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突发性聋的临床特点、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999~2005年住院治疗的突发性聋患者123例(130耳)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患者构成比为1.2∶1.其中68.3%伴有耳鸣,4.9%患者伴有眩晕,二者皆有者为22.8%.0.25~2 KHz平均听力损失中重度以上(>60 dB)占79%.总体疗效为痊愈28.5%,显效17.1%,有效13%,无效41.5%,总有效率58.5%.结论 突发性聋的预后与病程有高度的相关性,与听力曲线有关;与性别、年龄、耳聋程度及有无眩晕耳鸣无关.中药复方丹参制剂疗效优于其他血管扩张剂.  相似文献   

2.
胡海艳  施丽琴 《天津医药》2018,46(3):264-268
目的 分析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SD)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4年 1 月—2016 年 12 月我院 200 例采用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的 SD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有效组(n=182 例)与无效组(n=18 例),比较 2 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耳别、听力损失、听力曲线类型、伴眩晕情况、伴耳鸣情况、合并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血浆黏度及血清 C 反应蛋白(CRP)等指标,并采用 Logistic 回归筛选影响SD 疗效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 例患者经治疗后,总有效 182 例(91.00%),无效 18 例(9.00%)。有效组年龄>50岁、发病至就诊时间>7 d、听力损失≥60 dB、听力曲线类型为高频型或全聋型、伴眩晕、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血浆黏度≥2 mPa·s、血清 CRP≥20 μmol/L 的比例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50 岁)、发病 至就诊时间(>7 d)、听力损失(≥60 dB)、听力曲线类型为高频型或全聋型、伴眩晕、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血浆黏度(≥2 mPa·s)、血浆 CRP(≥20 μmol/L)为影响 SD 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高压氧联合地塞米松是治疗SD 的有效方案,但影响其疗效的因素众多,临床治疗时有必要考虑患者临床与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耳聋患者不同类型听力曲线与临床疗效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突发性耳聋患者不同类型听力曲线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13例(118耳)突发性耳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的初始听力曲线分为低频型23耳,中频型9耳,高频型28耳,平坦型41耳和全聋型17耳5组.均在接受高压氧治疗的同时给予1~3周的静脉用药治疗.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各型听力曲线有效率分别为:低频型95.7%,中频型77.8%,高频型60.7%,平坦型78%和全聋型52.9%.结论 不同类型听力曲线突聋患者中,低频型疗效最好,其次为平坦型、中频型,全聋型疗效最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72耳)突发性耳聋患者分成观察组32例(38耳)与对照组30例(34耳),两组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均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治疗,20天后观察两组患者听力、耳鸣及眩晕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听力、耳鸣及眩晕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91.7%、95.7%,对照组分别为76.5%、78.8%、71.4%,两组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采取针灸联合中药辨证分型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可明显提高听力,缓解耳鸣、眩晕等症状,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吴让登 《安徽医药》2014,18(1):112-114
目的 观察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2010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86例病例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性别,年龄,单、双侧耳患病,发病后治疗时间,有无眩晕,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因素与疗效的关系,将上述有意义的单因素作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2周综合治疗方案,共治愈9例,显效15例,有效37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70.9%.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就诊时间,患耳部位,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失分型,有无眩晕,有无糖尿病与临床治疗效果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就诊时间超过15 d,年龄超过50岁,合并糖尿病,伴有眩晕,双侧患病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5),而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与预后不相关(P〉0.05).结论 突发性耳聋尽早治疗,年轻患者预后较好,而合并糖尿病,双侧患病,伴有眩晕常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耳聋的治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多认为发病至就诊时间的长短及耳聋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1,2]。我们总结2000年1至8月经我科治疗的发病1周以内,中~重度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0例70耳,分析其听力曲线形状,旨在探讨听力曲线形状与突发性耳聋疗效之关系,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曲线呈渐升型或谷状(以中频损失为主),男33例(33耳),女17例(17耳);均为单侧,左侧35例,右侧15例,年龄16~59岁,平均46岁,发病时间1~7d,平均2.5d。平坦型与渐降型组20例(20耳),其中男14例(14耳),女6例(6耳),年龄20~55岁,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96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激素口服冲击、营养神经、高压氧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92例患者经系统治疗后,痊愈13例,显效9例,有效23例,无效47例,总有效率为48.9%(45/92)。单因素分析显示,与突发性耳聋预后相关的因素为发病至治疗的时程(χ2=10.745,P=0.03)及发病初听力(t=-2.150,P=0.034)。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与突发性耳聋预后相关的独立因素是发病至治疗的时程(P=0.021)。结论从发病到治疗的时程是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主要因素,发病时程在14 d内的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李茜  王风君  吴学文  孙虹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3):334-335,337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发病年龄、就诊时间、耳聋程度,是否伴发眩晕、耳鸣,高压氧治疗对疗效的影响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14例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突发性耳聋的疗效与发病年龄、就诊时间、就诊时残留听力多少、临床伴随症状的关系等。结果中青年患者疗效较老年患者好;就诊治疗时间与疗效呈正比;听力损失程度与疗效呈反比;伴有眩晕症状者疗效差;耳鸣对突发性耳聋疗效影响不明显;高压氧治疗对早期突发性耳聋效果较好。结论了解影响突发性耳聋疗效的因素,在治疗突发性耳聋时针对病因及对症采取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两种用药途径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近期疗效的比较。方法将60例突发性耳聋耳鸣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30耳)和对照组(30例,30耳),每组在应用扩张血管、营养神经治疗药物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鼓室注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对照组加用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0 d,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耳鸣痊愈5例,显效7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患者耳鸣痊愈2例,显效3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36.7%。两组有效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Ρ<0.05)。治疗过程中无中耳炎、鼓膜穿孔、听力进一步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局部注射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的疗效优于全身用药。  相似文献   

10.
