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方法记录自2012年1月1日至2012月12月31日全年新入血液透析患者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基本资料、原发病、血管通路的选择、变更次数、血管通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全年血液透析患者157例。新入患者36例,新入患者开始透析时血管通路分别为:临时导管26例(72.2%),长期管2例(5.6%),自体动静脉内瘘6例(16.7%);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1例,其中应用自体动静脉内瘘109例(90.08%),长期管9例(7.4%),临时导管2例(1.65%),人造血管内瘘1例(0.83%)。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主要是血栓形成,肿胀手、肢体缺血,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9.7%。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主要为血流不足,深静脉血栓,感染;只有3例未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2.7%。本组患者原发病前三位依次为慢性肾炎(32.48%)、糖尿病肾病(28.66%)、慢性间质性肾炎(16.56%)。死亡前两位原因心血管疾病和脑出血,共占71.4%。结论研究资料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以自体动静脉内瘘为主,新入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率低,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明显高于内瘘,影响血管通路选择主要原因为糖尿病、高龄和透析时机过晚。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ease,ESRD)患者首次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构成比,为透析前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计划性的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通路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进行首次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的ESRD患者204例,分为AVF组(n=42)和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组(n=162)。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原发病及实验室指标等差异,分析首次透析使用CVC的影响因素。根据原发病情况将患者分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组(n=82)和非DN组(n=122),分析比较2组患者初次透析原因、血管通路构成比及实验室指标等差异。结果初次透析患者中,AVF与CVC的使用率分别为20.59%与79.41%,AVF组的城镇居民患者占比高于CVC组(χ^(2)=7.380,P=0.007),职工医保占比及透析前eGFR水平高于CVC组(χ^(2)=3.999,P=0.046;Z=-2.017,P=0.044)。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OR=0.341,95%CI:0.153~0.758,P=0.008)、医保类型(OR=0.488,95%CI:0.239~0.994,P=0.048)及糖尿病肾病(OR=3.076,95%CI:1.525~6.206,P=0.002)是患者首次透析使用CVC的影响因素。初次透析时,DN组患者AVF使用率高于非DN组(χ^(2)=10.369,P=0.001)。DN组血浆白蛋白水平及钙磷乘积均低于非DN组(Z=-2.274,P=0.023;Z=-1.790,P=0.073),血肌酐低于非DN组(Z=-3.524,P<0.001),eGFR高于非DN组(Z=-3.919,P<0.001)。结论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近3年初次透析血管通路以CVC为主,居住地及DN为主要影响因素。加强慢性肾脏病管理、提高计划性AVF通路建立的比例仍是目前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蚌埠市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首次及目前血管通路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蚌埠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血液透析治疗大于3个月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患者临床资料、血管通路使用情况、血流量、并发症;分析MHD患者不同类型血管通路的分布情况;对首次透析使用自...  相似文献   

4.
王宇霞  刘玉萍 《天津护理》1998,6(5):190-191
我院自1997年21日至今成功使用了一例人造血管内瘘通路用于血液透析,通过对人造血管内瘘的使用观察及保护等方面的护理,取得了较好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5.
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合并症之一,15%~20%透析患者死于感染[1]。因此,在透析过程中如何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我们护理的关键。自1995年以来,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和研究,发现血管通路如外瘘、内瘘、深静脉插管等是感染的重要因素,并针对上述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成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自1995年开始,共有慢性透析病人850例,共透析 122 330次。其中,外瘘 5例感染 1例占20%,内瘘726例感染18例约占2.5%,深静脉插管53例感染9例约占17%,其余66例均为暂时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老年糖尿病肾病尿毒症透析患者选择长期导管或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92例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分两组,分别采用长期导管(n=40)与自体动静脉内瘘(n=52)作为血管通路。观察1年内两组患者的血管通路的通畅率情况、营养、贫血纠正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次数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1)两组人血白蛋白、血脂、贫血纠正情况无统计学差异;(2)长期导管组导管的1年通畅率高达95%,内瘘组为78.8%,两组有统计学差异(χ2=4.862,P<0.05);(3)导管组总住院日平均(14.2±5.3)d,明显短于内瘘组总住院日平均(30.0±4.4)d,有统计学差异(t=10.953,P<0.01);(4)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导管组为(7.07±8.02)mg/ml,内瘘组为(2.45±2.17)m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4,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选择使用长期导管作为血管通路,短期内在住院时间、血管通路的通畅率方面优于使用内瘘患者。  相似文献   

