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双足与保健》2010,(4):47-47
一个男孩来到路旁的修鞋摊前,他把双手插在口袋里默默地看着修鞋老人给他修鞋。过了一会儿,老人对他说:“我想你该做点什么。”男孩说:“我帮不上你什么忙!”老人问:“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生活中这也看不惯,那也不满意,动不动就生气、发脾气、闹情绪,是不好的,甚至可以说是很不好的。它不仅消耗精力,影响身心健康,而且也说明你能力低下,少谋寡断,不善于处理问题,不能把事情办好。然而,我们对任何事情的认识和态度,都不能一成不变绝对化,“生气”也是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3.
《双足与保健》2010,(7):48-48
一个男孩来到路旁的修鞋摊前,他把双手插在口袋里默默地看着修鞋老人给他修鞋。 过了一会儿,老人对他说:“我想你该做点什么。”男孩说:“我帮不上你什么忙!”老人间:“为什么?”男孩从口袋里拿出双手:“你看,叫我怎么帮你?”他的两只手残疾了,全部扭曲着。老人看了一眼他的手,摇摇头:“不,我说的不是让你用手帮我做什么,我只是想让你和我说说话,其实这才是我最需要的。孩子,只要有一颗心就可以了,能给我讲讲你的经历吗?”  相似文献   

4.
世卫组织发布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一下子把青年人的“界限”提高到44岁,让已经年过三十、以为早已脱离“年轻人”队伍的人们十分惊喜,感觉自己赚到了十几年青春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确定新的年龄分段:44岁以下为青年人,45岁至59岁为中年人,60岁至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岁至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这5个年龄段的划分,把人的衰老期推迟了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应不应当有性生活,一直是人们讳莫如深的议题。不少人甚至连一些老年人本身,也认为老年人不应当有性生活,性生活是年轻人的“专利”。而且,我国古代医书上也有老人应当“远房纬”,一说。然而,这“远房纬”并不等同于“禁止房纬”,它只是劝老人要有节制地过性生活。恰恰相反,老年人适当地过性生活,可以使他们精神愉快,延缓心理衰老,促使他们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有什么比“我爱你”更难说出口,那就是“我们分手吧”。  相似文献   

7.
化氛围的不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于老年群体而言,以怎样的方式获得幸福和快乐,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尽相同的方式。中国人以“安居”为乐,叶落归根,于是,老年人更喜欢呆在家里“安”享晚年。而美国老人则不同,他们大多数更喜欢“活在路上”,哪好玩就去哪里,什么组织能给他们带来快乐,就参加什么组织。这里,我们为你剪辑几个场景,希望能给读打开寻找快乐生活的途径。[编按]  相似文献   

8.
假牙医生对病人进行全面检查之后肯定地说:“你的病因在牙齿上,看来不把你的所有牙齿都拔掉,你的病是不会好的。”病人立即从嘴里取出两排假牙递给医生,说:“这么说,我的病现在全好了?”想不通一个医生愁眉苦脸地去见他的朋友。“怎么了?”朋友说,“你刚治好了一个疑难病人,应该感到高兴才是呀!”“让我烦恼的是,我实在想不通是用什么药把他治好的。”一团漆黑“医生,请对我说实话,您是不是发现我的肺部有阴影?”“请相信我,我什么也没看见。”“医生,这是真的?”“是真的,因为你的肺里一团漆黑,哪里看得见阴影?”与医生有关的小幽默@海潮…  相似文献   

9.
夕阳情歌     
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开始感觉亲情,离不开父母、兄弟姐妹的关怀与照顾。长大后,又有了自己的另一半,开始感觉爱情。总而言之,人的健康生活需要亲情、友情、爱情。但生活有时很会捉弄人,给了你另一半,同时又会在你不经意中让你失去另一半,对于年轻人来讲,或许可以在忙碌的工作中淡忘、忽略某些情感,但对于老年人来讲,少了一半,也就没了全部,“伴”将是老人生活的全部,他(她)们需要有“伴”的生活,有了“伴”,老人们的生活才会更精彩。可是总有失去她(他)的时候,这时,应该怎么办?作为《养生大世界》的编辑,我们忠心希望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和你们…  相似文献   

10.
养生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子体重超标,吃饭时问我,爸,你是研究养生的,能否给我想个办法,把体重减下来?我说,行,就送你一个字,想明白这个字就能减下来,而且还保你少得病——就是“欲”字。他平时贪吃,有什么好吃的就多吃。他一听就明白了,说,那可不行。什么欲望没有,活着多没意思。再说,年轻人没有欲望,还怎么发展。言外之意是你这把年纪没欲望还可以,我们年轻人怎么成。中国历代养生家都是在正确解决了“欲”的过程中求得长生和解脱的。这道坎迈不过去,还真的解决不了养生的问题。怎么解决“欲”?有的主张“制欲”,有的放宽为“适欲”,还有的干脆主张彻底“禁欲”…  相似文献   

