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温州市食品污染物中副溶血弧菌污染调查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温州市食品污染物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初步确定可能污染副溶血性弧菌的高危食品,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和为食品安全的危险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参照GB/T4789.7-2003对样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生化鉴定[1]。结果:检测生肉(牛、羊、鸡、猪)、熟肉制品、水产品(包括海水鱼、淡水鱼)、冷菜共4类样品494件,检出副溶血性弧菌75株,检出率15.2%;4类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最高的为水产品(20%)。水产品中不同样品检出率:虾31.11%,贝21.88%,蟹16.67%,鱼12.20%,各类食品中9月份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最高。结论:温州市鹿城区、瓯海区和洞头县各类食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程度无显著性差异,贝、虾类水产品污染高于鱼和蟹。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渭南市水产品及淡水养殖环境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及病原学特征,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参照陕西省食品微生物及致病因子监测工作手册及淡水鱼养殖环节中常见弧菌专项监测工作手册进行样品的采集及致病性弧菌的检测。结果 434份水产品及淡水养殖环境样品中共检出致病性弧菌177株,总检出率40.78%;其中霍乱弧菌检出率最高(35.53%),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5.53%)。不同种类样品中淡水鱼致病性弧菌检出率最高(57.93%),其次为淡水鱼存养水体(42.59%)和淡水养殖场水底沉积物(40.62%)。不同采样环节中采自养殖环节的样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48.21%),其次为流通环节(17.24%)。检出的140株霍乱弧菌均为非O1群和非O139群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trh毒力基因的检出率为45.83%。结论渭南市水产品及淡水养殖环境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弧菌污染,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是污染水产品样品的主要致病菌,淡水养殖环节中的水产品是遭受致病性弧菌污染的高危样品。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防城港市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状况,为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照国家标准和《广西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样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 1 309份食品共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08份,总检出率为15.89%,3大类食品(水产品、生肉、即食食品)中污染率最高的为水产品(27.21%);海产品检出率明显高于淡水产品,贝类检出率最高(41.32%);农贸市场检出率高于超市;4个不同采样点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月-9月检出率高于5月-6月、10月。结论防城港市食品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海产品风险最大,应加强农贸市场的规范管理,夏秋季节加强海产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海市动物性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为控制食源性疾病及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对北海市3个城区随机采集市场和超市销售的动物性水产品样本,参照《2018年国家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的微生物检验标准进行致病性弧菌检测。结果采集动物性水产品样品240份,检出致病性弧菌180份,总检出率为75.00%,其中海水产品的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91.67%,淡水产品的检出率为58.33%,海水产品的检出率高于淡水产品(χ^2=35.56,P<0.05)。检出4种致病性弧菌,其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57.92%),其次为溶藻弧菌(55.83%),创伤弧菌、河弧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0.83%和6.67%,未检出霍乱弧菌。海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78.33%)高于淡水产品(37.50%)(χ^2=41.05,P<0.05)。检出的139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tlh毒力基因,tdh和trh两种毒力基因均未检出。结论北海市动物性水产品致病性弧菌污染较为严重,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风险,应加强水产品养殖和流通环节的致病性弧菌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致病性弧菌在沧州市水产品中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防控和食物中毒监测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2021年沧州市水产品样品,按照《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中监测方法,对副溶血性弧菌等4种致病性弧菌进行检测,对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基因检测,确定其毒力基因,并对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分型。结果 220份水产品中74份检出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33.64%。其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2.73%,溶藻弧菌检出率为7.27%,霍乱弧菌检出率为2.73%,创伤弧菌检出率为0.91%。分离出的50株副溶血性弧菌均携带tlh基因型,未携带tdh和trh基因;6株霍乱弧菌都为非O1/O139群霍乱弧菌,ctx毒力基因为阴性。结论 2021年沧州市部分水产品中存在致病性弧菌污染,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为主。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各类水产品的监管力度,降低致病性弧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地区海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初步确定可能污染副溶血性弧菌的高危食品,为食物中毒监测提供科学依据和为食品安全的危险性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T4789.7-2008对样品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生化鉴定。结果:检测甲贝壳、鱼类、虾蟹类、养殖水、珠江水5类样品共289宗,检出副溶血性弧菌64宗,检出率22.14%;5类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阳性率最高的为虾蟹类产品(41.94%)。