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俯卧位是脊柱后路手术的最常用体位.如果术中体位摆放不当或忽视对眼部的保护,可造成手术后患者视力损害的严重并发症.手术后视力损害是一种少见但结果却是灾难性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术后视力暂时性部分或全部缺失甚至永久性完全失明.2008年以来我院手术室针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眼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脊柱结核术后复发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995年1月~2005年1月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59例患者临床资料与同期术后未复发的216例脊柱结核患者的资料对比,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自身营养状况、合并脊柱外结核情况、病灶范围、手术清除病灶是否彻底、手术前及手术后是否正规化疗、手术后病灶部位是否严格制动、术前是否存在其它合并症、术后是否存在其它并发症与术后脊柱结核复发的相关强度.推测可能导致术后脊柱结核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手术前及手术后不能坚持正规化疗、手术后病灶部位未严格制动、手术清除病灶不彻底、自身营养不良、病灶范围广5个因素与术后脊柱结核复发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术前及术后正规化疗、加强营养、术中病灶清除彻底、术后病灶部位严格制动是预防和减少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脊柱手术后下肢深静脉栓塞形成17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深静脉栓塞形成的风险因素,并提出相关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脊柱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分析我院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各类脊柱手术后出现的17例深静脉栓塞病例的病史特点、手术方法、麻醉方法及预后。结果:深静脉栓塞多见于较大的脊柱矫形、重建、融合手术,而且与麻醉方法及是否存在脊髓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结论:脊柱围手术期中存在较多可能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应当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脊柱手术后并发视力损害37例回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50年代外科医生即开始认识到脊柱手术可以引起视力损害,但由于是一种罕见现象,因而很少引起关注。近几年来,脊柱外科文献中陆续有一些关于该并发症的报道,提出了发生该并发症的可能原因,如体位、出血、术中低血压等,但这种少见而后果严重的并发症的原因尚...  相似文献   

5.
目的:随访本院1956年9月~1996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了解其手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分析其影响预后的因索。方法:通信或上门随访,调查术后消化、心血管、内分秘,神经肌肉、骨骼和泌屎系统症状变化。结果:术后症状改善,但骨骼畸彤、肾功能损害及高血压无好转。循环系统病变可进一步发展.偕同肾功能损害.都成为手术后远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组5年生存率86.3%。结论:术前病程较长的患者常伴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早期手术可以改善预后。短期内病程进展快者,死亡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1月~2004年11月间1 169例脊柱手术患者中3例发生脑血管意外者的原因及转归.[结果]3位患者均为脑梗,2例治愈,1例经内科治疗1.5 a后仍有右侧不完全性偏瘫.[结论]脊柱手术后的患者是脑血管意外的高危人群,应积极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脊柱畸形患者行矫形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7年12月治疗的243例脊柱畸形矫形手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严重并发症设为并发症组与非并发症组,调查两组患者病程、年龄等病历资料,两组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43例患者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30例,发生率12.3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合并神经损伤、病程、FEV1/FVC、术中截骨、矫正率、主弯角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史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神经损伤(OR=4.353)、病程10年(OR=3.665)、FEV1/FVC83%(OR=3.113)、术中截骨(OR=2.897)是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脊柱畸形患者行矫形手术后易发生严重并发症,合并神经损伤、病程10年、FEV1/FVC、术中截骨均会增加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脊柱手术的常见并发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手术并发症是引起脊柱手术失败的常见原因。脊柱手术的并发症可发生于术后早期 ,也可发生于数年之后。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脊柱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作一简要综述。1 感 染脊柱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也不一致 ,其中在腰椎手术的发生率为 0 .5 %~ 4%。感染可表现为不同形式 ,如椎间盘炎、骨髓炎及硬膜外脓肿等。手术后椎间盘炎主要表现为患处的剧烈疼痛[1] ,多数病例经保守治疗后即可发生自行融合 ,很少需要手术治疗。脊柱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表现虽然在早期与椎间盘炎相似 ,但病理过程却更容易向慢性演变。如椎体塌陷导致脊柱不稳或有神经…  相似文献   

9.
