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黄精炮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精为临床常用补益药 ,其性味甘平 ,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及益肾等功效。古今均以黄精生用“刺人咽喉”,故多用蒸法炮制 ,以利制其毒副作用 ,提高临床疗效。为确保黄精炮制方的合理性、科学性 ,我们在实践操作中 ,对其炮制方法进行了改进 ,介绍如下 ,供同道借鉴应用。1 传统制法反复蒸晒以至“九蒸九晒”,使黄精达到内外滋润黑色 ,以色黑味甜者为佳。一般需 12 h以上才能符合要求。应用此法弊多利少 ;费工费时 ,工作效率低 ;成品外观性状不美观 ;成品合格率下降。2 改进后的制法取黄精原药材 ,除去杂质 ,洗净 ,切厚片 ,加水拌匀 ,使之浸…  相似文献   

2.
黄精的炮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黄精合适的炮制方法,为黄精的炮制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冲刷法去杂质,改良重蒸法加以炮制,严格控制蒸、焖以及烘烤的时间和温度,并对炮制过程中重量、颜色、品味的变化过程进行记录和对比。结果黄精经炮制后其多糖含量明显下降,炮制过程当中,根茎的重量减少77.3%左右时,其重量几乎不再减少,折干率为22.7%左右。结论经冲刷法去杂质,改良重蒸法加以炮制的黄精从里到外乌黑发亮,质地柔软,有粘性,薄片者光亮透明,无刺激性及副作用,糖性浓烈,口感好,利于服用。  相似文献   

3.
黄精炮制历史沿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甄汉深 《中成药》1989,11(7):19-20
本文对黄精炮制历史的沿革、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性的探讨。据史载,黄精炮制以单蒸法较早见于南北朝的《雷公炮炙论》中。唐、宋以后又增加了“重蒸”和九蒸九晒”等方法;元、明、清又增加酒蒸等方法。至清代止黄精炮制方法计有12种之多。现代炮制方法主要有生用、单蒸、酒蒸、酒燉合蒸、复制等方法。  相似文献   

4.
黄精作为一味临床常用补益药,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关于黄精的炮制研究近年来在化学成分变化和药理药效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新进展,本文从炮制工艺、炮制前后药物成分的变化及炮制对药理作用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对黄精的近10年研究进行系统综述,发现黄精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均有所变化。不同炮制方法选取的参考指标各不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在药效与经济效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在优选工艺时,需将炮制品的药材品质放在第一位。考虑到黄精近年来应用的形势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合理用药,为正确、安全地应用黄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黄精为常用中药,为了增强其补脾益肾润肺之功能,多需蒸制后入药。我们采用润、蒸、焖、拌汁的方法炮制黄精,效果良好。方法如下:将黄精洗净后堆垛,不断淋水,使之润透,放入蒸器内蒸6小时,中间淋水一次,  相似文献   

6.
黄精炮制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精的炮制都用蒸法,需反复蒸至内外滋润黑色,以色黑,味甜者为佳。一般需蒸10hr以上才能符合要求。我们采用“润——蒸——焖”的办法炮制黄精,缩短了炮制时间,且制品内外均乌黑发亮,味甜纯正,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黄精炮制历史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化2005年版《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酒黄精的炮制方法,并与其他炮制法进行比较。方法:以色泽评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总多糖和总皂苷含量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闷润时间、蒸制次数和时间对2005年版《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酒黄精炮制工艺的影响,并与文献报道的其他4种炮制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蒸制3 h,闷制3 h,反复4次。该工艺炮制酒黄精的综合评分在5种方法中列第2,不同炮制方法制成品相互间的检测值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优选的酒黄精炮制方法是较好的方法之一,不同炮制方法可导致酒黄精化学成分的比例差异和溶出量变化。  相似文献   