结论:海珠地区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较为严重,存在饮食安全隐患,应进一步加强对水产品加工销售环节副溶血性弧菌主动监测和污染控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洛阳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情况,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洛阳市8大类180件食品,依据国家标准GB4789-2010,检测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创伤弧菌、单增李斯特菌、大肠杆菌O157、阪崎肠杆菌、空肠弯曲菌8种致病菌。结果检测样品180份,检出致病菌29株,总检出率为16.11%。在8种致病菌中,以单增李斯特菌检出率为最高(6.67%),其次是沙门氏菌(3.8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33%),副溶血性弧菌为2.22%。在8类食品中,以肉与肉制品污染率最高(28.85%)其中生禽肉污染率为最高(68.75%),其次为餐饮食品(19.44%),其中鲜榨果汁污染率为最高(33.33%)。动物性水产品、豆制品、粮食加工品及米面制品等食品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结论洛阳市居民主要消费食品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监督部门应提供有效的监管措施,避免食源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吴莹  刘军  王银平  张苗  汪洋 《现代预防医学》2019,(12):2167-2170
目的 评估淄博市水产品的致病性弧菌污染水平,为加强该市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对该市300份市售动物性水产品中的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河弧菌、创伤弧菌和溶藻弧菌进行污染分析,并对霍乱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300份被检样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总体检出率为31.00%,海水产品总检出率(33.72%)高于淡水产品(27.34%),螺类的检出率最高(61.90%)。其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为25.33%,且均携带tlh毒力基因,只有2株携带tdh毒力基因;血清学分布以O2∶K-为主,未见以O3∶K6为表型的大流行株。结论 淄博市市售水产品的致病性弧菌存在较高的污染率,尤以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为主,应加强市售环节的监督和监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养殖销售环节中水产品致病性弧菌的污染状况及病原特征,为更好地预防水产品引起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参照GB 4789. 7—2013及《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工作手册》进行致病性弧菌检测,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结果 养殖场所、农贸市场及大型超市3个采样环节共采集346件样品,检出5种致病性弧菌139株,阳性率为40. 2%,其中副溶血性弧菌和霍乱弧菌在3个环节中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副溶血性弧菌的毒力基因tlh阳性率为100. 0%,trh阳性率为4. 2%,tdh阳性率为0. 0%,对头孢唑林和氨苄西林耐药;霍乱弧菌都是非O1/O139型,不含毒力基因Ctx,大部分抗生素不同程度耐药。PFGE分子分型结果显示副溶血性弧菌有多个PFGE型别,部分具有同源性。结论 上海市松江区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呈多元污染,且耐药严重,型别多样,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蚌埠市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污染情况、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食源性疾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蚌埠市农贸市场、超市、饭店水产品样品,依据《2018年国家食品污染和有害因素风险监测工作手册》对水产品中的副溶血弧菌、霍乱弧菌、创伤弧菌、溶藻弧菌、河弧菌进行分离培养鉴定;采用荧光PCR方法检测副溶血弧菌不耐热溶血素(TLH)、耐热性溶血素(TDH)、耐热相关溶血素(TRH)和TOXR基因.结果 共采集水产品2 00份,检出致病性弧菌93株,阳性数为80份,阳性率为40.0%,其中副溶血弧菌检出率22.5%、霍乱弧菌检出率3.5%、创伤弧菌检出率0.5%、溶藻弧菌检出率17.0%、河弧菌检出率3.0%;全部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均为阴性.结论 5种致病性弧菌在蚌埠市水产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以副溶血弧菌和溶藻弧菌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市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概况,尤其是流行特征及实验室检测情况,为食物中毒的判定、治疗、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根据GB/T4789标准和常规食物中毒检验程序操作,对疑似食物中毒的样品进行检验。结果 5 a共发生疑似食物中毒事件59起,送检标本574份;其中38起检出致病菌,检出致病菌69株。由单一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35起,由混合菌株引起的食物中毒3起。共检出致病菌6种,检出率最高的是沙门氏菌,其次是副溶血性弧菌,变形杆菌。各菌对样品的污染情况是:沙门氏菌以污染肉类为主,副溶血性弧菌以污染水产品为主,变形杆菌以污染肉类和米菜为主。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场所以餐饮业最多,其次是学校餐厅。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时间以三季度最多,其次是二季度。结论我市细菌性食物中毒以沙门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为主,多发生在第三,第二季度,应重点加强餐饮业和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管工作,预防和减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2005~2006年秦皇岛市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污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秦皇岛市食品中沙门菌、EHEC 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空场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采用进口显色培养基和生化鉴定试纸,对样品分别进行沙门菌、EHEC 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空场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生化及血清学鉴定。结果:检测生肉、动物性水产品、散装熟肉制品、生食蔬菜、速冻米面食品、非发酵豆制品6类共240份样品,共检出病原菌37株,总检出率15.8%,副溶血性弧菌检出12株,检出率最高,为30%,沙门菌检出11株,EHEC O157:H7检出8株,单增李斯特菌检出6株,6类食品中动物性水产品病原菌阳性率最高,为30%,其次为生肉类,病原菌阳性率为28.8%。