张石革 《中国药房》2002,13(12):765-766
1治疗耳鸣耳聋药耳鸣是指患者自觉地感到耳内鸣响的一种幻觉 ,会妨碍听觉 ;耳聋是指患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 ,轻者听而不真 ,称为重听 ;重者全无所闻 ,称为全聋。造成听力下降(逐渐失聪)的原因有老年性耳聋和耳硬化症 ;造成听力突然下降(突然失聪 ,伴疼痛、发热、恶心)的原因则可能是患中耳炎 ;耳有堵塞感常常是耳内有耳垢所致 ;一侧听力丧失或下降(伴眩晕)多是由耳肿瘤、听神经瘤所致。当然 ,耳朵外伤、药物(如抗生素、利尿剂、抗肿瘤药)不良反应也可造成听力下降或丧失。传统医学将听力下降或耳聋分为肝火上扰、痰火郁结、肝肾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前列地尔20μg加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1次/d,同时联合弥可保治疗;对照组采用弥可保注射液500μg加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注射,1次/d,3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纯音测听、耳鸣、眩晕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纯音测听均有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耳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弥可保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按听力水平分为轻度耳聋组8例、中度耳聋组19例和重度耳聋组11例。3组均采用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3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听力水平进行比较,并评价该治疗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轻、中、重度耳聋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4.7%、90.9%,3组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听力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压氧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满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听力水平,且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突发性耳聋耳鸣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前列地尔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葛根素治疗,比较两组纯音测听气导情况及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纯音测听气导平均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研究组治疗后降低的幅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研究组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总有效率(88.89%)、耳鸣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77.78%、7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配合早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改善纯音测听气导平均值,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头面部外伤所致听力损害的临床特点及其可能的因果关系。方法:通过对头面部遭受外力(包括气压和声压)作用后有听力下降的781例(793耳)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感音神经性聋343例(43.9%),传导性耳聋134例(17.2%),混合性聋247例(31.6%),正常57例(7.3%)。其中轻度听力下降201例(25.7%),中度听力下降352例(45.1%),中重度听力下降208例(26.6%),重度听力下降16例(2.1%),极重度听力下降4例(0.5%)。结论:头面部外伤引起的听力下降可表现为各种类型及不同程度,并与受伤原因及部位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为3组:高压氧组、高压氧+东菱迪芙组、东菱迪芙组,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对不同听力损伤程度、不同痛程及临床症状几方面比较,高压氧+东菱迪芙组的有效率为84.2%,单纯高压氧组的有效率为75%,单纯东菱迪芙组的有效率为70%,可见各组均有一定疗效,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东菱迪芙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高压氧治疗及单纯东菱迪芙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之前5年间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确诊为突发性耳聋的患者103例,经高压氧并辅助药物治疗的总体疗效。结果:103例患者中治愈22例,显效27例,有效4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7.4%(90/103)。并显示发病后就诊时间与听力损害程度对预后影响较大。结论:突发性耳聋以听力损伤程度轻或发病时间短的情况下为最有效治疗时期,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能显著提高听力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A组5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行高压氧加药物联合治疗;B组53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仅行药物治疗。结果:A组的有效率为89.1%,优于对照组的75.4%(P〈0.05)。听力损失〉70dB者的疗效(77.3%)低于听力损失45-70dB(95.2%)者。A组耳鸣治疗有效率(81.6%)高于B组(62.2%),P〈0.05。结论:高压氧加药物联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发应,为临床治疗突发性耳聋较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突发性聋伴主观性耳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10月在我科治疗的伴主观性耳鸣的突发性聋患者(听力曲线为上升型)79例,分为七叶皂苷钠组(37例)和银杏叶提取物组(42例),从耳鸣疗效、听力疗效及综合疗效3方面评价。结果 七叶皂苷钠组耳鸣改善有效率(95%),听力改善有效率(89%),综合有效率(87%),高于银杏叶提取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叶皂苷钠治疗突聋伴主观性耳鸣患者疗效优于银杏叶提取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69例(82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因素对突聋预后的影响。结果突发性耳聋的预后与听力损失程度及发病至首次治疗的时间呈明显相关性。结论突聋听力损失为轻度和中度的,发病后在10d内得到有效治疗的,其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