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患者,男,35岁,因头痛呕吐4d伴复视2d入院。患者于4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头胀痛,伴头晕、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与体位有明显关系,坐立时头痛加重,平卧后症状可明显减轻,2d后出现视物重影,既往无头痛病史、无头颅外伤史和腰穿史。  相似文献   

2.
1病例资料患者,女,31岁,因反复颈项酸痛、头痛、头晕8年余,加重1月入本院。患者8年前出现颈肩背部酸痛、颈枕部胀痛,头痛、头晕,耳鸣、口干、咽部异物感、眼眶胀痛,记忆力减退、近事遗忘、睡眠差、四肢麻木无力发凉,心慌等症状。每年发作1-2次,经推拿、静滴丹参注射液等治疗后症状均能缓解。2009年10月因搬重物后上述症状较以往加重,且起床后症状加重,按上述方法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7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全部病例均有坐立时头痛、头晕等。腰穿测压〈0.686kPa,其中4例测压为0,脑脊液常规基本正常。经头低足高位休息,补充大量液体,一般1周左右头痛缓解,3周左右完全恢复,愈后良好。文中提出对于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治疗补液量及治疗时间应充足,治疗期间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一种不明原因而导致颅内压降低(70mmH_2O以下)的疾病,主要表现头痛、恶心和呕吐,症状随体位改变而加重或缓解,也可伴有头晕等不适症状。本组共8例,男5例,女3例。年龄范围19~58岁,19~29岁4例,30~39岁3例,58岁1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颅压性头痛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0例低颅压性头痛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结果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复视及颈强直。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70mmH2O,均行头颅CT检查。患者给予传统补液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治愈23例,好转7例。结论低颅压性头痛主要特点为直立性头痛,体征少见,补液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治体会——(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例1,女,50岁。受凉后出现畏寒、发热头痛、头晕5d。在家按“感冒”治疗,畏寒、发热消退。2d前起床时突感枕项部剧痛、眩晕、呕吐,平卧后减轻,无耳鸣、耳闷、抽搐及意识障碍。平素体健,无类似病史。查体:T、BP正常,P65次/min。咽部充血,颈稍抵抗。心、肺、肝、脾正常,神经反射正常。先静滴盐酸培它啶、5%碳酸氢钠2d无效。据其突发头痛、呕吐、颈强疑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试用安定及20%甘露醇后头痛加  相似文献   

7.
椎间盘术后低颅压综合征是因椎间盘手术中某些原因造成的脑脊液漏出导致颅内压力下降 (<80mmH2 O)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直立性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临床较少见。我院 1994年 7月— 2 0 0 1年 5月对4 2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手术治疗 ,有 4例出现低颅压症状 ,现将其原因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椎间盘术后低颅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  椎间盘术后患者出现较重的头痛 ,坐起或站立时加重 ,平卧或头低位时减轻 ,即应考虑本征。如腰椎穿刺压力 <80mmH2 O即可诊断 ,若压力 <5 0mmH2 O以下则…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7岁,左侧面部麻木感2个月余,伴阵发性头痛、间歇性耳鸣月余,加重1周,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面部麻木,在外院对症治疗,疗效不佳。于1个月前出现头痛、头晕,每次持续时间约2-3min,时有耳鸣,1周前上术症状加重、头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遂来我院就诊。体检:左侧面部浅感觉减退,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  相似文献   

9.
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指脑脊液压力降低(<70mmH2O)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特点为直立性头痛(于坐位或站立位后15min内头痛加重,常伴有头昏、恶心呕吐、乏力、厌食等。治疗方法以补液为主。有报道显示中医药治疗可使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或减轻[1]。笔者在补液同时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SIH,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关于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病例报告颇多:我们收治了以复发性眩晕为主要表现者1例,较罕见,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36岁,因头晕、眼花、耳鸣、恶心、呕吐于1986年11月首次住院。起病无任何诱因,有时伴左侧头痛,无放射,坐位加重。自觉有晃动感,注视周围景物有旋转感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男,23岁,因头痛、头昏、头胀1个月,复视1周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头昏、头胀,呈持续性,伴恶心、呕吐、耳鸣,立位时上述症状加重,卧位时减轻,在当地医院查头颅CT,未发现异常。给予尼莫地平、曲马多等药物治疗,头痛无减轻。1周前出现视物成双,以向右视时较明显,向左视时复视消失。无视力下降、无肢体活动障碍、无饮水呛咳及吞咽困难。病前无颅脑外伤、脱水及腰穿史。无糖尿病史。以"复视待查"收入院。入院查体:T 36.5℃,P 80次/min,R 16  相似文献   

