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最佳手术方式及疗效。方法对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24例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案:骨质疏松置钉困难者行钉孔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强化椎弓根螺钉,骨折脱位及病椎相邻椎体有陈旧骨折者行长节段固定;有神经症状及椎管占位〉30%者均行半椎板减压,后路颗粒骨植骨或复合经椎弓根植骨。结果椎体前缘压缩率由术前(42.8±4.5)%减少到(7.6±2.3)%(P〈0.05),矢状位Cobb角由术前(32.5±5.2)°恢复至(5.4±2.5)°(P〈0.05),椎管占位由术前(34.6±7.2)%恢复至(3.7±2.1)%(P〈0.05)。随访1年时上述各指标较术后1周时无明显改变(P〉0.05)。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4例恢复至C级1例,3例无恢复;B级3例恢复至C级1例、D级2例;C级5例恢复至D级4例、E级1例;D级8例均恢复至E级;E级4例无变化。腰背痛发生率12.5%,无内固定失效病例。结论个体化手术方案是老年骨质疏松性不稳定胸腰椎骨折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采用3椎6钉固定骨折椎及上下邻椎治疗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上下邻椎及骨折椎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爆裂性骨折37例,先植入骨折椎的上下邻椎椎弓根螺钉,后植入骨折椎椎弓根螺钉,椎弓根螺钉锁固定在连接棒上,撑开使椎体高度恢复,植骨融合。结果37例均获随访,时间6~36(17.3±8.2)个月,骨折椎椎体高度恢复至85%~100%(95.9%±8.2%);术后矢状面Cobb角2°~8°(3.2°±1.3°)。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25例,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断裂,随访24个月时,Cobb角为2°~17°(7°±2.8°)。末次随访时脊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骨折椎体置入椎弓根螺钉,可提高复位质量,改善固定强度及应力分布,增强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单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25例老年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比较术前、术后2周和末次随访时的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位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6 (14. 6±1. 2)个月。伤口均一期愈合,均无断钉、断棒现象,末次随访椎体高度未见明显丢失。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比、矢状位Cobb角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Frankel分级:6例术前D级者末次随访均恢复为E级; 19例术前E级者无神经功能损伤。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开窗减压并钉-棒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全瘫患者采用后路椎板间开窗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关节突及横突间植骨治疗,其中单侧椎板开窗28例、双侧椎板开窗减压20例.随访椎管内减压情况、椎体高度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椎管减压允分,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48.5%矫正到术后93.2%,后凸角(Cobb's角)由术前的平均28.5°矫正到术后的平均6.5°.3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术后有1~3级恢复,X线片未见椎体高度及脊柱成角加重.[结论]经后路椎管减压钉-棒固定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伴不全瘫,可同时解决脊髓或/和神经根减压和脊梓稳定的问题,在正确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及椎体支柱块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痪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4-01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及椎体支柱块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42例,所有患者均为单椎体爆裂骨折。比较术前及术后3 d、3个月、9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比、Cobb角,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结果 42例均获得随访12~22个月,平均17个月。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损伤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5例,D级7例,E级27例。术后3 d、3个月、9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分别为(92.3±3.8)%、(91.0±3.6)%、(91.1±3.5)%,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7.403,P0.001)。术后3 d、3个月、9个月Cobb角分别为(6.0±1.3)°、(6.2±1.4)°、(6.2±1.2)°,Cobb角矫正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310,P0.001)。结论后路椎管减压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及椎体支柱块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并不全瘫痪疗效满意,是满意临床疗效与恢复椎体合理生物力学的有效结合,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伤椎体内植骨长斜椎弓钉固定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3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2例,采用伤椎体内植骨、长斜椎弓钉固定、椎板间开窗减压治疗。总结围手术期、随访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4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随访(22.45±1.45)个月。随时间推移,患者VAS和ODI评分显著降低(P<0.05)。ASIA分级,术前B级12例恢复至末次随访时E级8例和D级4例;术前C级30例均恢复至E级(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显著增加(P<0.05),而局部后凸Cobb角显著减少(P<0.05)。[结论]伤椎体内植骨长斜椎弓钉固定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改善神经功能,重建伤椎高度,减少迟发性后凸畸形,有效维持矫正效果。  相似文献   

7.
