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给予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复发率为6.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复发率为38.0%;观察组并发症和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痛苦轻,术后并发症少,远期复发率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86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将行传统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经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前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将20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n=110)与对照组(n=90),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比较2组术后疼痛、一般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术后疼痛要强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操作简便、迅捷、安全,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4.
将我院收治的68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后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给予局部麻醉后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效果、麻醉药物应用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时,应主张行局部麻醉,可显著减少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尤其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2054-2055
研究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TEP)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选择我院接收的腹股沟疝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7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疝修补术(TEP)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较好,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获得了成功,在并发症的发生率上,研究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后期的复发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疗效确切,手术伤口较小,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操作安全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解放军第463医院2014-01—2015-01收治腹股沟疝患者62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传统修补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3%和9.7%,复发率分别为25.8%和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腹股沟疝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组采用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对比2组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和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2组的手术时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住院天数、总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是一项比较新的术式,相对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更符合腹股沟管解剖和生理,是"全腹股沟区"和腹横筋膜双层的增强修复,其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较低,生存质量较高,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9.
段建军 《临床医学》2012,32(9):36-37
目的 总结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将济源市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5例,治疗组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Bassini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及低复发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开放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84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行开放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慢性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慢性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相比,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有助于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两种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1、2组分别应用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经腹膜前疝修补术,比较3组疗效、安全性和社会经济效益。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观察组1、观察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2h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1、观察组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出血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1、观察组2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复发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用时较短、住院费用较低,TAPP、TEP创伤较小、术后痛感较轻、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因此应对不同腹股沟疝患者采取不同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观察给予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效果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诊疗的60例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对照组给予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从临床有效率来看,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3.34%,从并发症发生率来看,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腹腔镜疝修补术提高了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赵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1):2871-2872
目的探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成人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收集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各45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自觉症状和并发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术后应用止痛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局部无自觉牵拉感,活动不受限。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有效率明显增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较好,且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可作为此类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手术中采用腹腔镜疝修补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观察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疗效更好,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0例,用随机数字法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痛感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创伤小,疼痛程度轻,术后恢复速度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许昌市中医院收治的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42例(A组),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38例(B组),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B组,但B组手术用时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可作为成人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有效治疗手段,两种术式优缺点各异,在应用中需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和无张力式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行疝修补术患者60例,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有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成人腹股沟疝,腹腔镜疝修补术较无张力疝修补术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两种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平片法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7例腹股沟疝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9例)行平片法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B组(28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57例腹股沟疝的患者完成手术100%,A组比B组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差异具均有显著性(P〈0.05),在并发症及复发率方面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平片法和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均有较好的疗效,平片法术后疼痛感轻,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腹腔镜疝修复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复术在成人腹股沟疝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P0.05)及预后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复术在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血浆冷沉淀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1月本科收治的60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斜疝38例,直疝2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2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血浆冷沉淀腹股疝修补术(斜疝21例、直疝11例),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斜疝17例,直疝11例)。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12~35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疾病复发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对照组为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血浆冷沉淀治疗腹股沟复发疝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