7.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国涛 《临床荟萃》2002,17(23):1412-1413
血管通路对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至关重要 ,可以说是这些患者的生命线。如何根据患者具体情况 ,选择并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本文论述的重点。自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12月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建立永久性血管通路 4 5 2次 ,并成功地进行了血液透析 ,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0 9例。男 2 19例 ,女 190例。年龄 15~ 90岁。共行各种术式血管通路手术 4 5 2次。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红斑狼疮性肾病、痛风性肾病、尿路结石和肿瘤以及化学药物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合理建立和使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建立有效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患者充分透析的基本条件。使用和护理好已有的血管通路 ,可以明显降低其相应的并发症 ,延长使用期限 ,同时也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降低了花费。Bresciah和Cimino在 196 6年首先将桡动脉与头静脉行皮下吻合 ,建立了动静脉内瘘 ,这种内瘘被称为标准内瘘[1] 。标准内瘘的创立为血液透析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标准内瘘采取动脉与静脉侧侧吻合 ,吻合口大小可以选择 ,血流量丰富 ,不易形成血栓 ,也保持了血管的连续性 ,但容易导致窃血综合征引起手背静脉怒张 ,手指瘀血、肿胀 ,严重者可致溃烂、坏死 ;现在一般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蚌埠地区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血管通路的情况.方法 纳入130例年龄≥60岁的MHD患者作为老年组,162例年龄<60岁的MHD患者作为非老年组.对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首次透析及维持透析血管通路的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并对老年MHD患者动静脉内瘘组及导...  相似文献   

10.
11.
老年自体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老年人动静脉内瘘(AVF)使用情况.方法对36例年龄大于60岁的血液透析患者的AVF做回顾性分析,并将AVF的手术成功率及通畅率与其他年龄组相比较.结果观察结果显示老年组AVF手术成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老年组AVF术后第4天、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及60个月通畅率分别为84.75%、77.97%、67.80%、50.85%、40.68%和20.34%,对照组AVF术后第4天、6个月、12个月、24个月、36个月及60个月通畅率分别为96.08%、92.16%、84.31%、70.59%、60.78%和41.18%,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AVF使用寿命相对较短.  相似文献   

12.
尿毒症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尿毒症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血管通路情况及影响选择通路的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市通州区潞河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民航总医院及北京市朝阳医院一定时期内开始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共161例,按他们进入透析时血管通路情况分为长期通路组和临时通路组,对两组患者选择通路的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时已建立长期通路的比例较低(21%)。两组糖尿病肾病致尿毒症者、教育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是否公费及建议造瘘至开始透析时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患者进入透析时是否有成熟的动静脉内瘘与患者原发病是否为糖尿病肾病及他们的受教育水平、收入情况、付费方式、医生建议动静脉造瘘术至开始透析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3.
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术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各种术式的临床应用和选择。方法采用各种术式为322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术前根据血管条件进行术式选择,观察手术用时、成功率、内瘘成熟时间、血液透析时平均血流量等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22例患者共进行动静脉内瘘手术380例次。鼻烟窝内瘘39例次,通畅率92.3%;前臂标准内瘘280例次,通畅率92.9%;PTFE人造血管襻式和直形内瘘分别45和7例次,通畅率98.1%;4例患者最终无法建立内瘘。结论各种术式应用中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具体条件选择手术方式。这些方法相互补充可延长的血管通路维持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符晓  朱笑萍  吴鸿  袁芳  陈星 《中国血液净化》2009,8(6):309-310,311-312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和处理,总结其经验。方法分析2005年1月-2007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1251例,留置中心导管1269例次。其中,置入股静脉409例,颈外静脉544例,颈内静脉285例,永久性置管31例。结果导管留置时间:股静脉平均3周,颈内、外静脉平均4月,永久性置管平均11月。置管过程中主要的并发症为误穿动脉(2.36%)、局部血肿(2.13%)和渗血(1.26%)。导管留置过程中的主要并发症为感染(6.38%)和导管流量不足(5.04%)。感染包括局部感染(6.38%)和导管感染(2.83%),股静脉置管者感染的发生率最高,分别为10.27%和3.67%,是股静脉留置时间最短的主要原因。颈内、外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局部感染者每日消毒换药,导管感染者采用庆大霉素8万单位加尿激酶1万单位封管,封管2~3次症状缓解者继续封管2周,无效则拔管。导管流量不足原因有导管贴壁、打折或导管内血栓形成,以双腔导管多见。导管异位以颈外静脉置管者多见(2.57%),主要和颈外静脉的解剖位置有关。结论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但应注意其适应症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预防和处理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不同血管通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评估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血管通路。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2006年1月至2008年3月间经新建立的长期血管通路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访12~38月,评估以自体动静脉内瘘(AVF)、聚四氟乙烯(PTFE)移植血管和颈内静脉带袖套隧道导管(CTC)为血管通路的血液透析患者的Kt/V值,比较三种长期血管通路的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9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经AVF透析的患者68例;经PTFE移植血管透析的患者12例;经颈内静脉CTC透析的患者18例。AVF患者的年龄及感染的并发症较PTFE移植血管和CTC组低(P〈0.01);AVF患者栓塞的发生率较PTFE移植血管低(P〈0.01);CTC组患者在随访期间虽未发生栓塞并发症,但3例患者血流量不足;三种血管通路透析患者的Kt/V值大都〉1.2,以AVF为最高(与CTC相比P〈0.01)。结论经AVF透析患者的年龄较轻、栓塞和感染的发生率较低;AVF应是长期血管通路的首选,在AVF无法建立时,PTFE移植血管和CTC仍可作为较好的长期血液透析通路,均能达到较好的透析效果。  相似文献   