结论:秦皇岛市居民消费食品中存在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污染,其中水产品和生肉是主要污染食品品种,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是污染食品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淮安市生畜禽肉和即食性淡水龙虾中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以及相关菌株的耐药性,为食源性疾病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国家食品微生物检测标准检测233份生畜禽肉和152份即食性淡水龙虾产品中的致病菌,然后测定相关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 生畜禽肉中致病菌检出率为21.03%(49/233),即食性淡水龙虾产品中致病菌检出率为3.95%(6/152)。分离到的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单增李斯特菌(5株)和副溶血弧菌(4株)。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严重。其中,沙门氏菌分离株主要对氨苄西林和萘啶酸具有耐药性,分别为78.13%和81.25%;金黄色葡萄球菌分离株则对红霉素(94.74%)、甲氧苄氨嘧啶/磺胺甲噁唑(84.21%)和克林霉素(63.16%)具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 淮安市生畜禽肉和即食性淡水龙虾中致病菌污染严重,且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严重。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市场监督并建立食品致病菌持续监测机制,预防食源性疾病的暴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解龙岩市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标准方法对沙门氏菌、EHEC 0157:H7、单增李斯特氏菌、副溶血性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情况进行监测。结果 9类477份食品样本,共检出66株致病菌,总检出率为13.84%。其中检出副溶血性弧菌22株,沙门氏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1株,EHEC 0157:H7 1株,单增李斯特氏菌未检出。致病菌检出率最高的是动物性水产品(72.72%),其次是生肉(17.19%)和熟肉制品(12.12%)。结论副溶血性弧菌主要污染动物性水产品(66.67%),沙门菌主要污染生肉,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污染熟肉制品和糕点。应进一步加强水产品、生肉和熟肉制品等的食品卫生管理,对减少本市食源性疾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1997~2006年铜陵市51起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谱,为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标本种类,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离鉴定。结果共检测各类标本970份,检出各类病原微生物149株(检出率15.36%),其中致病性弧菌90株(霍乱弧菌9株、麦氏弧菌4株、沙鱼弧菌3株、拟态弧菌6株、副溶血性弧菌43株、溶藻弧菌18株、河弧菌1株、类志贺邻单胞菌5株、温和气单胞菌1株),占60.40%;肠道致病菌32株(致泻大肠埃希菌4株、志贺菌5株、沙门菌8株、变形杆菌15株),占21.48%;蜡样芽胞杆菌13株,占8.72%;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占1.34%;轮状病毒阳性标本(酶联法检测粪便中轮状病毒抗原)12份,占8.05%。结论致病性弧菌在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各类病原微生物中占首位,肠道致病菌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发生的污染食品和可疑的污染来源,探讨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处置的样品采集,提高检出率,增强事故处理效度和信度。方法结合实验室数据,总结17起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引发17起副溶血性弧菌所致集体食堂食物中毒主要原因是食品储存和保洁不当而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所致。其中,受污染的食物以熟肉为主,占总起数的35.29%。而副溶血性弧菌采样阳性检出率最高的为病人肛拭子,达54.50%:其次是剩余食物中的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13.28%。结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取证困难,但我们应及时有效地控制关键环节,同时根据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结合流行病学原理,高效地掌握科学证据,快速、准确地处置事故,为群众保障安全的餐饮环境。  相似文献   

17.
张冠峰  麦莉  黄隽 《职业与健康》2006,22(20):1654-1656
目的分析中山市近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中山市1998~2004年细菌性食物中毒流行情况。结果中山市1998~2004年共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69起,中毒人数3172人,平均每起中毒人数46人。中毒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以第3季度发生的起数最高,有41起,占中毒起数的59.4%;第2季度次之;中毒人数也以第3季度最多,中毒2037人,占中毒人数的64.2%,第2季度次之。中毒发生场所以集体食堂最多,共有56起,占中毒起数的81.2%;中毒人数2567人,占总中毒人数的80.9%。中毒的致病因素以变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为主,分别有28和25起,占中毒起数的40.6%和36.2%。中毒食物种类主要是肉及其制品,共有38起,占中毒起数的55.1%,其次是凉拌菜食品,共有13起,占中毒起数的18.8%。结论中山市近年来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且致病因素发生变化,以变形杆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为主。加强卫生监督监测力度,把好发证关,提高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意识和建立危害分析与临界控制点(HACCP)体系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包头市市售生鲜肉及肉制品中磷酸盐的本底及食品添加剂磷酸盐使用的实际情况,为制定肉制品中磷酸盐的合理限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包头市有代表性的市场及超市,对猪肉、鸡肉、牛肉生鲜肉和熟肉制品进行采样,按照食品中磷酸盐的测定方法进行磷酸盐含量分析。结果:以磷酸盐(PO34-)计,生鲜猪肉、鸡肉、牛肉中磷酸盐含量平均值分别为5.12 g/kg、5.60 g/kg和5.08 g/kg,熟肉制品中酱肉类和灌肠类分别是6.31 g/kg和5.19 g/kg。结论:本次所检包头市市售生鲜肉及熟肉制品中磷酸盐平均含量均超过《熟肉制品卫生标准》中磷酸盐5 g/kg的限值。建议改善熟肉制品的生产工艺,尽快制定原料肉中总磷含量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食物中毒细菌污染情况并进行分析,为卫生监督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对中毒事件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采样,如消毒容器、剩余食物、病人呕吐物及腹泻物,进行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及潜在病原菌的测定。结果:25份食品样品中有19份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未加热卤制品分离出梅氏弧菌和副溶血性弧菌,而加热过的卤菜中只分离出梅氏弧菌,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其他致病菌。结论:五起食物中毒,其中一起由梅氏弧菌和副溶血弧菌混合污染食品而引起,其余四起均由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频发并非偶然,应加强卫生监督和相应技术指导,减少此类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