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总结降低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的经验。方法 :收集我科自199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脊柱开放手术患者的资料,对文献中常见脊柱术后感染高危因素高龄、糖尿病、肥胖、长手术时间、内固定置入、输血、长期吸烟史、类固醇激素服用史、全身其他部位感染、脑脊液漏、二次手术、后路手术等进行统计并行单因素卡方检验,筛选出阳性危险因素,对阳性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有3964例患者实施脊柱开放手术,术后36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其中男9例,女27例;年龄16~76岁(61.2±3.6岁)。其中合并糖尿病者12例,全身其他部位感染(包括慢性感染)3例,类固醇激素服用史(自身免疫性、代谢性疾病)1例。单因素卡方检验提示高龄、糖尿病、肥胖、长手术时间、内固定置入、输血是脊柱术后感染相关阳性危险因素。长期吸烟史、类固醇激素服用史、全身其他部分感染、脑脊液漏、二次手术、后路手术与脊柱术后感染无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龄、糖尿病、输血、内固定置入及长手术时间会增加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其中长时间手术、肥胖、输血导致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最高,其次是糖尿病和内固定置入,而高龄在所有阳性危险因素中导致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最小。结论:肥胖、高龄、糖尿病、输血、内固定置入及长手术时间会增加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风险。对于有相关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尽早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加强围手术期预防以降低脊柱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断棒、脱钩、假关节形成可导致脊柱侧凸手术后矫形失败,对脊柱侧凸畸形的矫正及防止脊柱畸形的发展是明显不利的,对其原因的分析及提出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25例脊柱侧凸中断棒、脱钩及假关节患者进行全面检查后再手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脊柱结核再手术原因。方法:2002年6月~2013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儿童脊柱结核患者123例,其中男59例,女64例;年龄6.9±4.8岁(1~14岁)。其中76例患者行前路手术,26例行后路手术,21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分析再手术原因。结果:其中27例患者再次手术治疗,男15例,女12例;年龄8.2±4.1岁(2~13岁)。其中,脊柱结核迁延不愈或复发5例,脊柱后凸畸形14例,术后内固定断裂或脱出4例,脊柱结核复发同时伴内固定螺钉断裂、内固定棒断裂1例,脊柱结核迁延不愈伴脊柱后凸畸形2例,术后内固定棒断裂伴脊柱后凸畸形1例。再次手术患者中,初次行前路手术者19例,后路手术者4例,前后路联合手术者4例。初次行前路、后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后因脊柱后凸畸形再手术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术后脊柱结核迁延不愈或复发再手术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因内固定断裂或脱出再手术的百分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0.05)。结论:儿童脊柱结核再次手术的原因复杂,主要有术后脊柱后凸畸形、术后脊柱结核的迁延不愈或复发、术后内固定断裂或脱出。儿童脊柱结核行前路手术后因脊柱后凸畸形而再次手术的百分率比后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高。  相似文献   

12.
