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和同层动态CT电影诊断小儿气管异物价值.方法 对51例疑诊气管异物的患儿行胸部X线、胸部CT扫描及硬支气管镜检查,其中12例加行同层动态CT电影扫描.比较硬支气管镜检查和CT扫描结果.结果 硬支气管镜检查发现42例异物在主支气管或支气管叉,胸部CT扫描显示相同位置异物;硬支气管镜诊断为阴性的9例中,胸部CT检查6例为真阴性而3例为假阳性.CT检查出气管异物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95%可信区间,91%~100%),66.67%(29%~92%),94.12%(64%~99%),93.33%(81%~98%),和100%(54%~100%).同层动态CT电影扫描正确诊断9例真阳性和3例真阴性,并可鉴别空气滞留与继发肺改变.结论 CT扫描可用于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尤其是在诊断困难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老年气管内异物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方法40例疑似支气管内异物的老年患者,行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处理,并与气管镜检查结果对照。结果CT诊断气管内异物38例,未见明显异物2例;气管镜下诊断异物30例,未见异物10例;螺旋CT假阳性10例,假阴性2例。螺旋CT对老年气管内异物诊断的敏感度为93.3%,准确率为70.0%。结论16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对于老年气管内异物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新郑市人民医院疑似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52例,均行MSCT三维重建检查,以气管镜探查术为"金标准",分析MSCT三维重建灵敏度、准确度。结果:本研究52例患儿中MSCT三维重建检查后均发现存在异物;对52例患儿行气管镜探查术检查,发现并成功取出异物患儿51例,其中1例未发现异物,清除气道中分泌物,术后给予黏液稀化剂、抗生素治疗症状好转; MSCT三维重建检测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灵敏度为100%(51/51),准确度为98. 08%(51/52)。MSCT三维重建阳性率100%(52/52)与气管镜探查术98. 08%(51/5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MSCT三维重建检查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具有较高灵敏度、准确度,其检查结果同"金标准"相似,对临床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SCT三维重建与X线在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优缺点。方法:选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01—01/2009—01收治的27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证实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常规的胸部X线检查、螺旋CT轴位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27例异物均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两者比较,CT的诊断阳性符合率高于X线。结论:MSCT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及手术定位具有重要价值,与胸部X线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剂量多层螺旋CT(MSCT)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疑似支气管异物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患儿均采用低剂量MSCT检查,并将结果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 MSCT诊断小儿支气管异物72例,其中检查显示位于气管22例,位于左主支气管8例,位于左下叶支气管6例,位于右主支气管15例,位于右侧中间段8例,位于右下叶支气管13例。与支气管镜检查比较,MSCT有3例假阳性,其余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MSCT直观显示异物所在位置及形态,可清晰显示异物嵌顿所致肺气肿、肺炎、肺不张、纵隔积气的继发征象。结论低剂量MSCT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可全方位显示患儿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对异物的间接征像显示更明确,具有扫描快速、诊断准确及时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珺  易文中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9):1022-1023
【目的】探讨螺旋CT扫描加三维重建诊断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999~2003年35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行螺旋CT扫描加三维重建。并与1994~1998年28例普通CT扫描及手术证实结果进行对照。【结果】螺旋CT加重建扫描比普通CT扫描对异物诊断的阳性率高,能直观地了解异物的位置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结论】螺旋CT扫描加三维重建可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直接和间接征像,大大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对指导手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层螺旋CT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合后处理重建图像分析,全部病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结果 19例检查结果为阳性, 阳性率95%, 16例直接显示异物本身,占80%.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支气管镜(CTVE)能显示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态、异物与支气管黏膜的关系等.结论多层螺旋CT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儿童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气管异物38例患儿行肺部CT三维重建,所有患儿均行支气管镜检查。结果 38例患者中CT结果与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完全相符。结论肺部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可明确诊断小儿气管异物,尤其对无明确异物史的复杂性小儿气管异物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仿真支气管镜 (CTVB)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2例临床高度怀疑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行多层螺旋CT(MSCT)仿真支气管镜检查 ,自下咽部至膈面行轴位容积扫描 ,扫描后将容积数据传至GEAW 4 0工作站 ,运用Navigator功能软件获得CTVB图像 ,部分病例进行MPVR重建 ,结合CT原始图像进行诊断 ,并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照。结果  6例位于主支气管 ;2例位于气管 ,异物有花生米碎片 3例 ;玉米 2例 ;花生壳、黄豆及桃酥碎片各 1例 ;痰栓 4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取出异物或吸痰等治疗。结论 CTVB是一种非侵入性、无痛苦、安全、易为儿童所接受的检查方法 ,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术前筛选、定位、了解手术路径及术后复查等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在诊断儿童气道透X线异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庆  张龙  周子和  温云  邓元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4):1445-1446,144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儿童气管、支气管(透X线)异物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临床疑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行MSCT检查,然后用多平面重建(MPR)、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容积再现(VR)技术进行原始图像处理并分析其影像表现。结果共检出异物30例,其中气管异物2例,左侧支气管异物13例,右侧支气管异物14例,双侧支气管异物1例,全部病例经纤维支气管镜证实。后处理图像清晰地显示了异物形状、位置及异物与支气管黏膜的关系等。结论 MSCT是一种有价值的无创性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且易为儿童所接受的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1.
