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英  王鑫 《河北医药》2011,33(11):1627-1628
目的明确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1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详细记录患者既往病史及相关危险因素,特别是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病史,据既往冠心病史及入院后心电图及动态心电监护,将患者分为2组:合并心肌缺血组103例、无心肌缺血组53例,入院后均行血脂及血糖等生化检查。结果 (1)合并心肌缺血组患者中多同时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及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心肌缺血组(P〈0.05);(2)合并心肌缺血组患者中严重脑梗死发病率明显高于无心肌缺血组,尤其是合并糖尿病者(P〈0.05);(3)多种危险因素对急性脑梗死合并冠心病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糖尿病与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症是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患者自身存在的致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越多,同时患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几率越高,病变程度越重。2型糖尿病与高LDL-C血症为脑梗死患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A组)为患者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无2型糖尿病病史患者60例(B组),2型糖尿病无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60例(C组),健康人组60例(D组)B组、C组、D组均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Hcy高于B组、C组、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Hcy值高于C组、D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高于D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Hcy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过程中起着协同作用,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浆Hcy的升高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合并2型糖尿病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治提供依据。方法217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分为T2DM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92例和T2DM认知功能正常(NMCI)组125例。使用蒙特利尔量表评分(MoCA)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患者的临床生化指标和相关并发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MCI与NMIC组年龄、吸烟史、教育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冠心病、高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T2DM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T2DM病程长、有吸烟史、hs-CRP增高、HbA1c增高、合并冠心病和高血压为T2DM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教育程度高是保护因素;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DM病程长是危险因素,教育程度高是保护性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较多,早期诊治有助于预防和减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严志芳 《中国药业》2014,(23):117-118
目的探讨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的复发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164例,按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使用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血压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按复发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于急性发病3 d内测定患者的Hcy水平。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Hcy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脑梗死复发29例(35.37%),明显多于观察组的13例(1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共42例,非复发组共122例,其中复发组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35例(83.33%),非复发组具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80例(65.5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Hcy水平为(22.40±9.54)μmol/L,明显高于非复发组的(16.95±9.80)μmol/L(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型高血压、Hcy及高密度脂蛋白是导致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H型高血压患者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H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及低高密度脂蛋白。采用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的脑梗死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不同时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关系。方法2型糖尿病50例,根据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分为3组:正常微量清蛋白尿组25例(A组),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30mg/24h;微量清蛋白尿组14例(B组),UAER30~300mg/24h;临床清蛋白尿组11例(C组),UAER〉300mg/24h。另设正常对照组(NC组)30例。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结果A、B、C组血浆Hcy水平较NC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B、C组又较A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2型糖尿病高Hcy患者糖尿病肾病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4h尿微量清蛋白呈正相关。结论高Hey血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与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检测血浆Hcy对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冬  张继明 《天津医药》2016,44(7):902-90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关系,为早期筛查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144例分为未合并脑梗死组(A组)与合并脑梗死组 (B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C组),观察三组患者的Hcy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结果:A组、B组Hcy、HbA1C水平较C组明显升高(P<0.05),B组Hcy、HbA1C水平高于A组(P<0.05);Hcy水平与HbA1C、年龄、性别、高密度脂蛋白、肌酐存在线性相关性(P<0.05); 发生颈部血管狭窄的患者高Hcy血症发生率明显升高 (P=0.034);且Hcy水平比较结果为IMT重度狭窄组>IMT中度狭窄组 >IMT轻度及无狭窄组(P<0.001);相关性分析提示Hcy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P﹤0.001)。结论:Hcy水平可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脑梗死的发生;高Hcy血症加重了颈部血管斑块的形成,加剧了颈部血管狭窄的发生,是预防2型糖尿病脑梗死的重要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北京版量表作为认知功能的测评工具,选择T2DM并发MCI患者54例(MCI组)和无MCI的T2DM患者66例(NC组)。采集患者一般资料,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声探查颈动脉双侧内膜中层厚度(IMT),其中IMT较大一侧的数值定义为最大IMT值。采用成组t检验和多重线性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CI组患者FPG、HbA1c、C肽水平、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痛程、SBP、最大IMT值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高血压病史、体质量指数、腰臀比、DBP、TG、TC、LDL.C、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病程、最大IMT、SBP、FPG、HbA1c与MoCA量表评分呈负相关(P〈0.05);C肽水平与MoCA量表评分呈正相关(r=0.353,P=0.000)。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最大IMT(B=-2.878,P=0.001)、HbA1c(B=-0.410,P=0.001)、C肽水平(B=1.281,P=0.001)是MoCA量表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FPG、HbA1c、C肽水平、SBP、高血压病程、糖尿病病程、最大IMT可能是T2DM患者发生MCI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及维生素B12(VitB12)与老年血管性痴呆(VD)的相关性。方法检测96例VD患者、152例脑梗死非痴呆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者Hcy、FA、VitB12水平并分析其变化;按MMSE评分标准评估VD患者的认知功能,按痴呆程度将其分为重度、中度及轻度三组,并检测各组血清Hey浓度,分析Hcy水平与痴呆程度的关系。结果VD组及脑梗死非痴呆组血清Hcy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26、3.14,均P〈0.01),其中以VD组最高;VD组及脑梗死非痴呆组血清FA及VitBl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16、2.98、3.21、2.91,均P〈0.01),其中以VD组最低。VD患者血清Hcy水平随痴呆程度的加重而升高,Hcy浓度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69,P〈0.05)。结论高Hcy血症与VD具有相关性,高Hcy血症可能是导致VD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FA及VitB,2缺乏可引起Hcy的增高,FA及VitBl2缺乏可能是导致VD发生的间接因素。  相似文献   

9.