11.
时代在不停地发展,家庭模式随着年代的更替而变化,这也影响着人们在家庭中的相处方式。尤其是现在的老夫老妻,很多时候不能像从前那样儿孙绕膝,有时候连儿孙晚辈的嘘寒问暖也成为一种奢求。所以,人老了,更要与时俱进。也许,从此你不必艳羡青年人的热情,你能比他们更“火”。  相似文献   

12.
乐升 《养生大世界》2004,(11):19-19
“知足常乐”,这是老人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话说起来简单,真正做到却相当不易。人都是有欲望的。老年人的欲望表现得虽不像年轻人那么强烈,那么鲜明,但不可否认,老人也有老人的欲望,老人也有老人的追求。哪位老人不想把日子过得美满些,家里的积蓄多些,房子住得更宽敞些,儿女们的工作更出色些。凡事都有一个度,都受着客观环境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如果人的欲望不超越现实,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实现“知足”就不很难,“常乐”也就随之而来了。假如欲望很高超越了现实,一切变得那么不实际,实现不了就觉得吃亏,怨东怨西,总也不满意,也就总也没…  相似文献   

13.
一粒药     
那是一个早晨,医生查房的时候,对一位老人说:“石厅长(离休干部),你账上的钱快没有了,你儿子来看你时,是否请他给你们单位财务说一声,带张支票来。”老人答应了,并干当天上午,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家人随即通知了老人的单位。单位财务的人说很快就办,但没说具体时间。总之,当天没办这件事。  相似文献   

14.
那天,儿子的班主任把我找去,扔给我儿子的作文本说:“你看看吧,都写的什么东西?狗屁不通不说还错别字连天。你呀,作为家长也该想一想办法了。我听说你在全国各地都有文章发表,在我们这儿大小也算个作家了,你应该有办法让你儿子写好作文的。”  相似文献   

15.
按:1999年,是由联合国确定的“国际老年人年”。这说明,老龄化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据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寿命已达到72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百岁以上老人已有8000多人。人均寿命的提高,标志着社会的进步,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老龄化的社会问题。特别突出的就是老年人的健康和医疗保健问题。如何选择一种经济有效的康复保健的方法,成为关系到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问题。对老年人来讲,需要的不仅仅是长寿,更重要的是健康,健康地活着,生命才有意义。我们相信,作为医疗保健的辅助手段之一的…  相似文献   

16.
一种原则──一切为了身体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老年人要从有利于身体健康出发,将身体健康做为老年人生活的最高原则,才能活得充实愉快,使生命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两个要点──潇洒一点,糊涂一点。老年人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不如意的事,都要做到乐观豁达,善于解脱,宠辱不惊,潇洒度日。在对待日常琐事和与家人亲友的交往中,更要“难得糊涂”,切勿处处斤斤计较,徒增烦恼而损害了身体健康。三忘记──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怨恨。进入老龄,常有人嗟叹“老了!老了!”也有人团体弱多病而唉声叹气。常言道:“叹老老得…  相似文献   

17.
哲学人生     
一“上”与“下”都是一种需要,“上”与“下”也都是一种得到;“上”与“下”都是一种责任,“上”与下”也都是一个新的起点。人能站在巅峰上只是暂时的,千万不要追求永远。1173二不要让年龄成为生活的障碍。一个人是否老,老到了什么程度,除了看年龄,还一定要看精神。只要你精神不老,你就依然年轻。青年人有他们的晨曲,老年人应有自己的夜曲,夜曲与晨曲一样美丽。三1174你虽然已年过花甲,但也拥有自己的宝藏,值得你花一番工夫去挖掘,永远不要说不可能;你虽然已远离花季,但同样有盛开的理由,只要你有一颗轻松的心,幸福就会像花儿一样;你虽然…  相似文献   

18.
许铺东 《家庭中医药》2003,10(11):22-23
一位平时记忆力很好的老年人,拿着CT报告单,愁眉苦脸地对我说:“医生,CT检查上说我有脑萎缩,我患了老年性痴呆,叫我今后怎么办?”我告诉他:“你平时记忆力很好,你的脑萎缩是老年人正常生理性改变,不是老年性痴呆病。”经我耐心的解释后,老人消除顾虑,面露笑容  相似文献   

19.
母亲是榜样     
作为母亲,她的可爱不仅仅是她生养了我们,并给我们爱,更重要的是,她一生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你可能经常对她的责怪烦恼,也为她对你的不放心耿耿于怀,但是如若你是个有智慧的人,就能在母亲所做的这一切中体会到别样的心情,而不是厌倦。女儿上了幼儿园,母亲就和我们住在城里。每天,母亲不仅把难缠的孙女“服侍”得服服帖帖,而且我和爱人回家以后也只需饭来张口。买菜、做饭等大小事务,母亲全给“承包”了。有时候,我和爱人想插手还插不上,许多邻居直说我们两口子“懒得没道理”。拖地板,以前我也干干,母亲来了以后,老人家嫌我拖不干净,总是要…  相似文献   

20.
肖东 《科学养生》2007,(2):34-34
如今意大利人把那些仍能自理生活和坚持部分工作的六七十岁的退休老人尊称为“新老人”。意大利“新老人”是继日本“新老人”之后,在发达国家出现的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退休老年人群体,受到了众多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