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70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94次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检查,根据CSEP各波的潜伏期、波幅及波形变化将结果分为四类,与Frankel分级有良好的相关性,并对脊髓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作出精确判断,客观定量评价了脊髓功能.此外,作者提出CSEP检查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自Dawson将S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用于人体以来,其发展缓慢。七十年代后,它的应用逐渐增多,并发现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可较准确地进行脊髓功能定量分析,对判断脊髓损伤程度、估价预后有一定实用价值。90年代后国外还广泛应用CSEP进行术中监护脊髓功能[1],有效地预防了术后截瘫的发生。在脊髓损伤实验中也常用CSEP检测脊髓损伤的程度并评价脊髓功能恢复的情况[2。3],正常人及家兔CSEp数据库已建立[4,5],到,但犬的正常值未见报道。作者开展了此项研究,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选用中国健康杂种家犬42只,雌雄不限.…  相似文献   

3.
为开展皮层体感诱发是民位术中监护脊髓损伤,确定脊髓损伤的临界值及有效的评价预后,采用30只中国家犬,造成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术中动态监测,并观察伤后1-3个月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临床应用35例,结果表明CSEP术中监护脊髓损伤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在脊柱手术中的监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作者总结了48例脊柱手术的CSEP监护结果,介绍了术中CSEP的变化及脊髓损伤的指标。提示术中损伤脊髓的危险操作其大小依次是脊柱凹侧撑开,椎板下穿入Luque钢线,胸椎CD椎板钩放则驼背截骨较安全。除非已有胸椎椎管狭窄,否则,凿椎板时损伤脊髓机会较少,Harington钩及腰段CD钩的放置及前路椎间盘切除最安全。  相似文献   

5.
瘫痪是主动脉外科手术中常见的并发症,术中应用 SEP 监测脊髓缺血,判断脊髓功能是一个可靠的指标。SEP 还可用于判断脊髓关键根动脉的起源,监测主动脉分流压的高低,帮助确定手术方式。主动脉外科手术中应用 SEP 监测脊髓功能可大大降低瘫痪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体感诱发电位在脊柱手术中的监测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手术中体感诱发电位监护技术的准确性。方法:对78例颈、胸椎手术患者术中采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ortical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CSEP)术中监测,记录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重要手术步骤的CSEP变化,根据不同阶段诱发电位的变化与术后临床脊髓功能改变相结合,判断CSEP的准确性。结果:78例患者中,CSEP未达到监护界值71例,术后无脊髓损伤;5例患者术中CSEP达到预警标准,告诫手术医生,注意手术操作,术后无脊髓损伤;另外,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各1例,术后恢复亦良好。结论: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后体感诱发电位可较准确地对脊髓的功能状况进行监测,是较准确的脊柱外科手术监护技术。  相似文献   

7.
应用脊髓和皮质体感诱发电位评价实验性脊髓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体感诱发电位(SEP)用于脊柱手术中脊髓监测的可行性,以及皮质体感诱发电位(CSEP)与皮质下体感诱发电位(Sub—CSEP)监测的适应证。方法42例脊柱手术患者,年龄6~68岁,咪唑安定、丙泊酚及维库溴铵静脉诱导,安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术中均应用CSEP和Sub—CSEP监测脊髓功能。结果CSEP受麻醉影响较大,Sub—CSEP波形稳定,全组7例诱发电位出现异常,其中3例与临床相符,4例为假阳性,无假阴性发生,准确率为90.5%。结论CSEP适于麻醉深度的监测,Sub—CSEP是脊柱手术中脊髓功能监测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在脊柱脊髓疾患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在脊柱脊髓疾患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0例患者用Frankel分级判断脊髓功能,行CSEP术前检查,术中监护以及术后疗效评估,并分析应用不同标准的监测结果。结果:(1)CSEPⅠ型表现者全部为FrankelA级;Ⅱ型主要为B,C级,Ⅲ型主要为,C,D,Ⅳ型主要为D,E级。(2)Ⅰ-Ⅳ型CSEP表现者疗效分别为0,54.2%,82.8%,84.2%;(3)行椎体肿瘤切除,椎管内肿瘤切除,脊柱侧凸凹侧撑开及颈椎后路“单开门”时最易引发CSEP变化。(4)应用不同标准行术中监测灵敏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85.6%,93.3%,误诊率分别为14.4%,6.7%,漏诊率均为0。结论:CSEP与Franke分级,临床疗效有良好的相关性;CSEP灵敏度高,可及时反映出脊髓功能的变化,提高脊髓手术的安全性;CSEP术中监测标准具有一定弹性,常因病情,体位及操作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损伤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损伤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沈宁江,王书成,张岚体感诱发电位(SEP)是从周围感受器发出电冲动,引起输入排放,沿周围神经至脊髓,以后再沿中央传导通路向上,最后可在刺激对侧皮质体感区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早在1913年,Pravdich-Nem...  相似文献   