改良前后路联合手术一期治疗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肌间隙入路后路复位联合改良前路支撑植骨内固定术一期治疗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6年2月,采用一期经肌间隙入路后路复位联合改良前路支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脱位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22~69岁。高处坠落伤9例,车祸伤15例。损伤节段:LI5例,L210例,L34例,L42例,L㈨1例,L3.42例。AO分型:B型6例,C型18例;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A级5例,B级11例,C级7例,D级1例。评估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行影像学检查,测定Cobb角。结果术后1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52个月,平均28.4个月。2例术前FrankelA级患者1例恢复至C级,1例无改善;9例B级患者,5例恢复至C级,2例恢复至D级,2例无改善:7例C级患者,5例恢复至D级,2例恢复至E级;1例D级患者恢复至E级。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Cobb角分别为(-11.5&#177;4.6)、(4.2&#177;4.7)和(4.0&#177;4.8)O术后3d及末次随访Cobb角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末次随访与术后3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示融合位置良好,无植骨块(钛网)移位、沉降及断钉、断棒和松动等现象。结论经肌间隙入路后路复位联合改良前路支撑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严重腰椎骨折脱位可一期完成复位、减压、植骨和内固定,最大程度保护了脊柱后柱结构的完整性,减少了对椎旁软组织进一步的损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内固定牢固,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高杰  竺得洲  王浩  李连华  刘智  孙天胜 《中国骨伤》2020,33(12):1128-1133
目的:探讨后路经侧前方椎管减压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6例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椎管侵占率>50%、椎体后缘存在翻转骨块)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其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9~57岁。高处坠落伤8例,车祸伤6例,其他伤2例。骨折部位:T11 4例,T12 5例,L1 5例,L2 2例。所有患者采用后路经侧前方椎管减压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的手术方式,通过测量伤椎前缘丢失高度、伤椎邻近节段Cobb角、椎管侵占率评价影像学效果,并通过Frankel脊髓损伤评级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6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1~28(15.9±5.4)个月。手术时间(234±41)min,术中出血量(431±93)ml。伤椎前缘高度丢失术前(52.25±10.10)%,术后3 d(8.93±3.61)%,末次随访(9.25±2.88)%;术后3 d、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恢复(P<0.01),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 d无明显变化(P>0.05)。伤椎邻近节段Cobb角术前(28.19±10.89)°,术后3 d(5.31±5.14)°,末次随访(6.81±4.59)°;椎管侵占率术前(67.68±12.45)%,术后3 d(7.69±4.46)%,末次随访(4.75±1.63)%,术后3 d、末次随访时较术前恢复(P<0.01),末次随访时较术后3 d也有一定程度恢复(P<0.05)。末次随访时12例脊髓神经功能获得改善,4例未获得改善,未出现神经功能恶化者;VSA评分由术前的(7.8±0.9)分改善至末次随访的(1.8±0.7)分。结论:对于椎管侵占率> 50%、椎体后缘存在翻转骨块的严重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时,后路经侧前方椎管减压结合伤椎置钉短节段固定具有复位精确、减压彻底、固定牢固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采用后路钉棒内固定系统联合或不联合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年龄21~57岁,平均37.5岁。根据术前脊髓神经损伤Frankel评定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2例,D级10例,E级18例,术前Cobb角为23.40±1.64°,椎体平均高度前缘32.02±2.99% 和后缘78.27±1.65%。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为3.9h(3~5h),平均出血量为495mL(200~800mL),术后发生未伤口感染、血肿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经术后X线照片检查,未发现内固定材料断裂、松动以及胸腰椎骨折、移位。随访6~24个月,术后Cobb角为3.15±1.64°,椎体平均高度恢复到术后的前缘(90.15±1.72)%和后缘(98.09±1.14)%。神经功能恢复:A级1例,B级0例,C级1例,D级2例,E级29例。结论 后路钉棒系统手术相对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可靠,是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2月共收治57例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年龄60~74岁,均采用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 57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0月,均未出现伤口感染、断钉等并发症。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及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末次随访与术后1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Frankel神经功能评分:D级9例,E级48例;术后ODI评分:优16例,良27例,可14例,优良率75.4%。结论后路短节段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可有效恢复椎体前缘高度,纠正Cobb角,且能避免恢复高度的丢失,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