9.
钟凌云  龚千锋  张的凤  方翔 《中药材》2007,30(12):1618-1621
目前黄精炮制的工艺多而复杂,但总的说来,以蒸或煮制为主,通过加辅料或不加辅料加以炮制。炮制以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的炮制方法为主流炮制工艺,但缺少规范的技术参数。黄精中的粘液质普遍被认为是刺激性作用成分,认为可能是炮制后粘液质的减少才造成了黄精刺激性作用的消失,但没有充分的实验数据加以支持;对于黄精多糖是否就是唯一的或者是最主要的药效成分,以及黄精中其他成分是否对炮制后药效增强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因此,有必要对黄精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结合药理实验研究明确其有效成分及刺激性作用成分,阐明黄精减毒增效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和规范黄精的炮制工艺。  相似文献   

10.
蒸黄精的不同炮制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优化2005年版《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收载的蒸黄精炮制工艺,并与其他单蒸炮制法和多次蒸晒炮制法进行比较,为蒸黄精的质量控制提供工艺参数. 方法: 以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总多糖和总皂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析因试验优选2005年版《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黄精的蒸制工艺参数,并与其他炮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采用UV测定总多糖和总皂苷含量,检测波长分别为582,543 nm. 结果: 2005年版《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蒸黄精的最佳炮制工艺为蒸制8 h,闷制12 h;按该工艺所制蒸黄精的综合评分高于单蒸6 h法和四蒸四制法,且具有极显著性意义;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分别为70.21%,69.43%,74.42%,醇溶性浸出物70.09%,67.12%,73.37%,总多糖12.55%,11.37%,10.57%,总皂苷12.26%,9.73%,8.41%. 结论: 优选的2005年版《贵州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收载的蒸黄精炮制法优于单蒸6 h法和四蒸四制法.  相似文献   

11.
<正>黄精的炮制,最早可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孙思邈的《千金翼方》,曰:“九月末掘取根,拣取肥大者,去目熟蒸,微暴干又蒸,暴干,食之如蜜,可停”。其中采用的是蒸、暴之法,这就为以后所产生的“九蒸九暴”之法打下了基础。孟诜的《食疗本草》在继承和总结了前人之法的基础上,首推“九蒸九暴”法来炮制黄精,如:“饵黄精,……其法:可取(?)子,去底,釜上安置,令得所盛黄精,令满,密盖,蒸之,令汽溜,即曝之第一遍,蒸之亦如此,九蒸九曝。蒸之,若生则刺人咽喉,曝使干,不尔杇坏”。由此可见,孙思邈是炮制黄精的第一人,而孟诜则是将黄精的炮制更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穿山甲的炮制方法及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穿山甲为鲛鲤科动物鲛鲤Manis Penii dactylalinnaeua的鳞甲,临床常用炮山甲(砂烫品)或醋山甲(砂烫醋淬品)治疗痈疽疮肿,风寒湿痹、乳汁不通,井外用止血。这两个品种系沿用传统的炮制方法加工而成,但目前发现一些地区用盐水炮制穿山甲,我们认为此法欠合理,因“盐入肾,成能软,能下,具有较坚散结,润肠通便之功”而这些功能与穿山甲的功效无联系。用醋制取其“散瘀止血、理气止痛”等功用以增强穿山甲的“治疗痈疽疮肿,风寒湿痹、止血等作用,并取其“矫味矫臭,解毒”来消除穿山甲的腥臭味,更有利于患者  相似文献   

13.
滇黄精3种炮制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滇黄精炮制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3种不同方法炮制滇黄精品中还原糖、小分子总糖、多糖和总皂苷的含量,并按药典方法测定其浸出物含量,以此综合评判优选。结果:6个指标综合评判Y值为:方法一Y=0.6833,方法二Y=-5.0375,方法三Y=4.2812。结论:滇黄精直接蒸制(法三)优于煮后蒸制(法一和法二)。  相似文献   

