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收治在我院的18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抗菌药物的各类不良反应表现与不合理使用方式的相关性。结果由于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而导致98例(54.4%)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由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者最常见,多达50例(51.0%);第二位的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达28例(28.57%)。不良反应的主要发生部位为皮肤及软组织,约占56.5%,第二位的为消化系统,约达29.0%。经Pe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与不良反应显著相关的为药物的滴速过快、剂量过大、给药时间过长、药液浓度过高等因素(P<0.05)。结论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目前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故应加强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50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因抗菌药物所致药物不良反应的有76例(占50.67%),其中主要以喹诺酮类及 β-内酰胺类药物为主.药物不良反应累及部位主要为皮肤及软组织和消化系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主要表现在给药时间过长、滴速过快、药物浓度过高及剂量过大4个方面,且均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临床不合理使用,因此应加强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研究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14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归纳总结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结果 140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中,≥60岁发生率最高占52.86%;静脉滴注给药引发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92.86%);头孢菌素类药物(30.00%)引起的ADR居首位,其次为喹诺酮类(25.00%);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51.43%),其次是消化系统(17.14%)及神经系统(12.86%)损害。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和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和分析昆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3年该院的71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引发ADR抗菌药物种类、ADR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引起ADR的抗菌药物品种涉及8类16种,头孢菌素类最多(66.2%),青霉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次之;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57.6%),其次为消化和神经系统。结论:抗菌药物ADR的发生与药物性质、临床使用量、个体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需进行ADR监测,探讨抗菌药物ADR发生的易感因素,尽可能安全、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井华  刘俊 《安徽医药》2014,18(2):393-396
目的了解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现状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保证抗菌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2010—2012年某院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37份,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种类、名称、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性质、转归及临床表现、报告人员职业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37份ADR报告中,男性发生比例高于女性;41~50岁年龄段为ADR发生的主要人群,但老人及儿童发生的比例也较高;ADR以一般反应为主,严重的和新的ADR分别占总例数的3.80%和1.26%;静脉滴注为引发ADR为主要的给药途径,占总例数81.01%;ADR主要发生在用药后31~60 min;抗菌药物以喹诺酮类为主,占总例数29.12%,其次为大环内酯类(28.27%)和头孢菌素类(26.16%),其中阿奇霉素为57例,占总例数24.05%,其次为左氧氟沙星(56例,23.63%);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102例,43.04%);护师ADR报告率68.35%。结论深入开展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该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和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对该院2008年2月-2011年2月儿科病历900份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900例患儿中,使用抗菌药物732例,未使用抗菌药物168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81.3%。其中单用抗菌药物用药率为36.6%(268/732),二联及二联以上用药率为63.4%(464/732)。合理使用抗菌药物686例(93.7%),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46例(6.3%),其中不符合用药指征19例(2.6%)、不符合联合用药指征或联合用药不当17例(2.3%)、其他10例(1.4%)。结论该院儿科住院患儿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规范情况,应引起重视,以便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7.
吴宇 《抗感染药学》2023,(2):129-132
目的:分析医院抗菌药物相关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临床特征,并提出应对策略,为临床抗菌药物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0年10月永安市曹远卫生院238例使用抗菌药物发生ADRs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不同年龄段患者抗菌药物ADRs的发生率,分析导致ADRs的主要抗菌药物种类、患者临床表现与发生原因、减少药源性损害的措施。结果:238例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所致ADRs患者的年龄多为60岁以上,其次为>50~60岁、18~30岁;使用抗菌药物所致ADRs患者应用品种为头孢菌素类98例(占41.18%),青霉素类47例(占19.75%);发生ADRs患者累及系统主要为皮肤组织72例(占30.25%),具体表现为丘疹、皮肤发痒、红肿等症状,消化系统58例(占24.37%),具体表现为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神经系统47例(占19.75%),临床表现主要为眩晕、头痛不适、失眠等症状;抗菌药物ADRs发生原因主要为未开展药敏试验161例(占67.65%)、使用剂量过大56例(占23.53%)、无指征用药11例...  相似文献   

8.