12.
王春玲  崔玉顺 《吉林医学》2006,27(12):1525-1525
低颅压综合症是脑脊液压力降低(﹤70mmH2O)导致的头痛,多为体位性。颅内低压最突出的症状是头痛。低颅压性头痛包括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特发性病因不明,可能与血管舒缩障碍引起CSF分泌减少或吸收增加有关;继发性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腰穿、头颈部外伤及手术、脑室分流术使CSF漏出增多,脱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全身严重感染、脑膜脑炎、过度换气和低血压等使CSF生成减少。由于CSF量减少、压力降低、脑组织移位下沉等使颅内结构,如脑膜,血管和三叉、舌咽、迷走等脑神经受牵张引起头痛。本病见于各种年龄,头痛发作与体位有明显关…  相似文献   

13.
郭健  朴海燕  王敏 《吉林医学》2009,30(4):371-371
亚砷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临床已应用多年。我院于2006年~2007年收治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应用亚砷酸过程中,患者出现头痛症状,报告医生后给予行腰穿术,发现患者颅压增高至290mmH2O,给予甘露醇静脉滴注后头痛好转,未给予鞘内注射药物,停药后患者头痛症状消失。目前未有文献报道应用亚砷酸引发颅内压增高致头痛,我们根据临床观察患者头痛发生的特点,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及影像资料。结果:10例患者体位性头痛的发生率为100%,可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复视、颈抵抗、行走不稳;腰穿脑脊液(CSF)压力均低于70 mmH2O,50%患者蛋白升高,40%白细胞升高,20%红细胞升高。影像学检查可见硬脑膜增厚、弥漫性强化、硬膜下积液和硬膜下血肿等表现。经补液治疗后均痊愈。结论:体位性头痛是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特征性改变,腰椎穿刺及头颅MR I检查具有诊断价值;本病误诊率较高,经治疗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又称自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是指侧卧位腰穿脑脊液压力〈70mmH2O的一组少见症候群,典型症状是与体位关系明显的头痛。可伴有眩晕、呕吐、精神障碍、自主神经症状等,其病因不明,容易误诊。预后良好。我院1994年1月-2005年6月共收治了24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现就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右江医学》2017,(3):383-384
<正>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指侧卧位时腰椎穿刺脑脊液(CSF)压力<60 mm H2O,以体位性头痛为典型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头痛可波及头部并向肩、项部放射,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自主神经症状及周围神经麻痹症状~([1])。近年来SIH发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据统计其发病率为5/10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其中以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特点及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SIH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检查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均有特征性体位性头痛症状,常伴有头晕、恶心、呕吐、耳鸣等,其中伴有颈项强直15例;17例均行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均<60 mmH2O,其中6例脑脊液中红细胞数不同程度升高;头部CT平扫表现为脑组织肿胀,脑灰白质分界清,脑池及脑室变窄14例,其中6例CT增强,均见硬脑膜线样强化。合并硬膜下积液2例,硬膜下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未见明显改变3例。结论体位性头痛是SIH的临床特征,CT扫描能发现SIH有特征性表现,为临床提供了明显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低颅压综合征系指侧卧位腰部蛛网膜下腔穿刺脑脊液压力在059kpa(60mmH2O)以下的一种病症。低颅压是一组症侯群,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上比较少见,其症状似高颅压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故易造成误诊。现将我们1985年以来11年间收治的10例低颅压综合征报告如下,并对其原因、机制及误诊原因以及早期诊断、治疗进行初步探讨。临床资料一、性别及年龄:男4例,女6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16岁,平均40岁二、临床表现:头痛最为突出,多位于额部或枕部,有时波及全头或向颈部肩背部放射。头痛与体位有明显关系,坐位和站立时加重,平卧后减轻或消失,…  相似文献   

19.
任香兰  唐珍珍  杜伟 《重庆医学》2003,32(1):127-127
自发性低颅压头痛 (SIH)是指原因不明 ,预后良好 ,颅内压低于 (70mmH2 O)的一组少见征候群。临床以起立时剧烈头痛、呕吐及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要症状 ,当平卧时 ,症状很快缓解为特征。此综合征临床较少见 ,现将我院 1993年 3月~2 0 0 0年 3月收治的 8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女各 4例 ,年龄 15~ 72岁 ,平均 4 1岁。病程 5~ 15d ,平均 7d。急性起病 7例 ,亚急性起病 1例。病前患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例 ,劳累 2例 ,诱因不明 3例。 8例均有头痛 ,且与体位改变有关 ,直立位时头痛加剧 ,平卧时头痛减轻或消失。头…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的临床、脑脊液(CSF)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方法:对67例SIH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脑脊液、影像学检查等客观资料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为急性、亚急性起病,均有体位性头痛,以枕部胀痛最为常见,可伴有恶心、呕吐、头晕、耳鸣、行走不稳、复视、颈肩部疼痛等,查体可有颈强直,脑神经麻痹等体征。CSF压力均〈70 mm H2O(1 cm H2O=0.098 kPa),可有糖及蛋白含量升高、白细胞轻度增高,并可出现血性CSF。影像学特点可见脑结构下移并可见硬膜下血肿或积液,MRI增强显示硬脑膜增厚并弥漫性强化。给予大量补液及对症支持治疗,效果良好。结论:SIH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体位性头痛是SIH特征性症状,结合腰穿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