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角膜伤口愈合与角膜屈光手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角膜伤口愈合的状况直接影响角膜屈光手术的预后。任何角膜屈光手术后,必须有良好的上皮愈合。上皮基底膜和Bowman氏层损伤会影响上皮的再覆盖。上皮糜烂和上皮下长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实质层的愈合,与切口形态及缝合等因素有关。愈合过程经历一系列基质和细胞的变化,其每一环节都将影响伤口愈合的结果。不同术角膜屈光手术也有其愈合的特殊性。若屈光手术成功,应当控制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作为物理屏障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的作用。方法:对临床观察23例(40眼)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进行观察,包括各种临床症状;角膜上皮愈合及角膜瓣对位等,平均配戴1~15d,术后随诊1~3mo。结果:术后配戴角膜接触镜,患者角膜上皮愈合不适症状减轻,角膜瓣无1例发生移位,对位好。结论: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中及术后早期配戴角膜接触镜具有促进角膜上皮愈合,稳定角膜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鸣  宫枢政 《眼科新进展》1996,16(4):211-213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愈合的临床研究昆明部队总医院眼科雷鸣,宫枢政,张仲彦,李旭松,姚建玲准一分子显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6holoudd仍wKeratectomy,PRK)是近年来发展起来改一种新的治疗屈光不正的手术方一法l‘。”.、手...  相似文献   

4.
He TG  Wang LJ  Sun ZY  Shi XR 《中华眼科杂志》2004,40(9):579-582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LASEK)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在治疗 - 8 0 0D以下近视的异同。方法  4 6例近视度数在 - 1 75~ - 8 0 0D的患者在双眼同时治疗时 ,其中一只眼行PRK治疗 ,另一只眼行LASEK治疗 ,观察上皮愈合时间 ,记载疼痛程度 ,对比术后 6个月内视力、屈光状态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Haze)程度。结果 LASEK组上皮愈合时间平均为 3 4 9d ,PRK组为 2 87d ,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平均疼痛指数LASEK组为 2 0 4 ,PRK组为 2 4 5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术后 6个月内两组间视力及屈光度恢复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P>0 0 5 ) ,并发症的发生无差异。LASEK组术后Haze程度明显低于PRK组 (P <0 0 5 )。结论 LASEK可以和PRK一样安全有效地治疗低于 - 8 0 0D的近视 ,并且与PRK相比 ,可以降低早期疼痛水平 ,减少Haze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出现反复性角膜上皮脱落的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屈光手术中心接受角膜屈光手术(LASEK、LASIK)治疗的3091例(6085只眼)患者均随访6个月以上。将其中发生反复性角膜上皮脱落的57例(110只眼)的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手术的患者60例(120只眼)进行比较。结果反复性角膜上皮脱落皆发生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患者,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患者无一例发病;在角膜上皮脱落组男性为12例,女性为45例;在对照组男性24例,在女性为36例;行χ2检验,χ2=4.926,P<0.05,提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所有发病的57例患者中,有38例(66.7%)有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史,其中配戴3年以上者有27例,占71.1%;术前配戴角膜接触镜时间在角膜上皮脱落组为0~20年,平均(4.84±4.32)年,在对照组为0~10年,平均(2.57±2.14)年,行成组t检验,t=3.629,P<0.05,提示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于术后1个月内发病者52例(91.2%),术后3个月之后发病者55例(96.5%);双眼发病者51例(89.5%)。结论反复性角膜上皮脱落多发于LASIK术后患者,多术后早期、双眼发病,女性、术前长期配戴角膜接触镜为其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的并发症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高度近视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106例205眼高度近视患者(-7.00D~12.00D)行LASEK后均随诊12m,观察及分析其并发症。结果术中角膜上皮瓣不完整28眼占13.7%;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延迟5眼占2.4%;丝状角膜炎5眼占2.4%;角膜感染1眼占0.5%;角膜雾状混浊(haze)142眼占69.3%,平均(0.81±0.48)级,其中2级以上者11眼占5.4%;术后激素性高眼压3眼占1.5%。术后12m屈光回退>-1.00D23眼占11.2%;散光度增加>1.00D15眼占7.3%;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1行20眼占9.8%。结论LASEK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尤其是术后早期的角膜上皮愈合延迟和晚期的严重角膜雾状混浊必须引起重视。手术技巧的提高和术后随访的完善,合理的用药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近视的并发症,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近视患者25例46眼行LASEK后,随诊6mo,分析其并发症。结果: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延迟4眼(8.7%);丝状角膜炎1眼(2.2%);角膜感染2眼(4.3%);角膜雾状混浊(haze)18眼(39.1%),平均0.81±0.48级;术后激素性高眼压8眼(17.4%)。术后6mo屈光回退>-1.00DS者5眼(10.9%);散光度增加>1.00DC者5眼(10.9%),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1行者7眼(15.2%)。结论:LASEK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尤其是术后早期的角膜上皮愈合延迟和晚期的严重角膜雾状混浊必须引起重视。术后随访的完善、合理的用药、有效护理措施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手术的预测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张怡  贺翔鸽  白继 《眼科研究》2005,23(1):66-68
