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内侧采用前弧形内踝切口显露内踝骨折,外侧采用经腓骨的Gatrllier—chastang手术入路同时切开显露内、外及后踝。整复固定顺序是后、外、内和下胫腓联合。骨折复位固定完成后,行踝部正侧位及踝榫位x线检查。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随访时疗效评定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13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2.6%。术后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的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35例。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则采用改良的腓骨后外侧弧形联合切口,按后踝-外踝-内踝-下胫腓联合顺序进行复位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8个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2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31例,良3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97.1%。本组1例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长距离行走时出现疼痛症状。结论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使Ⅳ度旋前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踝关节恢复正常解剖关系,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获得最佳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踝部外旋型损伤常导致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根据伤足所处的位置可分为旋前-外旋型与旋后-外旋型。2001—10/2008—10我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共治疗此类骨折68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进行总结分析,按Lauge-Hansen分类:旋后内收型:3例,旋后外旋型:14例,旋前外旋型:5例,旋前外展型:4例,垂直压缩型2例;疗效根据病史、体征、X线征象做4级评价。结果本组28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8~16周,平均12周。优23例,良2例,可3例,无差病例,优良率为89.3%。结论通过切开复位可靠内固定可使踝关节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获得最佳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手术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折病人91例,其中旋前外展型Ⅲ度2例,旋前外旋型Ⅲ级Ⅳ度19例,旋后外旋型Ⅳ度70例。早期采取急症手术达到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使腓骨恢复长度 及力线,踝穴的解剖学对合,大小恢复,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同时注意在腓骨远端与外踝行钢板内固定时,钢板必须作相应侧预弯,使之与外踝弯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2021,41(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应用于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效果及其对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天津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2例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32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6例,研究组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相关指标、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情况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踝-后足指数评分系统得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踝-后足指数评分系统得分优于对照组,组间、组内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有利于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对提高踝关节功能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陈铖  曾跃林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0):1549-1551,1554
【目的】探讨严重旋前/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0年4月至2005年10月采用手术治疗的Ⅲ~Ⅳ度旋前/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26例,其中旋前外旋型10例,旋后外旋型16例。内侧采用标准内踝弧形切口显露,外侧采用外踝外侧直切口,如需处理后踝骨折则采用改良的腓骨后外侧弧形联合切口,按后踝-外踝-内踝-下胫腓联合顺序进行复位固定。【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8个月,平均15.2个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16周,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11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2例3枚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断裂。【结论】通过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使严重的旋前/后外旋型骨折的踝关节恢复正常的解剖关系,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获得最佳,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6年6月42例三踝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优良率88%。术后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跨踝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在踝关节高能量Pilon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江苏大学附属宜兴医院/宜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3例踝关节高能量Pilon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行跨踝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58例患者纳入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骨折解剖复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随访6个月时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及踝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Kofoed评分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骨折解剖复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跨踝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内固定可有效促进高能量Pilon骨折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增大踝关节背屈、跖屈角度,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且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2008年8月至2011年12月,采用手术治疗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103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男64例,女39例,平均年龄36.2岁。根据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38例,旋后内收型26例,旋前外展型23例,旋前外旋型16例。其中51例采用急诊手术治疗,52例采用择期手术治疗。结果 10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42个月,平均26.5个月。急诊手术组与择期手术组在手术操作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术后踝关节功能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诊手术组骨折解剖复位49例(96.1%),择期手术组骨折解剖复位42例(80.8%),两组患者骨折解剖复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出现情况,急诊手术组5例(9.8%),择期手术组14例(26.9%),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与择期手术相比,实施急诊手术可缩短病程、降低医疗成本、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术后效果,分析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探讨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6月临床资料完整的68例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26例,旋前外旋型18例,旋前外展型14例,旋后内收型10例。