10]、前列腺癌[11]、肾癌[12]、神经胶质瘤[13]、肺癌[14,15]、食管癌等[16]肿瘤患者中,RKIP基因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或缺失,表明RKIP可能对肿瘤转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显然,RKIP已成为肿瘤学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3.
1CD40及CD40L概述CD40分子是一种Ⅰ型跨膜糖蛋白,分子量约48kd,是许多细胞的表面分子[1],如B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及单核细胞,树突状细胞,内皮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隶属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超家族[2~4]。人CD40基因位于20q11~13,其cDNA为一条831bp的开放阅读框架,所编码蛋白产物含有277个氨基酸(aa)。其中,胞外区由193个aa组成,跨膜区含22个aa,胞内区有62个aa[1]。CD40配体(CD40L或CD154)是以三聚体形式存在,是一种Ⅱ型跨膜糖蛋白,分子量约为39kd[1]。主要存在于活化的CD4 T细胞表面,少量表达于CD8 T细胞、外周血…  相似文献   

14.
PINCH-1蛋白的功能及与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NCH蛋白(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new cysteine-histidinerich protein)是LIM家族成员,包括PINCH-1[1]和PINCH-2[2]两个成员.PINCH-1在整合素和生长因子信号等的传导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接头联结作用,与相关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PINCH-2则是PINCH-1的一个新发现的同源分子,它与PINCH-1在分布和功能上有很大重叠.本文主要就PINCH-1蛋白的相关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低温辅助治疗缺血性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假手术组、实验组和亚低温实验组,每组各6只。构建大鼠的缺血再灌注模型。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6]水平,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D3)、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中炎症因子转录水平,hCMEC/D3细胞凋亡率,核因子κβ(NF-κβ)、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Fas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组、亚低温实验组处理6、24、48 h的TNF-α、IL-8、IL-6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且实验组高于亚低温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亚低温实验组处理4、8 h的hCMEC/D3细胞中TNF-αmRNA、IL-6 mRNA、IL-8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亚低温实验组处理2、4、8 h的THP-1细胞中TNF-αmRNA、IL-6 mRNA、IL-8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实验组处理1、4 h的hCMEC/D3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0%、17.0%,分别低于实验组的12.0%、2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低温实验组、实验组NF-κB、Caspase-3、Fas表达量均高于阴性对照组,且实验组高于亚低温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处理通过降低NF-κβ、Caspase-3和Fas的表达发挥对缺血性脑病的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是由巨噬细胞、B淋巴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在免疫应答中产生的细胞因子。近年研究表明 :IL 12是一种重要的抗乙型肝炎病毒 (HBV )细胞因子[1]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IL 12抗HBV作用机制综述如下。1 IL 12的来源及生物学效应IL 12最初称作自然杀伤细胞刺激因子 (naturalkillercellstimulatoryfactor,NKSF) [2 ] 或细胞毒性淋巴细胞成熟因子 (Cytotoxiclymphocytematurationfactor ,CLMF) [3 ] 。现已证明 :NKSF与C…  相似文献   

17.
刘乾  张婷 《武警医学》2022,33(11):1005-1010
<正>嘌呤能信号通路是指由内源性核苷、核苷酸及其受体组成的嘌呤能信号转导系统,其中P2嘌呤受体是一种特殊的细胞膜受体,在各种细胞中普遍表达,其引起下游一系列生物学反应,如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分化、免疫细胞募集和疼痛等[1]。P2嘌呤受体包括两个结构和功能不同的亚家族,即P2X和P2Y,其中P2Y受体是典型的G蛋白偶联受体,P2X受体属于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  相似文献   

18.
 黑色素瘤特异性抗原(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antigen of melanoma, PRAME)是肿瘤睾丸抗原家族的一员,最初在黑色素瘤患者中被发现,是一种能够被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特异性识别并引起肿瘤溶解的表面抗原[1],其表达可受调控区域的甲基化调节[2]。肿瘤睾丸抗原(cancer-testis antigens, CTAs)家族在男性性细胞及胚胎组织中保守表达,并在正常组织中几乎不表达,广泛存在于多种肿瘤组织中[3]。目前,已有大量关于CTAs的相关研究,尤其是PRAME的,认为其与肿瘤预后相关,可作为新的肿瘤标志物监测及评估肿瘤发生及发展,并可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靶点。因此,笔者对PRAME在常见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MSTN基因在动物科学和医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的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又称GDF-8(Growthdifferentiation factor 8),与同属于同一个家族的生长激素(GH)、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等因子对动物生长发育的调节作用有所不同,MSTN基因是一种对骨骼肌生长具有负调空作用的重要的细胞因子,它的突变或缺失会导致肌肉细胞的增生和肌纤维的肥大[1]。本文详细阐述了抑肌素的基因结构、表达蛋白的功能、基因定位和基因表达谱以及在动物科学和医学中的应用和研究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穿孔素(PF)、颗粒酶B(GrB)、颗粒溶素(GNLY)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例银屑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全血,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PF、GrB和GNLY的mRNA的表达,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GrB、GNLY及PF的蛋白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患者及体检者血清中IL-4、IL-6、TNF-α及IFN-γ的水平。并分析PF、GrB和GNLY的蛋白表达水平与IL-4、IL-6、TNF-α及IFN-γ的相关性。结果银屑病患者与健康体检者比较后,患者PBMC中GNLY、PF蛋白含量和mRNA均明显降低(P<0.01),而GrB无显著变化(P>0.05);IL-4水平显著下降(P<0.05),IL-6、TNF-α和IFN-γ显著升高(P<0.05)。PF和GNLY的蛋白表达水平与IL-6、TNF-α和IFN-γ成负相关,而与IL-4的水平成正相关,与GrB不相关。结论银屑病患者PF和GNLY的蛋白及mRNA表达与IL-4、IL-6、TNF-α和IFN-γ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可能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