目的 观察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PRK)后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双眼屈光状态基本相同,屈光度为-1 00~-6 00D,进行近视PRK矫正的患者 148例,分为术后戴角膜接触镜 3d与不戴两组。观察记录术后 3d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疼痛程度、角膜上皮下混浊程度。术后平均随访半年。 结果 戴镜组术后2d内角膜上皮完全愈合率为 68%,对照组为 24% (P<0 05 )。戴镜组疼痛 0 5级、1级、2级的发生率分别为 58%、20%、22%,对照组为 0、54%、45% (P<0 05)。戴镜组术后 1、3、6个月的角膜haze发生率分别为 50%、32%、14%,对照组为 83%、70%、35% (P<0 05)。 结论 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可明显减轻PRK术后疼痛等刺激症状,促进角膜上皮愈合,使角膜haze发生减少和程度减轻,表明PRK术后角膜创面覆盖及上皮快速愈合是减轻haze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9.
LASEK与PRK术后兔角膜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馨  白继  贺翔鸽  张怡 《眼科研究》2005,23(6):586-589
目的通过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动物角膜组织形态的改变比较角膜创面愈合情况,为探讨LASEK与PRK手术后角膜创面的愈合机制以及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其防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52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8组,每只兔右眼行LASEK,左眼行PRK。术后1、7 d及1、3、4、5、6个月观察Haze情况;处死动物取角膜行HE染色,比较术后每一时相点角膜上皮及角膜基质的愈合情况。结果LASEK组与PRK组的术后组织形态学比较发现:LASEK术后角膜上皮细胞的形态改变、增厚程度及恢复正常的时间、胶原纤维排列的紊乱情况均轻于PRK组,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EK上皮瓣在手术后角膜创面的愈合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角膜上皮瓣异常的类型、产生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观察行LASEK的161例(320眼)近视术中术后的角膜上皮瓣异常情况,分析其原因,并观察术后视力、角膜刺激症状及上皮下雾状浑浊。结果21眼术中出现上皮瓣异常,包括上皮瓣不完整、瓣撕离破碎、瓣游离。10眼术后出现上皮瓣异常,包括瓣皱褶、接触镜脱落、上皮瓣脱落及局部上皮延迟愈合。结论LASEK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但完好的角膜上皮瓣是LASEK优越性的基础。熟练掌握手术技巧,保持术中术后上皮瓣的完整,预防及正确处理各种上皮瓣异常,是LASEK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中使用0.2g/L丝裂霉素(MMC)预防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对120例(240眼)屈光不正的患者进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术中使用0.2g/L丝裂霉素,作用时间为20~90s,观察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观察术后1,3,6,12mo时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状态、haze形成情况及并发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结果: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3.01±0.72d;手术前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62);术后1,3,6,12mo时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术后6mo0~0.5级haze218眼(90.8%),1级haze21眼(8.75%),2级haze1眼(0.83%),术后12mo1级haze12眼(5%);术后未见丝裂霉素毒性反应及并发症。结论:使用0.2g/L丝裂霉素预防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人类角膜上皮具有较强的重塑能力, 当角膜表面呈现不规则形态时, 角膜上皮会以增厚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重塑角膜。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形态发生改变, 这种变化会刺激角膜上皮细胞重新排列, 呈现出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角膜上皮增厚的程度与手术方式、屈光不正的矫正量、切削深度和切削区域相关:经上皮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transepithelial 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Trans-PRK)后1个月表现出明显的角膜上皮增厚且增厚区域主要在周边区;飞秒激光辅助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in situkeratomileusis, FS-LASIK)和飞秒激光小切口微透镜取出术(femtosecond laser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 SMILE)在术后1周就表现出明显的角膜上皮增厚, 不同的是FS-LASIK增厚区域主要为旁中央区, 而SMILE增厚区域为周边区。角膜上皮厚度的变化对术后视力恢复、术后屈光度的预测以及对角膜屈光稳定性的影响不容忽视。(国际眼科纵览, ...  相似文献   

13.