11.
诱发电位时频参数在监护大鼠脊髓压迫损伤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诱发电位监护脊髓损伤新的参数.方法:选择成年SD大鼠20只,建立大鼠脊髓压迫模型,分别记录压迫前后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用连续小波变换分析获得时频域的峰时间、峰频率和峰功率三个新的参数,并与诱发电位传统时域分析狭得的参数峰幅值、潜伏期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在脊髓压迫30%时,时域峰幅值平均降低35.5%,峰潜伏期平均延长8.6%,与压迫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用时频分析获得的3个参数与压迫前比较,峰时间延长36.0%,峰功率降低32.5%,峰频率增高53.9%,与压迫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诱发电位时频参数比时域参数能更灵敏地反映大鼠脊髓压迫损伤.  相似文献   

12.
体感诱发电位皮层成份在监测脊柱手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监测体感染诱发电位(SEP)N20、P40波在脊柱手术时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22例脊柱手术病人进行上肢或下肢SEP监测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10例病人的N20、P40波潜延长大于1ms,波幅降低大于50%,3例波形完全消失,但只有1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结论:脊柱手术时仅则上肢或下肢SEP皮层成份意义较小,需做多形式监测;判断时除既往异常标准外,需注意SEP异常持续的时间及潜伏期无明显变  相似文献   

13.
自1947年Dawson将S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用于人体以来,无论在实验研究或临床监测中均被广泛应用。根据动物实验及对肢体运动的追踪观察,发现SEP可以较正确地进行脊髓功能的定量分析,对可逆性脊髓损伤判断病情演变、估计预后存一定的实用价值。我们于1988年6月~1991年8月对脊柱畸形、脊髓损伤的148例进行SEP检查及治疗效果判断,并追踪观察1年,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及方法148例患者中,脊柱侧凸67例,脊柱后凸38例,脊柱结核伴不全瘫21例,外伤性截瘫13例,脑脊膜膨出5例,脊柱肿瘤4例。其中男sl例,女67例。我们应用 DANTEC 4000型诱发电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otor evoked potentials,MEP)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ies,SCI)后运动传导功能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Mag-2型磁刺激仪对32例SCI患者进行经颅磁刺激MEP检查,分别在双侧外展拇短肌(abductor pollicis brevis,APB)和胫前肌(anterior tibialis,AT)进行记录。同时检测F  相似文献   

15.
16.
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柱脊髓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7.
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柱侧凸手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对脊柱侧凸矫正手术监测的准确性,提高术中预防神经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对41例脊柱侧凸患者于矫正术中采用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脊髓功能。结果: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波形稳定可靠,很少受麻醉的影响;皮层体感诱发电位受麻醉影响较大,波幅几乎可消失。全组5例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出现异常,其中2例与临床相符,3例为假阳性;无假阴性发生。准确率为927%。结论:应用体感诱发电位术中监测脊髓功能,皮层下体感诱发电位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皮层诱发电位在脊髓损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应用Disa Neuro2000型肌电图仪,检测脊髓损伤312例,刺激上下肢周围神经,皮层接收,获得皮层诱发电位(CEP)。主要为陈旧性脊髓损伤,上肢刺激正中神经与尺神经,部分病例为桡神经;下肢刺激胫后神经、腓总神经与股神经。安全截瘫179例,损伤平面以下各神经CEP均未引出者97.8%,假阳性2.2%。不全截瘫133例,损伤平面以下各神经CEP的潜时与波幅有改变,有2例未查股神经,3例严重不  相似文献   

19.
脊柱手术存在脊髓或神经损伤的危险。术中如能连续监测神经和脊髓功能,及时发现神经系统的损伤,即时采取处理措施,可降低手术并发症。目前,较为普遍的监测方法是术中行诱发电位监测和唤醒试验。本研究采用两种不同静脉麻醉方法用于脊柱手术,比较其对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及唤醒试验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选择心、肺、肝、肾功能基本正常,无精神及神经疾患,无长期饮酒及镇静药服用史,无高血压病史,ASA Ⅰ~Ⅱ级,拟行脊柱手术的病人共20例,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组(P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脊柱畸形矫正术中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及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联合监护在脊柱畸形矫正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脊柱畸形患者根据术中监护方法分为两组:A组37例,其中男25例,女12例,年龄13~42岁,平均26.1岁,术中进行CSEP及TES-MEP联合监护;B组29例,其中男10例,女19例,年龄13~20岁,平均15.8岁,单纯采用CSEP监护作为对照组。术中持续观察CSEP及TES-MEP波幅及潜伏期变化,出现波幅下降50%、潜伏期延长10%或刺激强度高于初始刺激强度100V仍未引出者,停止手术并对症处理,术后给予激素治疗。结果:A组术中出现CSEP异常者4例(10.8%),TES-MEP异常者19例(60%)。术中CSEP及TES-MEP均异常者4例(10.8%),无术中CSEP异常而TES-MEP正常者。2例(陈旧性结核并后凸畸形1例,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1例)术中合拢截骨平面时,TES-MEP波形均消失,但仅1例出现CSEP异常,经术中积极处理,至手术结束时波形仍未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后均出现神经功能障碍。余35例患者术后无神经功能损伤(假阴性率0%)。B组9例(21%)术中出现CSEP波形异常,其中2例虽经减少矫形角度及激素冲击治疗,术后仍出现双下肢瘫,余术后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3例术中监护未见异常者,术后出现重度不可逆性脊髓损伤(假阴性率10%)。结论:CSEP结合TES-MEP联合监护能较可靠、准确的反映术中脊髓功能状态,可降低监护假阴性率,为手术治疗过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