16.
866例透析用中心静脉置管术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用中心静脉置管术安全有效的操作方法及减少近期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军区总医院肾内科近9年的中心静脉置管术,统计使用盲穿、B超定位、B超引导三种方法穿刺颈内静脉、股静脉和颈外静脉的例数、一次成功率和发生并发症的种类及例数。结果866例中颈内静脉置管术617例,股静脉置管术245例,颈外静脉置管术4例;常规盲穿512例,其中一次成功421例(82.2%),发生局部血肿10例(1.9%),误穿动脉33例(6.4%),伤及神经4例(0.8%),皮下气肿1例(0.2%);B超定位257例,其中一次成功238例(92.6%),发生血肿1例(0.4%),误穿动脉2例(0.8%),未发生其他并发症;B超引导97例,一次成功92例(94.8%),未发生并发症;与常规盲穿比较,超声定位和引导穿刺的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P0.001,P=0.002),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血液透析用中心静脉置管术是一种风险较大的有创性操作,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采用超声辅助穿刺能有效降低风险,减少并发症,提高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应用前瞻性监测的方法对2008年6月~2011年8月中心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的185例患者进行调查,应用循证护理理论进行分析.结果:185例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进行血液透析5 128次,中心静脉置管不良反应有管周出血37例、感染19例、堵管16例(溶栓再通11例,不通换管5例)、脱管后另置2例,血流量不足648例次,无空气栓塞发生.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深入了解中心静脉置管相关不良反应,给予及早防范、及时发现、正确处理,保证透析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手术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分别行前臂动静脉内瘘,鼻烟窝部内瘘及上臂动静脉内瘘手术治疗8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结果88例病人手术均1次成功,术后2周以上使用动静脉内瘘均能达到血液透析要求血流量。结论动静脉内瘘首选非惯用手鼻烟窝处桡动脉和头静脉吻合,其近期并发症最常见是血栓形成,远期常见为吻合口狭窄或闭塞致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HD02血液透析监测仪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功能监测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148例,使用HD02型血液透析监测仪,在血液透析治疗中进行通路监测,包括再循环率、内瘘流量、心输出量及心脏指数,并对机器故障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观察期中,57例CUFF导管患者中发现12例再循环超过5%,占CUFF导管患者人数的21.1%.91例内瘘患者中,发现1例患者内瘘再循环25%,11例患者内瘘流量<500ml/min,占12.09%(其中糖尿病患者4例/36.36%),另1例患者内瘘的即刻可纠正的再循环.16例患者心脏指数>5 L/(min·m^2),占17.58%.机器故障7例次,分别为探头无信号/传输丝断裂4次,电源线故障1次,电脑内存条松动、电脑重装后接口设置错误1次,打印机打印程序错误1次. 结论 超声稀释法操作简便、安全实用,具有无创伤、快速、安全和可靠等优点,但在操作时应注意规范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异常结果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