朱煌  严伟 《眼科新进展》1995,15(1):52-54
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适应症结果及其并发症(二)朱煌,严伟编译奚寿增校在治疗区域角膜上皮快速愈合以及恢复适度的视力.在治疗后第一周通常会发生过度矫正,尽管随着几个月之后屈光稳定.长期随访显示退行趋势,虽然许多患者大约6个月至12个月获得屈光稳定。较高的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直径角膜上皮环锯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的影响。

方法:对264例528眼近视患者施行LASEK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7mm,8mm直径上皮环锯制作角膜上皮瓣。术后1,3,5d比较两组术后角膜刺激症状,术后5d比较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术后1mo比较两组裸眼视力,术后3mo比较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程度。

结果:术后1,3,5d观察两组角膜刺激症状、5d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mo两组裸眼视力、术后3mo两组haz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较小直径上皮环锯的LASEK术后角膜刺激症状轻、上皮愈合和视力恢复较快,总体临床疗效优于使用较大直径上皮环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后眼刺激症状及角膜上皮愈合的影响。方法:共95例190眼PRK病例,术后随机选择一只眼戴软性亲水性高透氧的角膜接触镜,另一只眼配戴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术后记录术眼自觉症状,观察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检查术后6mo裸眼视力,同时进行haze评分。结果:高透氧角膜接触镜组术眼视物模糊、眼痛、畏光均轻于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透氧角膜接触镜组平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分别为3.11±2.12d,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组为4.02±2.2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上皮72h内愈合者高透氧角膜接触镜组占46%,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组占36%。术后第7d裸眼视力高于1.0者高透氧角膜接触镜组为60眼(63%),普通月抛型角膜接触镜组为48眼(51%)。术后6mo两组术后裸眼视力无显著性差异(P=0.35),两组haz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55)。结论:PRK术后使用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可以明显减轻术后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减少患者的术后不适感,缩短角膜上皮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非球面性和角膜像差改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LASIK,LASEK)49例(94眼)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前后角膜非球面性和角膜像差值,分析不同术式对其的影响。结果(1)近视术前角膜非球面性Q值为-0.32±0.11,角膜球差为(0.51±0.19)μm,呈正态分布。(2)屈光手术后角膜球差值增加4.37倍(P〈0.01),球差改变与等效球镜改变(r=0.520,P〈0.01)和Q值改变相关(r=0.792,P〈0.01)。(3)角膜非球面性由prolate(Q〈0)变为oblate(Q〉0)(P〈0.01),其变化和等效球镜改变相关(r=0.578,P〈0.01)。(4)术后LASEK组Q值,角膜球差及其变化值均小于LASIK组(P〈0.01)。结论激光本身以及角膜生物力学变化和伤口愈合导致角膜形态变化,从而改变角膜的非球面性,引起术后角膜像差增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PRK)治疗近视和散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行TPRK的近视和近视散光患者38例(72眼)作为TPRK组,选择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手术患者34例(64眼)作为对照组。术后1、3、10 d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上皮修复情况,记录患者主观疼痛评分,术后10 d,1、3、6个月复查视力、屈光度、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评分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数据处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角膜上皮一期愈合。