脊柱损伤或者脊柱手术后因为护理不当很容易产生深静脉血栓(DVT),影响了疾病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许多医学专家学者对脊柱损伤及脊柱手术后DVT的预防 和护理开展了大量的理论和临床研究工作,本文对近些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包括脊柱损伤及脊柱手术后DVT形成的风险因素、DVT预防和护理措施 等,从而在临床工作中更好的对脊柱损伤及脊柱手术后DVT进行预防,降低DVT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经矫形手术治疗后出现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19-12采用矫形手术治疗的212例脊柱侧凸,105例经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治疗后出现PONV(观察组),107例经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治疗后未出现PONV(对照组)。比较2组在性别、年龄、术前禁食时间、手术时间、是否吸烟、是否有PONV或晕动症史、是否使用镇痛泵、是否使用阿片类药物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在性别、年龄、术前禁食时间、手术时间、是否有吸烟习惯、是否有PONV或晕动症史、是否使用镇痛泵、是否使用阿片类药物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术前禁食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较长、无吸烟习惯、有PONV或晕动症史、未使用镇痛泵、使用阿片类药物是脊柱侧凸经矫形手术后出现PONV的危险因素。结论脊柱侧凸经矫形手术治疗后PONV的发病率较高,女性、术前禁食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较长、无吸烟习惯、有PONV或晕动症史、未使用镇痛泵、使用阿片类药物是特发性脊柱侧凸经矫形手术治疗后出现PONV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退变性下腰椎再手术的原因及再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退变性下腰椎手术失败45例再手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失败原因包括非医源性因素和医源性因素。临床疗效评价参照邹德威"0~9"分临床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良率为88﹒58%。结论退变性下腰椎再手术必须是定位准确,病因与前次手术密切相关,尽可能保留椎弓根的完整性,减压彻底,良好的植骨融合,尽可能恢复脊柱正常负重力线。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手术后失明是脊柱手术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尽管发生率低,但其结果是灾难性的.因此,近年来该问题引起了骨科、眼科和麻醉科医师的高度关注. 目的 综述脊柱手术后失明的研究进展情况. 内容 阐述脊柱手术后失明的临床概况、病因和预防处理措施的研究进展. 趋向 对手术后失明病因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减少脊柱手术术后眼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行脊柱手术后,与谵妄发生有关的可能因素。方法纳入本院2012年3月~2016年7月行脊柱手术的350例中老年患者,其中37例发生术后谵妄(发生率10.57%),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数据,并进行谵妄与无谵妄组的组间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筛选其发生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发生低血压次数与地佐辛的使用量2项指标,在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上述两项指标均为导致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结论术中发生低血压和使用地佐辛,均为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对于中老年脊柱手术的患者,术中应尽量保持血压平稳,同时对于地佐辛的使用应持谨慎态度,以期降低术后发生谵妄的概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再手术原因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翻修术的57例患者。按照减压的方法、内固定种类进行分析并依据具体情况选择了不同的翻修术式。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年8个月,29例次脊柱不稳者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34例次腰痛患者中33例腰痛消失,21例次脊柱畸形患者得到了矫正。结论:内固定器械、手术方法是影响再手术的重要因素。翻修术术式应以脊髓的受压方向、脊柱的稳定性以及脊柱侧凸方向等因素来选择。  相似文献   

18.
脊柱结核再次手术原因分析及治疗方案选择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2  
目的 回顾性分析脊柱结核再次手术的原因,并对个体化手术结果进行随访观察.方法 对三个脊柱外科中心24例再次手术的脊柱结核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针对不同原因采用个体化治疗.再次手术方式:单纯病灶清除术14例,病灶清除、窦道切除术5例,一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4例,二期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前后路联合固定1例.术后加强抗结核药物治疗12~18个月,定期观察红细胞降率、X线片、CT三维重建,评估结核活动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再次手术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有病灶清除不彻底、化疗方案不合理、全身营养不良、脓腔处理不当、内植物选择不当等.再次手术中无大血管、神经、输尿管损伤.再次手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0个月,结核病变无复发.根据Bridwell标准,17例椎间植骨内固定患者植骨均融合,另7例患者椎间骨桥形成.结论 脊柱结核再次手术原因复杂,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治疗难度大.术前应详细分析其复发的主要原因,加强营养支持治疗,强调个体化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脊柱结核的手术指征及术式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脊柱结核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经过最近十几年的努力,国内外学者对脊柱结核的治疗已达成共识:正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必要时辅以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清除病灶、缓解疼痛、保存神经功能、稳定脊柱、防止迟发性神经功能损害及后凸畸形。但目前对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仍有争议。本组总结分析了自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经过手术治疗的40例脊柱结核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常见并发症腰椎手术后硬膜及神经根周围瘢痕粘连是下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之一,其防治已成为脊柱外科的研究热点。该文就腰椎手术后粘连发生机制、人工材料防治和药物防治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