CT仿真支气管镜在儿童呼吸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与支气管镜及胸透时比,探讨CT仿真支气管镜(CTVB)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5例临床怀疑气管或支气管异物的患儿进行螺旋CT轴位客积扫描,经图像工作站重建出三维立体CTVB图像.将CTVB结果与胸透及支气管镜(RB)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05例CTVB检查中86例发现异物,其中RB检查83例发现并取出异物,形态、大小及位置均与CTVB显示相同;17例CTVB及RB均未发现异物;另有3例假阳性和2例假阴性.与RB对比,CTVB诊断异物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准确率分别为:97.6%,92.1%,96.5%.胸透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准确率分别为:91.8%,71.1%,87.6%.[结论]结合CT原始图像及MPR重建图像,CTVB可以准确显示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直接征象与间接征象.能显示异物的形态、大小及确切位置,对指导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儿科医师对小儿呼吸道异物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近1年多来安徽省立儿童医院收治的169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9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的病例中有21例被误诊,误诊率达12.4%.误诊时间最长达1年多.结论:有无异物吸入史是诊断呼吸道异物的重要出发点,对长期反复咳喘的患儿应常规行支气管冠状位CT扫描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探讨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临床特征,评估各项临床特征参数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152例疑似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异物吸入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资料.[结果]以支气管镜发现异物为金标准,异物吸入史、吸气性呼吸困难、两侧呼吸音不对称或一侧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肺部CT扫描阳性者与其阴性相应特征者比较,异物存留率高,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而刺激性咳嗽、发热以及肺部啰音阳性者则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异物吸入史、吸气性呼吸困难、两侧双侧呼吸音不对称或者一侧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肺部CT扫描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均比较高,但是特异度均不高.异物吸入史、肺部CT扫描与硬质支气管镜检比较,有较高的吻合度.[结论]吸气性呼吸困难、两侧呼吸音不对称或一侧呼吸音消失、X线胸片对于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异物吸入史和肺部CT扫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分析多层螺旋CT不同成像技术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显示及其在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9例经支气管镜手术证实的病例分析其螺旋CT后处理图像的显示情况及诊断价值。结果:29例中,气管异物9例,左住支气管11例,右主支气管9例,合并不同程度的肺气肿16例,肺不张1例,炎症4例,纵隔积气1例。29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与CT诊断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小儿气管异物为无创性检查,准确性高,其后处理技术能较好的显示异物的位置,大致形态及合并其它肺部征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陈小宇  钟井松  陈君坤 《华西医学》2012,(11):1649-165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最小密度投影(MinIP)结合CT仿真内窥镜(CTVE)对小儿支气管异物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1月临床拟诊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48例患儿行64层螺旋CT检查同期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64层螺旋CT MinIP结合CTVE等多种重建技术对小儿支气管异物显示情况,并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对照。结果 MinIP结合CTVE技术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28例,以纤维支气管镜为标准,敏感性93.33%,特异性94.44%,诊断准确率93.76%;两种方法对支气管异物的检出率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4,P〉0.05)。结论 MinIP结合CTVE技术是一种快速无创的检出方法,大大提高了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检出率,对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纤维支气管镜取出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32例小儿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影像学资料,全部患儿均行常规的胸部X线胸部透视、胸部平片、螺旋CT轴位扫描及三维重建,重建技术包括CT仿真内窥镜重建(CTVE)、多平面重建(MPR)、表面遮盖显示(SSD)。结果:32例患儿胸部透视及平片均不能明确诊断,CTVE、MPR、SSD可清楚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状、大小。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轴位图像结合三维重建能提高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的准确性,是目前术前诊断气管、支气管非金属异物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重建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支气管镜证实气管支气管异物共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多排螺旋CT检查,采用多层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MinP)、表面阴影显示(SDD)和仿真内窥镜(CTVB)技术。结果 32例支气管异物中,异物在气管5例,右主支气管16例,右下叶支气管3例,左主支气8例。结论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准确、直观地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大小、形态、密度及阻塞程度,这种无创性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8.
MSCT冠状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诊断小儿气道异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冠状位扫描及MPR、CTVB后处理技术在小儿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对13例临床怀疑气道异物的患儿行MSCT冠状位扫描,螺距1,层厚1.25 mm,利用冠状位原始图像行CTVB和MPR重建.结果 13例均获得良好图像,11例发现异物,其中气管异物1例,气管隆突处异物1例,右侧支气管5例,左侧支气管2例,双侧支气管2例,表现为各种直接和间接征象;2例清楚显示3级支气管而无明显异物,CT仅表现为肺炎征象,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结论 气道冠状位扫描结合CTVB、MPR等后处理技术可准确、全向诊断气管、支气管异物,同时,与轴位扫描后行三维重建相比,其射线剂量大大减少,尤其适用于小儿检查.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儿童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气管、支气管异物病例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合后处理重建图像分析,全部病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或临床证实。结果:1例位于气管;19例位于支气管,异物有瓜子、花生米碎片18例;小虾及塑料管各1例。结论:多平面重建、CT仿真支气管镜、表面遮盖显示、最小密度投影、容积再现能显示气管、支气管异物的位置、形态、异物与支气管粘膜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1):1799-1800
目的探讨胸部CT加气道三维重建在气管异物的诊断方面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2例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同时使用胸部CT加气道三维重建和X线对患儿进行气管和支气管异物的检验,并用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结果作为诊断的参照标准,观察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检查结果合格率、胸部CT加气道三维重建在不同密度异物下的检测合格率以及胸部CT加气道三维重建的检测结果。结果胸部CT加气道三维重建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合格率为97.56%(80/82)要高于X线的检测合格率90.24%(74/82),胸部CT加气道三维重建在不同密度异物的检测中,高密度中的合格率要高于中密度的合格率,两组结果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气管异物的检测中使用胸部CT加气道三维重建的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良好,能够准确的检测出异物的位置、大小和形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