LASEK组和TPRK组角膜上皮完全愈合时间为(3.3±1.9)d和(2.3±1.2)d,TPRK术后上皮修复时间明显较短(t=8.659,P<0.01)。2种手术方式术后1、3 d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83、-0.380,P>0.05)。术后3 d视力≥1.0者LASEK组和TPRK组分别占13%和35%(χ2=9.105,P<0.01),术后3个月2组患者均达到术前预期矫正视力。术后10 d TPRK组等效球镜度(SE)小于LASEK组(t=5.691,P<0.05),术后1、3、6个月2种手术方式S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所有角膜透明,无明显haze形成,共聚焦显微镜显示TPRK术后1个月角膜基质高反光和细胞激活程度较LASEK轻。结论TPRK可以有效治疗近视和散光,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与LASEK相比,术后角膜上皮和视力恢复快,可获得同样良好的预期矫正视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异常近视眼产生的并发症,并探讨其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异常眼(眼球小,睑裂小、眼窝深、角膜薄)312例(611眼),均为中高度近视(-5.00D--13.00D),行LASEK后随访1年,观察其上皮愈合、haze、视力变化等并发症。结果术中角膜上皮瓣不完整72眼占11.7%;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延迟21眼占3.4%;角膜感染1眼占0.15%;术后6月haze0.5级56眼(9.1%),1级14眼(2.3%);2级2眼(0.3%);术后皮质类固醇性高眼压7眼占1.1%。术后1年屈光回退〉1.00D者51眼,占8.3%;散光度增加〉1.00D者19眼,占3.1%;矫正视力较术前下降1行者9眼,占1.4%。结论LASEK治疗异常近视眼是安全有效的,但易出现一定的并发症,手术技巧的提高、手术器械的改良、术后病人的配合以及合理的用药都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PRK后角膜上皮延迟愈合发生的原因及其对视力、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等的影响。方法:统计对比分析角膜上皮去除方法,炎症,屈光度等对上皮延迟愈合的影响,延迟组与非延迟组的视力及发生haze的差别。结果:1705眼PRK后274眼(16.1%)发生延迟愈合,最长达6天。炎症是影响愈合的最主要因素(57.3%)其次为上皮机械刮除范围过大等;近视屈光度高低无明显影响。术后半年,延迟组视力较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SMILE)、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 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FS-LASIK)以及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LASEK)后早中期角膜各区 域上皮下神经纤维的修复情况。 方法: 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在青岛大学 附属医院眼科就诊并进行屈光手术矫正的高度近视患者55 例( 110 眼),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SMILE 组22 例( 44 眼)、 FS-LASIK组18 例( 36 眼)、 LASEK组15 例( 30 眼)。各组于术后1、 3、 6 个月行激光 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观察角膜各区域神经纤维的修复情况。对术后不同时间各组间的神经纤维各 参数的比较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高度近视患者行SMILE术后早期不同区 域的角膜神经密度、分支密度、长度及宽度较FS-LASIK和LASEK术后更佳,修复速度也更快,较 早达到术前水平。而FS-LASIK术后包括角膜瓣在内的不同区域的角膜神经修复情况居于SMILE和 LASEK之间, LASEK术后早期特别是中央区白色瘢痕样混浊明显,且不同区域的角膜修复速度最慢、 质量最差。术后1 个月, SMILE组和FS-LASIK组术后中央的角膜神经密度( CNFD)、神经纤维长度 ( CNFL)、神经分叉节点密度( CTBD)明显优于LASE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SMILE 组的主要神经分叉节点密度( CNBD)明显优于FS-LASIK组和LASEK组( HSD=4.367, P=0.005; HSD=4.237, P=0.008)。术后3 个月, SMILE组中央CNFD、 CNBD、 CNFL明显优于FS-LASIK和 LASEK组(均P<0.05); LASEK组神经纤维宽度(CNFW)明显优于SMILE和FS-LASIK组(HSD=3.457, P=0.003; HSD=3.668, P=0.004)。术后6 个月, SMILE组中央CNFD、 CNBD以及CNFL均优于FSLASIK和LASEK组(均P<0.05)。 结论: 高度近视患者行激光角膜屈光术后早中期, SMILE各区域的 神经修复情况较FS-LASIK和LASEK均有显著的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