14.
黄精为临床常用补益药,始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上品,是补气养阴、健脾益肾的良药。古今均有对黄精炮制方法的记载,炮制有降低毒性、增强疗效、改变归经、利于储存等作用。黄精生品所含黏液质对咽喉有刺激性,炮制之后麻味降低,不良反应降低。现代研究表明,黄精炮制后化学成分和药性药效均发生显著变化。从黄精炮制沿革、成分变化、药理作用、毒理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为黄精的质量控制作出参考,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对临床安全用药以及新产品的开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虽然现在西药在手术和临床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针对一些慢性病和传染病而言,中药固本培元的功效逐渐受到重视。但由于有的患者自身患有多种疾病,许多中药材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可能对其自身产生影响,就需要在用药之前对其可能产生的毒性进行减毒处理。对中药炮制减毒方法及原理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白术炮制工艺及炮制原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容穗华  林海  高妮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8):1001-1003
目的:研究白术炮制前后有效成分的变化规律,探索白术炮制原理.方法:采用HPLC测定白术不同炮制品中苍术酮、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自术内酯Ⅱ的含量,对其总挥发油含量也进行测定,探索其炮制前后含量变化规律.结果:与生品比较,不同的炮制品中苍术酮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土炒白术的含量降低最多,其质量分数为0.33%,降低了25%;白术内酯Ⅰ和白术内酯Ⅲ的含量则显著升高,以麸炒白术中两者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0.069%,0.078%;而白术内酯Ⅱ的含量略有升高,以土炒白术的含量最高,为0.066%;总挥发油的含量显著降低,以土炒白术的含量最低,仅为0.64%.结论:白术经炮制后苍术酮转化为白术内酯Ⅰ,Ⅱ,Ⅲ等内酯类成分,苍术酮的含量降低,燥性缓和,白术内酯类含量增加,健脾的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7.
秦宇雯  袁玮  陆兔林  姜程曦 《中草药》2018,49(18):4432-4438
九华黄精为道地药材,其主要炮制方法有切制、单蒸、重蒸、九蒸九晒(曝)、酒蒸、酒炖、复制法等。其有效成分是黄精多糖和甾体皂苷,并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力、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药理活性。对九华黄精炮制工艺的发展历史及现代研究进行综述,为其炮制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并为其GMP炮制的标准操作规范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吴建华  崔於 《陕西中医》2011,32(11):1542-1543
目的:优选酒黄精饮片蒸法炮制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以蒸制时间、焖制时间、蒸制次数、黄酒用量作为因素,优选酒黄精饮片最佳炮制工艺。结果:以蒸制时间为1h,焖制时间为1h,反复蒸制4次为最佳炮制工艺。结论:蒸制酒黄精饮片应将闷制时间作为工艺量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黄精作为药食同源的中药,其炮制方法较多,所得炮制品应用广泛,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不同规格的黄精药材经不同方法炮制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且不同炮制品的药理作用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黄精不同九制炮制的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清蒸、酒蒸黄精"九蒸九制"炮制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及性味的变化规律,探索黄酒在"九蒸九制"炮制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黄精多糖、黄精皂苷、5-羟甲基糠醛、浸出物含量及性味为指标,比较不同辅料对黄精"九蒸九制"炮制过程的影响。结果 "九蒸九制"过程中,清蒸黄精与酒蒸黄精各成分指标变化规律一致,黄精蒸制后颜色逐步加深,黄精多糖含量下降明显,皂苷类含量显著上升,5-羟甲基糠醛含量随蒸制次数的增加而升高,浸出物含量随蒸制次数的增加而略有下降。相对而言清蒸黄精的多糖、皂苷及浸出物含量均略高于酒蒸黄精,其5-羟甲基糠醛含量略低于酒蒸黄精,酒蒸黄精较清蒸黄精更快达到性状终点。结论通过首次对比清蒸、酒蒸黄精"九蒸九制"炮制过程变化,发现黄酒可加快黄精九蒸九制的炮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