所有病例均采用开放复位及内固定。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关节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并对骨折类型、手术时机、骨折固定方法、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功能康复锻炼与踝关节最终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11—36个月,平均17.6个月。68例均获随访,其疗效为优49例,良12例,可6例,差1例,优良率为89.7%。结论踝关节骨折选择正确的手术治疗可取得令人满意的复位和临床疗效,正确判断骨折类型,掌握手术时机,骨折解剖复位和稳定的内固定,术中尽可能保护和修复附属软组织结构以及术后正确的关节功能康复治疗,是影响患者术后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踝关节C型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自2002年3月至2006年7月收治36例踝关节骨折,按Weber-Denis分型为C型骨折,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治疗.采用外-后-内踝-下胫腓联合的固定顺序,术中X线透视或拍片显示骨折位置好,关节面平整.结果 35例病人得到回访,时间为6个月~2年,平均1.5年,优26例,良8例,可1例,总优良率94.4%.结论 手术治疗C型踝关节骨折手术切开骨折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恢复踝关节稳定性,早期功能锻炼,可以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选取需手术治疗的43例踝关节旋前外旋型Ⅲ、Ⅳ度骨折患者,均采用逆损伤顺序进行复位固定治疗。结果本组4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3个月;对患者术后12个月时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优良率为88.4%,且无并发症发生。手术中采用逆损伤顺序复位固定Lange-HanSen旋前外旋型Ⅲ、Ⅳ度踝关节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踝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2月至2015年2月,采用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4例后踝骨折。根据Lauge-Hansen踝关节骨折分型,旋后-外旋型22例,旋前-外旋型10例,旋前-外展型2例。其中,15例患者采用钢板固定,19例患者采用空心螺钉固定。结果34例患者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断裂及松动等并发症出现。1例患者出现切口浅表感染,经换药后切口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末次随访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估,优11例,良17例,中6例,优良率为82.4%。结论后外侧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后踝骨折的一种良好方法,其显露清晰,可对后踝骨块精确复位并牢固固定,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改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方式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7例三踝骨折行改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选择Colonna和Ralston后内侧入路显露内踝,Gatellier和Chastang后外侧入路显露外踝及外踝后方。直视下行骨折复位内固定,骨折复位固定顺序是后踝、外踝、内踝、下胫腓联合。【结果】所有病例得到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估:优38例,良4例,可5例,优良率89%(20/23)。【结论】采用改良的三踝骨折手术方法,可减少对骨折远端血运的干扰,减少骨不连的发生,提高骨折愈合率,其疗效好,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选择性治疗外踝骨折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3-2010-04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113例成人外踝骨折的临床资料,其中旋后-外旋型67例,旋前-外旋型22例,旋前-外展型19例,旋后-内收型5例。采用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率,采用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推荐的足踝评分系统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平均随访27个月(6~78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7~16周。按AOFAS足踝评分系统评分,平均为94分(78~100分),优107例,可6例,优良率为94.7%。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是一种可用于治疗外踝骨折的微创术式,具有骨折愈合快,骨折愈合率高,踝关节功能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戍关节,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到踝关节上,当发生骨折、脱位或韧带损伤时,如果治疗不当,都会对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踝部骨折均是关节内骨折,需要完全复位。踝关节骨折复位后的x线片应满足下列要求:(1)必须恢复踝穴的正常解剖关系;(2)踝关节负重面必须与小腿纵轴线垂直;(3)踝关节面的轮廓应尽可能光滑。三踝骨折常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踝穴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目前多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骨折解剖复位、损伤韧带愈合良好为原则。我院自2003年5月~2005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1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为了恢复关节的功能,移位的旋后外旋型踝关节骨折常常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老年人由于存在骨质疏松,实施内固定存在一定困难,而且容易出现伤口并发症.目的:探讨老年移位的踝关节旋后外旋骨折手术治疗方式及内固定物的选择.方法: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移位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患者128例,其中单纯外踝骨折29例,双踝骨折52例,三踝骨折47例.外踝选用前外侧切口98例,后外侧切口30例;后侧防滑接骨板固定6例,加压螺钉与中和接骨板固定122例(其中1/3管状接骨板98例,锁定接骨板24例);内踝骨折均使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后踝骨折通过后外侧切口复位固定24例.术后根据骨折稳定情况,选择是否使用石膏外固定.随访时,根据X射线平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Olerud and Molander评分系统进行评定.结果与结论:12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骨折均愈合.外踝伤口延迟愈合5例(4%),其中锁定接骨板固定者3例、1/3管状板2例,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无深部感染发生.骨折愈合后关节功能评分优55例,良61例,可10例,差2例,优良率91%.骨折愈合后,因局部不适取出内固定物31例,其中管状接骨板19例,锁定接骨板12例,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在取出的12例锁定接骨板中,2例(17%)发生螺钉与接骨板间的"冷焊接".1例防滑接骨板固定后出现腓骨肌腱炎,保守治疗后疼痛缓解.提示针对老年人移位的踝关节旋后外旋型骨折,合理选用手术入路和内固定物有利于减少伤口的并发症,解剖复位和良好的内固定有利于骨折恢复.  相似文献   

19.
1988年10月~2000年2月,笔者采用中药浸泡加主动功能锻炼治疗踝部骨折后遗踝关节疼痛86例,取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86例,男26例,女60例;年龄:24岁~72岁,平均48岁;骨折类型:旋后外旋型66例,旋后内收型9例,旋前外展型5例,旋前外旋型4例,垂直压缩型2例。病程在踝部骨折16周以内者32例,20周以内者16例,24周以内者20例,24周以上者18例。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40例,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46例。方法(1)中药浸泡,药用:土茯苓、萆各30g,薏苡仁、桃仁、白芥子、蛇床子各20g,虫、全蝎各10g,制川鸟、制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旋前型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与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恢复优良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OFAS踝-后足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及骨折恢复优良率依次为(86.34±6.65)分、(53.09±6.84) d、93.48%,对照组依次为(78.52±7.21)分、(64.16±7.15) d、76.0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解剖路径骨-韧带修复技术治疗旋前型踝关节骨折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骨折愈合及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