余亮  余传庆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178-1179
目的 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检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87例、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72例、健康对照组67例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空腹血糖以及各项血脂指标,并探讨其相互关系.结果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组Hcy[(15.7±9.7)nmol/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1.9±7.2)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亦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13.5±6.1)n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cy可能参与了糖尿病及血管病变的发生与发展,高Hcy血症是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近年来,研究发现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或心血管病变有密切关系,可能是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危险因子之一。本文测定了健康人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并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Hcy血症患者用甲钴胺(弥可保)进行干预治疗,拟探讨血清Hcy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及甲钴胺对高Hcy血症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脏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检测122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尿蛋白阴性(A组)62例,尿蛋白阳性(B组)60例]和健康体检者(NC组)65例的血清Hcy、CysC、HbA1c和U-mAlb的含量。结果 T2DM患者Hcy、CysC、HbA1c、U-mAlb的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且B组较A组升高明显(P〈0.01)。结论血清Hcy、CysC、HbA1c与U-mAlb的水平与T2DM患者的早期肾损伤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何平  林本  明志红  田镇安  黄燕 《中国医药指南》2013,(18):487-487,489
目的探讨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收集102例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为病例组,收集40例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为对照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将病例组分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组52例和痴呆组50例,痴呆组其中老年性痴呆(AD)13例和血管性痴呆(VD)37例;各组均检测血浆Hcy水平,进行组间比较,血浆Hcy浓度与MMSE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痴呆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MCI组(P<0.01);痴呆组血浆Hcy水平与MMSE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与高Hcy有关,而且认知障碍程度与血浆Hcy水平增高程度密切相关,高Hcy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之间的关系。方法我院于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共收治了96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设置为糖尿病组,将74名健康的老年者设置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mALB、HDL-C、LDL-C、TG、Ch、GLU进行了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采用的是免疫比浊法;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采用的是免疫比浊分析方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C-C)采用的是直接酶法;胆固醇的检测采用的是胆固醇氧化酶法;空腹血糖(GLU)的检测采用的葡萄糖氧化酶法;三酰甘油(TG)的检测采用的甘油磷酸氧化酶法。结果通过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发现mALB、LDL-C、TG、Cho、GLU、HbAlc的浓度,糖尿病组患者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HDL-C的血清浓度糖尿病组患者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当患者体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所增高时,尿微量白蛋白以及空腹时血糖也会随之增高,二者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648,P<0.01;r=0.483,P<0.01)。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尿微量白蛋白的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相关,并且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可以通过检测mALB以及HbAlc来早期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14.
刘树娇  唐灵  陈春莲  刘漪 《河北医药》2014,(8):1125-1127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内脂素、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探讨三者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in)37例,微量蛋白尿组(UAER20~200μg/min)35例,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1例;另选健康体检正常者32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受栓者内脂素、Hcy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e)、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UAER,比较3组间的差异。结果3纽患者血清内脂素、Hey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内脂素、Hcy、hs—CRP均与FPG、HbAlC、HOMA—IR、BUN、Scr、UAE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91、0.449、0.367、0.423、0.656、0.626、0.366、0.395、0.323、0.379、0.479、0.434、0.347、0.354、0.294、0.312、0.556、0.531,P〈0.01),与GFR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423、-0.338、-0.354,P〈0.01)。而内脂素、Hey、hs.CRP之间也均呈正相关(,值分别为0.786、0.557,P〈0.05)。结论血清内脂素、Hcy和hs.CRP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作用方式可能为胰岛素抵抗及炎性反应,联合检测三者水平可能对评估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2型糖尿病肾病发展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1-12月住院治疗的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微量清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ACR)分为四组:(1)糖尿病非肾病组(DM组,UACR〈30 mg/g)30例;(2)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1组,UACR 30-300 mg/g)26例;(3)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2组,UACR〉300 mg/g,血清肌酐(SCr)〈133μmol/L]36例;(4)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组(DN3组,UACR〉300 mg/g,SCr≥133μmol/L)32例。测定血清Hcy、SCr、BUN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四组检测指标结果比较,Hcy、SCr、BUN水平均随着疾病的严重程度呈升高趋势。Hcy水平在DM组和DN1组、DN2组、DN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与UACR水平呈正相关(r=0.546,P〈0.05),SCr水平与Hcy呈正相关(r=0.361,P<0.05),HbA1c水平与Hcy呈负相关(r=-0.203,P<0.05)。结论 Hcy高水平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之一,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密切关系,可作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对治疗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及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片,1个疗程1个月,对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两组空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25.9±8.1)μmol/L和(17.8±7.6)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0%,优于对照组的5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叶酸片、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片可以有效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且对冠心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磁共振DTI分析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后扣带回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变化,探讨DTI对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观察组MCI患者与对照组健康志愿者各18例,应用GE Signa Excite 1.5 T 核磁共振系统进行头颅DTI检查,分别测量2组后扣带回、海马旁回及内囊后肢脑白质的FA值,比较2组测量结果.结果 观察组双侧后扣带回脑白质FA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海马旁回、内囊后肢及胼胝体膝部F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作为早期诊断MCI的无创性检查手段,对早期干预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门诊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2周,观察两组糖化血红蛋白(lycated hemoglobin Al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PBG)、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体重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HbA1c、FPG、PBG均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ISI均有改善(P〈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体重下降明显(P〈0.01),对照组体重稍增加(P〉0.05);低血糖发生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观察组出现5例一过性的恶心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0例。结论 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与格列美脲疗效相当,但具有减轻体重及低血糖发生率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4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单纯随机抽样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27例与治疗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活血方。观察两组总有效率、血浆糖化血红蛋白,并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中文版以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对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37%(χ2=4.358,P<0.05);治疗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MSE及MoCA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疗效肯定,有助于患者认知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