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5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该院4年来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自愿呈报的256份ADR报告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56例ADR中,抗感染药物占首位(113例占44.1%),其次是中药制剂50例(19.5%);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起的ADR比例最高184例(71.9%);ADR主要涉及器官是皮肤及附件(53.1%),主要表现为皮疹、瘙痒。结论该院应加强药物的管理和使用培训,最大限度的减少ADR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胡东梅 《北方药学》2015,(4):156-158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为临床用药提供警示。方法:对我中心收集的1585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类统计并分析评价。结果:1585例不良反应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1327例(83.7%),大环内酯类160例(10.1%);静脉注射(含滴注)1364例(86.1%)。结论: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2005年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董爱琴 《安徽医药》2006,10(6):474-474
;目的探讨该院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对该院2005年103例药物不良反应(ADR s)报告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该院103例ADR s涉及的药品种类及例次中以抗菌药物占首位;主要的ADR s类型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其次为药物热。结论必须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继续做好ADR s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
313例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上海仁济医院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以降低人为因素引起的ADR的发生率及危害程度。方法:对2004年1月-2008年2月仁济医院自发呈报的由抗菌药物引起的ADR按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46份ADR中,抗菌药物所致的有313例病人(48.5%)341例次。其中,静脉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6.5%(261例次)。共涉及抗菌药物10类58种,以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引起的ADR最为常见,占42.8%(146例次),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也高达31.7%(108例次)。313例抗菌药物ADR中,以一般ADR为主,皮肤和附件损伤最多,累计占总ADR的56.6%(193例次);严重ADR仅27例,多出现在用药过程中(15例次,占55.6%),明显高于一般ADR组的14.7%(P〈0.01)。另外,25例ADR可能与不合理用药有关,包括药物浓度过高(11例)、药物剂量过大(5例)、溶媒选用不当(4例)等。结论: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及不合理用药状况,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方法:从药库计算机管理软件中查询门诊药房2008年抗菌药物各品种的总量及金额,对用药频度(DDDs)进行分析排序;随机抽取2008年我院门诊处方,每月抽取2日处方,对处方不合理用药统计分析。结果:门诊抗菌药物的DDDs前20位的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占9种。DDDs排序位居前3位依次是头孢菌素类、硝基咪唑类、氟喹诺酮类。使用中存在给药次数、用法用量、溶媒使用不当等方面的问题。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基本合理,但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医院仍需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监控,通过处方点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227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7例抗菌药物致ADR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60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最高(40.53%);以喹诺酮类最多(42.29%),其次为-内酰胺类(24.67%);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多(38.77%),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25.55%)。结论:医院应重视抗茵药物使用管理,加强ADR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我院2009年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收集的106例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在我院上报不良反应中居首位,其中导致不良反应的主要抗菌药物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药物。结论:应重视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我院24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炜  陈利欣  多力昆 《中国药房》2010,(10):919-921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一般规律。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住院患者伴发的ADR报告241例,分别从患者情况、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ADR居多,占69.71%;静脉滴注(西药)引发ADR最多,占71.78%;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50.92%。结论:临床应进行必要的用药干预和指导,加强ADR监测,以减少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品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收集到的116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6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40种,60岁以上患者发生ADR的比例最高(39例,占33.62%);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109例,占93.97%);最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菌药物(53例,占45.69%),其次为中药制剂(44例,占37.93%);ADR损害类型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80例,占68.97%),其次为全身性损害(以过敏性反应为主)和神经系统损害;新的ADR为18例,占15.52%,以中药注射剂为主(10例);严重的ADR有1例,为抗菌药物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结论: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重视和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监测,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53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南宁市中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集并上报的153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在153例ADR中,以静脉给药产生ADR比例最高(73.86%),涉及药物以抗菌药物所占比例最高(62.74%),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59.48%)。结论:应重视ADR,加强ADR监测,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2-2013年上报的124例抗菌药物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ADR发生率51.61%略高于女性48.39%;静脉滴注118例(95.16%)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ADR报告中,以头孢菌素类为最多73例(58.87%),其次是氟喹诺酮类为22例(17.74%);ADR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为48例(38.71%),消化系统为36例(29.03%)。结论:医院应加强ADR监测工作,提高医护人员对ADR报告制度的认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07-2013年收集上报至国家ADR监测网的抗菌药物所致ADR报告22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5例ADR报告中,共涉及7大类27个品种抗菌药物。其中头孢菌素类所致的ADR居首位(44.58%);静脉滴注(97.50%)给药途径最容易引发ADR;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56.33%)。结论:应重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加强ADR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我院494例门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春  姜新道  于进彩 《中国药房》2010,(14):1321-1323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门诊药房收集到的49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4例ADR报告中,女性发生率(62.96%)明显高于男性(37.04%);静脉给药最易导致ADR(58.50%);ADR发生率最高的为抗菌药物(51.21%),其中又以氟喹诺酮类(104例)和大环内酯类(90例)抗菌药物最为普遍,其次为心脑血管系统药(13.97%)和中药制剂(13.16%);ADR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29.17%)、消化系统损害(22.37%)和神经系统损害(17.34%)。结论:应重视临床ADR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